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民俗作文合集九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民俗作文9篇,歡迎大家分享。
民俗作文 篇1
河南人,過年時的風俗非常傳統,處處體現了中國豐富多彩的悠久文化。
一般,我們臘月二十三便開始準備去了。
二十三,我們便打掃房子,把各個房子里的東西都搬到院子里來,開始洗洗刷刷,然后把屋子里積了一年的灰塵全都打掃干凈,再把洗好的件件東西搬回屋里去。看起來確實有些累人,但那又怎么辦呢?誰讓我們有一顆質樸的心呢?最后也就是晚上啦,老人都在廚房里貼上灶王爺的畫。到了過節那一天,便要把畫拿下來,點上香,然后燒掉,意思是讓灶王爺上天匯報情況。所以,當過節時,我便知道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屆保平安”。
到了二十四,便要把那些需要做的,魚啊,肉啊,雞啊,菜類等年貨齊全,然后能洗的拿出來洗,活的要宰殺為后面要做的幾道食品,做準備,而二十五時,變無事可做,而這天更多的是休息。
臘月二十六到了,這一天可沒前一天舒服了,人們又忙活開了。這不,開始發面,和面,蒸饅頭。滿滿的幾大盆子面要一個一個的把饅頭做的圓圓的,光溜溜的,很好看。有的時候,還要蒸上兩三袋(面粉袋),因為在過年之前,就只做一次饅頭,所以要多蒸一些為平常日子做一次補充。
到了二十七,也是人們在廚房里徘徊奔忙的日子。這天要煮肉,先買來豬肉,切成像要上供那樣的方塊,然后便放在鍋里煮,只聞到空中彌漫著陣陣肉香。等肉煮熟了,瘦的肉,和帶骨頭的肉便進了小孩子們的肚子里。嘻嘻!吃了!然后,大人們用一些可以煮的干菜,用肉湯“紅燒”一下,最常見的一些干菜;海帶,黃花菜,干豆
角,然后把肉片放在一起爆炒,做成了一道菜。
臘月二十八,炸家里的魚,炸了以后再吃。然后,還有什么:炸雞塊,炸蝦,炸綠豆丸子,炸大丸子,炸素雞…… 太多了。而這些炸食,都讓我們這些孩子口水流三尺。爸媽爺奶們忙著做,而我們也忙著吃,吃的時候如果渴了,也不能說出來,不然是要挨罵的,可能是因為風俗的崇尚吧。不知道是啥原因,等炸出來好多好吃的東西時,我們也已經吃飽了。
到了二十九,可以說是“忙上加忙”,畢竟這天過完就要真真正正的過年了,老爸老媽帶著我們幾個姐妹去別人家道喜串門。
大年三十到了,這天要包餃子,在家里基本是奶奶包的。然后,我們也幫一下小忙。做的餃子,啥餡兒都有。下午,便要開始貼對聯,在大門上貼上上、下聯還有橫批。然后在院子里的每個屋門上貼上喜慶的對聯和年畫,便差不多大功告成了。然后小孩子們便穿起新衣,先出門“炫耀”,到了晚上吃餃子,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個年夜飯,看看春節聯歡晚會,而同時,屋外鞭炮聲和煙花綻放時的聲音同樣給這美好的夜晚留下了一個定格,定格住了當時的喜慶、祥和、和溫馨。
照我這樣講了,河南的春節似乎要很長,不錯,時間確實很長,但這也更加體現了我們河南人對家鄉風俗的喜愛之情。而我們也要更加保護這些風俗,使我們不斷延續下去,使子孫也能看到這中國文化的一大魅力之一。
中原地區濃郁的奇風異俗給這塊古老的大地涂上了如詩如畫的色彩。小孩兒穿百家衣吃百家飯就是這諸多風俗中饒有興趣的一頁。
百家衣是嬰兒服的一種,由一百個家庭貢獻出的布片做成,故名百家衣。每當嬰兒出生后,特別是數世單傳、孩子的啼哭打破了家庭的沉寂,全家人為之驚喜萬分。這時,孩子的奶奶、爺爺就要向左鄰右舍報告喜訊,并向百家近親好友求乞布塊。特別是那些姓“劉”、“陳”、“程”諧音“留”、“成”,在老人們看來,這些諧音都是吉利之語,對于保佑孩子成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這些人家的一小塊布頭或是一方舊布片,老人們也會珍重地收留下來。布塊的大小花色一般不太講究,但以藍色為最好。因 “藍”諧音“攔”,只要有藍色的布塊,妖魔鬼怪就收不走孩子。
人們把百家的布塊縫在一起。據老年人講,縫百家衣的講究也很多,像布紋的走向、拼圖等,都有約定俗成的規矩。衣服不能在胸前開口,要做成偏開口的大襟衫,也叫道袍衫。這種衣服,往往不能做完,老人們常在底襟處留個口子,此稱藏魂處。待孩子滿月后,由孩子的母親將口子縫住,這就說明孩子的魂靈已留在了母親的身邊,再也不必為孩子的安全操心了。
也許穿衣吃飯是人類生存的根本,民間保佐嬰兒成長的風俗除穿百家衣之外,還有給孩子吃百家飯的習慣。凡是對孩子比較溺愛的人家,農歷正月初一那天,爺爺抱著未滿周歲的的孫子,佯裝乞丐模樣,手執破碗,沿街乞討。乞飯的人家以100家為宜。他們將討來的饃、菜、米燴在一起,煮成稀飯,讓孩子吃下。據說這樣孩子就可受到百家的庇護,免除災難。吃過百家飯后,孩子的奶奶要蒸100個銅錢大小的麥面饃,用籃子挎上,沿村莊或街道漫步,凡遇到小孩,就要送一個小饃給他。這100個小饃分給100個小孩。饃發完后,災難也就讓別人嚼完了,自己的孩子就會平安健康,長大成人。此俗稱“嚼災”。
這種習慣在民間有一定的廣泛性,不管認識與否,凡遇上求飯的祖孫,人們都會慷慨相助,凡碰上發饃的老人,人們也樂意收下。
民俗作文 篇2
在這個周六,我們班舉行了一次郊外活動,全班有40多個同學在家長的帶領下家長參加了這次快樂的活動,活動地點是水唇鎮石船村的“嶺南客家民俗館”。在去的路上,我懷著期待的心情,把頭扭向窗外,看到挺拔的樹木正迎著寒風樹立在路旁,好像在迎接我們,再看看那爭奇斗艷的小花小草,它們仿佛正朝著我們問好。在這一路上我的心情可真是愈來愈激動!
還未到達目的地,我就遠遠地望到了“嶺南客家民俗館”這七個金光閃閃的大字。等到達目的地后,便集合一起參加活動的人,在這美麗的自然背景前拍集體照,過后就是激動人心的游戲時刻。
第一個游戲是拔河。導游先給我們分了隊,單數的一隊,雙數的另一隊。我被分到了單數隊,比賽開始,我們全力以赴,大家使出了吃奶的勁,最后卻輸了。第二輪開始,我們拼盡全力,可還是不敵對面那猛虎下山之勢,還是以失敗告終。
接下來我們就去看同學的表演。
第一個同學表演的節目是演唱歌曲,演唱得很動聽,把許多人陶醉在音樂中。
第二個同學表演的是復原魔方,只見他把魔方拿在手中,左一扭,右一扭,三兩下就把魔方復原了。
第三個同學表演的是演奏古箏,她表演的節目是最受人喜愛,最受人歡迎的,她使在場的所有人都沉迷進那美妙的琴聲中。
第四個同學表演的是講笑話,他的笑話讓人笑得前俯后仰。最后那位同學同樣是表演復原魔方,但不同的是,他的速度很快,拿在手中幾下子就復原了一個魔方,他復原一個后就又飛快的拿起另一個復原,很快就把五個魔方復原。大家都給他報以了熱烈的掌聲。
接下來,導游就帶我們去參觀客家民俗物品。兵械、農耕器材等民俗物品約有3000多件。有一種盤子,古人都把菜放在上面不會弄臟。還有一種燈罩,古人把蠟燭放在里面,就算有一陣大風吹來,里面的火還是完好無損的向四周照出光明……。
午飯時間到,玩了一上午的我們也該吃飯了。叔叔們為大家做了美味可口的咸菜豬肉湯。大家可能也是真的玩累了吧!拿起裝好飯的碗,澆上湯,所有人便都狼吞虎咽的吃起來,沒有一個人注意自己的吃相是怎樣的。當我們吃完了這頓美味的午餐后,也便到了活動結束的時刻。
我戀戀不舍地跟好伙伴們道了別,然后又在這美麗的地方留下了美麗的單人照,然后便各自回家。在車上,我一直在想“這次的'活動可真快樂啊,什么時候會有下一次呢?”
在這次的活動中,我們收獲了快樂,收獲了友情,收獲了知識,開拓了我們所有人的知識面,更加寶貴的是在這次活動中,我們與父母培養了感情,培養了默契,同時也使我們跟父母的那份情更加的深!(歡迎投稿)
民俗作文 篇3
眾所周知,深圳是一個移民城市,既然是移民城市,五湖四海的人難免會聚集在這里。其中,有和我們膚色不同的,有和我們國籍不同的,也有和我們居住在同一片華夏土地上,只是信仰不同、習俗不同的56個民族的朋友們。
深圳的習俗可以說,是聚集了各個民族的精華部分,主要由廣府民俗、沿海民俗和客家民俗這三個部分組成。每個部分都蘊含著千年文化的精髓,比如說廣府民俗的:鞭打土牛催春耕,集市貿易有墟期,敬祖睦宗大宗祠,金獅獻瑞鬧新春,初入學堂拜孔子。客家民俗的:迎神驅鬼打大醮,祥瑞麒麟舞鵬城,龍騰四海慶太平,涼帽遮顏唱山歌。還有沿海民俗奇特的:天后廟前“辭沙”祭,浮家泛宅水上人,沙頭角街舞魚燈。
這些民風民俗可謂是各具特色,但有些人會忍不住發問:“深圳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一直是前沿的高科技城市,這些看似有趣但質樸古老的東西,對于我們深圳來說,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呢?在現在這樣的時代,我們還要不要將這些習俗延續下去呢?”
其實,任何一個古老的東西,都是由厚重的歷史疊加而來的,一個沒有歷史的地方則是可怕的。而這些民風民俗不但歷史厚重,還結合了許許多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比如說,廣府民俗的“初入學堂拜孔子”,就是這樣一個儀式“廣府人八百多年來演繹出多姿多彩的廣府民俗。由于有重教崇文的優良傳統,當地初入學堂的學生,都要先舉行“進孔門”的祭孔子儀式。”這個儀式恰恰體現出了廣府人注重修養和學問,而這樣的修養和學問,在以后的發展中而起到了重大作用;還有沿海民俗的“沙頭角街舞魚燈”,舞魚燈是一項傳統的民俗,早操清朝就已經廣為流傳,魚燈不僅僅樣式美觀,還蘊含著人民美好的祝愿,慢慢地,就從莊重的祭祀活動演變成了輕松的娛樂。別忘了“金獅獻瑞鬧新春”,這就是最早起源的舞獅的本體,可以說是民族文化史上的一大突破。
“民俗的,才是世界的。”任何東西都不能像一個值得紀念的民風民俗那樣長久地存在在某一個地方。可以說,我們的民風民俗已經成了深圳的另一個閃光點。
民俗作文 篇4
說到民俗,人們都會說:民俗就是一個地方的風俗習慣。答對了!民俗其實就是一個地方的風俗習慣。東北人認為春節是傳統節日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也是最熱鬧的一個節日。
在我們這兒,年的氣氛可不是只有到了除夕才能體會得到。過了小年,人們就開始準備年貨了,這時,你到集市上,那景象可謂是壯觀啊!集市可以說是人山人海,。大人們忙著籌備年貨,而小孩子便是左蹦右跳地跟在大人們身旁,臉上充滿著幸福的笑容。而這一切的一切都告訴人們:新的一年就要開始了!
過了臘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老人就開始有講究了,不準大家說不吉利的話,打碎了東西,要趕緊說歲歲平安。
到了大年三十那天,每家更忙碌了,首先是貼春聯,春聯是紅色的,春聯的內容很多,都是吉利的話,預祝新的一年要迎福接財。紅紅火火。
最熱鬧的莫過于除夕夜,東北民間有守歲的習慣,要做好多好吃的,雞鴨魚肉樣樣不可缺。吃魚很講究,魚要大個的,還不能全吃完,要留點到初一早上吃,象征著年年有余。最重要的是除夕夜要吃餃子,一家人圍在一起包餃子時,要在眾多餃子中包幾個里面帶硬幣或糖果的,誰吃到了這樣的餃子,就預示著在新的一年里會交好運,有吉祥之意。另外,在過年時,有一樣是必不可少的,就是放鞭炮,鞭炮聲越響越好,越長越好,注意中間一定避免中斷現象出現,那樣表示新的一年會順順利利。
吃過午夜飯,還有一樣好東西要吃,是凍梨和凍柿子,在冷水中解凍后的凍梨和凍柿子,果汁充足,酸甜可口,有解酒解油膩的功效。
到了初一,大伙要穿著新衣服,走街串巷地拜年,大人都會給來拜年的小孩一些糖果,祝小朋友新的一年里快快樂樂。
在東北上年紀的老人講究很多,在初一初二這兩天不可以把垃圾掃出門外,怕把好運氣,財氣掃走。
怎么樣?東北過年的風俗有意思吧!這些可不是沒有依據的,這些可都是一輩一輩傳下來的,都是先輩們說的,具體從什么時候開始有這些說法的,我也不太明白,其他地區的小朋友們,聽到我說的這些,你們感到好奇嗎?那就快來東北過一次年吧!來品嘗這兒的美食,享受東北風俗吧!
民俗作文 篇5
除夕夜是指每年農歷臘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而此時也是讓孩子了解傳統春節,接受傳統教育的最佳時機。
這天晚上一家人要做三件事情:祭祀、吃年夜飯、守歲。
祭祀
即祭祖,華人過節總不會忘記自己家族中已故的先人,春節也不例外。這時我們會供奉食物或鮮花以表心意,是我國華人普遍采用的儀式,祭祖的形式或許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紀念祖先的意義卻是相同的。
這個傳統活動對孩子來說非常有意義。這個活動,不僅能使孩子對自己的家族有所了解,還能教育孩子尊敬各位先人和長輩。
年夜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
年夜飯的講究
年夜飯,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是象征“吉慶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還有蘿卜俗稱菜頭,祝愿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各式各樣的年夜飯
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
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面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征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幣包進去,說是誰先吃著了,就能多掙錢。吃餃子的習俗,是從漢朝傳下來的;
南方新年有吃餛飩習俗,是取其開初之意。傳說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狀態,盤古開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
長面,也叫長壽面。新年吃面,是預祝壽長百年。
民俗作文 篇6
1. 情節波折性較強,于平常之中生意外,能引起讀者的注意。
2. 情節變化不落于俗套,偶有懸念驟生,波瀾迭起,出人意外,事件的發展過程體現了作者的創新構思。
3. 情節發展較平緩,缺乏一定的起落性。
4. 情節變化平淡無奇,缺乏新意。
5. 情節平直,毫無懸念,平鋪直敘似記流水賬。
6. 過程詳細,結尾卻簡略不全。結構不合理,給人以虎頭蛇尾之感。
7. 構思不合常理,內容漏洞百出,不能反映生活的真實。
8. 情節大起大落,轉換太快,不夠連貫自然。
9. 比喻生動形象貼切,本體與喻體形神相似,文章的趣味性與說服力都大大增強了。
10. 適當地運用對比比較等手法,通過事物相互間的懸殊與差異,有力地佐證文章的中心。
11. 不失時機地運用排比的手法,從多方面說明事物的特征,既增強語勢,又給讀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12. 巧妙地運用擬人手法,使文中的物像具備了人的行為特征人的思想情感,使之從側面體現文中主人公的心靈歷程。
13. 能夠選擇生活中具有典型意義的題材,事件的代表性較強。
14. 選材新穎獨特,不附平庸,一掃迂俗之氣,令人耳目一新。
15. 雖述平常事,但分析透徹合理,理性挖掘較深,凸現了事件的本質。
16. 事件雖小,但反映出較深刻的道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17. 從多方面多角度選材,充分體現了人物的個性特征,人物形象豐滿。
18. 選材過于通俗,不具一定的代表性,老題材老思想,平淡無奇。
19. 雖然選擇了生活中具有一定敘寫價值的事件,但由于分析不透徹,挖掘不深,事件潛含的道理未能深刻地體現。
民俗作文 篇7
元宵節,就是一個人知戶曉的節日,每個人不管有多忙都會抽出一些時間去陪家人:元宵節,就是親戚朋友從五湖四海趕來歡樂地聚在一塊兒,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欣賞那夜空中的光彩奪目的火樹銀花。
大街上車水馬龍,到處張燈結彩。市中心周圍四條寬闊的馬路上燈火通明,使整個城市籠罩在燈的海洋里,到處洋溢著節日的氣氛,我們一家在花園里漫步,真舒服啊!
最值得引人注目的,還是那“非花卻比花甚之”的煙花了。一顆顆五彩的煙花騰空而起,一粒粒“金砂”噴射而出,在空中傲然綻放。煙花炸開以后,一顆顆亮閃閃的東西飄落下來,真好像一顆顆彩色的流星;有的煙花炸開以后是雙層的,接著變成美麗的形狀了;有的炸開以后就好像下起了流星雨,刷刷地往下落;還有的如同一道道彩色的金環,把天空變得光彩奪目,幾聲脆響,夜空又綻放出幾朵美麗的花朵。它們的形狀和顏色各不相同,有五顏六色的滿天星,金黃色的蒲公英,紫色的牽牛花,火紅的玫瑰花,粉紅的月季、銀色的百合……,絢麗多彩。開放的禮花如一個個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好像一顆顆拖著彩帶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晝一樣,把元宵之夜變得無比美麗,赤橙黃綠青藍紫,樣樣俱全,姹紫嫣紅,把夜空裝點得美麗、婀娜,把大地照射得如同白晝。“通!”山上又升起個通體發紅的大火球。它飛到半空,“啪”的一聲,化作千萬顆小火星飛濺開來,拖著長長的、閃光的尾巴緩緩落下,好似翩飛的蝴蝶,從空中旋落;又好似被風吹散的蒲公英,不知是哪個調皮鬼,給它們涂上七彩的顏色……“通通通!”“嗤嗤嗤!”看!一顆顆發亮,五顏六色的火焰拖著長長的尾巴,爭先恐后,前仆后繼地躥上夜空;瞧!那邊升出了“天女散花”,這里出現了“孔雀開屏”!哇!再瞧瞧那里的“含苞待放”……天空中頓時成了“花”園,“花”的海洋,璀燦奪目,火樹銀花,多美呀!整個鎮區都沸騰了……
隨著一聲聲的炮響,人們在驚呼,在贊嘆,夜色中,人們微微揚起的臉上也變幻著多姿的色彩,也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他們不也好像一朵朵美麗的煙花嗎!
民俗作文 篇8
在客家過春節會感覺到異常的熱鬧,家家戶戶張燈結彩,街道萬象更新,到處充滿了喜慶的氣氛,客家的春節600字作文。在除夕5:00左右每家每戶都會聞到一股香噴噴的味道,那是大年三十吃團圓飯的前奏。5:30正式開飯,大家在餐桌上吃飯,盡量坐緊湊一些,這樣比較溫暖。年三十的飯菜是最引人注目的,那剛剛出爐的鹽犋雞,色澤金黃,香味撲鼻,肉香骨酥;那清蒸鴨,鴨肉有嚼勁兒,耐人尋味;還有那糖醋魚,在一層橙黃橙黃的醬汁上灑一些豆鼓,色澤金黃;客家釀三寶,分別是釀青椒、釀茄子和釀豆腐,有青紫白三種顏色,十分美味,是應有盡有,每盤都十分開胃。到第二天早上天剛剛蒙蒙亮,在村頭便響起了刺耳的鞭炮聲——“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大家聞聲而起穿上了大紅色的新衣與新鞋,三步化做兩步跑過來看熱鬧,那場面是格外熱鬧!而后,各自回家吃早飯行早禮,然后全家一起大掃除。年初二,出外拜訪親朋好友,收個“利是”,討個吉祥。年初三,我們稱為“窮鬼日”,假如,那天有人來家里做客,則客人稱為“窮鬼”,主人一年不吉。年初四,可以出外旅游觀光。年初五、年初六大家不出外,街上也冷清了許多。正月十五——元宵節,又一個高潮來了,每家每戶都出外賞花燈,大家在街上摩肩接踵,站在高處往下望,那如同是螞蟻換上了紅裝,在街上猜燈謎。此外,我們還要煮湯圓,所謂湯圓湯圓,吃了則會團團圓圓,湯圓也有各式各樣的,有豆沙芝麻餡兒的,有花生米磁餡兒的,還有綠豆餡兒的,玲瑯滿目,能讓你大飽口福。在客家過春節,能讓你感受到一種格外熱鬧的氣氛,客家人是熱情好客的,請多來客家坐客,特別是在春節。
民俗作文 篇9
3月1日,神奇小隊在吳山廣場河坊街舉行了火紅樓道火樣情,中華文明我繼承的活動。一開始,大家一起聚在一起,注意力都不在尋訪上,而是對著一些玩具出了神。但走在何坊街上,各處商埔林立,到處都有新奇的玩意,走了不一會兒,我們就發現了桂花酥,只見兩個正壯年的男子,一人一錘的在捶打桂花酥,越打越薄,不會兒一塊桂花酥就成了,在我們不停的要求下,他們讓我們也參與捶打桂花酥。我們一個一個輪流,你捶一下,我捶一下,一塊桂花酥就完成了。
接下來,我們就發現了一個吹糖人的老爺爺,我們看到了一些帶
顏色的麥芽糖,在老爺爺的手下聽話地變成了一只只羊、一只只雞,以及各式各樣的動物。老爺爺說這是他從他師傅那學來的,要吹成小動物,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吹的氣不能太大,太少了,要均勻的控制。然后他說可以讓我們也試一些簡單的吹法。陳書顥想吹一匹馬,但是因為難度太大,老爺爺讓他吹成了一個葫蘆,哈哈,他還為此不高興呢,但這傳統的手藝也不是我們一學就會的呀,吹成一個葫蘆已經不錯啦。
傳統的文化還有很多很多,等待著我們去慢慢發現,并繼承它們,讓這些傳統的東西一代一代傳下去。
【精選民俗作文合集九篇】相關文章:
【精選】民俗作文合集九篇03-01
【精選】民風民俗作文合集10篇02-18
精選家鄉的民俗作文合集五篇01-07
【精選】民俗作文400字合集7篇01-01
精選民風民俗作文合集6篇01-01
精選春節的民俗作文合集八篇12-31
精選小學民風民俗作文合集九篇12-30
精選民俗作文合集十篇12-29
【精選】民風民俗作文合集七篇12-29
【精選】春節民俗作文合集5篇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