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記憶作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過年記憶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過年記憶作文1
小時候,盼望著過年,過色、香、味俱全的,熱騰騰的新年。
記憶里,孩童時期的新年,是紅色的。到處洋溢著喜氣洋洋的紅,貼上了紅彤彤的喜字、福字、對聯,掛上了紅色的大燈籠。孩子們最愛的,是那惦記了一年的壓歲紅包,說了甜甜的拜年話,捧出紅紅的大獎狀,準能收到長輩們準備好的“大紅包”,紅撲撲的小臉蛋便再也藏不住喜悅了。還有大年三十要響上一夜的`鞭炮聲,媽媽仔細折疊好放在床尾的紅艷艷的新衣裳,處處都透著年味兒,透著幸福的味道。
是呀,年味兒是香甜的,喝過臘八粥,吃過小年夜奶奶準備的紅豆飯,最難忘的,便是過年前幾天家家戶戶做包子、蒸饅頭的喜慶勁兒。小的時候,當地人都愛幾家聚在一起蒸饅頭,天剛蒙蒙亮,爺爺奶奶就把白面和好了,裝在大大的盆里,裹上密不透風的塑料袋兒,再“藏”到暖暖的被窩里慢慢發酵,緊接著去拌餡兒,蘿卜絲、豆沙、三丁……讓人看得直流口水。吃過午飯,幾戶人家便聚到了一起,聽到“喲,今年你家這面‘漲’得真是不錯”,戶主家便樂彎了腰,這是迎接新年的“喜慶話”,面發酵得好,饅頭蒸得漂亮,也預示著來年事事順遂、和和美美。當滿室熱氣蒸騰,香味飄逸時,一聲“包子出籠啦”,孩子們便開始圍著灶臺打轉了,從午后吃到天黑,吃了一家又一家美味的包子,摸著圓滾滾的肚子,夢中都是香甜的味道。
年味,大年初一那天最是濃厚。穿上了心心念念的新衣裳,便要挨家挨戶地去給長輩們拜年了,小孩子最歡喜串門拜年,爺爺、奶奶、伯伯、嬸嬸的叫了個遍,再說上幾句祝福的話,就能收到好多零食,說上“果子話”,吃上“年果子”,便是如此,一圈下來,雙手再也捧不過來。童年時期的新年,很短、卻又很長,記憶里,快樂的時光總是“嗖”地一下便會過去,而年味卻是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都不會散去,親戚、朋友,挨家挨戶拜過了新年,人仿佛胖了一大圈,卻仍意猶未盡……
熱騰騰的新年一直在延續,過新年的地方習俗也在代代傳承。最難忘的是去年的新年,受疫情影響,暫停了串門拜年的步伐,但“云上”團拜的年味卻是絲毫未減,祝福也未因此滯留,大家在新年新歲里,關起門來“守護”平安。新春佳節即將到來,讓我們一起“守住”年味,更“守住”新一年的平安幸福!
過年記憶作文2
童年的記憶就好似那美麗的夜空,曾經的細碎的事就是夜空中那一顆顆閃亮的星星,掛在天上,印在腦海中,時不時的就會有一些偶爾閃過,像蜻蜓在水面點過一樣掀起了一個個小水圈,而記憶中最讓我難忘的是小時候在農村過年時發生的事。
我的.爺爺奶奶住在農村,農村一到過年時就非常熱鬧,每個人走在路上都呼呼的喘著白氣,眉毛眼毛胡子上都掛著白霜,家家戶戶包餃子、掛燈籠、貼春聯,互相拜年那紅紅火火、喜氣洋洋的日子至今依舊讓我懷戀。
過年最不能少的就是放焰火了。每到除夕夜里,我就搬出了所有的焰火。先用火柴棒或香頭點燃了一個飛天彩虹,當火苗順著火藥線漫延到焰花內部時,只聽到嗤,嗤,嗤幾聲,幾枚煙花炮彈就伴隨著噴出的火花飛上了天,隨之便引起了驚天動地的爆炸聲,天空中猶如盛開了幾朵五顏六色的花一般。爸爸用相機拍下了這一美麗的時刻,這時的夜晚多美。涸谝雇淼奶炜眨鸹ㄔ谒闹懿粩囹v空而起,在天空中跳起了美麗的舞蹈,然后又接二連三地炸出了顏色繽紛的圖案。不時也還能看到別人家放的焰火,大家的驚嘆聲、笑聲、爆炸聲交織在一起,組成了一段美妙的音樂,出奇的悅耳。
每到除夕深夜,我們便開始準備年夜飯。當然,主菜最不能少的就是美味的餃子了。我那時也很頑皮,央求媽媽說自己也要包餃子,媽媽答應了,給了我一個小面團,讓我試試看。于是,我自己便開始大顯身手,先包一個簡單的,就包一個小一點的吧,我也學著大人們的動作,仔細地去捏面上餡、再捏上口?此迫绱撕唵蔚膭幼,讓我真正感覺到了難度,最終雖然樣子不是很標準,但還是可以吃的。年夜飯準備好了,我們一家子一邊看著春節聯歡晚會,一邊享用著美味,這個感覺真是太幸福了。
過年是一個快樂的時刻,也是一家人歡聚的日子。農村的新年真讓我懷念,童年的農村過年是我最懷念的時刻。
過年記憶作文3
在我的記憶中,春節是最快樂,最無拘無束的。
羊年春節我是回外公家過的,那里好吃的好玩的簡直太多了。春節那天叫醒我的并不是那“叮鈴鈴”的鬧鐘是,而是那滿屋飄香的糯米香。在這一天,我們小孩子都可隨便玩,怎么鬧騰家長也不管。吃飯的'時候要吃一種艾葉米粑,小小的米粑里包著白糖、花生及芝麻。吃一口糯糯的甜滋滋的,還有一股特別的艾葉香。吃得我贊不絕口!這米粑做起來是非常的麻煩,先要找到特別嫩的艾葉,還要提前泡好糯米并打成粉,再用適量的開水和好米粉,并和切好的艾葉揉合在一起,準備好后才能包米粑,講究的包好后還得放進模子里印花,然后才能上蒸籠蒸,半小時后就能出鍋嘍!
按外公家的慣例,這一天起得越早,收到紅包就越多“份量”也大。這一天我起得早早的,見到外公外婆舅舅舅媽及長輩們就作揖,并會說一些諸如:“祝公公婆婆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恭喜發財,紅包拿來”的話。嘻嘻,這一天我收獲的不少哦,小小的紅包,不僅僅有長輩們對我們在新一年的祝福,更有那濃濃的期待!接下來最高興的莫過于開飯前放鞭炮,外公會拿來一根好長好長的竹桿,把一串串鞭炮盤好,然后住樓下一放,隨著那噼里啪啦鞭炮聲,門口那揚起了許多紅紙,寓意紅紅火火。
平時我們都在外面工作、學習,只有過年時才有假期聚在一起,團團圓圓一家子吃飯,最開心當然時外公外婆!他們忙忙碌碌在做了好多好吃的菜肴,有芋香扣肉,清蒸黑魚,煎釀油豆腐,還有最原汁原味的白切雞,叉燒臘味,上湯豆苗,粉葛排骨湯,還有許多我叫不出名目的綠色蔬菜,有些菜在中原地帶我見都沒有見過,就別說吃了!
吃過晚飯后,就是我和表哥表弟們最最快樂的時光,爸爸和舅舅為我們準備了很多煙花,讓我們盡情地玩!隨著一朵朵焰花在夜空中美麗綻放,我們笑聲不斷,快樂盈懷!
過年記憶作文4
牛年到,牛年到,牛年過年真熱鬧,大人慶豐收,小孩放鞭炮。牛年真好,金牛奮蹄,牛氣沖天,我一定要在牛年在學習上取得更好的成績。爸爸媽媽為了鼓勵我,在牛年進步更大,特趁牛年春節放假的機會,決定帶我回衡陽爺爺奶奶家過年,我非常高興,優秀作文800字《記憶中的春節作文800字》。
舊年30上午,舅舅、舅媽開車從益陽趕到長沙,接了爺爺、奶奶、德德哥哥和我趕到衡山舅爺爺家,爸爸、媽媽也從株洲驅車趕到衡山和我們會合,舅爺爺、舅奶奶全家非常熱情的接待了我們,招待我們吃了非常豐盛的中餐,同時還給我和德德哥哥打了紅包。下午,舅舅、舅媽帶著德德哥哥驅車去耒陽過年,我們先把爺爺、奶奶送到衡東小初,我們給老奶奶、舅爺爺、舅奶奶等拜年,他們非常熱情的'接待了我們,并給我打了紅包,還留我們吃晚飯,因為我們要趕到衡陽去和爺爺奶奶團聚,所以我們謝謝了他們。爸爸、媽媽帶我驅車趕到衡陽,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弟弟早就等在門口歡迎我們,特別是弟弟非常歡迎我的到來。晚餐的團年飯安排在酒店,既豐盛,又熱鬧,大人都給我們小孩打了大紅包,我們非常高興。吃完晚飯以后,我和弟弟一起在陽臺上放鞭炮,哇,弟弟家的鞭炮可真多,有摔炮、刮炮、沖天炮、“愛國者導彈”……我首先玩的是“愛國者導彈”,我扯開紙,找出引線,點燃引線,過了一會兒突然傳出一聲“轟”,威力真大,我被嚇了一跳,弟弟看見我的樣子,大笑起來。后來我們一大家子圍坐在電視機旁,一邊品嘗著各種果品,一邊觀看春節聯歡晚會,牛年春節聯歡晚會的節目真棒,給我留下最深映像的節目是趙本山主演的“小沈陽”,把我們全家都逗得捧腹大笑。當牛年鐘聲敲響后,全城鞭炮齊鳴,熱鬧非凡,象征著牛年大吉。這時叔叔、阿姨帶我進了書房,我打開電腦,哇!他家的游戲可真多,都是我喜歡玩的,我選了個我最喜歡的游戲,我玩的津津有味,直玩到天明,我才睡覺。因為爸爸、媽媽要加班,初一吃完中飯后,我們就趕回了株洲。
牛年春節我過得既熱鬧,又充實,真是感慨萬千,在牛年,我要加倍努力,認真、刻苦學習,爭取獲得更好的成績。
過年記憶作文5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每年農歷臘月,奶奶就開始忙碌了起來。她把水晶城的房子里里外外,窗戶玻璃都要重新擦一遍。對此,我非常不解?因為我們家每周都會有保潔阿姨來打掃,是非常干凈的。奶奶為什么還要再擦一遍呢?后來,我從奶奶口中得知,這叫“撣新”,是家鄉的風俗,是一個清潔活動。爸爸還告訴我,在他小時候,他經常和伯伯一起對家里的房子進行撣新,這樣就可以干干凈凈地過新年。而現在,奶奶基本上不回老家了,她就在杭州“撣新”了,而老家的房子,只能去請人來幫忙了。
我上學前,是住在奶奶老家的。記憶中,每到除夕夜,奶奶就會把放在柜子底下的.高腳朱砂紅碗拿出來,我就知道,要開始吃年夜飯了。這高腳朱砂紅碗,基本上一年也就只會拿出來用一次,就是在家鄉人稱“分歲酒”的時候。這時,一定會有兩道菜:年糕和芋頭,年糕寓意“年年高”,芋頭則是“年年有余,來年富余”的涵義。而每道菜上,都會蓋上一片薄薄的胡蘿卜片,以示討彩。吃完飯,大家就擠到電視機前,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壓歲錢都是用紅紙包好,壓在枕頭下面。而現在,大家則是一邊盯著手機一邊吃,是不是大叫一聲“我搶到多少多少錢了”,搶紅包成了吃“分歲酒”的主旋律,連壓歲錢都直接用手機轉賬。
吃完“分歲酒”,寓意這一年過去了。
新的一年開始了,走親訪友的時候到了。以前,禮品比較簡單,以干貨為主,大多為桂圓干、紅棗、柿餅等,用特制的草紙包起來,故稱“高蓬包”。據奶奶說,以前有許多專門賣“高蓬包”的店,生意紅火要賣到凌晨一兩點。在爸爸小時候,他經常偷偷在“高蓬包”的角上挖個小洞,把里面東西偷吃了,F在,每逢去拜訪我認識或者不認識的親人,爸爸都會在后備箱里堆滿一箱箱的飲料或者油之類的東西用來送給親朋好友。不過說來可笑,往往東家送西家,西家送南家,最后,又轉輾反側回到了我們手上。
雖然,從某種程度上,過年的形式變了,但闔家團聚,親人歡聚一堂的親情是永遠不變的。
過年記憶作文6
紅紅的燈籠掛起來,吉祥的春聯貼起來,此起彼伏的鞭炮聲響起來,好一派祥和興盛的節日氣氛。家家戶戶都沉浸在迎新春的喜慶中。
除夕夜的那頓團圓飯,比往年的更有趣味、更令人揮之不去、回味無窮。年夜飯的餐桌上擺的不僅是美味佳肴,還是一句句美好的祝福,更是一聲聲語重心長的'囑咐。爺爺把一道道騰著熱氣的佳肴小心翼翼地捧上餐桌,吆喝著我們來吃飯,我這只“小饞貓”早已垂涎三尺按捺不住了,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奔向餐桌,一把抓起筷子,狼吞虎咽、大塊朵頤、津津有味地吃起來,直到心滿意足才離開了我的“一線”,退居“二線”。平常我們在餐桌上并無太多的交流,但在年夜飯上,家人便談天說地,快樂地說起各種趣聞,而爺爺卻給我講述了年的傳說,讓我對年這個節日也有了新的認識:
在很久很久以前,年并不是個節日,而是個可怕的吃人怪物。每到冬季都要出來吃人、搗亂。冬天來臨時人們就得躲到別的地方。一天,一個外村聰明的孩子知道了年的弱點并想出了一個制服的辦法,那就是:大家在自己門前巾上紅紙并往怪物身上扔爆竹,人們嚇走了年,從此再也沒現過,人們也因此傳下了過年的習俗。聽完后,我恍然大悟地點點頭。以前我一直認為是英雄人物的紀念日呢。現在想想真是無知。想著想著,眼前就像幻燈片一樣浮現出了“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的場景,家家戶戶都在門上巾紅條,放爆竹的熱鬧場面。年,原來還有這么個獨特的涵義啊!
晚飯后,我們全家一起圍著電視觀看精彩絕倫的春節晚會,一起談論國家巨變,一起聊國泰民生,客廳里充滿了歡聲笑語。望著窗外五彩斑斕的煙火,我欣喜若狂。我心急火燎地等待倒計時鐘聲敲響,迎接新一年的到來。
春節隨著時代前進的步伐演繹了一幕幕與時俱進美輪美奐的節日色彩。記憶中的春節,使我難以忘懷。
老師點評:文章用詞準確,描寫細致,回憶了年三十家人團聚圍坐吃團圓飯的場景以及節日的習俗,共同分享了傳統佳節帶來的快樂以及濃濃的年味。展示了一個普通人家和諧美滿的家庭氛圍。文章中心明確,主旨突出,字里行間滲透著“家和萬事興,國泰民安”的這一美好中國夢。
過年記憶作文7
華燈初上,熙熙攘攘
一一題記
火車的汽笛聲又一次響起,疲憊的游子留下了歸鄉的足跡,叉車上的橫桿,再一次上升,挺拔的樹木便穿上了新衣,小孩的作業被丟下,他們歡快地拿著糖跑出門去,嘴角揚起的是對過年的歡喜。朔州的春節,既熱鬧又別有一番風味。
離過年還有十幾天,工人們就拿著花花綠綠的彩燈來給樹打扮一新。他們熟練地將彩燈繞過樹的枝椏。到了晚上大街上便是五彩交輝,一片繁華。
大街上的人們日益增多,他們從一家店進去,又從一家店出來。手里提著大包小包,但絲毫不覺得累。
爸爸媽媽也忙起來了,他們開始了大掃除。這種事情我向來是不愿做的,可無奈拗不過父母的要求,只得拿起抹布去做勞動的“奴隸”?粗S多家具都褪去灰塵,變得光鮮靚麗,我忽地有些許成就感。休息一下,去陽臺上看看窗外湛藍的天空,突然回想起小時候還曾自告奮勇地想要用卡桿將頭探出窗戶擦十樓的玻璃,結果大人們嚇得劈手奪過桿,一把將我推遠了。想到這里,一絲笑意浮上了嘴角。
大人們越忙,小孩于們就越高興,沒有人管他們了,他們便像脫了疆的野馬,興奮地去外面大叫大喊。看到此情景,又看到我書桌上的堆一作業,真真是“恨”得牙癢,一偏頭,發現已經上了大學的堂姐還在啃著一大本晦澀難懂的書學習,吾等小輩怎能落后?便立馬端正身子,好好看書了。
還記得每個除夕夜,一家人圍坐在電視前的快樂時光,電視里的聲音和電視外的聲音交織在一起,看到德云社表演的相聲時的叫好,都已成了我心中抹不去記憶。我們也會跟著春晚的'主持人一起倒計時,數到“0”那一刻禮花齊聲響起,漫天飛火流螢。
接連幾天的晚上,城里總是有很多人在外面游玩,人群被燈光籠罩,匯聚成了一片暖陽。過年的喜悅也就是這樣。
常言道“萬象歸春”,“象”即是世間萬物,過完年后春天就要來臨?梢哉f在一年的努力下,每個人的愿望,每個人的笑臉,不是向著終點,而是向著春天。
窗外的鳥兒還在嘰嘰喳喳,一些堅強的小樹即將吐出嫩芽,馬上又要過年了,也祝大家所求皆如愿,所行皆坦途!
過年記憶作文8
記憶中的過年還是小時候,小伙伴們拿著自己家買的鞭炮,比誰家的更響,比誰的衣服更好看。當然還有玩伴們一起唱那些歌謠: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過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鬧一宿,大年初一去磕頭。
記憶中的過年還是小時候,大人們忙活了一年,在年底這幾天終于肯奢侈地拿出錢來忙活著置辦年貨。在農村的集市上討價還價,一片歡聲笑語。記憶中的過年還是小時候,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細數過去這一年的磕磕絆絆,展望未來一年的`風調雨順。記憶中的過年還是小時候,大年初一早晨要起的特別早,凌晨四點多就要起床去磕頭拜年。老家的風俗,這一天起得早,這一年起的就早,這一年就會過得越來越好。記憶中的過年還是小時候,大年三十下午去家族的墓地上,把祖先請回來,為的是能一起吃上一碗熱騰騰的餃子。
自從工作后,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細數下來已經有三年沒回家過年了。2016年從山東來到新疆,距家3500公里,離家越遠,思鄉的情緒就越重。“每逢佳節倍思親”,每個節日都會想家,尤其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還記得第一年沒回家過年,孩子剛出生又生了病,路途遙遠,想著以后有的是機會;第二年過年趕上了疫情,響應國家號召,就地過年;今年是第三年了,疫情依然有反復,思來想去,還是決定不回去。人雖然在外地,但心早就飛了回去,不由自主地飛到了小時候,飛到了那些唱著的歌謠里,飛到了農村的集市上,飛到了那一碗熱騰騰的餃子里。
中國人素有安土重遷的思想,幾千年來的農耕文明造就了中國人勤勉、樸實、重土的觀念,F在無數的中國人為了生活打拼,選擇離開家鄉,外出謀生?蔁o論走多遠,在春節這一天都是想著回到自己的家鄉,過一個團團圓圓的年。
依稀記得,小時候在電視上看到的“春運大軍”,在外面拼搏一年的人們,不管有多難,有多擠,都會大包小包的搶上那一張回家的火車票。小時候不理解,既然回家這么難,為什么還要回家呢。現在我理解了,無論家鄉有多遠,那里有我摯愛的家人,有我摯愛的鄉音,也有我無法忘記的記憶。
過年記憶作文9
春節,是鑲嵌在每個人心中最濃厚的鄉愁。無論在哪里,大年三十,在外的游子大多會如同歸巢的燕,大包小包帶著禮物、帶著牽掛、帶著鄉愁回到家鄉。
在我印象中,鄉愁可能是紅紅火火的春聯。在大年三十那天,我早早起床,蹲在爐子邊看父親往鍋里一邊加面粉和水,一邊攪拌成米白色的漿糊用來貼春聯。父親總會趕我去將門上已經發白的舊春聯清理干凈,然后我們一起換上新春聯,辭舊迎新。他還特地把福字倒過來貼,取諧音意為“福到了”,可真應了王安石的那句“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所謂貼春聯,貼的便是對新春的寄語。
鄉愁也可能是熙熙攘攘的年集。說到新年,最無法忘卻的就是趕年集了。小時候,父親總開著他的三輪車載著裹得嚴嚴實實的我去趕年集,路上偶遇到鄰里鄉親,總會熱情地捎他們一程。到了集上,腳步聲、吆喝聲、笑聲摻雜在一起,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小孩子們手里拿著糖葫蘆蹦蹦跳跳,大人們則忙著討價還價、貨比三家,臨走時滿滿當當的年貨已經堆滿了每個人的后車廂。所謂趕年集,趕的便是對新年的期盼。
鄉愁抑或是熱氣騰騰的年夜飯。在我們家,母親和姐姐是準備年夜飯的主力。鍋碗瓢盆叮叮當當響起時,飯菜的香氣也彌漫開來,這時候父親總會溫上一壺好酒,大家和和美美地坐在一起,聽父母講述他們幼時的`不易和如今的變化,感嘆時代的變遷和如今的好政策,展望未來要更加努力。所謂吃年夜飯,吃的便是那一抹對新時代的展望。
鄉愁或許是絡繹不絕的問候。大年初一,鞭炮聲早早響了起來,“過年好!”一句句問候聲此起彼伏,鄰里近親笑意盈盈地帶著祝福進門。孩子們總是最開心的,不管是零食還是壓歲錢,兜里往往是鼓鼓囊囊的。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拜年不拘于形式,相距千里的親人可以一個視頻電話打過來互道祝福,手機微信發消息、家庭群里發紅包進而成為了拜年的主流方式。所謂拜年問候,問的便是那一份對新年新氣象的祝福。
鄉愁是漂泊在外的人們與家鄉之間難以割舍的情結,是游子對故鄉的牽掛與依戀。春節則是內心深處最久遠最深刻的記憶,就像一壺陳年老酒,隨著臘月的到來,節日的到來,淡淡的思鄉愁緒就悄悄彌漫到眼前。
過年記憶作文10
記憶中的春節,總是冷得不行,冷到站著都得彎身子縮脖子的程度。我雖是南方人,但小時候每到寒假,大人們老愛拉著我回北方老家過年。于是細皮嫩肉的手和耳朵都會凍得通紅。
過節時天是最冷的,也是最好玩的。大人們將一只只活蹦亂跳的“小松鼠”裹好棉襖,囑咐好天一暗就回來吃年夜飯,便隨我們亂竄了。成片的低矮樓房,濕滑的路面,旁邊是最有誘惑力的零食店,踩滿腳印的臟臟的水泥路散落著幾張奧特曼卡片、陀螺、玻璃珠,伴著冬陽明亮卻不暖的橙色,小伙伴們的說笑嚷嚷聲,好不快活。樓房旁的小操場,是小孩們的聚集地。爬樹摘野果,比賽誰摘得多,常常到樹上一個果實都不見蹤影,才肯罷休。
有時好多幾個小孩聚一起,就會玩起躲貓貓。一捂眼,一睜眼的功夫,面前的一堆小孩兒便無影無蹤,或跳進干枯的水井里,或藏在人家晾的棉被中,或直接作弊去零食店買糖葫蘆了……最后直到陣陣飯菜香味飄過鼻尖,大人們拖著嗓子叫孩子的名字,也還有幾個沒有找到的小鬼。
小時候的年夜飯也是最好吃的。常常會擺幾個大圓桌,鋪好紅色塑料桌布,各色家常菜滿滿當當擺上,再來幾瓶酒和飲料,大人孩子觥籌交錯,喜氣洋洋,凍僵的身體被熱騰騰的飯菜和濃濃的親情捂得暖烘烘的……
不知多久,孩子吃完了飯,大人們也聊完了天。天色完全暗了,遠處無邊無際的.山野涂抹上悠長的深藍色。那云淡風輕的夜空中,會忽然升起“嗖——嗖——”的煙花,紛紛綻開分裂成無數小小的光點,照亮了夜空,定格在了孩子們的心里。在地上,在門框上,小小的火紅的鞭炮也應聲響起,你不時會看到,站在遠遠一旁的拼命捂著耳朵的孩子們,和壞笑著搗亂把鞭炮丟向小孩的調皮鬼們……
這些樂事把春節染得喜慶而歡愉,讓人想想就會咧起嘴巴嘻嘻笑。直至現在,我還想再去過一遍小時候的春節,那是多么令人快樂的年!
過年記憶作文11
鞭炮聲起,空氣中立即渲染起節日的氣氛,鞭炮聲落,街道上立即留下了節日的喜慶。
大年三十的那頓除夕之夜的團圓飯,比往年的都更有趣、更讓人難忘、記憶猶新些,那頓年夜飯飯桌上擺的'不僅僅是佳肴,更是一個個祝福,一聲聲囑咐。 媽媽把飯菜都擺上了飯桌,吆喝著兒讓我們去吃飯,以往我們都只是吃一頓年夜飯,在桌上也沒有太多的交流,這次爺爺卻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傳說,讓我打破以前的認識,對年這個節日也有了新的認識:
很久很久以前,年并不是個節日而是一個怪物,每到冬季都要去吃人、搗亂。人們每到冬季都得躲到別的地方。一天,一個外村的聰明的孩子得到了年的弱點并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大家在自己門前貼上紅紙,往怪物身上扔爆竹,從而嚇走了年,并從此再也沒出現過,人們也應此留下了過年的習俗。 聽完后,我們恍然大悟地點點頭,起初我一直以為過年是紀念某位偉人的日子呢,現在想起來真是覺得好笑。想著想著,眼前突然就浮現出了“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地場景,家家戶戶在門上貼紅條、放爆竹的美好場景。年,原來還有這么一個獨特的意義!
晚飯后,我們全家一起看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一起談國家巨變,一起聊眾泰民生,望著窗外繽紛絢麗的煙花,我們跟著主持
人一起倒計時,一起音節新年的到來,我們舉杯同慶,互道新年的第一句祝福,這個夜晚是我過的最不同尋常的夜晚,時常憶起,又時常懷念。
春節,從此將在我記憶中閃爍著不一樣的光芒!春節,從此我將不會遺忘!
來吧,讓我們一起拾起春節零零散散的記憶,他們會在我們的記憶里熠熠生輝,讓更多的人記住春節這樣一個獨特的節日。這樣,華夏兒女的心將更團結!
過年記憶作文12
此刻的我,正坐在書桌旁,拿著鋼筆輕輕敲著自己的腦袋,默默地思考著今年的春節會是什么樣子的,想著想著腦海里便浮現出以前春節時的一幕幕場景,想著那些甜蜜的往事,不知不覺地露出淡淡的笑容……
在我的記憶中,春節是開心的,春節是溫馨的,更是小伙伴們在一起玩耍時的快樂,親人們聚在一起包餃子和吃年夜飯時的喜悅,也是親朋好友在一起觀賞煙花時的歡聲笑語……!春節是多么美妙!
每年的大年三十家人們總是圍在電視機旁,看著春晚,聊著天,等待著午夜十二點的鐘聲!拌K——鐺——鐺……”,頓時,小小的山城里鞭炮聲震耳欲聾,煙花綻放,寧靜的夜剎那間喧鬧起來——春節到了,爆竹聲聲,煙花絢爛,人們祝愿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想到這里,我的筆尖流淌出這樣得的詞句——伴隨著冬日的暖陽,一個嶄新的春節就要來到,伴隨著初春的清風,勾起了我對往年春節的記憶,也許,在這里,有無數的聲音都伴隨著十二點的鐘聲默默祝愿,愿我們的祖國繁榮富強,我們在此放飛理想,我們放飛希望。
然而,春節帶給我的記憶還不僅如此。每年和爸爸、媽媽回到老家——那個遙遠的太行山深處的小小山城——看到那時時刻刻牽掛著我們,盼著我們早點回來的爺爺和奶奶,我的心里不由得涌上淡淡的憂傷。因為我看到,小時候陪伴我的爺爺和奶奶頭上的白發一年比一年多了,尤其是奶奶上一年見到已是滿頭銀發了。他們臉上的皺紋仿佛是歲月的年輪,埋藏著多少對兒孫們的'摯愛和關心。我知道,是歲月的流逝讓我親愛的爺爺奶奶一年比一年老了。想到這里,一絲淡淡的憂傷再一次涌上心間,不知不覺,我的眼眶濕潤了。
是啊,春節的記憶不僅是快樂的,甜蜜的,溫馨的,還是時光里流淌著的淡淡憂傷。
過年記憶作文13
我們每年都有一個快樂的春節,我的春節快樂無比。以前,我每次見到電視上有許多人在過年時,面帶開心,可是有的人淚流滿面,一開始我真不明白,過年是個開心的日子,那些人為什么苦著臉,后來我才知道,那些人是太久沒回家了,也很長時間沒見到親人了,想念親人想念家了,所以才流淚,小時候,我以為過年除了得到壓歲錢、吃到好吃的、可以放炮等,就不干別的了,后來我才的知,過年是個非比尋常的日子,我老師以前告訴我說:“你知道過年為什么放炮嗎?那是一個古老的傳說: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野獸。比現在的大象還大幾倍,比老虎還兇幾十倍。專門吃人,而且一吃就是幾十個人,被它吃的人數也數不過來。老百姓可遭了殃。有一天,“年”又來了,有個年輕人恨極了,說:“與其讓它吃掉,還不如和它拼了,反正都是一死!彼冒雅珱_了上去,好多年輕也跟著沖了上去。可他們不是“年”的對手,年輕人都被“年”吃掉了。此后,“年”變得更兇惡了,爬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某年的除夕,鄉親們都忙著收拾東西逃往深山,這時候村東頭來了一個白發老人對一戶老婆婆說只要讓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將”年”獸驅走.眾人不信,老婆婆勸其還是上山躲避的好,老人堅持留下,眾人見勸他不住,便紛紛上山躲避去了.當”年”獸象往年一樣準備闖進村肆虐的時候,突然傳來白發老人然響的`爆竹聲,”年”獸混身顫栗,再也不敢向前湊了,原來”年”獸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大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獸大驚失色,倉惶而逃.第二天,當人們從深山回到村里時,發現村里安然無恙,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白發老人是幫助大家驅逐”年”獸的神仙,人們同時還發現了白發老人驅逐”年”獸的三件法寶.從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燈火通明,守更待歲.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過年”.
不久2015年的春節就到了,在此祝福大家“恭喜發財,年年有余”
過年記憶作文14
在我國眾多傳統節日中,就數新春佳節最讓我喜歡了。農歷正月初一到初五,走在街上,街上必是車水馬龍,人群密密麻麻,摩肩接踵,一片熱鬧景象。
大年里,我家自然是不甘平靜的,大年初一會去比較有名的寺廟吃齋菜,為寺廟添油,為家人祈福,然后晚上會回家跟家人吃團圓飯。春節里,沒人來家里拜年時,我們會去別人家里拜年。
記憶里,春節是忙碌的,也是快樂的。我們會穿上之前就備好的新年衣服,寓意新年新形象。大人們要準備好可口的飯菜,要準備送給親戚的禮物,還要準備給孩子們的壓歲錢。而我們只要想好給長輩的新年祝語,就可以坐等收壓歲錢咯。壓歲錢是我最深的春節印記之一。你說,有哪個孩子不喜歡嶄新的脆響的壓歲錢呢?反正我挺喜歡。
春節也是最美好的。因為在外工作的家人會回家,家里顯得很熱鬧,很溫馨。大街上,每一家店都是通紅一片,把年貨擺放在最顯眼的位置上,音響總循環著那首《恭喜發財》;小巷里,家家戶戶張燈結彩,燈火通明。晚上的家鄉更是熱鬧,到處是燈光的天下,遠遠望去就像天上的星星一般明亮。晚上七點鐘開始,就陸陸續續有煙花綻放在空中,偶爾也會有一些孔明燈升上星空。那真是一番美景!
春節特有的美食也深受我的喜愛。又香又脆又好吃的咸餅糖蔥是家鄉春節特有的美食,是我喜歡的美食之一。一年到頭,只在春節這幾天街上有人制售,平日里幾乎找不著它的蹤跡的`。感覺特別好吃,大概是物以稀為貴吧。色澤誘人的甜粿也是春節里好吃的食物之一,把它切成薄片,和著雞蛋煎熟,簡直美味絕倫。當然,春節的美食,還有可口的菜頭丸,還有酸酸甜甜的蜜制梅,還有讓人垂涎三尺的甲子甜湯……記憶中的春節,愿景極為美好,熱鬧的場面,歷歷在目,那濃濃的年味,歷久彌新。
遺憾的是,隨著社會的進步與時代的發展,這份熱鬧似乎在慢慢地減弱了。
過年記憶作文15
踏上歸鄉之路,走進村子,一切都變得不同。首先家家戶戶都貼上了春聯、福字,真是目不暇接。當然,更多的家門口場地上停滿車子,想必是子女們都回來了吧!
我蹦跳著走進家門,廚房里已經支起小桌子,一定是外婆在準備她的過年三件套:餛飩、蛋餃、肉圓。此時,外婆正在趕做的便是肉圓。提前攪碎的肉餡,安安靜靜的待在盆內,麻利地把蔥,姜切成小細碎,放入盆中,此時外公做的工作便是磨山藥,增加肉圓松軟口感。
洗干凈手,我也加入了其中,人手一個磨板開始干活,剛一上手便出了洋相,我本想抓緊山藥,它就刺溜一下從我手中滑了出去,掉到了地上。洗干凈我又開始了第二次嘗試,這次我換成了夾住,果然,它老實了!我放心大膽地干了起來,手使勁上上下下刮著,可是,不知道哪兒又出差錯了呢?為什么我刮出的.成絲狀,而外外公磨出的是綿軟的白漿呢?仔細一看,我才發現原來是我板子拿反了,這次終于調整好了,我又開始了,這次終于成功了!刮了不到兩塊,我便腰酸背疼,挺挺腰,甩甩手臂,我又干勁十足。
混合均勻后,終于到了最后的時刻:煎炸。用手的虎口擠出小圓,放進鍋中炸,這可是沒有幾年的功力完不成呢。我和外婆配合很好,她用多年的功力擠出好看的圓溜的肉圓,我便負責控制火候,把已炸得外皮金黃的肉圓快速撈出,最后再放入鍋中燜上了十分鐘,一切便大功告成。然后,外婆又開始忙碌其他菜木。
年夜飯,豐富的年菜擺滿一佳,合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肉圓外皮金黃,肉送出的鮮香,一口酥酥的感覺,蔥、姜的味蕾食感即刻爆棚,“太好吃了!”過去20xx年里,太多的不開心、困難,再多不堪回首的往事都在一口一口的年夜飯中消失了,在絢爛的煙火下,我們迎來了新的一年,你好,辛丑年!
【過年記憶作文】相關文章:
爸爸的過年記憶作文02-14
春節記憶作文(精選)07-31
[精選]春節記憶作文02-04
記憶春節的作文12-03
春節記憶的作文09-16
春節的記憶作文01-16
春節記憶作文11-27
我的春節記憶作文04-26
有關春節的記憶作文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