【集合】實用的習俗的作文4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習俗的作文4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習俗的作文 篇1
我的家鄉在湖北省蘄春縣,位于吳頭楚尾,是一個有著一百多萬人口的大縣。家鄉過春節非常熱鬧,也有很多獨特的春節習俗,比如:通常臘月二十三是小年,可在蘄春臘月二十四才是真正的小年,這一天,孩子們都穿上新衣服,高高興興地吃小年飯,玩鞭炮,算是過孩子們的年,所以叫小年。臘月二十五、二十六,通常家家都會打豆腐以作重要的年貨。臘月二十七則是打掃衛生、洗澡、洗嗽的重要日子,當地的民諺說:“二十七,洗舊跡”,意思是把舊的一年中不好的晦氣的東西洗掉,以圖來年干干凈凈、順順利利!臘月二十八則是除夕前最重要的日子,當地民諺說:“二十八,還年發!”意思是圖來年大發大旺,所以這一天的晚餐一家人會小聚在一起,吃一頓豐盛的晚宴,以祝全家興旺發財!民諺又說:“二十九,家家有”,表示臘月二十九,家家年貨置辦齊全,以備除夕夜之需。
大年初一大清早打開大門,燃放鞭炮,叫“開門迎春”,然后一家人就開始出行了,所謂“出行”,就是串親戚朋友,到人家家去了,人家會放鞭炮迎接,然后吃一頓飯,就算出行成功,初一到十五都是出行的日子。這些年,人們都喜歡到附近的`廟宇里去出行,以圖吉祥安康、萬事如意。
蘄春的過年風俗,大體上說來屬于楚地民俗,沿革的歷史很久遠,可以追朔到古楚國,算起來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這個民俗一直沒變,算是本地很具特色的春節習俗吧!
習俗的作文 篇2
春節,是我國隆重而重要的日子。不同的地區過春節的習俗也就不同,來看看我家鄉的春節習俗吧!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宰雞……”這首民間歌謠從早至今,一直流傳下去。
二十三,要“祭灶官”。當奶奶拿出芝麻糖要祭灶王爺的時候,我們小孩子爭著搶著要吃芝麻糖。可奶奶卻說得先祭了灶王爺才能吃。說是讓灶王爺吃了這又甜又黏的芝麻糖,到了天上對玉皇大帝說說家中的好事。當奶奶祭完后,我們就吃起甜甜的芝麻糖!
過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就要開始打掃房子、割肉、購年貨、蒸花饃……在我和家人去超市購年貨的時候,超市的食品琳瑯滿目,滿架的食品擺的整整齊齊,甚至都擺到了超市門外。購物的人簡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結賬的已經排成了一條條的“長龍”。
大年三十那天,我們一大家子就要包餃子啦。奶奶和了一大缸子的面,爸爸和叔叔調好了餡兒。媽媽就開始搟面皮、包餃子啦!奶奶還將一枚硬幣放進了一個餃子里。如果誰運氣好,吃著硬幣,就說明誰在新的一年里財運滾滾。包完餃子,就要貼春聯,還要把大大的“福”給倒著貼,寓意著“福到了”!到了晚上,餃子煮好后,奶奶現盛出一碗餃子,讓各位神仙和去世的長輩吃完后,再把那碗餃子倒進鍋里,攪一下,家人才能吃。吃完餃子,大家吃著瓜子、花生、糖、水果……圍坐在電視機前,看著春晚節目。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人們都不能睡覺,要“守歲”!
大年初一早晨,爸爸和叔叔放了鞭炮后,大人們就去給長輩們磕頭了。初一到初六,我們小孩子們最高興了,因為大人帶著我們去拜年,可以收著壓歲錢!收著壓歲錢,我們就可以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啦!
元宵上市,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元宵早晨,城市的馬路上有走高翹的,有舞獅子的`……路上和公園里掛滿了彩燈。晚上天一黑,只聽見“轟”的一聲巨響,一顆煙花弾升到了空中,在一瞬間爆炸了,那爆炸了的煙花仿佛是一朵美麗的蓮花在空中展開了花瓣,煙花既像一朵朵在空中綻放的七彩花,又像一把把五彩繽紛的降落傘!
到正月二十七,春節就已經結束了。我們把春節高興地迎來了,又把春節快樂地送走了。
習俗的作文 篇3
我的家鄉的春節習俗有很多很多,有大掃除、購年貨、包餃子、拜年等等簡直數不勝數。
我和爸爸也按照習俗去購年貨。大街小巷里,買年貨的人們數不勝數。小攤上,小店里的東西琳瑯滿目。擺滿了鮮艷的衣服、有好吃的食品、以及各種各樣的煙花爆竹。真是讓我大飽眼福。我和爸爸又開始了瘋狂大搶購,各種各樣的東西被我們一掃而光,鞭炮、衣服、食品裝了滿滿一大袋子。
我的家鄉最少不了的一項習俗當然是包餃子了。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要包餃子。我們家當然也是不例外的啦!
除夕之夜,我和爸爸媽媽就開始包餃子啦!包餃子還需要技巧呢!我負責搟皮,我這里搟搟,那里搟搟,簡直就是四不像。媽媽給我做了示范,包餃子應該均勻的搟,讓它在搟面杖上轉起來,這樣就可以搟的圓圓的了。我按照媽媽的辦法,怎么也不能把這個“淘氣鬼”制服,還是搟的亂七八糟。不過經過我九九八十一次的艱苦訓練,我終于把這個淘氣鬼給制服了。
我們這里包餃子還要包里面錢呢!只要誰吃著帶錢的.餃子,就代表著他在這一年中平安無事,運氣很好。誰要是吃的最多,誰就是一家之主。我們家也包了好幾個錢呢!我和爸爸媽媽都想吃到錢。我為了得到拿到那幾個硬幣,于是搶了很多的餃子。嘿嘿!我們家里的錢竟然被我吃到了三個,把我的牙都快咯壞了!
吃過餃子之后,我們當然還要放鞭炮,放鞭炮可是我們男生最喜歡干的事情。我們拿起一個大*花,迅速點燃。頓時,天空中出現了五彩的煙花,美麗極了。
我們這的春節習俗最重要的就是拜年了。每逢過新年時,家家戶戶都要回老家給爺爺奶奶磕頭,給他們拜一個年,說一些祝福的話語。然后長輩們就會給我們一些壓歲錢,發一個紅包。然后再與親戚們一起吃一頓團圓飯。表達互相之間的感情。
我們家鄉的春節習俗就是這樣的,怎么樣!你們的呢?
習俗的作文 篇4
“噼噼啪啪……”在這排山倒海般的爆竹聲中,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人們喜氣洋洋地辭舊迎新,忙得不亦樂乎。我家也不例外。
瞧!奶奶正做湯圓。湯圓圓溜溜的,像一顆顆晶瑩的珍珠;雪白雪白的,又像娃娃白嫩嫩的臉蛋。我疑惑不解地問奶奶“為什么湯圓是圓的呢?"奶奶笑瞇瞇地說:“湯圓象征著團團圓圓。”
我飛奔去看看爺爺,他正在貼春聯,舉起雙臂,抬起頭,等待著爸爸的指揮。“左一點,過了,右一點,錯了,高一點,不對,低一點……對對對!”爺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貼好了。我抑揚頓挫地朗誦起來:“躍馬迎春春風撲面,抬頭見喜喜氣盈門。”這不就意味著來年會更好嗎?
媽媽正在忙著貼窗花呢。有紅紅火火地“福”字,有喜氣洋洋的拜年娃娃,還有可愛的卡通小馬。這些美麗的窗花把透明的移門、窗戶點綴得格外醒目、格外喜氣。“咦,媽媽你把‘福’字貼倒了!”我不滿地嚷嚷起來。媽媽意味深長地說:“你想想,‘福’字倒了,不就是福到了嗎?”我一邊點點頭,一邊“哦”了一聲。
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那就是放煙火,爸爸搬來兩大筒煙火放在門外寬敞的地方。我躲在里面,捂住耳朵,透過天窗,只聽“嘭”,五顏六色的火焰拖著長長的尾巴竄入夜空,就像一顆顆美麗的流星從東劃到西。你看!有紅的似一團燃燒的烈火,有黃的像一塊塊閃耀的金子,還有紫的如璀璨的水晶……這一響像個艷麗的大繡球拋入空中,那一響像朵美麗的牡丹盡情綻開,還有的像柳枝垂落,像仙女散花,像巨龍騰飛……頓時,漆黑的夜空顯得分外妖嬈。我歡呼起來!這美不勝收的煙花不就是上蒼撒給大地無盡的喜悅與祝福嗎?
煙花伴著爆竹敲響了新年的鐘聲,春聯和窗花紅紅火火的迎新春。我美滋滋地收到了許多壓歲錢,全家洋溢在歡聲笑語之中,神州大地更是一片歡騰!……啊,又是一個幸福年!
這天是大年夜,我十分興奮,因為在這一天,我終于戰勝了自己的恐懼,決定放一次煙花。
也許你想,放煙花有什么難的?不是我膽子小,而是我對火有恐懼癥,因為曾經被火燒到了右手的小指頭,差點就成了只有9個手指的殘疾人到現在還留著疤痕,所以從此以后,我對自己發誓,我再也不玩火。但這天,我卻準備突破自己這十多年來對火得恐懼,放完我前面的這個巨型煙花。
剛看到這個煙花,我被嚇了一大跳,媽呀,這個煙花到我的大腿那邊,可能比我還重,我連小的也沒碰過,更何況這么大的,怎么可能呢,我想老爸求情,想換小一點的,但老爸說,只有這個了。但我想:放就放吧,我好歹也13歲了,害怕這個,還不笑死人,我今天站在這了,就一定要放掉它!我拿起打火機,一步一步接近這個大家伙,按了一下打火機,“嘩!”一個火苗燃了起來,一陣滾燙的風吹來,我嚇得一松手,把打火機扔在了地上,我做了一個深呼吸,拿起打火機,小心翼翼地向煙花走去,把打火機湊近燃火線,輕輕點了一下,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逃得不見了蹤影但火苗只是“啪”地燃了一下,又滅了。我再次走過去,有點起火,但還是不動,突然,一個紅色的點正迅速的往上竄,“噼里啪啦”到了終點“揪”一聲,幾個橙色的火苗像火箭一樣飛上漆黑的天空,寂靜的天空頓時熱鬧起來,煙花聲,歡呼聲響徹一片。緊接著,在天空中畫成了一條線,五顏六色的花兒便在空中盛開了,把黑漆漆的天空裝飾得很是熱鬧,兩三秒后便似流星般落下,過了一會,我便走過去看看,突然,又有幾個煙花蹦了出來,我下的坐在了地上,真是驚心動魄呀!
雖然,這次放煙花讓人膽戰心驚,但我卻還是很高興。因為,我終于克服了對火的恐懼,放出了我13年來的第一個煙花。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在一陣陣鞭炮聲中引來充滿希望的蛇年,春節中最讓我回味無窮的是全家人在一起開開心心地吃團圓飯。
大年三十那天,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都充滿著喜慶的氣氛。家家戶戶都張燈結彩,掛滿了紅紅的大燈籠,貼上了喜慶的對聯,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響徹大街小巷。我們家里也都充滿了節日的喜慶。
從早上九點開始,我們一家人就開始了做團圓飯。奶奶負責掌勺,是我們家的主廚,做出香噴噴的美味佳肴。由小爹來幫廚,幺幺洗碗,媽媽就來擺碗筷。我也不袖手旁觀,便自告奮勇地去幫媽媽擺碗筷。我們都忙得不亦樂乎,廚房想起了鍋碗瓢盆的交響樂。
到了十一點,在我們大家共同的努力下,飯菜終于做好了,一盤盤色香味俱全的菜陸陸續續端上了桌子。有熱氣騰騰的雞肉象征著紅紅火火;有油亮亮的年糕象征著年年高升;有圓鼓鼓的餃子象征著招財進寶;有香甜可口的甜米飯象征著甜甜蜜蜜;還有細長細長的粉絲象征著長命百歲……在一陣陣鞭炮聲中,我們開始祭祖,爺爺點上一支蠟燭燒紙錢,盛上一點兒飯,點下一點兒酒,代表我們對他們的思念。望著這一桌香氣撲鼻的菜肴,我饞得口水直流三千尺,便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并迫不及待對爺爺奶奶敬酒。爺爺奶奶聽了,滿臉皺紋的臉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就遞給了我一個大大的紅包。就這樣,在一陣陣歡笑聲、碰杯聲、鞭炮聲中吃完了團圓飯。
我家的團圓飯真是一桌名符其實的滿漢全席。也是一次充滿幸福、團圓、吉祥、喜慶的團圓飯。更是一次讓我回味無窮的團圓飯。
20xx年即將結束,我們也將進入新的一年--20xx年。我們中國有句話:“新的一年,新的事情,新的.開始”。20xx年還沒有進入我們的世界,我就早早地盼望著春節的來臨了。
既然新的一年應該什么都是嶄新的。那我的家也應該是嶄新的。我準備這樣布置我的家:既然20xx年是豬(亥)年,我就多畫幾張小豬的照片,然后剪下來,貼在家里的各個角落,讓我們隨時隨地都能看到豬。有時間,我就跟著外公學剪倒“福”字。(學的差不多了),我就自己用紅紙在家慢慢地剪倒“福”字。剪好了,我就把它貼在我們家的門上、窗戶上、墻上。甚至連日常用品上都貼有著倒“福”字。看到這一張張紅紙上面的倒“福”字,就感覺家里面都充滿了喜慶的氣氛。好像這一年都會順順利利,平平安安的。再用彩紙(蠟光紙)剪幾條五顏六色的拉花,一抽一合的,比大街上賣的還要漂亮!再把這些五彩繽紛的拉花貼在窗戶上,電視上,電腦上……顯得格外光彩。太陽光亮的時候照在上面還會返光。通過拉花,把我家照得都亮堂堂的。幾種顏色的光混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又美、又妙的七彩光。啊!真是天下最好的奇觀呀!經過這一番修飾,我總是感覺到還缺些什么。“對了,還有燈籠呀!”我要在家的大門前掛兩個大大的燈籠。這兩個燈籠可都是我親手做的。最后拿出毛筆和對聯紙,寫出了一幅春聯。上聯是:你我春節都有緣,下聯是:緣緣都在春節中。橫批是:有緣春節。再拿起漿糊往門口這樣一貼,OK!真是大功告成了。我歡呼雀躍。
這就是我準備在春節期間對我自己家的梳妝,打扮。自己親手布置的家,住在里面感覺就是不一樣。它充滿溫馨,洋溢著喜慶!春節,你快快來臨吧!我們都等著你,期盼著你!
中國傳統文化是反映民族風貌的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支柱。我們知道的書法、對聯、燈謎、民族音樂、民族舞蹈等都屬于傳統文化。中國也有許多傳統佳節,在我們黃岡,十分重視每年的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和春節,人們都會用不同的方式表答。我們就說說春節吧!
先說貼春聯。新年伊始,人們為了表達對生活的一種期待,往往把一些祝福語寫在紅紙上,貼在大門兩側,表達對未來的美好祝愿。
再說說團年飯吧。除夕這天晚上,家家戶戶的餐桌上擺滿了美味佳肴,有香噴噴的烤雞,甜甜的年糕,可美味了。其實,聽老人們說,每種菜還有它特殊的意義呢!比方說,吃肉丸子代表一家人團團圓圓,吃豆腐代表來年生活富裕,吃魚則代表年年有余。怎么樣?是不是很有意義?吃完團年飯,就該放鞭炮了,為什么呢?原來,放鞭炮不僅可以驅趕不吉利,還能預示著來年是個豐收年。
每年春節的時候,放煙花是小孩子必不可少的節目。仙女棒、巨無霸、天女散花、火樹銀花,都是我喜歡的。吃過晚飯,我總是吵著要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陪我一起去玩。我們先點著一個仙女棒,在天空中“畫畫”、“寫字”然后點燃一個巨無霸,聽它的隆隆巨響,接著再點上一個火樹銀花,看它在地面開花。哇!真是五顏六色,漂亮極了。瞧,美麗的焰火沖上了天,變成一棵“大樹”,我高興得又拍手又跳。
春節還有好多好多習俗呢,比如說拜年、收紅包。我很喜歡過年,你呢?
【習俗的作文】相關文章:
有關習俗的作文:正月的習俗01-29
漢族的習俗作文600字-習俗12-22
習俗的作文01-17
傳統習俗作文-大屋諶的習俗02-01
貴州習俗作文02-28
有關習俗的作文10-23
漢族的習俗作文12-22
家鄉習俗的作文12-10
小年習俗作文10-15
立夏習俗的作文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