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我們課余生活的作文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們課余生活的作文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們課余生活的作文 篇1
同學們,你們的課余生活是怎么度過的呢?我想一定是很有意義的吧!那你想知道我的課余生活是怎樣的嗎?那好,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我平時的課余生活有:踢足球、打羽毛球、打電腦游戲,而我最喜歡的課余生活就是去科學館了。那你去過科學館嗎?沒去過吧!那現在就跟我一同去領略它的風采吧! 科學館在深圳市少年宮。你可以搭地鐵或公交車到少年宮站下車。遠遠的就可以看到圓形的玻璃房子,那就是少年宮了。 進入一樓你就可以看到能源天地的門口已經排成了“長龍”。搭小火車進入能源天地可以看到很多的發電設備,比如:風力發電、火力發電、水力發電、太陽能發電和核電站。每到一處都會有廣播進行生動地講解,讓我們了解并增加更多的能源知識。二樓及三樓還有科普王國和生命探索,那里面的項目肯定讓你眼花潦亂在那你可以親身體驗力學、光學、聲學、電磁學的神奇!除了這些地方,還有一個非常不錯的去處,你肯定不能錯過的哦!那就是球幕影院的動感4D電影!這可是我最愛去體驗的地方哦。 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就和我一起前往吧!
我們課余生活的作文 篇2
下課了,我們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開始了。同學們飛奔向操場,要玩一個有趣的游戲——“過河救人”。
游戲規則是先用兩個輪胎當浮板,用來過“河”,用壘球當食物和藥品送給“河”對岸的人。接著我們分成兩隊人員,分別在“河”的兩岸,注意不要掉到“河”里。
游戲開始了。最有趣的是劉益暢,他把浮板扔得太遠了。他跳到了前面的浮板上,另外個浮板又拿不到,只好又跳回去了。最好他把浮板拿起來走到另一個浮板上,結果掉到河里,不但沒有救到人,自己也賠了進去,笑得我們捂著肚子前俯后仰。輪到我過“河”的時候,我的心怦怦地跳個不停,總感覺自己要掉到“水”里。我小心地移動著兩塊浮板,不緊不慢地前進著,結果安安全全過河。我開心得又蹦又跳。
最后我們隊勝利了,我心里甜甜的,很開心。
我們課余生活的作文 篇3
【習作要求】
寫寫自己在課余生活中跟小伙伴合作過的事。可以課余參加的活動,可以寫課余發生的有趣的事,高興的事,或者你愿意寫的其他事。寫好后讀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和我們分享習作的快樂。
【教學重點】
把合作的事情經過寫清楚。
【教學難點】
內容要表達清楚。
【指導過程】
一、說一說
1、學生自讀習作要求,師生討論習作要求的范圍。
2、分組說說自己想寫的內容。師巡視,相機指導:
⑴自己合作過什么活動。
⑵最感興趣、最有意義或最想寫的其他事:游戲娛樂活動(踢毽子、跳皮筋、扔沙包、“老鷹捉小雞”),家務勞動(洗衣服、打掃衛生、學做菜等)……
二、想一想
1、你準備怎么寫?學過的課文給你的寫作帶來什么啟發?
(師提示:只需集中寫一項合作過的活動或事,敘述時可以借鑒剛學過的或以前學過的課文做范例。)
2、寫時注意事項:
⑴要把想說的事情寫清楚;
⑵要把話寫通順;
⑶寫完后,讀給爸爸、媽媽聽,和他們一起分享習作的快樂。
三、寫一寫
1、學生起草,教師巡視指導。
2、各自修改。教師提議:自己自由朗讀,想想詞語用得是否恰當,句子是否通順,意思是否交代清楚。
3、找3篇左右的好習作指名朗讀,聽眾當小評委說說他們的習作哪里寫得好,值得在習作中借鑒,為什么?
4、再改自己的習作。建議同桌互讀互改,意見不統一的地方可與老師商討。
5、謄寫作文。
【教后反思】
怎樣才能使學生由不會寫作文、怕寫作文,到愿意寫作文、愛寫作文、寫好作文呢?我想,不是嚴格的作文標準,而是放寬要求,寬容為主。因此,我在設計《我們來合作》這篇作文教學時,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課前安排學生觀察自己的課余生活,并做了記錄,讓學生嘗試觀察、嘗試記錄觀察,通過教學,給學生自我表現的舞臺,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里相互交流、寫作自己的合作過程。
在教學中,我通過講述我們的課余生活來激起學生講的興趣,講述時,先以詞或短語為主,使學生在講述上沒有恐懼感,愿意講,再以句子為主,引導學生正確、規范地講述,最后以段為主進行交流,通過循序漸進地講述為寫作奠定基礎。在整個講述過程中,學生的興致都比較高。
在提問時,我考慮到學生的參與面,盡可能請不同的學生回答,注重搭建交流的平臺,給學生創設一個表達的氛圍,激發學生內部動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表達。這堂課中主要有兩個環節用了合作交流學習的方式,一個環節是同桌交流課余生活有哪些內容,相互啟發,拓展思路,另一個環節是小組交流自己課余生活中的一件具體的事情,通過交流,達到開闊思路、取長補短的目的。
在寫作時,由于已經有了先前的講述作為基礎,學生當堂寫作時都能做到有話可寫。我在引導學生寫作時,沒有規定字數,只要求把想講述的那件事或那項活動寫清楚寫明白即可,學生的寫作負擔較輕,寫作情緒也較高。但由于時間的約束,學生的'寫作和修改都存在著時間不足的現象,想要真正完成這堂寫作課估計還需要半課時。
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對學生的及時點撥和引導還有所欠缺。例如,在引導學生說說有哪些合作過的內容時,有一位學生回答:“合作就是下課的時間大家一起做游戲。”顯然,他沒有理解我的問題,但當時我只是宛轉的否定了他的回答,未能及時點撥和引導,結果另一位學生就說:“合作還包括課堂上大家一起學習的時候。”如果當時第一個理解錯誤的學生出現時,我能及時的點撥,使學生知道“合作”的范圍,然后再引導學生說說“在這些時間里,你們都做些什么呢?”我想就能使學生更明確“合作”的范圍,也就不會再出現第二個理解錯誤的學生了。
由此可見,今后我還需要不斷地鍛煉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使自己能更自如地控制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學習。
我們課余生活的作文 篇4
同學們剛進入三年級,從這學期開始就要練習寫一篇篇完整的作文了。這是同學們第一次寫作文,不過不要怕,只要掌握了方法寫作文并不難。在一、二年級的時候,同學們通過說話、寫話及看圖作文的訓練,已經有了一定的寫作基礎。這次習作要求大家寫一寫自己的課余生活,那么,要怎么寫呢?
一、認真審題,明確要求。同學們一定要養成認真審題的好習慣。本次習作要求中有三句話,歸納一下就是三點:1.寫課余生活。也就是只能寫課堂以外的內容,課堂上發生的就不能寫了。2.可以寫活動,也可以寫你認為值得寫的事。一句話,只要是課余的,你想寫什么活動、什么有趣的事都可以。3.寫完后與父母分享習作快樂。
二、回憶生活,精心選材。同學們的課余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只要打開記憶的閘門,你所經歷的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就會出現在腦海中:一是游戲娛樂活動類。如,踢毽子、跳皮筋、扔沙包、“老鷹捉小雞”、野炊、郊游、吹肥皂泡,等等。二是事件類。這類又可以分為好幾種,如個人興趣愛好飼養、種植、下棋、書畫、輪滑、溜冰等;再如技能學習洗衣服、打掃衛生、學做飯菜、整理臥室、學騎自行車等。在一篇短短的習作中,我們不可能把自己所有的課余生活都寫下來,因此,只能選擇你最喜歡的某項課余活動中的一次來寫,或選擇課余發生的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件事來寫。
三、具體描寫,生動表達。選好了材料,還要準確、細致地表達出來。不管是寫活動還是寫事,都要寫完整,也就是要寫清楚時間、地點、人物和起因、經過、結果。文章的重點要放在經過部分,可以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把經過部分一步一步地寫下來。如果是寫活動,可以采用“點面結合”的方法來寫。這里的“點”,是指場面中具有代表性的個體活動的細節;“面”,則是指整個的場景和氣氛。“點面結合”,既能讓讀者對整個場面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又能了解重要的細節。請看下面的片段:
“丟沙包”是同學們十分喜愛的活動。操場的西墻邊,這兒一組,那兒一組,玩得多起勁兒!兩頭丟包的同學密切配合,向中間的同學發動猛攻。中間躲包的同學非常沉著,眼睛盯著沙包飛來的方向,左躲右閃,蹦來跳去。沙包飛來了,只見這個同學輕巧地一抬腿,沙包嗖地從褲腿邊飛了過去。沙包又從背后飛來了,他猛一轉身來個海底撈月,抓住了沙包。他們勝利了,蹦啊跳啊,心里多么歡暢!
片段描寫了同學們課余活動中“丟沙包”的一個場面。畫波浪線的句子描寫了整個“面”,表現了操場西墻邊一幅熱鬧、快樂、生機勃勃的畫面。沒有畫線的句子是“點”的描寫,突出了“丟”和“躲”兩邊同學的熟練的技巧和沉著機智的表現,特別是對“這個同學”的描寫。由于寫時抓住了同學們的神態和動作,因此文章顯得具體、生動、傳神。
最后,同學們可以用活動或事件的名稱作為題目,也可以用其他合適的題目。當然,寫完后不要忘了與父母分享寫作的快樂哦。
我們課余生活的作文 篇5
周末里,我把作業寫完后就開始了我的課余生活。
爸爸媽媽帶我去了位于西湖邊的西子賓館內釣魚,那兒有許許多多的花草樹木,一陣陣微風吹過,樹葉嘩嘩作響,給這個炎熱的夏天帶來了絲絲涼意。我站在一片樹蔭底下,開始了釣魚。
我們先把魚桿一節一節的拉出,然后在魚桿頭上系好魚線,裝好浮標,最后在魚鉤上裝上飼料。媽媽把裝好的魚桿給了我,我嘩的一甩線,魚鉤落入水中,浮標慢慢浮起來。
過了半小時,我的浮標一動不動,忽然,我的浮標沉下去了,媽媽說:“快拉!快拉!”我猛的一拉,一條小魚上鉤了,我很開心!樹上的知了開始鳴叫,仿佛在為我釣到一條魚而祝賀。
沒過多久對面的老爸釣到了一條又紅又大的紅鋰魚,我想了想說:“我一定也能釣到大魚!”又過了半小時,雖然我又釣了四條小魚,可一條紅鋰魚都沒釣到。忽然,媽媽把我的釣魚桿拿起,哇!一條紅鋰魚,我連忙上去幫忙一起拉,紅鋰魚終于被我們釣到了。
今天,我不僅釣到了魚,還懂得了一個道理,無論做什么都要有耐心,才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