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孝的思考-作文四篇
1、弟子規首孝悌
有一種愛,含蓄而深沉。有一種愛,寬廣而遼闊。父愛如山,母愛似海。沒有浮華背后的浮躁,沒有虛偽之后的虛假。默默地付出,是愛的全部。面對父母的愛,才知道什么是大愛無言,才知道什么是無私付出,才知道什么是春蠶、蠟炬,才知道什么是愛的真諦。
兒子上二年級了。最近按照學校的布置,在背誦《弟子規》。“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語音朗朗,入耳竟似驚雷。
弟子規:首孝悌。然而翻遍所有的相片,竟沒有找到一張和父母的合影。我彷徨了,忽然一下子明白,我距離孝悌竟然如此之遠。回過頭來,的確,這些年,為人子者,竟然做的如此之少。
急匆匆,趕回家去,迎接自己的依舊是平淡的話語和思戀的眼神,深邃而悠遠。急切的想說一聲愛您,卻一直嘴拙,拘謹已久不知如何表達。慚愧。拘謹已久難以表達,只好默默地相對。我該用怎樣的語言來表達自己對您的愛呢?詞匯貧乏了。
父親母親,依偎在您的身邊,我又覺得自己永遠沒有長大。
記憶中,父背如山。而今,忽然發現那一個像山一樣蒼勁的背景也開始微駝。心疼,隱隱。
父親半數的白發,母親臉上的皺紋,眼中流露出來的牽掛……我豁然如悟,原來父母已在不知不覺終老了。
2、子欲養而親不待
子欲養而親不待,面對父母,我慚愧了,竟然第一次覺得這句話竟然如此的虛假。
如今,亦為人父母。面對自己的孩子,我才知道,我竟然不會感恩。
墨子說:“愛人不外己,己在所愛中”。大意是指,愛別人并不是不愛自己,自己也在所愛之中。在愛人中尋找自己的快樂,我相信作為任何一個父母,可能都是如此做的。反之作為子女做到的又有幾個呢?
所以我說,子欲養而親不待竟是一個虛假的、虛偽的傳頌。
人生百年,孰能無憾?人生不如意,十之七八。面對我們殘缺的、沒有去做的,我們可以找出無數的理由。是啊,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但我們完全可以改變看待所謂不如意事物的態度。承認現實生活中的不足之處,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善這些不足,才是對待生活的正確態度。
子欲養而親不待。當我們反復這句話的時候,不僅在問,真的“子欲養”嗎?
對待一個孩子,我們可以竭盡全力,傾其所有。而對待我們的父母呢?愈發慚愧罷了。
3、有關教養
上網百度了一下,關于教養是這么解釋的:教養表現在行為方式中的道德修養狀況。是社會影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個人修養的結果,尤指在家庭中從小養成的行為的道德水準。辭典上說:禮貌是指言語動作謙虛恭敬的表現;教養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養。
子曰:“文質彬彬,養者文也,教者質也。”世稱教養,教前養后。養而無教,不如不養;教而不養,終不久長。
時下,養之一道,足可稱“道”。觀最近網上熱炒的、衛生部于2011年9月6日公布的《老年人跌倒干預技術指南》,若干年后,可能是個最大的笑料。反觀之,皆因“養”之過。
關愛老年人,相信這句口號耳熟能詳。現實呢?為什么接連發生“老年人跌倒”事件。說到家,還是一個養老問題。
隨著人口不斷老齡化、家庭小型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老百姓對養老日益關注。許多老年人無奈的感嘆:“養兒防老防不住,國家養老保險不完善,老有所養由誰養?”
一直以來,我曾經發表過一個觀點:社會主流信仰的缺失問題。而養老問題同樣作為主流信仰的缺失的一個重要體現。
當前有種風氣很不好,就是一切事物利益化,一切標準金錢化,不少人、,甚至大部分人都在崇尚物欲。貪強壯、貪美色、貪美食、貪華服、貪富貴、貪安居、貪功名、貪貨利、貪閑適、貪太平,口誦圣賢之語、身行利己之私,反躬自省,何敢稱教?撫幼必溺之,談何說養?
長此以往,試問教養何在?
4、欲養
我曾經看過這么一個故事:孟子見梁惠王時,說了這樣一段話:“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尊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孟子這段話,講的是自有人類社會以來,歷代執政者必須重視的問題:社會保障。即,要做到老有所養,幼有所教,老百姓的溫飽問題得到解決。
2300多年前,中國處于生產力低下、戰爭頻繁的戰國時期,孟子提到的包括養老在內的社會保障,是低水平的。比如五十歲的人能穿絲帛衣服,七十歲的人能吃上肉,頭發已白的老人不需要挑著擔子跋涉在道路上。但就是這樣的低水平,對孟子而言,只是一個夢。農耕社會大部分人生活在農村,科技欠發達,商品交流不頻繁,有限的土地難以承載過多的人口,再加上專制社會政治清明時期總是十分短暫,政府對居民的養老保障,既沒有能力,也沒有法定義務,養兒防老是不得已的選擇。可以說,孟子的夢,在過去的2000多年難以實現,是歷史的局限使然。
反之,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或許我們很快能將這個夢變為現實。
拭目以待。
【孝的思考-作文】相關文章:
何為孝?孝為何?作文07-21
不是思考的思考作文06-20
思考,懂得思考作文11-24
孝的感悟作文05-02
孝在清明作文05-03
“孝”的感悟作文10-26
詩中孝作文10-25
孝的傳遞作文07-21
與孝同行作文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