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痛苦作文3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痛苦作文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痛苦作文 篇1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喧鬧的長安街上,身旁百姓、士兵……匆匆而過。我用不解的眼光看著這布滿亂草的國都。
這強盛的帝國經過戰火的洗禮難以抗懼現出了衰敗的跡象。歷經八年戰火的大明宮,在夕陽下如此破敗。一切都已塵埃落定,大唐往日的繁華悄然離去。
十年顛沛悲秦日,一詩寄予哀民愁。我——一個憂傷的詩人,嘗盡黎民的苦難,品盡世道的艱難,但仍在繼續呼喚時代的尊嚴。相信總有一天,它會回來。
急雨、秋風、殘河落日。
狂風卷著怒號,掀去我屋上一層又一層的茅草。茅草飛過江去飄灑在江邊,飛得高的掛在樹梢上,飛得低的隨風旋轉最后沉進水塘。
大雨卷著狂風,雨水披頭而來,大如盤石。斜陽的余暉欣然映射滂泊的雨線,五彩繽紛,宛如一顆顆五彩的珍珠,從天而降傾入潦倒的破屋。被子全已浸濕,沒有一絲暖氣,冰冷似鐵,嬌兒睡不安穩。作為父親我很慚愧,床頭到處漏雨,家里沒有一寸干燥的地方,雨腳密密麻麻,好像越下越長。破敗的山河也難以尋覓干燥之處,又到何處去尋找志士們的廣廈呢?我以淚掩面,感哀本是平常。可是,又有誰知:眼見大廈崩踏時的慟傷。而承擔這一切后果的全是人民,花鳥俱傷人何以堪。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屋外檐雨仍在滴落,我的思緒卻又飄向不知名的遠方……
“哭聲、喊聲、喚兒聲”。聲聲入耳,千家萬戶從睡夢之中蘇醒過來,萬家燈火驟然明亮。往日的寧靜不復存在,今昔的喧鬧熱火朝天。老翁急切欲跳窗而出;老嫗急忙撲門而去;差吏兇神惡煞的斥罵;孩童響徹天地的啼哭;此起彼伏的犬吠,瓦罐瓷盤破碎的脆響,長鞭劃破空氣的咻咻聲,受鞭人痛入心扉的呻吟聲,……一時間,交織在一起,嘈雜混亂,凄哀慟人。
我似那渴泊天依的沙鷗,山河破敗入我眼滿目是傷,滿懷是慟,我多想做一個只是閑云的野老,忘懷這一切的無奈與哀傷;作為一介書生,我無力馳聘沙場,奮勇殺敵,面對連綿的烽火,面對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人民,面對動蕩不安的社會,無能為力的我只能借用于手中的筆傾泄心中的憤懣,從而對無情的戰爭進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千支霄”是兵荒馬亂,狼煙四起戰火的縮影,是千千萬萬勞動人民面對戰爭卻又無可奈何的真實寫照。
在這硝煙迷漫的戰爭歲月,隨處可聽老人們一聲聲萬般無奈的哀嘆。他們牽腸掛肚,哪怕是一封小小的家書,對于他們來說也是莫大的安慰。然而無情的戰爭卻將它剝奪得干干凈凈。
一切滄桑已成往事,萬籟俱進,陽光再一次照射地面,我的痛終于安寧。
痛苦作文 篇2
在深藍的天空下,看著一眨一眨眼睛的星星的時候,是快樂的。在受到沉重的打擊的時候,是痛苦的。但在痛苦的生活中,勇敢的面對是痛苦并快樂著。
我其實在班里的人緣挺好的,可是我卻感到孤單,沒有知心的朋友在我最傷心的時候安慰我,沒有“開心果”在我快樂的時候再逗上我一把,爸爸媽媽喜歡我,可他們又了解我幾分?也許很少、很少。
也許是緣份,讓我與作文交臂。在作文里,我想說什么,就寫什么。當然,作文的唱訴不及一個知心朋友。可我總算找到了樂趣,找到我一個可以自由唱訴的“朋友”。
我會拉二胡、會畫畫,不會象一般小孩那樣問爸爸媽媽要零花錢。所以有許多媽媽的熟人看見我都會夸幾句“這孩子乖,什么都學得好。”可是他們又怎么會知道,這背后我又付出了多少辛血!一開始學二胡我是最差的,我堅持著,許多人到中途都不學了,我也動了這個念頭,可是我又打消了。我一定持之以恒的學下去,不怕我學不好。到了現在,我已經快結業了,也拉得不錯。是呀,揮灑著痛苦的淚珠,得來了滿意的笑容,我在痛苦過后快樂著。但畫畫的艱辛路程,仍在繼續……
痛苦是我們共同有的。在生活上我有作文做朋友,在學習二胡中,我有勇氣作伴,在痛苦中我有快樂圍繞。
仰望藍天,我高聲大喊:“在痛苦中我會尋找每一縷陽光般的快樂!”
著名學者孫紹振提出快樂作文后是不是一種痛苦的問題。我覺得“快樂作文是一種痛苦”的觀點不夠全面,也有以偏概全的意識。所指的痛苦是指學生寫作上的痛苦。即學生寫作文時愁眉不展,擔心寫不出作文,認為作文是一種負擔,寫作文時產生陣痛。這與“快樂作文”的本意是相違背的。我們提倡“快樂作文”則是讓學生能夠減輕作文時的負擔,即讓他們“有話可說,有話能說,有話好說。”作文時抒發的是孩子們的心聲,完成作文時成為一種滿足感。如果僅僅從應試的角度去理解寫作文,或者從課堂上讓學生樂一樂,然后寫作文,沒有進行系統的指導。這樣的作文教學雖然快樂,可是學生怕寫文章。既有愉快的氛圍,又有實地的演練,讓學生能夠在作文課學習到本領,掌握寫作文的方法,那么習作時自然不緊張,知道從何下筆。
快樂作文是讓學生心情愉悅。我提倡以“愉悅作文教學”的思想去指導作文課,讓學生在作文課上享受到快樂,消除學生無內容可寫的障礙。快樂作文不能僅僅停留于場面上的熱鬧,更重要的是在樂學氛圍中引導學生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如教學生走路一樣,一步一個腳印幫扶著他們,等他們慢慢熟悉了,就可以放手了,孩子也就學會了走路。
如果說快樂作文是一種痛苦,那么我們就違背了快樂作文之“快樂”的本意。
學生快樂作文之后寫作文猶如踢足球時的心境,訓練踢足球時的.感覺是很累的,可是踢完了足球感受到一陣輕松與愉快。同理,學生習作時的“煩”只是一種暫時的表現,屬于個別的現象。多數學生體驗了作文教學課堂歡快的情景后,他們都有話想說,只是教師不能把“寫”的要求定得太高、太離譜,熟練則能生巧。
所謂的痛苦則應當為不快樂的作文。什么樣的作文不快樂?教師沒有改變教學模式,每一節作文指導課都一個模式:先讓學生讀題、審題,然后選擇材料,然后寫作。這樣的教學是按照成人的思維,是以“寫作”的高標準去要求學生。教師沒有致力于“課型”的研究,教師的課堂教學缺乏變化,這樣的學生必然疲憊,甚至厭倦。這樣的教學生能不痛苦嗎?
真正的快樂作文不僅是一種心態,而且是一種體驗,是一種鍛煉。學生經歷習作的全過程。作文的過程其實是讓學生認識新事物的過程,學生體驗了這些新事物,然后把它寫下來,這并不是痛苦,而是一種收獲。如果總是讓學生寫陳年舊事,雖然學生的習作能力能得到提高,但因為只有回憶,缺乏新鮮感,久之必然勞累。學生都喜歡新奇的事物,所以作文教學迎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在作文教學中突出“新、奇、趣”,滲透習作方法,讓學生邊學邊用,那么作文教學就是一種快樂的事。
痛苦作文 篇3
清晨,溫柔的陽光射進了我的洞里。我麻利地從一個樹葉,也就是我的“床”上爬起來,收拾好吃的,就準備啟程“逃跑”。如今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人們到處都在捕抓我,因為人們都覺得我非常的煩,非常的吵,就連好多的樹哥哥都討厭我……啊——好像忘了說,其實我是一只非常令人討厭的——啄木鳥
背上我的裝備,我就開始前往森林。那森林的樹木都非常的高大,因為我很愿意幫助他們去除身上的蟲子。可當我去的路上,卻發現有一片森林的樹木都被各種各樣的蟲侵蝕著,大多數的老樹已經奄奄一息了。我想去幫助他們,他們卻顯得非常不耐煩。在非常安靜的樹林里住著幾戶人家,我飛過去想給他們去除惡蟲,可爪子一抓住他們的老皮時,他們卻搖起了身子,大聲在我耳邊喊道:“快走,快走,痛死了!”我也無能為力,當我想去另一棵樹拯救他時,我一啄,他并沒反應,我便一直啄了下去。可人們卻不耐煩了,用石子趕我走,我也無能為力,只好落荒而逃了……
最終,我被餓得奄奄一息,老樹也被蟲子給蛀了。兩敗俱傷,最后卻發現,四周的道路是一片“光明”啊!
【【推薦】痛苦作文3篇】相關文章:
【推薦】痛苦作文4篇05-18
【推薦】痛苦作文九篇05-12
【推薦】痛苦作文四篇05-11
【推薦】痛苦作文八篇05-08
地球的痛苦作文【推薦】04-27
【推薦】痛苦作文合集4篇04-10
【推薦】痛苦作文錦集10篇04-22
【推薦】痛苦作文300字六篇04-01
【推薦】痛苦作文匯總四篇03-16
【推薦】痛苦作文400字合集六篇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