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獲的作文[匯總4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收獲的作文4篇,歡迎大家分享。
收獲的作文 篇1
是蜜蜂忙碌后濃醇的蜂蜜,收獲是春忙碌后萬物復蘇的景象,收獲是忙碌后融化的冰,收獲是不懈后的贊美和而我也有著不一般的收獲。
站在教室的座位邊,班主任正拿著我的書發作品贊不絕口,班上的朝我投來羨慕和佩服的目光。
回首相望,我已經學了六年書法了。
第一次進入書法教室,我很激動,因為我每個星期只會回一次福田上鋼琴課,現在,又多了一節,而且是跟我兩個發小兼好。潛移默化中,我已經把這節課當成一個聚會了。
每節課前,我們都會早早的去教室占三個挨著的位置,聊天南海北的事。上課時,也都是時不時的跟她們講句話。所以,每節課我都只能圈出一兩個優秀字,而其他人都能圈出六七個優秀字。可我不以為然,照樣高興的上下課。
這狀態的,是在深圳灣大街逛的時候。有一個書法大師正在寫軟筆字,許多人在贊嘆,有幾個人還出了高價想買書法作品。我很是好奇,走近一看,哇!這筆鋒,這字寫出來也太有氣勢了吧!想到我寫出來的軟筆字,我既羨慕又愧疚。這時他忽然說了一句話:其實我練的是心啊!我當時并沒有理解這句話的含義。但我從那以后,每節課都有認真練字,進步突飛猛進。心中總是浮現那位大師的書寫的身影,耳邊總是想起他的那句話。
兩年過去了,我終于明白了那句話。我的班主任在我的`學期評價里寫道:字如其人,你寫的軟筆字和硬筆字都和你的人一般,很美。這幾個學期你從那個大大咧咧、浮躁的女孩兒變成了一個沉穩、冷靜的女孩兒。這變化想必與你堅持練習書法息息相關
那一刻,我明白了。是啊!古人也說過:古之善書者多壽,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為?
我從中醒來,班主任正拿著釘子把我的書法作品掛在墻上。
練字,讓我收獲了一個全新的自我。一個沉穩、冷靜、有毅力的章馨元!
收獲的作文 篇2
生活中有許多事情讓我得到啟發,但我印像最深刻的是那一次音樂考試——四年級第一學期的音樂考試。
一聽到要音樂考試,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完了,我是前五位考試的,而我沒怎么練習,怎么辦?我抽中的曲子是“天大難曲”之一啊!我唱的.是那最難唱的聲部,這回徹底完了!
考還是要考,不能不考,但我非常、非常緊張!還未到我,趁現在記歌詞、背譜子。真的到我了嗎?老師那微含“殺氣”的眼神告訴我,這是真(蒸)的,不是煮的。我做了個深呼吸,摘下眼鏡,大步走上講臺,準備唱歌。
音樂響起來了,我必須要跟上節奏,否則老師會馬上叫我下去的,我靜下心來,認真地聽著音樂,馬上要唱了,我咽了一下口水,張開嘴巴,我跟著音樂唱起來了。我發現我的聲音從喉嚨里源源不斷地涌出來了。我并不知道自己唱得好不好聽,但是,從老師和同學們的眼神里,我知道大概唱得不錯。于是我自信地放開嗓子大聲唱起來了。歌唱完了,耳邊響起了熱烈的撐聲,我在撐聲中回到了座位,我突然發現,我剛剛的緊張消失了。
回到家里,我開始沉思:我剛開始不是很緊張嗎?怎么后來就不緊張呢?喔!我明白了。我在慢慢地克服緊張。我還明白一個道理:克服緊張,否則,即使是簡單的事情也無法做好。
收獲的作文 篇3
人們都說玩是浪費時間,可我不這么認為,因為許多偉大的發明都是在玩中誕生的。
有一次,我在玩吹泡泡,吹出了許多五顏六色的泡泡,但是過了一會,泡泡卻變成了白色,我十分的好奇,心里就不停的想:"為什么泡泡會變成白色呢?"我去問親人們,他們都說不知道,后來我去查了書和電腦資料才明白:是由于折射的`原因。泡泡吹出來后,由于地心引力的原因,組成泡泡的液體會往下流(泡泡很薄,肉眼是看不出來的),這樣會使泡泡的下面會重一些,上面薄一些,實際上是相當于一個三菱鏡了,折射后形成了七種美麗的顏色,液體不斷的向下流,泡泡下面不斷的變薄,折射的程度也不一樣,這就是泡泡會變白的原因。
這次玩不僅讓我收獲了知識,還讓我學會了在生活中一定要細心觀察,細心思考。
收獲的作文 篇4
《蘇霍姆林斯基選集》,承載的不僅僅是成千上萬的文字,更是閃爍著無數智慧的思想結晶。當翻開其目錄時,首先感覺它仿佛是無邊的海洋,包羅萬象,再細讀里面的每一篇章,初覺有些深奧,仔細品品,卻很貼近我們的教學實際。今天在這里我只能擷取很小的兩朵浪花,與大家共享,被小看這兩朵浪花,真要是想把它們研究透、操作好,恐怕也不是很容易的事。
蘇的文章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論概述,也有實際應用的操作范例,有的需要我們慢慢品味,而有的則可拿來即用。他的思想不會關注一堂課,一個課題完成或某個學段的任務。他關注的是學生的發展,是教育的整個生態環境,是真正的“教育”。今天我選取來與大家交流兩個方面我想對于我們每個人都很實用的,是我們想迫切要解決的問題。 概括的說一是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一是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我想這兩個方面對于我們每一個當老師的都是最頭痛的,也是最急于解決的。
第一 要贏得學生的思想和心靈
“教師集體從事創造性勞動的一個方面,表現為每個教師都力求激起學生對自己課程的興趣,確立自己課程的吸引力。”
“使學生認為你所教的課程最有趣味,使盡可能多的學生如渴望幸福一樣渴望在你向他們講的基礎知識的這門科學領域里所創造,——你要把這件事請看做你的光榮。”如何達到這兩點,即必須“要贏得學生的思想課心靈。那么到底應該怎么做呢?。
我們要培養在某科特別拔尖的學生,必須讓孩子全身心的投入到該科的學習中來,把他們的心吸引過來,就要讓它們感到其中的樂趣。比如說我們的語文, 在課本上學習了魯迅、冰心、徐志摩、郭沫若的幾篇詩文,可以讓學生進一步的了解這些作家的人生經歷,可通過其他的文字、影像資料,引起部分學生的興趣,進一步研讀他們的作品。至少可以引起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來,而不至于一讀書就睡覺。
打開后進生的一把鑰匙,“要喚醒莫不關心者的意識”就是要讓他們參與進來,“使人終于發現自己是知識的主宰者,感到自己掌握了真理和規律。”“使學生在某件事情顯示自己的知識,在智力活動中表現自己,表現個人,便能喚醒抱冷淡態度的學生,把他們從智力惰性中拯救出來”。 聯系我們的教學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我們讓學生先自學后展示的學習模式按照蘇霍姆林斯基的思想應該是完全正確的,但是為什么我們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我想關鍵是我們沒有真正的把每個孩子的這種“展示自己已知的東西,而又要尋求更多的東西”的意識激發出來,只是停留在了表象上。模式只是外在的表現形式,精髓才是更主要的,我想如果我們抓住了這個精髓,形式是可以千變萬化的,但萬變不離其宗啊。
把蘇的一句話送給大家“有經驗的教師,力求使學生對所喜愛的課程知道的東西比教學大綱的要求多一二十倍 ,“感到有力量與在所喜歡課程的知識,是促進一般智力發展的最強大的.動力之一。”而“身為優等生,卻沒有一門喜愛的課程,倒應引起更多的擔心,多年的經驗是我確信,這樣的學生是沒有個性的人,不懂得腦力勞動的愉快。”
二 怎樣是學生的注意力集中 “掌握學生的注意力,是教師工作中最細致且研究的還很不充分還很不充分的領域之一。”“掌握注意力,意味著教師對學生的思維施以非常微妙而細致的影響”請注意這個短語“微妙而細致”。
蘇的觀點簡單一點來講,就是“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已略有所知“,“學生在閱讀過程形成的思想似乎活躍起來,得到更新并與我的思想趨于一致。”這與我們平時所理解“一般手段”不一樣。他在文中甚至就提到了用直觀教具的危害,那就是“不僅對教學,而且特別是對智育,都是很有害的”。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不知我理解的對否)預習是很重要的,對于集中注意力來講,當然他不僅僅包括預習,但其核心是在每學習一項知識的前,學生的“提前認知”是很重要的。
總的來講,《蘇霍姆林斯基選集》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思想參考,我在這里起到的知識拋磚引玉的作用,他真值得我們好好的讀一讀,他的某一個觀點其實都可以讓我們摸索好一陣子。蘇霍姆林斯基真不愧為偉大的教育家,我們應該和他交流,體驗他思想,用他的思想來武裝我們的頭腦,肯定會對我們的教學起到莫大的作用,愿蘇霍姆林斯基于我們同在!
【收獲的作文】相關文章:
意外的收獲_關于收獲作文02-15
收獲作文12-27
收獲作文[經典]08-15
收獲的作文[經典]07-29
(精選)收獲的作文07-31
(經典)收獲的作文07-23
【經典】收獲的作文08-08
【精選】收獲作文08-06
收獲的作文06-26
收獲的作文(經典)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