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的作文[常用7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童話的作文7篇,歡迎大家分享。
童話的作文 篇1
大象長著一條有魔力的鼻子。小動物們知道了,整天纏著大象,想玩它的大鼻子,可是大象總是說:“不,我的鼻子那么珍貴,怎么可以給你們玩呢?”于是,大家就都走開了,沒人愿意和大象玩。
一天,大象覺得很孤獨,就去外面炫耀它的鼻子。它來到草地上,看見小動物們正在快樂地玩耍,他驚訝極了,心想:這些小動物,只配過這種普通的生活。大象正想著,但它看得入迷了,呆呆地站的那兒。
小貓看見了,熱情地說:“親愛的大象,請和外面一起玩耍吧!”“不了。”大象回答,“你們自己玩吧!”說完就走開了。它一邊走一邊嘟囔著:“它們一定是裝出來,氣我的,那些游戲天天玩,肯定不好玩!”
大象又來到了一個公園,準備炫耀它的神奇鼻子。可是,它喊了半天,沒有人回應。大象覺得很納悶,就去一探究竟,終于找到大家了。原來大家都在一個屋子里聚會呢。大象忍不住了問:“我能不能參加你們的'聚會啊?”大家熱情地回答:“可以啊,我們所有人都是好朋友。”忽然,小兔的帽子被調皮的小猴不小心扔到水晶燈上了,小兔記得大哭起來,大家記得團團轉。大象說:“我來幫你。”話音剛落,大象的鼻子就“噌噌噌”往上長,輕而易舉將帽子拿了下來,還給了小兔。大家一起鼓掌,夸大象有愛心。大象不好意思地說:“和大家在一起,才是最快樂的。”
從此,大象每天都為大家做好事。
童話的作文 篇2
樹林里的狐貍,不知從哪兒學會了拉小提琴,拉的挺棒,哆來咪,哆來咪,聲音是那么美妙,那么迷人!
狐貍在家門口的柳樹下,拉著他的小提琴,吸引了一群小家伙。
狐貍越拉越起勁啦,小刺猬,小兔子,小松鼠聽得都入了迷,后來,他們迷迷糊糊的進入了夢鄉。
狐貍二話不說,放下小提琴,把這幾個小動物都關進了一個籠子里。瞧他臉上掛著的狡猾的笑容。
晚上,兔媽媽、松鼠媽媽、小刺猬媽媽都發現自己的.孩子不見了,心里著急起來,隔壁小胖熊告訴她們說:“我看見她們白天在柳樹下聽狐貍拉小提琴。”
三個媽媽心里明白了,小家伙們上了狐貍的當了,她們一琢磨,兔媽媽想到了一個好主意,說:“明天我們也去聽狐貍拉小提琴,可要小心被迷住了,他拉的一定是催眠曲,我們去的時候,每人喝一杯濃濃的咖啡,提提精神。”
第二天,狐貍又在柳樹下拉小提琴,兔媽媽她們興高采烈的去聽,狐貍心想:“昨天來了三個小的今天又來了三個大的,我狐貍現在就不愁吃的啦!”
狐貍搖頭晃腦地拉著,像個世界的小提琴王子,但是奇怪,兔媽媽她們不僅沒進如夢鄉,還越聽越有精神了。
狐貍心里納悶:“難道我的催眠曲失靈啦?”這時,他自己卻支撐不住啦,手里的琴弓已經拉不動啦,一會就迷迷糊糊的睡著了。
兔媽媽她們到了狐貍的屋子里,打開籠子救出了小兔、小刺猬、和小松鼠,然后,又把狐貍和他的那把迷人的小提琴,統統關進籠子里。
兔媽媽們帶這個自的孩子回家了。
黃昏的時候,狐貍醒來了,發現自己被關在籠子,里身邊還有那把小提琴,想不起來究竟發生了什么事,現在狐貍只好蹲在籠子里拉他的那把小提琴了,呵呵,誰以后要是想聽嘛,就在籠子外面放心的欣賞吧!
童話的作文 篇3
在一座美麗的大森林里,有一只小猴子,他叫奇奇。
奇奇雖然很聰明,很可愛,可他卻有一個讓人很討厭的老毛病:有借不還。因為有了這個毛病,他家里的東西一堆堆的,把家里堆得滿滿的。
這天,奇奇發現家里沒有剪刀了。便想去找袋鼠阿姨借,正好,他就在半路上碰見了袋鼠阿姨。“袋鼠阿姨好。請問您能借我一把剪刀嗎?”袋鼠阿姨連忙說:“對不起,對不起。我家沒有。”奇奇又只好去向大象叔叔借。“大象叔叔好。請問您能借我剪刀嗎?”“對不起,我家沒有。”
奇奇失望地走在回家的路上,這時,老馬伯伯走過來關心地問:“怎么了,奇奇?”奇奇傷心地說:“老馬伯伯,因為我向袋鼠阿姨和大象叔叔借剪刀,可他們都說沒有。”老馬伯伯輕輕地拍了拍奇奇的肩膀說:“原來是因為這個呀。奇奇,你只要把借的東西還給他們的主人就可以了。還有,要有借有還,不要有借不還。最后,我這里有一把剛剛從集市上買回來的`剪刀,你先拿去用吧。”奇奇接過剪刀,說了聲謝謝,然后就蹦蹦跳跳地回家去了。
奇奇發現自己家里的東西,幾乎都是別人借給他的。他馬上還了回去,并改正了這個缺點。變成了一個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好孩子。
童話的作文 篇4
夜晚,月光給大地披上了一層銀紗。四周靜悄悄的,大伙兒都睡了。可愛的小水珠悄悄地輕輕地降臨到人間。
第二天早上,一棵柔嫩的小草醒了過來,看到了正睡在它葉子上的小水珠那么美,不免有些嫉妒“你是什么東西,睡在本姑娘的綠裙子上,去!去!去!別弄臟了我的裙子!”愛美的小草罵道。
水珠被驚醒了笑著說:“朋友,你醒了”小草罵道:“誰是你的'朋友,誰會跟你這個小東西交朋友!”水珠沒生氣,但它心里難受。
在一邊的沙粒聽了說:“小草姑娘,這就是你的不對了。沒有水的滋潤,你能生長嗎!”“瞧它那副模樣,才懶得讓它幫忙!”沒等沙粒爺爺說完。小草就打斷了它的話。沙粒爺爺有點生氣了:“小草,你怎么可以小看人家。
人家雖小但它有著水晶般清澈的心。而你看到的只是人家壞處,你說你是不是一只蒼蠅!”爺爺的話雖然不重但很有力。小草紅著臉,低著頭只是不說話,它不肯向水珠認錯。這樣太沒面子了。正在這時吹起了一陣微風。水珠大聲喊到:“再見了,朋友!我要走了!”水珠還是把小草當朋友,始終沒把“朋友”兩字去掉。語音剛落,水珠滾落到小草腳下,讓小草吸收水份。小草哭了,但已經來不及了。
它無法再向水珠道歉了。它再也見不到那位朋友了。
童話的作文 篇5
在一條美麗清澈的小河里生活著快樂的小魚們。它們祖祖輩輩生活在那里,因為那里可以仰望湛藍的天空,呼吸清新甜潤的空氣,可以在清潔無污物的小河里,追逐、嬉鬧,過著幸福的日子。
然而有一天,人們不斷往這條小河里丟垃圾,使鯉魚寶寶呼吸困難。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鯉魚寶寶漸漸都要死去了 .
鯉魚爸爸找來青蛙大夫說:" 救救我的孩子吧!"青蛙大夫說:"對不起,只要人們不再丟垃圾到河里,孩子們的病就會好起來."
鯉魚媽媽找來蛇大夫說:" 救救 我們的寶寶吧!"蛇大夫說:"只要人們不再污染水了,寶寶的病就好了。”
鯉魚 媽媽和爸爸望著天空的燕子說:“燕子救救鯉魚寶寶吧!”燕子擺擺剪刀似的尾巴,嘰嘰喳喳地說:“只要人們不再污染河水,寶寶的病就好了。”日子一天天過去,很多體弱多病的魚寶寶相繼死去了,身體強壯,適應能力強的魚,有的變成了大頭魚,有的`變成了冬瓜肚魚,有的變成了凸眼魚.....每當他們走過鏡子看見自己奇形怪狀的樣子,就會躲在一角大哭.
痛哭聲驚動了剛從計算機網絡大賽回來的烏龜叔叔.大叔了解了情況后,烏龜大叔沉重地給聯合國秘書長發了 一封電子郵件:"快讓人們不再丟垃圾到小河里了,一起來保護小魚吧!"
童話的作文 篇6
當童年已經成為了回憶,你是否記得,大樹下的那本書籍。
——題記
別人都說,我們童年的回憶是麥芽糖,可我認為那是一頁頁裝在泡泡里的童話。小時候是不喜歡吃糖的,因為聽大人說,吃多了會鬧肚子,于是,就跑出去吹泡泡了。
常常夢見,和童年好友偷偷拿著裝泡泡水的瓶瓶罐罐,到那棵柳樹下,享受著陽光和泡泡帶給我們的無盡幸福好歡樂。
累了的時候,就蘸好了泡泡水等風來吹,期盼著風兒的腳步。風兒呼啦一陣吹過,泡泡也倏地一下飄了起來,吹散了頭發,是沒有心思去打理的,看著每個泡泡在陽光下都是七彩的,不禁的咯咯地笑了起來。
泡泡終究還是破碎了,因里面承載的笑聲和幸福太多了吧,然后,幸福也就破碎了,灑落了一地,金光閃閃的,充滿了每個角落。而我們又在迫不及待地醞釀下一個幸福了。
想起來小時候真的'好傻好傻的,竟期待著泡泡可以帶給我什么,然而,泡泡也像小孩子的心一樣,是好傻好脆弱的,真的是一碰即碎。
在享受泡泡帶來的簡單而純美的快樂時,我也在渴慕著童話,然而,泡泡本身不就是一頁童話嗎?那些童話里的主人公就是我,是關于我童年的童話。
一個個泡泡,記載了一個個童話,一頁頁童話童話,連成了一本書籍,藏在柳樹的樹洞里。然而,當泡泡真的在我們的生活中消失的時候,還會有人打開那本已布滿灰塵的書籍嗎?
那些沒有記載在格林童話里關于我的童話,也就銷聲匿跡了吧!卻還是喜歡一個人,在大樹下亦河邊,吹出五顏六色的泡泡,看著他們遠去,卻讀不懂,泡泡里,記載的童話……
童話的作文 篇7
自從上次螞蟻與兔子賽跑,螞蟻用辦法戰勝了兔子。兔子不甘心,它去找人幫忙。人見兔子來了,便問:“兔二哥,怎么不高興了?”兔子便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講給人聽,還說了螞蟻用什么辦法跑嬴了它。人想了想說:“明天我和螞蟻在50米的游泳池里比賽,螞蟻可以用磨菇船,用樹葉當風帆!”人說完頭也不回地來到螞蟻家一本正經地說這件事。螞蟻聽了人說的話,嘻皮笑臉地答應了,它想:這笨人,明天肯定不用吹灰之力就羸了!
第二天,人和螞蟻站在游泳池的同一起跑線上。只聽河馬大叔“轟”地槍聲,人與螞蟻的.“新型小船”游起來。起初,小螞蟻的船比人快,就開始驕傲起來。它讓小船停住,然后痛痛快快地睡起覺來。一會兒,人游到螞蟻旁邊,看見螞蟻在呼呼地大睡,二話不說,一潑水把磨翻倒就繼續往前游。螞蟻驚醒了,它在水里拼命地掙扎,可最后終于奄奄一息,躺在平靜地水面上。
成績出來了!人獲得了優秀人才獎,人為兔子立了份功勞。兔子見了,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這個告訴們:人不能驕傲,獲得了一次獎要再努力。不要像螞蟻一樣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最后卻失敗了。
【童話的作文】相關文章:
童話作文_童話初中作文07-01
童話的作文03-12
【精選】童話的作文08-19
[經典]童話的作文08-27
(經典)童話作文08-20
(精選)童話作文12-22
童話的作文【經典】07-29
(精選)童話的作文08-08
童話的作文(經典)07-25
(經典)童話的作文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