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聞的寫作基礎知識:消息的寫作
新聞寫作是新聞作品的制作活動,在新聞寫作的過程中,信息的真實性是寫作的生命,同時,寫作是新聞采訪的繼續和延伸,寫作就是做事實的搬運工,將現場展現給受眾。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新聞的寫作基礎知識:消息的寫作,歡迎閱讀參考。
新聞的寫作基礎知識:消息的寫作
消息即狹義的新聞,它是對新近發生的有社會意義并引起公眾興趣的事實的簡短報道。因此 ,真實性、時效性及文字少、篇幅小成為消息的基本特征。
一、消息種類
(一)動態消息:也稱動態新聞,這種消息迅速、及時地報道國內國際的重大事件,報道社會主義建設中的新人新事、新氣象、新成就、新經驗。動態消息中有不少是簡訊(短訊、簡明 新聞),內容更加單一,文字更加精簡,常常一事一訊,幾行文字。
(二)綜合消息:也稱綜合新聞,指的是綜合反映帶有全局性情況、動向、成就和問題的消息 報道。
(三)典型消息:也稱典型新聞,這是對某一部門或某一單位的典型經驗或成功做法的集中報 道,用以帶動全局,指導一般。? (四)述評消息:也稱新聞述評,它除具有動態消息的一般特征外,還往往在敘述新聞事實的 同時,由作者直接發出一些必要的議論,簡明地表示作者的觀點。記者述評、時事述評就是 其中的兩種。
以上四類消息,以動態消息較易寫作,可以經常練習寫一些,從實踐中提高新聞寫作能力。
二、消息寫作
寫作消息要設想并回答讀者問的問題,這些問題就構成了新聞五要素,即:When(何時)、 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有的新聞學上補充了一個要素:HOW(如 何)。在五個W和一個H中,最主要的是What(何事)、Who(何人)。寫作時要認真寫好這幾 個方 面的內容。
當我們弄清了“我要說些什么”,接下來就是“怎么說這些內容”,顯然這涉及到了如何安 排消息的結構。只要我們用心分析一下報刊發表的消息,就會發現,消息的結構比較固定、 簡單,大多數消息的結構都是“倒金字塔”式的,即:最重要的材料放在開頭,次要材料放 在后面。消息的結構具體表現為:標題、導語、主體、結尾,并在文中穿插背景材料。
(一)標題
標題是消息的眼睛,擬寫得好,可以吸引讀者;擬寫得差,一篇好消息也會被埋沒。可見標 題有著向讀者推薦的作用。如:《兩位市長直接關懷 大港“油郎”喜結良緣》(新華社1990 年1月6日電訊稿)、《地球三分鐘 凈增五百人》(新華社1996年7月13日電訊稿)、 《杭城新事見新風 拎書拜年書壓歲》(1991年2月19日《解放日報》)。
消息的標題必須簡明、準確地概括消息內容,幫助讀者理解報道的事實。? 消息標題有主題(正題)、引題(眉題)、副題(次題)三種。
主題:概括與說明主要事實和思想內容。
引題:揭示消息的思想意義或交待背景,說明原因,烘托氣氛。
副題:提示報道的事實結果,或作內容提要。
(二)導語
導語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話。它是用簡明生動的文字,寫出消息中最主要、 最新鮮的事實,鮮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題思想。
導語的要求,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讀者看下去。要做到第一條,必須具備 訓練有素的分析能力;要做到第二條,則要有寫作技巧。
導語寫作中的思維過程,通常是以作者的自問自答開始的:
、偈裁词虑槭且呀洶l生的事件中最重要的?
、谑裁慈藚⒓舆M去了?——誰干的或誰講的?
③是用直接性導語,還是用延緩性導語?
、苡袥]有什么吸引人的詞匯或生動形象的短語要寫進導語中?
⑤主題是什么?什么樣的動詞能最有效地吸引讀者?
以上五個問題中,第三個問題涉及到導語的類型。那末,導語有哪些類型呢?
一類是直接性導語:直接寫出事實的核心的導語。多是陳述性的像速記一樣地反映事實。
另一類是延緩性導語:多用于“軟”消息。即所報道的不是正在發展中的、變化中的或突發 性的事件。它通常用來設置一種現場或創造某種氣氛。多是解釋性、說明性的。
導語的形式主要有:
1、敘述式。用摘錄或綜合的方法,把消息中最新鮮、最主要的事實簡明扼要地寫出來。
2、描寫式。對消息的主要事實或某一有意義的側面作簡潔樸素而又有特色的描寫,以釀成 氣氛。
3、提問式。先揭露矛盾,鮮明地、尖銳地提出問題,再作簡要的回答,引起讀者的關注和 思考。
4、結論式。把結論寫在開頭,提示報道某一事物的意義或目的或總結。
5、號召式。提出號召,給讀者指出方向和奮斗目標。
另外還有摘要式、評論式、綜合式、解釋式等等。
(三)主體
這是消息的主干部分。它緊接導語之后,對導語作具體全面的闡述,具體展開事實或進一步 突出中心,從而寫出導語所概括的內容,表現全篇消息的主題思想。應按“時間順序”或“ 邏輯順序”寫作,但仍然要先寫主要的,再寫次要的。
(四)背景
1、什么是背景?新聞背景,指事件的歷史背景、周圍環境及與其它方面的聯系等。寫新聞 有時要交代背景,目的在于幫助讀者深刻理解新聞的內容和價值,起到襯托、深化主題的作 用,也就是回答五個“W”中的Why(為什么)。
西方新聞學認為背景就是對新聞事件作出的解釋。美國新聞學家賴斯特說得很清楚:“我看 不出新聞背景與解釋有什么區別!薄敖忉,在我看來,就是新聞報道的深入化。就是把單 一的新聞事件放到一系列的事件中去寫”,“就是提供新聞的背景知識,從而使讀者能夠對 新聞事件作出客觀的判斷。”
但是“解釋”不是議論,解釋本身就是事實,也就是說用事實去解釋。所以新聞背景又稱之 為“事實背景”。
2、背景有哪些作用?
第一個作用,是說明新聞事件的起因。
第二個作用,顯示或幫助讀者理解新聞事件的重要性。
第三個作用,突出新聞稿件的新聞價值。
第四個作用,表明記者的觀點。記者是不準在新聞中發表議論的,但是,誰也無法禁止記者 通過自己來寫的新聞表達自己的立場和看法。純客觀的報道是不存在的。
3、背景的類型有幾種?常見的有三種:對比性的,說明性的,注釋性的。有的新聞學則將 背景分為四種:人物背景、地理背景、歷史背景和事物背景。
(五)結尾
新聞的結尾有小結式、啟發式、號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等。這些結尾寫作與一般記 敘文結尾的寫作并無大的不同。
寫作角度
“角度”一詞,源于攝影,是個視覺上的概念。外國有個故事,說是兩個人同在一幢林間木屋中向外面望,一個看到滿天星斗,一個看到的卻是泥濘道路。為什么?就在于兩個人觀察角度不同,一個向上看,一個向下看。
新聞角度,就是報告新聞事實所選取的不同的側面。其中又分為選題角度:即同一新聞事件和人物,從不同方面予以報道;取材角度:即同一新聞主題,選取不同的材料予以報道;寫作角度:同一主題同一材料,表達手法不一樣。
(摘自《應用寫作》1992年第4期)
寫作特點
新聞特點
1、短小精練:新聞要短小精練,這是新聞寫作的基本要求。就小記者采寫新聞來說,寫好短消息,便于迅速及時的報道新聞事實,同時也鍛煉小記者的采寫能力;就讀者閱讀新聞來說,它便于閱讀。
2、語言生動簡潔:新聞的語言只有生動、簡潔,才能吸引讀者
3、“倒金字塔”結構:新聞的寫作是將最重要、最新鮮的事實寫在新聞的最前面,按事實重要性程度和讀者關注的程度先主后次的安排,內容越是重要的,讀者越是感興趣的,越要往前安排,然后依次遞減。這在新聞寫作中稱為“倒金字塔”結構。
新聞導語
1、敘述式導語的寫作:就是直截了當地用客觀事實說話,通過摘要或概括的方法,簡明扼要地反映出新聞中最重要、最新鮮的事實,給人一個總的印象,以促其閱讀全文。
2、描寫式導語的寫作:記者根據目擊的情況,對新聞中所報道的主要事實,或者事實的某個有意義的側面,作簡練而有特色的描寫,向讀者提供一個形象,給人以生動具體的印象,這就是描寫式導語的一般特點。一般用在開頭部分,以吸引讀者,增強新聞的感染力。
3、議論式導語的寫作:往往采用夾敘夾議的方式,通過極有節制、極有分寸的評論,引出新聞事實。一般分為三種形式:評論式、引語式、設問句。
背景材料
背景材料在不少新聞中占據一定的位置,是新聞稿件中不可缺少的內容。交代背景應根據需要因稿而異,更要緊扣主題,還有交代背景時不宜太多,材料要寫的生動活潑。
寫作方法
通訊種類
一般分為“人物通訊、事件通訊、工作通訊、風貌通訊
通訊特點
通訊是一種詳細、深入的報道,也是一種具有多種表現方法的新聞媒體,通訊報道生動形象、具有感染力。
人物通訊
是以報道人物為主要內容的通訊。
其基本要求和方法有以下幾點:要體現當今的時代特征;要寫出人物的特點;要用人物的行為表現人物。一般有兩種寫法,一是對人物一生或是某個階段、某一個方面,作比較全面的報道;還有就是不對人物作全面的報道,而是抓住某個特定的情景,簡單幾筆,把人物的精神、特點寫出來,或是作一個側面報道。
事件通訊
它是以重大的或尋常的事件為報道的通訊類型。是記述新近發生的,受到人 們普遍關注的事件
1、其基本要求和方法有以下幾點:敘事要有明確的目的性;事件情節要交代清楚明了,線索要清晰;敘事要生動,靈活運用多種表現手法,突出重點,有詳有略;在敘事中要選好人物,寫人物時注意精練、生動形象。
2、通訊的語言特點和細節描寫:通訊作為一種新聞媒體,語言要求準確嚴謹,簡明扼要,鮮明生動,具體真切,通俗易懂;多運用瑯瑯上口的群眾語言寫通訊,要有濃郁的感情色彩。
注意事項
1、初學寫作可以“描紅模子”,從實踐出發,邊學習邊實踐,模仿著別人的去學。
2、寫新聞要有由頭,最主要特點就是新,發生的事件離發表的時間越近越好。
3、多寫短新聞,可以擴大版面的信息量,是各家報紙都特別提倡的。
寫作要求
真實
在講解新聞的定義的時候我們已經說過,新聞是對新發生的事實的報道,是進行著的當代歷 史的真實記錄。由此,一個顯而易見的道理是:新聞必須是真實的。虛假編造的所謂新聞, 不僅毫無價值可言,而且對社會有相當大的危害性。
精練
漢代的桓譚在他的《新論》中說:“文家各有所慕,或好浮華而不知實核,或美眾多而不見 要約!憋@然他對“好浮華”、“美眾多”并不提倡,崇尚的是“實核”和“要約”。梁代 的劉勰在他的不朽大作《文心雕龍》中也說:“隨事立體,貴乎精要,意少一字則義闕,句 長一言則辭妨!薄拔囊员鏉崬槟,不以繁縟為巧;事以明核為美,不以深隱為奇。”從這 些話中不但能看出我們這個文章大國以簡潔精煉為上的優良傳統,似乎更能隔著遙遠的時間 距離與古人對話,共同探討新聞寫作的文本特征問題。新聞文體,就是一種“貴乎精要”, 以“辨潔為能”,以“明核為美”的文體。用現代語言進行最精煉的概括就是“新聞貴短” 。
巧取一隅
對于復雜的事件,還可以只表現它的一個小小的局部,把更多的部分留給別人去寫。這樣寫雖有不夠完整之嫌,寫好了也不乏新鮮感。把一個局部強調出來,本身就有些出人意料,立 意不俗,就容易吸引讀者。
選材典型
選擇典型事件或典型材料進行報道,可以起到一以當十的作用。什么是典型事件、典型材料 ?就是那些既有共性特征又有個性特點,有著廣泛代表性和強大說服力的事件和材料。人們 通過典型事件,能夠舉一反三,由個別見出一般,由現象認識本質。典型事件未必就是重大 事件,有些事件雖小,卻有代表性,能夠反映同類事物的共同特點和規律,那也是典型事件 。
以小見大
在前面關于“用事實說話”的討論中,我們已經提到“精選事實,以小見大”的問題。討論精煉問題,不可避免地還要涉及這一點。例如,要表現中國農村在改革開放后翻天覆地 的巨大變化,怎樣才能寫得更簡短?答案就是:小處著眼,以小見大。
跳躍組合
記敘文敘述事件,一般都要沿著設定的線索,或時間順序,或空間順序,井然有序地向前推進。凡有轉折處,則要安排過渡段、過渡句或關聯詞語架橋鋪路,實現文脈的貫通。而在新 聞寫作中,有時為了壓縮篇幅,干脆取消過渡語句,直接把不同角度、不同階段的事實一條 條擺出來,段與段之間有著明顯的斷裂,這就是跳躍組合。
事實說話
用事實說話是新聞寫作最基本的原則。所謂“用事實說話”,就是通過報道事實向讀者闡明 某種思想和觀點。作者的傾向性通過事實自然而然地顯示出來,而不是特意將它指出來。
【新聞的寫作基礎知識:消息的寫作】相關文章:
消息的寫作基礎知識04-04
新聞消息的寫作方法大綱01-06
盤點新聞消息寫作方法10-07
新聞寫作基礎知識04-26
新聞寫作的基礎知識07-18
新聞的基礎知識與寫作04-26
新聞寫作基礎知識10-09
新聞寫作基礎知識02-19
新聞寫作基礎知識及寫作技巧03-16
新聞寫作的基礎知識有哪些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