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文說課模板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 午好:
我是》。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
過程、板書設計五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1、 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選自人教版冊第單元,本單元所選五篇課文都是以建筑園林、名勝古跡為主題說明文,說明文在現實生活中應用廣泛,通過本單元的學習目的是讓學生初步學
習說明文的知識和寫法。《》
其語言準確嚴密,結構明了,層次清晰 學習它能培養學生學習科學語言、領會科學精神和
科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嚴密思維的習慣。(有利于本單元其它課文的學習,有利于提升閱
讀和寫作此類文章的能力)
2、 學情分析
初一(二)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但他們是第一次系統的去學習說明文, (學
生由于受年齡,思維的限制,可能對文章的說明語言的特點理解不夠透徹, 然而,他們有
強烈的表達自己觀點的愿望。因此,本節課我會把大部分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發現、
感悟。
3、 教學目標的確立
基于上面的理解,依據課標中提出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
標并結合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①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初步了解 ②掌握本文的說明方法,體會說明語言的準確、嚴密的特點
③了解
根據 八 年級學生的認知程度及思維發展能力我把本課重難點確定為: 2、3 。
二、說教法
課標指出:“教師只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因此,我在設計本節課時力求突“教
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這一特征。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接觸文本,把發現、體驗、感悟、
交流的權利留給學生。我的教法設計如下:談話法(設疑法)、誦讀法、點撥法、討論法、
練習法。
三、說教法
葉圣陶先生說:“教是為了達到不教”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課標指“要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以喚起他們的切身感受。”
因此,我認為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方式重點在體驗學習和感悟學習上。具體學法設計如下:情
景體驗法、讀書入境發、圈點勾畫法、合作探究法、發散聯想法
本節課我打算用 1 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四、說教學過程
如果把一篇全新的文章比作是一座神秘的山林的話,那學生就是登山覓趣者。如何才能登上
山峰覓的真“趣”呢
一、山中有真意(激趣導入)
如果現在有個旅游的機會,你們想去哪兒??,這么多地方啊!那老師可滿足不了你們,
但這節課我們可以一起去參觀一下 ,去見識她那
感受中國古建筑的魅力。
二、登山覓書趣(初讀課文理清說明順序)
這一環節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一方面進行字詞的積累做好登山的能量儲備。另一方面
通過閱讀文章標畫出文中表示方位的詞,讓學生用簡潔的話概括出文章介紹了哪些內
容,用什么寫作順序?這樣的設計既可以砸實基礎知識又可以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又
能幫學生理清文章思路。
三、采菊東籬下(細讀課文 說明方法 說明語言)
課程標準指出:“對文學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學生要說出自己的個人體驗,品味
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文章介紹 內容,那么重點介紹了 哪些特征那些特征呢?怎樣介紹的
呢?請大家在細讀課文段然后完成下面的活動
尋建筑之美
以“我覺得 有 的特征,從文中 (依據文中的段落、語句)可以看出來的句式來說話。
這樣的設計既能體現了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又能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更主要的
是讓學生明白要抓住事物的特征來說明事物。
尋語言之準
學生在以上句式說話過程中,我適時的引導他們進行說明語言的品析。如:有學生認為
有 特征,從文中 可以看出來,當學生說完后我接著
追問,你認為這句話中哪個詞最能體現事物的這一特征?能否把這個詞換掉?為什么?
這樣用替換的形式能很自然、很深刻地讓學生體會到語言的準確、嚴密?等特點。
尋方法之巧
使事物說明條理清楚不只是要注意說明的順序,還要運用一定的說明方法,文中運用
了哪些說明方法?找出來,并說明其作用?
這一環節用小組合作交流探討來完成。讓學生在質疑交流中體會說明方法的妙用。
四、悠然見南山(感悟 升化)
播放 影像資料,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基礎上再次感悟作者介紹的的特點,感受古
建筑之美。
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視覺感受古建筑美的同時體會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激發學生
對古建筑的熱愛。
學以致用:用你手中的筆也來寫一寫一下吧!
通過寫鍛煉學生的表達與想象能力,檢測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運用。
五、課堂小結
學生談學習本文的收獲
六、布置作業
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介紹一下自己的校園
五、說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采用框架式的形式,(涵蓋了文章主要內容,解決了課堂核心問題)簡介概括,
突出重點,便于學生的記憶。
我的說課到此完畢,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說明文說課】相關文章:
語文說明文說明方法11-29
說明文說明方法12-03
說明文說明順序方法12-28
說明文說明方法匯總08-26
說明文說明方法的介紹09-14
說明文說明方法的使用11-21
英語說明文說明方法11-22
說明文說明對象的特點09-26
中考說明文說明方法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