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臘八節(jié)的由來傳說作文(精選21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xué)習(xí)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guān)知識、經(jīng)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臘八節(jié)的由來傳說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臘八節(jié)的由來傳說作文 1
東西生明,時光速流,又是一個春節(jié)即將來臨,在春節(jié)來臨之前,第一個小節(jié)便是舊歷年的臘月初八,按家鄉(xiāng)的俗稱叫做“臘八”。“臘八”在我的印象里有著很深的記憶。因為“臘八”這天要吃“臘八粥”哦,每逢此時,一股久違了的香甜也會縈繞在唇齒之間。
我小的時候,家境雖不很富裕,但我的母親仍會把每一個節(jié)日都過得豐富甜美。記得臘月初八的前一天晚上,母親安頓我們幾個兄妹:明天是“臘八”,要早些起來吃“臘八粥”。母親說著,像變戲法一樣拎出一包紅棗,我們高興得如饞貓一般,在炕上打著滾,嘴里還“噢噢”地叫著,想要幾粒打打牙祭,母親卻在這叫鬧中把幾顆最大的紅棗悄悄塞給了我,哦,那一瞬間我感到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兒了……母親準備好了薏米、小米、大米、紅豆等東西,為翌日的工作做好充分準備,然后再一次叮囑我們早起,并說否則會變成“紅眼睛”的。當然這一說法源于何處實在無處考證,因為我第二天還沒見過某個人因在“臘八”這天沒早起就變成“紅眼睛”的。“臘八”這天,母親總是起得很早,當我們還在香甜的酣夢中就隱隱聽到了那“呼噠,呼噠”的拉風(fēng)箱的聲音,“呼噠,呼噠……”聽來是那么悠揚,那么綿長,那么溫馨……天還沒有放亮,但紅彤彤的灶火將屋子映照得燦爛美麗,當濃濃的香味在屋子里彌漫開來,母親便開始喊我們起床。當我們洗漱完畢懷著喜悅的`心情端坐在炕桌前等待著母親把那香味撲鼻,色澤鮮艷的“臘八粥”盛到碗里時,我們激動的心情便再也按捺不住,會敞開腮幫子大嚼大吃,因為粥燙得歷害,“吸吸溜溜”的聲音響成一片。哥一邊吃一邊還不安分地將碗里的粥用力拋向空中,而最讓我佩服的是那被拋起來如球一樣的粥竟每一次都準確無誤落回到他的碗里,簡直像耍雜技,而我學(xué)了幾次不是把粥拋到炕上就是拋到后腦勺,逗得一家人笑不成聲。母親端著碗坐在一邊也不管我們,只用那充滿了愛的目光凝視著我們。這時節(jié),屋外往往是寒風(fēng)呼嘯、冰雪嚴寒,而屋里的我們卻沐浴在母親溫暖的目光里,津津有味地吃著香噴噴、熱騰騰的粥,那是一幅多么幸福的情景啊!
如今時過境遷,“臘八粥”已不再是孩子們垂涎的美食了。雖然現(xiàn)在臘八粥用的料已與以前大相徑庭,什么桂圓、蓮子、枸杞、蜜餞等既營養(yǎng)又保健,十分講究,但我吃來卻總感到少了幾樣味道…… 哦,當我在紛繁俗塵的生活中一身疲憊時,我多么想沐浴在母親那溫暖的目光里再吃她做的一碗“臘八粥”喲!
臘八節(jié)的由來傳說作文 2
相傳老兩口過日子,吃苦耐勞,持家節(jié)儉,省下一筆大家業(yè),可是寶貝兒子卻不爭氣,娶個媳婦也不賢惠,很快就敗了家業(yè)。
到了臘月初八這一天,小倆口凍餓交加,幸好有村人、鄰居接濟,煮了一鍋大米、面塊、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雜合粥”。意思是:“吃頓雜合粥,教訓(xùn)記心頭。”這頓粥讓小兩口改掉了惡習(xí),走上正道,靠勤懇的勞動持家,日子一天天也好起來。
民間流行臘八吃粥的風(fēng)俗,就是人們?yōu)榱艘源私逃?xùn)警告后人而相沿的。
臘八節(jié)的由來傳說作文 3
臘八節(jié)的傳說民間甚多,特別是很多老人會講聽來的、自己編故事跟下一代講,這樣一來,有關(guān)臘八節(jié)的'傳說就更多了,這些傳說中大多有一定寓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關(guān)于一個敗家子悔過的傳說。
從前有個戶人家,老兩口和一個兒子。老倆口不但勤勞節(jié)儉,還心地善良,碰上誰家揭不開鍋,常常拿些米糧接濟人家,度過難關(guān)。可是兒子卻很不爭氣,長得身強力壯,卻是懶得出奇。從小到大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好吃懶做。
后來過了幾年,老倆口身患重病,臥床不起,把猴子叫到床前,囑咐再三:“雞叫三遍離床鋪。男當勤耕作……”話沒說完,老倆口就去世了。
兒子照舊過著懶散的日子,什么活也不干,一年又一年過去了,把兩老人留下的家產(chǎn)都敗光了。
進了臘月,天越來越冷。到了初八這天,天寒地凍,滴水成冰。俗話說:“臘七臘八,凍死‘叫花’。”別人都開始準備年貨,而他家卻糧倉見了底,寶娃羞愧難當。鄉(xiāng)鄰們聞訊東家一碗米,西家一碗豆,送來了各種糧、菜。臘花將鄉(xiāng)親們送來的糧菜合到一起,熬了一鍋粥,解決了一時的困難。
從此,這個兒子變了不僅勤奮勞動,而且生活節(jié)儉,很快富裕起來。后來他為了讓自己以及后輩們永遠記住這個教訓(xùn),每年臘月初八時就熬臘八粥。人們用這個故事教育子女,也在這天吃臘八粥,漸成風(fēng)俗。
臘八節(jié)的由來傳說作文 4
每年農(nóng)歷十二月初八,俗稱臘八節(jié)。這一天,人們要用臘八粥。
臘八粥由大米、小米、糯米等谷類,黃豆、紅豆、綠豆等豆類,紅棗、花生、蓮子、枸杞、銀杏等干果組成。臘八粥不僅是一種季節(jié)性美食,也是一種很好的保健品,適合寒冷天氣維護脾胃。
這一天,一些地方的`寺廟里會分發(fā)一些臘八粥。人們經(jīng)常拿著碗去寺廟端一些臘八粥。這一天,尤其是一些老人在寺廟門口排隊等候寺廟里的人分發(fā)臘八粥。因為據(jù)說喝了臘八粥就意味著一年多。每個人都應(yīng)該贏得一份好工作,希望來年有好收成。
沒有,我奶奶也去廟里要了一大碗粥,還特意給我留了一些。我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希望每年都有更多的粥。
臘八節(jié)的由來傳說作文 5
每年陰歷的臘月初八是臘八節(jié),“臘”即“臘月”的.意思,為何陰歷12月被叫做“臘月”呢?史學(xué)研究者指出,在國內(nèi)古時候,“臘”本是一種祭禮,稱“大臘”。在商代,大家每年用獵獲的禽獸舉行春、夏、秋、冬四次大祀,祭祀祖先和天地神靈。其中的冬祀的規(guī)模最大,也最隆重。后來將冬祀稱為“臘祭”。因此大家便把12月稱為“臘月”,將舉行冬祭這一天稱為“臘日”。
臘日當時并不固定哪一天。到了漢代,才明確了從冬至過后的第三個戍日為“臘日”,并不吃臘八粥,只是祭祀諸神的日子。直到南北朝時,才將陰歷12月初八固定為“臘八節(jié)”。大家借此祭祀祖先和天地神靈,并祈求豐收和吉祥。
臘八節(jié)的由來傳說作文 6
1月23日,在臘八節(jié)來臨之際,錦繡社區(qū)委在蓬萊居家養(yǎng)老服務(wù)站舉辦了“撣塵喝粥”活動,與轄區(qū)16名殘疾和孤寡老人起共慶臘八迎新年。
走進蓬萊居家養(yǎng)老站的老年食堂,大老遠就飄來股八寶粥的香味,走近看,桌子上還擺滿了茶葉蛋、油條、糕點和各類小菜,16名老人圍著大圓桌樂呵呵坐在起,不少老人表示這是第次和這多人起喝臘八粥。今年68歲的空巢老人李慕英阿姨站起來說道“合肥話講臘八粥慢慢熬,越熬日子越出挑,今天大伙起喝了這碗粥,明年日子更紅火”阿姨的`席話逗得大家伙哈哈大笑。
碗臘八粥雖小,但是代表的是社區(qū)對居民的片溫情關(guān)懷,對老人們的美好祝愿,大家喝的是吉祥,喝的是熱鬧。據(jù)悉,在每年的傳統(tǒng)佳節(jié),錦繡社區(qū)居家養(yǎng)老服務(wù)站都會針對轄區(qū)的孤寡老人舉辦類似的慶祝活動,讓平時缺乏關(guān)愛的老人們也能享受下來自社會的溫暖。
臘八節(jié)的由來傳說作文 7
爺爺八十歲的時候,背著手在雪地里飛快地走著。別彎腰,別呼吸。寒風(fēng)掠過禿頂?shù)念~頭時,后勺一圈白發(fā)上纏著一把銀須,彎彎曲曲地掛在你的臉頰上。他的聲音像洪鐘,常常嚇得兒孫渾身發(fā)抖。一看到黃米就笑,很溫順。
當時為了討爺爺?shù)臍g心,冬天媽媽隔三差五就燉黃米。尤其是臘八節(jié),黃米更應(yīng)該出名。淘米時,輕輕搓動,慢慢浮起,挑出滑勻的白紫米豆,先煮熟,再撈出,盛在小碗里。鍋里燒開水,乳白色的米粒滾動,鐵勺沿鍋打轉(zhuǎn),灶坑里的稻草鳴笛。過了一會兒,豆子高興地進來了,淡淡的甜味在蒸汽里氤氳著。直到泛出濃濃明亮的光澤,跳動進視野,盛起一把孩子,又掏出一串黏糊糊的豆花。媽媽趕緊拿出一個大腹便便的藍邊瓷罐,放在鍋臺的一角,一勺一勺地盛上黃米,然后小心翼翼地蓋上。蓋上蓋子就放兩個小碗,一小碗糖,一小碗肉油穿梭。先把它裹在小被子里,然后閃身到櫥柜里拿一個干凈的抽屜,布子,在罐子底部打一個結(jié)實的結(jié),剛好夠讓胳膊伸進蓋子,跟著它走。
屋外的陽光凍得瑟瑟發(fā)抖,窗臺上雪花紛飛,視線變得稀薄。母親大叫一聲,從大柜子里拿出兩條厚厚的.棉褲,站在炕上。我們偷偷捅了一下大棉褲,它們變得東倒西歪,像是在不停地笑。哥哥霍雅子滴著水,我們就在屋里只有貓才能待的地方脫下薄棉褲,穿上厚棉褲。腰帶連著口袋,后面背斜拉兩條帶子,扣子扣在肩膀上。之后我把圍巾包好,只露出眼睛,把黃米包掀開。母親先走了幾步,用力推開門,房間里涌動的白色氣體呼嘯著凸出來。我和哥哥站在門外。
臘八凍掉下巴,這幾乎是一年中最冷的一天。土房子低著脖子站著,大門和羊腸都在默默抽臉。通常瘋狂奔跑的狗都是堆在窩里草堆旁邊,尾巴夾在中間,悲傷地哼著。爺爺?shù)姆孔釉诶镂莸臇|端。風(fēng)夾住了雪粒,我和哥哥搖搖晃晃。眉毛和鼻子是紅色的,好像要結(jié)冰了。我的鞋底結(jié)實堅硬,踩在雪地上發(fā)出吱吱的聲音。我伸手一拉弟弟,他鼻涕就出來了,僵在鼻子上。看到他要哭了,我趕緊喊道:“黑老太婆!”他抬起脖子,忘記了寒冷,看見一根電線裹著厚厚的霜,閃閃發(fā)光,蹲著一個黑老太婆,探頭探腦,四處張望。突然,-嘎-嘎-嘎-嘎-扇了幾下翅膀,飛走了,一串霜花沙沙落下。
我抱著弟弟,胳膊傷了棉包袱,手放口袋里都沒法保暖。冷得紅紅的,皮膚腫了。終于看到爺爺門口的那堆了,是一棵老樹的死堆。身體的一半被抹到黃色的墻壁上,前半側(cè)露出一個疙瘩琉生氣的臉,頂部被鋸掉,積了一坨雪,像戴了一頂白色的天鵝絨帽子,靜靜地站在柵欄邊上。兩年前,看到就哭了。長得像爺爺,我怕他生氣。我曾經(jīng)拿著一根長長的木桿,砸碎了我爺爺家的外門。我爺爺從外面回來,跳起來就喊,他要拿大板子殺我!我一看到他,就逃得遠遠的。
我和哥哥終于拉開了爺爺家的門,冰封住了門里的縫隙,發(fā)出響聲。爺爺在里屋喊:是誰?我腿一抖,答應(yīng)了。我三步兩步?jīng)_進屋里,把包放在炕上,一層一層打開,把瓷罐拿出來。黃米還在蒸。爺爺眼睛瞇著,開始喊:筷子!筷子!小嫂子忙著遞給我一雙筷子。爺爺把瓷罐抱在懷里,先喝了一口白糖,呷了一口黃米,舔了舔
小嫂子拉著我的手,模仿著我爺爺?shù)臉幼樱何医裉炱鸬暮茉纾f:“拉巴準備好了。我得吃黃米貼下巴,不然出門就要凍死了!”爺爺睜開眼睛,趁奶奶還活著吃黃米!小嫂子低頭說:“爺爺說我的黃米不好吃。”我看著小嫂子,不知道說什么好。爺爺?shù)脑鴮O老婆好漂亮。
奶奶走了很多年,爺爺在康上有兩套被褥卷。他有一套,奶奶有一套。當太陽下山時,他上床睡覺。他給奶奶蓋了一床被子,咕噥著直到睡著。天上還掛著一輪月牙,爺爺就帶著黎明的涼意去上班了。他愿意種小米。老秋,那雙藍色羞澀的小米耳朵,精致、安靜、單純,就像奶奶一樣。小谷倉里堆滿了儲存的小米,奶奶會高興的抱起來。金黃色的紅色小米顆粒光滑飽滿,突然從手指間穿過。就像現(xiàn)在,爺爺喜歡這種感覺,甜甜的吃著糯米。
臘八節(jié)的由來傳說作文 8
今天是臘八節(jié),也是期末考試的最后一天,今天考完試也意味著初中的生活正式過完一半了。今年的臘八沒有吃喝,沒有玩樂,卻有離別。本應(yīng)是夏天的相遇三年之后夏天的離別,卻有人提早下車,揮揮手說再見,不知再見是何時。
今年的臘八節(jié)就姑且回憶下以前臘八節(jié)吃的臘八蒜吧。記得小時候可不愛吃蒜了,一不小心吃到就會表現(xiàn)出難受,惡心想吐的樣子,所以到了九,十歲對于蒜這個東西的印象還是很不好的,在我印象里蒜一直是個苦辣苦辣的玩意。去爺爺奶奶家總是看到餐桌日歷的后面擺著一個罐子,神神秘秘的。每次都看一個深黑的的罐子擺在后面,就問爺爺這是什么東西,爺爺說這是泡的酸,臘八節(jié)的時候吃的叫臘八蒜,你可以嘗嘗。于是去廚房拿了筷子,打開蓋子見里面像個醋壇子,有些綠色的'蒜在里面。夾起來還挺小心翼翼的,第一口先吃了一點點,在原本蒜的味道上苦和辣味少了點,反而多了點醋味,感覺還行,又吃了第二口,第三口……吃完回味還挺足,品出了一絲絲的甜味。
臘八節(jié)的由來傳說作文 9
今天是農(nóng)歷除夕,要喝臘月粥。臘八粥是很講究的食物。我國喝臘月粥的歷史已經(jīng)有一千多年了。從宋代開始。每家都要做。傳說有些寺廟在臘月初八之前,僧侶拿著腳沿街舉行火宴收集的大米、栗子、棗、堅果等材料煮成臘八粥,分給窮人。吃了以后能得到佛祖的保佑,窮人也叫它“火粥”。怪不得這種粥材料五花八門,很好吃!
前一天奶奶因為這粥忙著工作。用冷水浸泡了黃米、黑豆、棗、花生等谷物。一看就聯(lián)想到味道。清晨,奶奶用木材點燃爐子,大發(fā)脾氣,加水,輕輕放入準備好的谷物中,鍋很快就變成了五彩世界,花青了,散發(fā)出來
著微微的清香。奶奶用大勺柔柔的攪和了一下,鍋中馬上就翻騰了起來。奶奶滿意的蓋上鍋蓋,去看電視去了,可是我依舊對這十分感興趣,細細的等待著,我現(xiàn)在終于懂了奶奶用木炭的道理,木炭染出的火柔柔的,輕輕的烘托著鍋底,如此做出的粥才會更加香甜可口。木炭一點點向下延伸,我便把它往前推一下,那條堅實的木頭為了我們的一頓美味,變成了灰燼。過了一個多小時,鍋蓋沿冒出了白氣,鍋中也發(fā)出了咕咚咕咚的聲音,我興奮的大喊,奶奶走來拍拍我的腦袋,“等等,就來了,你這個小饞貓!”
她揭開鍋蓋,里面的水幾乎消失待盡了,纏和在一起的米粒間不時有一個個小氣泡,仿佛一個個噴發(fā)的火山。膨大的紅棗們漂浮在上面,像一群可愛的胖娃娃。我和奶奶的臉上都露出了笑容,“好了!”話音未落,我就捧出了碗筷,叫喚起了家人們。一家人圍坐在一桌,每個人前面都是一碗火紅的.臘八粥,我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口,哇!這粥米糯糯的,十分可口!還透著一絲滑爽,仿佛吃親親果凍時的淺唱。誘人的紅棗更是香甜美味……
一碗粥下肚,整個人都暖融融了,冬日的寒冷一掃而光。神話故事說:“臘八粥既可口有營養(yǎng),還能增福增壽。”唉,如果天天都是臘八節(jié)該多好,如果天天都能吃到臘八粥該多好!
臘八節(jié)的由來傳說作文 10
媽媽經(jīng)常說我是屬貓的,小饞貓的“貓”。只要是和吃有關(guān)的節(jié)日,我總會記得很牢。比如很多小朋友不太熟悉的臘八節(jié),我就記得很清,因為我特別喜歡那香香甜甜的`八寶粥。
我印象深刻的一次吃臘八粥,是在一年級。臘月初七晚上,媽媽帶我去鄉(xiāng)下奶奶家。到家時,奶奶正準備熬粥。她把糯米、綠豆、紅豆、花生、蓮子、大棗和核桃仁一一擺出來。我跟在后面數(shù),數(shù)了幾遍,只有七樣。有了,我的書包里還有放學(xué)時買的炒板栗,正好剝幾顆板栗仁放進去,湊成八樣。
開始熬粥了。奶奶把所有食材清洗干凈以后,放到鍋里,然后往土灶里添加木柴。我著急地問,什么時候才能吃?奶奶笑瞇瞇地對我說:“莫急,這臘八粥要慢慢熬才好吃,等臘八早上起來就能吃了。”
臘月初八的早上,我是被一陣撲鼻的香味熏醒的。怎么形容哪種香呢?它不像普通的白米粥,只有米香。它的香味是一種混合的香味,糯米的香,花生的香,大棗的香,各種香味纏繞在一起,霸道地往我鼻子里鉆。那香味,饞得我口水直流。我開始狼吞虎咽,一口氣吃了兩大碗。
今年臘八節(jié)又快來臨,到時,我還要纏著媽媽帶我去奶奶家。奶奶家的土灶,能熬出最好吃的臘八粥。
臘八節(jié)的由來傳說作文 11
農(nóng)歷十二月初八,是一年一度臘八節(jié)。這一天在中國民間有吃臘八粥風(fēng)俗。有關(guān)專家指出,臘八節(jié)至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是中國民間一個重要傳統(tǒng)節(jié)日。
天津市天文學(xué)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臘〞在古代本是一種祭禮。在商代,每年人們用獵獲禽獸進展春、夏、秋、冬4次大祀,祭祀祖先與天地神靈,其中冬祀規(guī)模最大,也最隆重,后來稱為“臘祭〞。因此,人們就將農(nóng)歷十二月稱為“臘月〞,農(nóng)歷十二月初八,稱為“臘八〞。直到南北朝時,才將農(nóng)歷十二月初八固定為“臘八節(jié)〞,人們借此祭祀祖先與天地神靈,祈求豐收與吉利。每到臘八節(jié)這一天,人
們總要吃上一頓香甜可口“臘八粥〞。
專家介紹說,“臘八粥〞來歷與傳奇多種多樣,各地版本不同、說法不一。在佛家看來,“臘八粥〞來自印度,是佛教一種宗教節(jié)日食品。自從佛教傳入中國,臘月初八這一天廣為施舍饑民善舉,漸漸演化成熬煮臘八粥風(fēng)俗。隨著時代進展,臘八粥原有宗教意味漸漸隱退,到如今事實上已成為色味俱佳季節(jié)美食了。
專家指出,臘八,本身是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又是年節(jié)前奏,可以說臘八節(jié)拉開了春節(jié)序幕。民謠曰:“臘八,臘八,小孩要炮,姑娘要花。〞從這天起,人們就開頭置辦年貨了,迎接一年一度新春佳節(jié)。
農(nóng)歷十二月〔又稱臘月〕初八,俗稱臘八。直到南北朝時,才將農(nóng)歷十二月初八固定為“臘八節(jié)〞,人們借此祭祀祖先與天地神靈,祈求豐收與吉利。臘八粥原有宗教意味漸漸隱退,到如今事實上已成為色味俱佳季節(jié)美食。有關(guān)專家指出,臘八節(jié)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是中國民間一個重要傳統(tǒng)節(jié)日。
臘八節(jié)的由來傳說作文 12
天,驟地冷了下來,片片雪花輕舞紛揚,又一年臘八。曾經(jīng)傲骨的菊花這時終也抵不過嚴寒一片片花瓣落下,悄然無聲。
臘八,離了臘八粥便少了情味。歲月的花瓣隨風(fēng)飄舞,記憶又回到了從前。
童年的時光是彩色的,單純,美好。每年臘八,奶奶總會早早備好食材,熬幾個小時,臘八粥的香,便會溢滿整間小屋。
如今再憶,那時的'生活,簡約明凈,奶奶也還不那樣老,做起活來亦能干練生風(fēng)。
廚房細碎的聲音讓我從回憶中醒來,悄悄溜進廚房,剛一進去便聞見了各種食材淡淡的清香。奶奶正往鍋里放食材,“奶奶,煮臘八粥嗎?”好奇著詢問。“是啊,記得原來你最喜歡吃了。”奶奶一邊笑著,一邊將黑米倒進鍋。接而又將另一盤中的綠豆,薏米倒了進去。“哎呀,何必如此麻煩?干脆一起倒進去算了。”我耐不住性子,便嚷嚷著。“那可不能亂放。桂圓寓意一家人團團圓圓,這蓮子呢,多子多孫……”奶奶說著,倒入桂圓、蓮子。幾粒紅棗滾落,“啪嗒”跌入鍋內(nèi)。“哎呦,菩薩保佑,菩薩保佑……”一番虔誠的祈禱,才繼續(xù)去做手上的活計。“人老啦,不中用了……”奶奶嘆息著。我不忍,想去幫忙。卻被勸了回來,“算了算了,還是我來吧,老祖宗定下的順序,不能亂了。”燈光輕灑,奶奶頭上的銀發(fā)根根白亮。歲月無情,她老了,她的歲月之花,怕已落了大半,卻是那樣悄然無聲。
奶奶守在爐旁,微閉著眼,歲月的年輪,滿頭的銀發(fā)。臉上,卻仍是慈祥的笑容,歲月靜好,流年宛轉(zhuǎn)。曾經(jīng)傲如秋菊的她,干起農(nóng)活來能抵一男子,卻終究輸給了歲月,只靜守在鍋爐邊,守著一家人的幸福與希望,任憑花瓣凋落,寂靜無聲。
如美花眷,似水流年,終抵不過無情歲月,花有時謝,草有時枯,萬物皆難逃。唯愿在花瓣凋落的一刻,坦然接受,任歲月無情,皆作悄無聲息,一切平常。
閑花落地聽無聲,愿秋菊依舊傲然,奶奶,仍靜守爐旁,而我,在旁相伴。
臘八節(jié)的由來傳說作文 13
今天是臘八節(jié),天上還是飄著小雪花,馬路上的雪都被汽車壓得結(jié)結(jié)實實,攜帶刺眼的光芒,讓行人都小心翼翼的行走,一不留心就會摔上一跤。中午父親開車到學(xué)校來接我,怕爺爺騎著車子不安全,今天中午奶奶包餃子吃,回到家后奶奶已經(jīng)做好了,端上了熱乎乎的餃子,大家感覺好幸福啊!
我先數(shù)數(shù)盤子里有幾個餃子吧,1、2、3、4……哈哈,一共15個,看來我還可以吃上,平日母親一直愁我吃飯不好,近期幾天我特別可以吃,上次也吃了15個呢,母親都不敢相信,由于以前我最多的'時候也就是吃6個餃子,別忘了我長大了。今天的餃子真美味,我敢蘸著大蒜吃,一會盤子里的餃子就吃光了。
臘八節(jié)的由來傳說作文 14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臘八節(jié),而喝臘八粥、泡臘八蒜是我們在這一天的傳統(tǒng)習(xí)俗。那你知道為什么喝臘八粥是臘八節(jié)的傳統(tǒng)習(xí)俗嗎?
其實呀,臘八節(jié)也叫作“法寶節(jié)”“佛成道節(jié)”和“成道會”等。是古印度人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難,也是為了紀念佛祖在臘月初八悟道成佛,而在這一天古印度人把喝臘八粥作為紀念方法。因此,喝臘八粥就成為了臘八節(jié)的主要習(xí)俗。
今天我們的第一項任務(wù)就是熬臘八粥,只見媽媽往鍋里放了大米、小米、糯米、紅棗、玉米、花生、蓮子和紅豆,為了讓臘八粥變得更甜媽媽還在鍋里放了冰糖。
熬上臘八粥后,我們開始了今天的第二項任務(wù):大掃除。我和媽媽開始的第一件家務(wù)是擦窗戶,為了讓窗戶框變的干干凈凈我用小鏟子使勁刮了刮窗戶邊邊,然后用小刷子把窗戶邊邊里的灰都掃掉了。打開窗戶,哇!好冷啊,不愧是一年中最冷的.一天,奶奶說過臘七臘八凍死花花,我終于體會到了這種寒冷。我趕緊帶上了手套,繼續(xù)幫助媽媽擦玻璃。
擦完窗戶之后臘八粥也熬好了,喝了甜甜的臘八粥之后渾身變得暖洋洋的,整個人變得更有能量了,下午的大掃除我又可以滿血復(fù)活了!
臘八節(jié)的由來傳說作文 15
臘八節(jié)了,別人家里熱熱鬧鬧的,都去給老人過壽,可我們家……
我像往常一樣打開家門,喊了聲“媽、爸,我回來了!”不料卻一人也沒人回答。這才想起爸爸媽媽都沒在家,桌上有十元錢,是爸爸媽媽留給我吃午飯的。今天是臘八,別人家里都熱熱鬧鬧,自己家里冷冷清清……想到這里,我不禁流下了眼淚。
我拿著爸爸留下的`錢買了點東西吃,回到家中,打開電腦,進入博客,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一篇文章被戴上了小紅帽,心里那是一個高興,這時,一個電話打來,我拿起電話,一看是爸爸,我連忙拿起電話。“妞,吃飯了沒?”“吃了,爸,您什么時候回來?”“我們馬上就回去了,現(xiàn)在在商丘,半個小時就到家了,你還等我們嗎?”“不等了,爸,我得上學(xué)校,我還要寫作業(yè)呢。”“哦,那算了,先掛了吧,拜拜!”“拜拜,老爸!”
我多么想等爸爸回來呀,可是時間不等人,我只能晚上回來再見我的親愛的老爸老媽了。
終于等到放學(xué)了,我飛奔回去,老遠就看見爸爸在門口迎接我,我連忙又加快了速度,直撲倒爸爸的懷里,爸爸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自從進入六年級后,我好久都沒跟爸爸這樣撒過嬌了。
爸爸媽媽已經(jīng)做好了臘八粥等著我去喝呢,那熱騰騰的臘八粥,讓我再次流下了眼淚……
臘八節(jié)的由來傳說作文 16
農(nóng)歷臘月初八,是我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臘八節(jié)”,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節(jié)日。到了這天,家家戶戶都要煮上鍋“臘八粥”,美餐頓。日前留園社區(qū)邀請了轄區(qū)的居民開展了次別開生面的親子活動—“指尖上的臘八”。
過了臘八就是年,為了讓社區(qū)居民過好傳統(tǒng)節(jié)日,濃厚轄區(qū)節(jié)日氣氛,凝聚社區(qū)居民感情。在臘八來臨之際,在社區(qū)活動室里進行了講臘八故事、品臘八烙花、做臘八粘畫。
活動當天,早早地就有社區(qū)的年輕媽媽們帶著孩子來到現(xiàn)場,孩子們和媽媽起用紅豆、綠豆、薏米、芝麻等八種臘八材料起制作了副臘梅粘畫,同時還用各種原料寫下了“暖冬臘八溫馨留園”八個字以表大家愛駐留園的感情。孩子們在親手完成作品的`同時也了解了“臘八節(jié)”的由來及風(fēng)俗。
這次活動,不僅讓大家高高興興地體驗了次我們祖國的民俗風(fēng)情,更是在寒冷的冬天,感受節(jié)日帶來的溫暖和快樂。
臘八節(jié)的由來傳說作文 17
匆忙吃了早飯,然后匆忙去市場買蔬菜。有人告訴我今天是臘八節(jié)。我被自己弄糊涂了。聽了這話,我覺得點離年傍就在附近。
回到家,這棟樓是空的。一種懷舊的感覺縈繞著我。我記得當我年輕的時候,我一進入十二月就盼望著新年的'到來。我們的孩子幾乎一有時間就瀏覽日歷,疊起春節(jié)的紅頁,一遍又一遍地倒計時。一天,兩天,三天。我希望春節(jié)能馬上到來。當我們的母親看到我們期待的樣子時,她微笑著談?wù)撈鹜{:孩子們,別哭;臘八后殺豬;不要貪婪,孩子和孩子;對于這一年來說已經(jīng)太晚了。聽著媽媽深情的背誦,我覺得春節(jié)真的一步步向我們走來。
臘八節(jié)的由來傳說作文 18
臘月初八是臘八節(jié),是一家團圓吃臘八飯的日子。
和往常一樣,我迷迷糊糊地從夢中醒來,穿上衣服,揉了揉眼睛,走向衛(wèi)生間。洗漱完畢后,看見茶幾上有一大盆水,還看見媽媽提著一袋豆子回來了。看了一下日歷,才知道原來是臘八節(jié)呀!
正好是周日,我寫了兩個小時作業(yè),覺得餓了,問媽媽:媽媽,飯做好了嗎?媽媽在櫥房里說:還沒呢,再等一會兒就好了,如果餓了,就先吃塊餅干。嗯。我答應(yīng)著。
臘八飯終于做好了,媽媽放的豆子特別多,多的.像做了碗豆子似的,不過特別香。我好奇地問媽媽:媽媽,臘八飯是怎么做的呀?媽媽放下碗對我說:臘八飯其實很簡單,先把泡好的豆子放進鍋里,倒上適量的水,放調(diào)料,豆子軟了后煮面,面熟了就可以吃了。原來是這樣。我恍然大悟。
媽媽做的臘八飯?zhí)贸粤耍晕页缘锰貏e多,也吃得特別香。
臘八節(jié)的由來傳說作文 19
今天是臘八節(jié),要喝臘八粥,那你們知道臘八節(jié)的來歷嗎?我來給你講個小故事。
從前,有一對善良的夫婦很勤勞,但他的兒子吃了睡,睡了再睡。老爺爺對兒子說:你要過好日子,可要勤勞干活,種莊稼。夫婦倆給他娶了一媳婦。可是,媳婦也跟兒子一樣天天睡覺。老爺爺說:你要過上平安無事的好日子,勤是搖錢樹,儉是聚寶盆,勤儉是法寶。可是,他一句都不聽。夫婦臨死之前說:勤儉家不窮,坐吃山也空。話還沒說完就死了。
兒子和媳婦看家里吃的、穿的.都有,就覺得可以不用干活。可是沒過多久,米盆露底了,就放聲大哭起來。鄰居們看到他們可憐,看在老夫婦原來經(jīng)常幫助過他們的份上,便把食物給了一點他們。他們覺得討飯也能吃飽,就再不干活。
可是,到了冬天,他們躲在床上睡覺。三天不出去找食物。臘月這天才在屋里找吃的東西,從墻洞里挖了一點米,在老鼠洞里找到菜葉。把能吃的都拿出來燒粥,一邊哭一邊說:我應(yīng)該聽爸爸的話。現(xiàn)在已經(jīng)晚了。這時,房子破舊,北風(fēng)一吹就塌,鄰居們都來看,小兩口已經(jīng)死了。
這時,土地公公來了說:以后每年這一天叫臘八節(jié),把各種食物混在一起燒粥給孩子喝,孩子就不懶惰了。
臘八節(jié)的由來傳說作文 20
過年喝臘八粥在我的家鄉(xiāng)是一個古老的傳統(tǒng)習(xí)俗。人們喜歡喝臘八粥,既是因為臘八節(jié)是一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更是因為臘八粥是一種美味。在家鄉(xiāng)不論貧窮富裕,還是繁忙與否,人們都會熬臘八粥。
每年一進臘月,人們就開始準備熬臘八粥用的材料了。首先準備的是各種米:糯米是首選,因為它既糯又香。黃米也很好,它是我們?nèi)A北地區(qū)的特產(chǎn),也是中國最古老的糧食作物之一。兩種米比較起來,我更喜歡黃米,因為用這種米熬出來的粥味道更濃。再加入大米,小米等。
其次是各種豆,主要是紅小豆,它既有營養(yǎng),又色澤鮮艷。黃豆、綠豆更是應(yīng)有盡有。我最喜歡的是紅棗,其實紅棗早在深秋,就要開始準備了。剛打下來的紅棗要曬干了,直到棗的皮兒皺了為止。聽爺爺說,大紅棗曬得越干就會越甜,因為在太陽下一曬,水分都跑走了,只留下糖分在里面。所以我家每年都是最晚收紅棗的戶家之一。曬完后,還要把壞的棗撿出來,棗壞了,就會變苦,很澀的那種。雖然現(xiàn)在在超市里也開始賣紅棗,可以省去不少人力,但是家鄉(xiāng)人還是沿用傳統(tǒng)的老方法,因為超市里的'不僅壞的棗居多,而且也不如自己種的甜。
到了臘八這一天,家鄉(xiāng)人就要熬臘八粥了。把頭天煮熟的紅棗、花生、大米、小米、綠豆等放在鍋里,用文火熬。熬得黏黏的、軟軟的,吃起來,不僅細膩,而且口味極佳。
關(guān)于臘八粥,有這樣一個傳說:在一個貧窮、干旱的地方,那里不知什么原因鬧起了瘟疫,在糧草盡絕的最后時刻,一些人把找到的零碎的谷物放到一起熬制成粥,給患病的人們喂下,奇跡發(fā)生了,那些患病人的病全好了。于是人們把這一天也就是臘月八日記下來,每年慶祝。從而期望明年身體健康,無病無災(zāi)。
臘八節(jié)熬的臘八粥特別多,每家都熬一大柴鍋,要吃十來天,人們不僅吃的是粥,更主要的是那種氛圍,那種歡樂,那種文化,那種家鄉(xiāng)的味道。
臘八節(jié)的由來傳說作文 21
昨天,就是19號,2021年的第一場雪終于還是來了,但是和期末考試一塊來的。無比煎熬的考試周算是落下了帷幕,結(jié)果似乎還可以,這兩天算是可以放松一下玩一玩了。
這兩天睡覺的時候,我都在回憶著小學(xué)的點點滴滴,記得當時剛剛?cè)雽W(xué)的時候,看到路上走的初中生,感嘆他們好高,轉(zhuǎn)眼間我也成了初中生,忽然有種不知所措的感覺。期末考試也是如此,這三天期末考下來,似乎并沒有什么如臨大敵的緊張感,或是什么懊悔感,頗有點“夢似的”就考完了的感覺。似乎時間被加快了,前天剛剛開學(xué),昨天就是期中,每次我在開學(xué)的時候想著期末考試時候的自己,現(xiàn)在又想著開學(xué)時的自己,翻以前的日記,往往發(fā)些感嘆。
現(xiàn)在想想,疫情也已經(jīng)一年了,但終究是在不斷反復(fù),我的心情也跟著起起落落。
記得2020年春節(jié)前夕疫情有了,那時候我在地鐵上去黃莊上課,結(jié)果忽然通知課取消了,那時候我還在竊喜,不用每天坐地鐵去上課做作業(yè)了,哪知道疫情的厲害;只記得當時大人們叮囑了又叮囑,整個超長的'寒假樓都沒下過幾次樓。
后來上學(xué)期末復(fù)課了,仍是不敢怠慢防疫措施,結(jié)果又是一波,期末都沒在學(xué)校考,回家又待了兩個月,疫情平復(fù)下去,開學(xué)回來,防疫意識確實是有些淡了,前兩天又開始成天戴口罩了。
周圍許多人似乎都不能回老家了,但在北京,不也挺好的嗎。
臘八過了就是年,不知不覺的,似乎并不覺得春節(jié)有什么了,像看的親戚平常也能去看,而春節(jié)對我有什么意義呢?小時候,過年是一件很莊重的事,過年可以到超市去買東買西,當時這對我還是一項莫大的獎賞,但現(xiàn)在看來,似乎沒什么了。少了的,可能是那一點“年味”,但愈發(fā)難找到了。
【臘八節(jié)的由來傳說作文】相關(guān)文章:
清明節(jié)由來與傳說03-28
臘八節(jié)的由來01-18
關(guān)于冬至:冬至節(jié)的由來與傳說09-19
端午節(jié)由來與傳說大全06-11
重陽節(jié)由來的傳說故事10-09
元宵節(jié)燈謎的由來傳說02-24
中元節(jié)的由來和傳說08-20
圣誕節(jié)的傳說和由來07-17
臘八節(jié)的由來與習(xí)俗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