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生活作文五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少年生活作文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少年生活作文 篇1
我是一個快樂的小小的少年,因為我有兩個溫暖幸福的家。
在第一個家里,爸爸就像一頭不知疲倦的老黃牛,跑東跑西為我掙錢供我上學,媽媽就像金色的太陽,照耀我快樂成長。我呢!就是一棵綠色的小草,隨時隨地都可以接收到陽光雨露的愛撫。
記得有一次我發高燒額頭燙得像一個小火爐爸爸媽媽連夜帶我去了醫院。一進醫院,醫生便讓我打吊瓶。由于我很瘦,血管又細。那位護士阿姨拿著針頭在我手背上刺了半天也沒成功,隨著針頭的每一次刺進,每一次抽出,我的心都劇烈地收縮著,太痛了!但我沒有哭,連哼也沒哼一聲,終于針頭刺進血管了。望著我那“千瘡百孔”腫得老高的手,媽媽心痛地撫摸著,爸爸則自豪地夸我:“咋兒子可真是個勇敢的棒小伙!”我的手痛著,但父母的愛卻讓的心快樂著。
當我懷著興奮的心情邁進我的第二個家——東海學校時,我看到的是風景如畫的校園,和藹可親的老師。我在這個家里生活了一年,我感到無比的幸福和自豪。在這個家里,我有27個親密無間的心兄弟姐妹。雖然我們來自全國各地,但我們的心卻緊緊相連。
課堂上老師向我灑下了知識的種子,帶領我在知識的海洋里盡情地遨游。課間時,老師和我一起做游戲,給我的課余生活增添了無窮的樂趣。老師像媽媽一樣關心愛護著我們。每天晚上,當我們安然入睡時,老師悄悄地給我們蓋被子,她的腳步好輕好輕,生怕打擾我們的美夢。夜深人靜時,老師還在辦公室熬夜認真地批改作業。其實老師是學校里最辛苦的人,可是面對我們,老師毫不吝惜她們那美麗燦爛的微笑。看到她們微笑的臉龐,我如沐春風,每天都與憂愁擦肩而過,我快樂著!我覺得他們的微笑是東海校園最亮麗的風景線。
少年生活作文 篇2
清晨,太陽從天邊緩緩地升起,把天空染成了美麗的金黃色。
升旗儀式開始了,我注目著緩緩升起的五星紅旗,伴隨著國歌,五星紅旗到達桿子的頂部,隨風飄揚在蔚藍地天空下。
在校長將要向我們宣布寢室的個人衛生時,我緊緊地握住拳頭,手心冒汗,心里酸酸的很不是滋味,不停在心中默默地祈禱:“愿神保佑,我們寢室的衛生能評為優秀。”當校長宣布我們班女生寢室優秀的一剎那,我的小心臟都快從嘴里跳出來了,心也由酸轉變成了甜。
終于到了我們翻越障礙的時候,第一關是快步跨越沙坑,我們班的胖男生可真是搞笑,身上多余的贅肉使他們連跨越沙坑的氣力都使不出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最終才慢慢地爬了上來。恰恰相反,女生卻顯得落落大方、身手敏捷、輕而易舉、不費吹灰之力就完成了整個跨越沙坑的任務。接著我又挑戰了走獨木橋、爬木板、鉆沙網。其中最讓我感興趣的是鉆沙網,大家像一條條小蚯蚓一樣趴在地上扭動身曲,匍匐前進,奮力向前追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終于完成所有“功課”。
下午,我給爸爸媽媽打了個電話報平安,當我一聽到爸爸的聲音,原本想好要說的話卻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在接通電話的同時又不知該從何說起,最后只簡單的說了一句,“爸爸,我在這里一切都好,你們不用擔心,我很想你們”,便急急地掛了電話,原本在眼眶里打轉的淚水再也不受控制地從眼中流了下來。
晚上,我帶著對父母,對家的思念進入了甜蜜的夢香。
少年生活作文 篇3
我的祖國是世界文明古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廣袤的土地和壯麗的山河。我是一名快樂成長的少年,我深深地愛著她,愛著她懷抱中的新疆。
大美新疆,自然是美景之鄉。喀納斯、那拉提、天山天池、可可托海、天山大峽谷、葡萄溝……一想就能羅列出一串景區名字。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景區是喀納斯。那里山巒疊翠,草木蔥蘢。美麗的喀納斯湖水隨著光線和天氣的變化而改變,一會兒像一池翠玉,一會兒似一塊藍晶,一會兒又如五彩斑斕的飄帶,令人稱奇。最讓我好奇的是喀納斯“湖怪”之說,后來看了新聞報道才知道,“湖怪”有可能是一種叫哲羅鮭的冷水魚,但神秘的喀納斯湖依舊令我遐想聯翩。
新疆是美食之鄉。阿克蘇的冰糖心蘋果、庫爾勒汁多肉細的香梨、吐魯番品種繁多的葡萄、葉城顆顆晶瑩的石榴……每年從四月到十月,水果輪番上市,讓你領略瓜果之鄉的甜蜜。在新疆,抓飯、羊肉串、烤包子、大盤雞……各種美食沖擊你的味蕾,讓你體會新疆美食的無限魅力。
新疆是民族團結之鄉。各族群眾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為建設美麗家鄉努力奮斗。在校園里,各民族同學情同手足,一起學習,一同玩耍,共譜和諧曲。
新疆是奮進之鄉。從土坯平房到整齊劃一的樓房,從泥濘土路到寬敞筆直的柏油路,從出行不便到路網縱橫高鐵馳騁,從居民傍晚閑在家中,到百姓舞臺、培訓夜校人頭攢動,我的家鄉也跟隨時代的步伐奏響奮進的華章。
雖然我沒有經歷過戰爭年代的烽火硝煙,但我通過學習歷史了解了祖國曾經的滄桑。如今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享受著優越的學習條件,目睹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我為祖國自豪,也為家鄉驕傲!
我珍惜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也深知只有奮斗才能獲得幸福,這就是我前進的動力。我準備好了,為報效祖國和建設家鄉而努力學習,用實際行動踐行自己的諾言。
少年生活作文 篇4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我在故鄉小鎮讀小學五年級時,在老師的輔導下,班上的幾名同學演出了一出小歌劇。劇名已是淹沒于時光深處,但是劇情和劇中的一段唱詞,以及劇中人物的扮演者卻清晰地留在了我的記憶里。
那是一出歌頌農業生產合作社和反映階級斗爭的歌劇。幕啟時,在勞動中建立了愛情關系的一對青年男女,在山上一棵大樹下相依相偎,偶偶私語。姑娘的爹爹滿懷喜悅之情拿枝柳條登場唱道:
高高的山上一棵樹,
樹底下坐著兩個人,
一個是放羊的小伙子,
一個是——養蠶的好姑娘。
最后一句中的“一個是”與“養蠶的好姑娘”唱音抻得很長。
姑娘看見父親撞見自己與戀人的親密樣子,嬌羞地喊了聲爹。父親很滿意自己的女兒能和忠厚勤勞的放羊小伙子相親相愛,他祝福兩個年輕人即將開始新生活。三人站在山頂,指點山下發生了巨變的小山村,暢談合作化美景,心中充滿了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豪情。忽然,小伙子發現一個反穿皮襖的人鉆進自己放牧的羊群,持刀企圖殘害合作社的羊只,三人一起與這個壞分子展開搏斗,擒獲了披著羊皮的階級敵人,保護了集體財產。
扮演小伙子的是瘦瘦臉上嵌著一個高鼻梁的Gao Yun Li。Gao住在小鎮南街,姐姐是小鎮業余劇團里的坤角兒,曾在評劇《秦香蓮》中演過公主。大概是受家庭影響,小小年紀的Gao也會在學校唱幾句二人轉或拉場戲。養蠶姑娘的扮演者叫Tang Gui Rong。Tang長得漂亮,會打扮,那時如果評校花,小鎮中心校非她莫屬。Tang很會演戲,聽說她離校后常在業余劇團演出。當然,這是我們小學畢業以后的事了。養蠶姑娘的父親由Ai Hong Gui扮演。Ai住在小鎮北街東面一個大院里,據說由于掌管家族大權的老家長不允許分家,他家老老少少一直共同生活在一個院落里。那個年代,這種生活方式已很鮮見,更何況Ai家家族之大,在一條街上很有聲望,Ai家因此而成了小鎮上兄弟和睦相處的典范。Ai小名取自出生時的體重,叫八斤子。先天的體質和常年的家務勞動,給了他一身力氣。我倆常常結伴去割柴,比力氣論農活,我是不能與之相比的。演壞分子的叫Zhao Kui Xiang。Zhao也住南街,個頭還沒Tang高,較瘦小。其長相演反派人物很相當。
不知是由那出小歌劇加深了我對這幾位小學同學印象,還是由對這幾位同學之印象聯想起那出小歌劇,我中年之后每次回故鄉,都能想起這出戲的戲里戲外往事。漫長的光陰逝去,Gao Yun Li、Tang Gui Rong二人從未見面,住我父母家東面不遠處的Ai Hong Gui走上大街,與回鄉的我碰面幾次,大多時候我們只是交臂而過或簡單打個招呼。
此時的Ai,頭發花白,歲月在他額頭和眼角刻下了一道道皺紋,少年時臉蛋上的兩個小酒渦深深凹陷下去,原來的.胖胖圓臉拉長了,顴骨非常突出,牙齒脫落得參差不齊,嘴唇周圍長滿了花白胡須。他那拿著鋤鎬農具或鋼釬鐵錘打石工具的手很粗礪,手背上凸起了根根青筋。這時我就想,我記憶中戲里的老人總是年輕著,可如今那位少年卻真的老了。不知他還記不記得自己演過的小歌劇,還會不會唱“高高的山上一棵樹”了。由Ai又想那個放羊小伙子和養蠶姑娘及壞分子,他們今在何方?他們還記得自己當年的少年舞臺往事否?
屈指算來,從那時至今已四十多年了,這么久遠,行走在故鄉土地上的腳印都沉沒在歲月深處了。奇怪的是,我并不是舞臺藝術愛好者,且又五音不正,是個名副其實的音樂門外漢,但是這出頗有時代烙印的小歌劇竟不時浮上心頭,并且仍能哼唱出劇中姑娘父親登場時那幾句唱詞,特別是最后“一個是——養蠶的好姑娘”一句,唱詞唱腔記得真真切切。
是少年時代的美好時光給了我如此深刻的記憶,還是一出小歌劇讓我感受到了少年時代的美好?我有些分辨不清。
哦,我的少年時代學生生活!
少年生活作文 篇5
學習目標
1.閱讀
(1)識記、理解、掌握本單元的重點字詞。
(2)抓住小說這一文學樣式的體裁特點,學習閱讀小說的方法。
(3)了解社會背景,把握小說主題。
(4)培養想像力和創造力,提高閱讀小說的水平。
(5)品味語言,積累語言,增強語言運用能力。
2.寫作
(1)學會心理描寫。
(2)發揮想像力,進行探究,改寫原文情節。
3.口語交際
(1)抓住文中富有哲理的話,結合社會和人生,談談自己的看法。
(2)針對課文提到的某些現象,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自己的看法。
學法指導
1.單元聚焦
本單元選編的是一組寫少年生活的小說。這里所說的寫少年生活,并不是都像《孤獨之旅》《心聲》這樣,完全以少年人物形象為中心的。
《故鄉》寫故鄉人物的變化,但是描寫少年閏土的片段歷來膾炙人口,讓人印象深刻。
《孤獨之旅》寫一個孩子在牧鴨生活中成長的故事。
《我的叔叔于勒》主要寫菲利普夫婦對弟弟的無情寡義,通過少年若瑟夫的視角來表現這人間悲劇,其中也包含了若瑟夫對人生、對社會的某種認識。
《心聲》所觸及的是當前的一些教育問題。
2.閱讀建議
(1)閱讀小說,先要抓住故事情節。由分析故事情節理出人物性格和文章主題。
(2)抓住典型環境(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典型環境是形成人物性格的要素,是社會現實的具體體現,因此,由典型環境可以推理出人物性格和文章主題。
(3)分析人物形象。抓住典型人物的外貌、語言、心理、動作,從而分析出人物性格。典型人物形象是一類人的代表,又有獨特的個性。應分析他與同類人物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尤其注意分析典型人物的性格、思想,還要由此分析作品的社會意義,挖掘主題思想。
(4)了解作家的寫作背景和不同國家、不同時代的文化背景,來推理出人物性格和小說主題。
(5)品味關鍵語句。
3.相關知識
(1)魯迅(1881~1936年),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他出身于一個沒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1899年去南京求學,1902年考取官費留學日本。先學醫,后棄醫從文。立志通過文學影響,改變國民精神,推動社會改革和進步。1906年在日本東京從事文學活動,翻譯俄國、東歐等一些被壓迫民族的文學作品。1909年回國,先后在紹興、杭州任教。辛亥革命后,任南京政府教育部官員,并在北京大學、女子師范大學任教。1918年參與《新青年》編輯工作。同年5月,發表了《狂人日己》。從此,他一直走在新文化的前列,陸續出版了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詩集《野草》和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等作品。1926年8月因支持學生愛國運動被反動當局通緝,以后相繼到廈門大學、廣州大學任教。1927年10月回到上海,1936年10月在上海逝世,全部作品收集在《魯迅全集》中。
“魯迅”的筆名是1918年他在《新青年》雜志五月號上發表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時啟用的。從此以后,“魯迅”的名字揚名四海,盡人皆知。魯迅為何取這樣的名字呢?1920年底魯迅跟許壽棠見面時對此作了解答,他說:“因為《新青年》編輯不愿意有別號一般的署名,我從前用過‘迅行’的別號是你所知道的,所以臨時命名如此。理由是:(一)母親姓魯;(二)周魯是同姓之國;(三)取‘思魯而迅速之意’”。從這里我們可以知道,取名“魯迅”充分表達了他對母親、祖國的熱愛,以及時刻不忘奮力前行的嚴格要求。
(2)小說簡介
小說是以刻畫人物為中心,通過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
小說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節和環境。
小說中的人物:小說是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主要手段來反映社會生活的。
小說塑造人物的手段多種多樣:既可以概括介紹,也可以具體描寫;既可以描寫人物心理活動,也可以描寫人物的外貌;既可以描寫人物的行動和語言,也可以插入適當的議論;既可以正面著筆,也可以側面烘托。
小說的情節:小說的情節包括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四部分。有的還把高潮、結局提到文章的開頭,這種寫法叫倒敘。小說主要通過情節來展示人物性格,并表現主題思想。
小說的環境描寫是為塑造人物形象、反映主題思想服務的。小說中的環境描寫,可分為自然環境描寫和社會環境描寫,其中社會環境描寫更為重要。
情節總是在一定的環境中展開,人物也總是在一定的環境中活動的。
【少年生活作文五篇】相關文章:
解少年作文02-24
向上吧少年作文02-25
少年瀟灑的作文02-20
奮斗吧!少年作文03-04
學習英雄少年作文02-23
關于美德少年的作文02-21
醒醒吧,網絡少年作文03-07
渴望自由的少年作文03-07
爭做文明好少年勵志作文11-12
少年不識愁滋味情感作文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