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產的作文(精選2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世界遺產的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世界遺產的作文1
西遞古村,悠悠古鎮,呈現著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
去年暑假,我參加了爸爸商會組織的“追根溯源覓鄉音”活動。游走在現實與歷史、繁華與古樸之中,我認識了西遞,領略了西遞文化。
“西遞”坐落在安徽黟縣東南部,是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這里有著樸素淡雅的人居環境和深遠的歷史文化傳承。
西遞古村歷史悠久。西遞村從北宋年間就存在了,因村邊有水西流,又因古有驛站而得名。這里所有的古建筑都為木結構,各種木雕、石雕、磚雕豐富多彩,徽派三雕上的花紋精細到仿佛只要一捏就會斷,線條優美的讓人不忍去觸碰,歷經千年,它們依然流暢圓潤。
西遞古人充滿智慧。西遞所有街巷均以黟縣青石鋪地,沿著青石板路走向古村深處,你會發現鱗次櫛比的層樓疊院,灰墻黛瓦的五疊式馬頭墻,游走其間,仿佛進入了一副韻味有致、樸素淡雅水墨畫。庭院曲折悠遠,頗讓人有庭院深深深幾許的`感慨。當時正是酷暑七月,我卻一點沒有悶熱感,是開了空調了嗎?環顧四周,連個空調的影子都沒有。導游告訴我:“古代沒空調、電扇,西遞人都是通過房屋的巧妙建造和水循環系統來保持屋內冬暖夏涼的。”聽完,我不由得暗暗佩服起古人的智慧。
西遞文化孝為先。西遞還有古徽州代表性的建筑祠堂。“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西遞村胡姓集居,跨入胡氏祠堂,一副對聯映入眼簾。千百年來,西遞人一直把“孝”列為人倫之首。經歷了無數的風雨變幻,屹立的祠堂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西遞的建筑美、環境美,更多的是西遞人的勤勞智慧和悠悠的歷史文化傳承。
悠悠西遞,是我的根、是我的源么?盡管在這里我沒有覓到鄉音,但我希望這里就是我的根、就是我的源。
世界遺產的作文2
兵馬俑是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并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如果你去西安旅游的話,千萬別錯過我們國家的鎮國之寶——兵馬俑。
兵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品,傳說是由72萬工匠制造而成。秦兵馬俑的陪葬坑共分為三個大坑,三個坑總面積近20000多平方米,有50個籃球場那么大!規模之宏大,令我震驚!
兵馬俑是由細泥塑造的,一個個都與眾不同,沒有一件是復制品,每一件都是“限量版”。
看這邊的騎兵傭,他們一個個穿著鎧甲,左手持馬繩,右手持長矛,穩坐在戰馬上,好似隨時準備上前奮勇殺敵。再看看那邊的跪射傭,他們右腿跪地,左手拿弓,右手持劍。一個個仿佛勝券在握,準備一擊命中敵方首領的頭額。
兵馬俑一個個都被捏造得栩栩如生,神態各異。有的士兵目光炯炯,像是準備為國家舍身殺敵;有的眺望遠方,像是在思念自己的故鄉,思念自己的家人;還有的'眉頭緊鎖,凝神沉思,像是在思考怎樣才能配合隊友,成功擊退敵人……
兵馬俑做工相當精細,如果你再走近一點細看,你還能發現他臉上的眉毛,根根分明,發絲也是一根一根,雕刻得如此絕妙。就連手掌,還雕刻著掌紋呢!這足以看出工匠技術之精湛。
看了這么多兵馬俑,我心中無比感慨。古代的工匠技藝高超,把一個個兵馬俑捏造得像真人一樣。如果沒有耐心、專注、堅持,沒有追求極致的精神,哪有奇跡的誕生啊?古人的這種匠人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和傳承嗎?
【世界遺產的作文】相關文章:
世界遺產的作文08-29
世界遺產的作文(經典)04-08
世界遺產作文[精選]04-11
世界遺產的作文【精選】12-09
[精選]世界遺產的作文12-16
(精選)世界遺產作文08-20
世界遺產作文08-09
世界遺產的作文(經典)09-17
(經典)世界遺產作文12-10
【精選】世界遺產作文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