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大祭作文 推薦度:
- 清明節英語作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清明作文合集【3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作文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明作文 篇1
農歷八月十五日是中秋節,俗稱“八月半”,是僅次于春節的傳統節日。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
“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佳節,不知牽動了多少游子的思鄉情愫。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此夜,人們仰望天空那如玉如盤的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對故鄉和親人的悠悠思念之情。因此,中秋節又稱“團圓節”。
中秋節的習俗主要有拜月、賞月和吃月餅。
拜月就是設供桌于庭院,擺上月餅和各種圓形瓜果(如菱、柿、藕等),對月叩拜,然后,全家人圍坐桌旁,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是中秋節的特殊食品,寓意家人團圓。中秋賞月吃月餅,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用月餅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都成為所有人的一種心愿。
據說月餅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每到中秋節,家家戶戶用面粉內包糖和芝麻、或者青菜、豆莢等餡,烙成圓餅,晚上全家人分食。現在,每到中秋節,家鄉還保持著這種包餅過中秋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征團圓、類似月餅的發面餅。
上世紀七十年代,月餅都是要憑購貨本按供應量購買,那時的月餅也很硬,用黃表紙包裝,棕褐色的油漬閃著光亮。通常五個一斤包裝,就是現在像包硬幣一樣,一管一管的。再后來到上世紀八十年代,集市上出售的月餅,基本都是那種2毛錢一塊的“五仁”月餅。而現在的月餅品種真是繁多、制作也很精細、餡料比較考究、外型包裝非常美觀。
如果家中有人在外工作,或女子回娘家,中秋這天都要趕回來,全家中午吃“團圓飯”、喝“團圓酒”,晚上吃“團圓餅”,同賞月圓。
中秋節,也是親友之間互相贈送月餅和探訪、加強聯誼與親近的日子,這些風俗,都反映了人們心中盼望團圓與美好的意愿。
如今,中秋習俗中的拜月早已廢棄,賞月也已簡化,但吃月餅這個習俗仍然盛行。
清明作文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今年的清明節,也如這首小詩的意境。
小雨,淅淅瀝瀝的下著,一切籠罩著淡淡憂傷,清明節那天,我站在爺爺的墳前,一想起往日爺爺對我的疼愛,而如今卻與我天人永隔,悲傷就涌上心頭。
“走了有八年吧!”我仰頭嘆道,“七年前的那一天,你還記得嗎?”走在雨中,我自言自語。
那一年,我才五六歲,不太懂事。有一天,我和小伙伴在玩耍途中不小心打下了一個蜂窩,我們拼命的跑,但還是被叮到了,剎時,一股鉆心的疼痛從傷口涌上心頭,年幼的我大哭起來。忙碌中的大人們被我的哭聲驚了過來,爺爺趕忙放下手中的活走了過來,看了看我的傷口,輕輕地撫摸著,并安慰道:“乖孫子,不哭,我幫你報仇去。”
不一會兒,你拿著一個燒得發糊的`蜂窩放在我面前,過了一會兒,我的疼痛好了許多,走到你面前,看見你的手上,有和我一樣顯目的大紅包,我摸了摸,你下意識地往回縮了縮,但我沒注意到。你強忍著疼,笑著摸了摸我的頭,溺愛地說到:“孩子,現在好了吧!不哭了,不哭了,去那邊玩吧!”我走時忍不住回頭,卻只看見你那佝僂的背影。這個背影從此被刻入我的腦海深處,無法抹去。
然而,好景不長,你患上了重病,在長時間受病痛的折磨下,終于,你擺脫了痛苦,永遠的離開了我。那一刻,時間仿佛靜止了,地球仿彿停止了轉動,悲傷和痛苦涌上心頭。
隆,一聲雷響把我從回憶中拉了出來,看著爸爸在幫墳添新土,添完土后,然后燒紙錢,一陣濃煙隨即升起,最后,隨著爸爸放的鞭炮的響聲,我回頭望向爺爺的墳墓:再見了,爺爺,明年的今天我們會再來看你。
祭拜完,小雨還在下著,我收攏雨傘,任憑雨水從頭上肆意流下,淋濕衣襟。
清明作文 篇3
說到清明,最叫人不能忘懷的就是杜牧那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了。詩句中那陰陰的天空、細細的雨絲、淡淡的哀愁、淺淺的傷感,一次次穿越厚厚的歷史潸然而來,一次次讓我們在感嘆中虔誠地共鳴著。然而,今年的清明實在是個少有的意外,整個清明小長假,一切的一切都沐浴在爛燦的陽光里,顯得和暖、明麗,一掃這個節日慣有的哀婉和蕭瑟。
作為剛“滿月”的駕手,清明節上午十點多,驅車攜家人一同前往大蜀山文化陵園。這一天,似乎整個城市每一顆心都在駛向同一個目的地。漸近,車流和人流越來越密集。時近中午,艷陽的照耀下,人氣持續高漲著,蜀山陵園昔日的那份肅穆似乎淡了不少。人們大多或提著花籃或捧著花束朝著親人安息的所在走去。臉上看不出任何的感傷和哀愁,有的只是前來憑吊的悠然和安慰。許是有了這么個假日又恰逢天公作美的'緣故吧。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母親離開已經整整三年了。許多的瞬間在歲月的沖刷下變得遙遠而模糊,也變得沉著和堅強。哪怕是當年最不敢觸碰最寒氣逼人的場景和段落,在回憶里也多了些許的淡然和溫度。跟往年一樣,園旁的鮮花攤點依舊生意紅火,盡管菊花已由每枝1。5元漲到了3元。挑了各色九枝的黃白菊花,讓賣花的小伙隨意扎成了一束。捧著這適時綻放的花朵,放眼園區隨處可見的綠意和地上一片片舒展著的野花,隨人流走進了“清明”的碑群里。宋代陳元靚《歲時廣記》中說:“清明者,謂物生清凈明潔”。今日陵園中的墓碑似乎也在陽光的撫慰下變得清靜而明潔了,不似舊時的沉重和苦澀。跪下雙膝,用手掌輕撫著大理石的碑刻,然后把那束菊花拆開來,把黃的、白的花瓣一朵朵地摘下來,一小把一小把地撒在母親的墓碑上,不一會,三十公分見方的墓碑便被黃白相間的花瓣完全覆蓋了。遠遠看去像是開滿了一簇簇密密的花朵,十分醒目。想起了周杰倫的那句歌詞“花已傷完飄落了燦爛”,算是對清明最美的祭奠。此刻,閉上眼睛,心海浮動著母親年輕時美麗的模樣,深深地三叩首。一點遺憾終于還是潤濕了我的眼眶:今生,我的車永遠無法載著母親帶她去她想去的地方了……
三年來,思考最多的就是關于死亡。由衷地驚嘆蘋果天才的創始人喬布斯對于這個話題的見解,他說:“死亡是我們共有的目的地,沒有人逃得過。這是注定的,因為死亡簡直就是生命中最棒的發明,是生命變化的媒介,送走老人們,給新生代留下空間。”我相信,人生只是我們在這個世界里存在的一種方式,當有一天我們必須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也只是跟人生說了聲再見而已。我們的肉體會消失,但是我們的精神會以另一種也許更加美好的形式存在于宇宙之間。所以,我相信母親一直在某個地方以另一種方式呵護著我,讓我在這個風和日麗,鶯飛草長,柳綠花紅的清明時節,徹底換了往昔雨紛紛的心情。
閱讀清明,可以換一種角度;讀懂清明,可以換一種心情。
其實清明節,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一個被國家法定的假日。傳統中,清明節除了祭掃和追懷故人之外還凝聚著多元的文化內涵,諸如踏青、拔河、放風箏、蕩秋千等等都是民間清明時節常見的。在唐人的詩歌里就有:“滿街楊柳綠似煙,畫出清明三月天。好似隔簾花轉動,女郎繚亂送秋千。”“別館青山郭,游人折柳行。落花經上巳,細雨帶清明。”宋詞中也有“桃杏滿村春似錦,踏歌椎鼓過清明”,“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蒙蒙細雨網春暉,南陽清明二月時。細草養泥留燕子,好花藏蜜待蜂兒”,生機盎然鳥語花香的清明畫卷,亦如宋人張擇端筆下那副徐徐展開的《清明上河圖》,繁華而生動,火熱而昂揚。
清明,我們祭奠和緬懷,是為了感恩生命的綿延。
清明,我們踏青和放飛,是為了祝福勃發的未來。
【清明作文】相關文章:
清明哀思作文 清明哀思作文06-02
(精選)清明作文04-02
【經典】清明的作文01-04
清明的作文(經典)01-01
(經典)清明作文01-10
清明作文(精選)01-06
清明作文[經典]01-08
(經典)清明的作文01-20
(經典)清明作文01-23
清明作文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