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作文4篇(優選)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作文4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鄉作文 篇1
我的家鄉在蘇溪,那里的風景優美秀麗,那里的人們熱情善良。
蘇溪鎮中間有一條又長又寬的江,名叫大陳江。夏天,爸爸帶著我經常去江邊抓小魚小蝦,非常好玩!江邊有一塊又大又寬的草坪,一眼望去,綠油油的.一片,美麗極了!要是夏天來臨,你準能看到人們坐到草坪上玩耍、做游戲,可熱鬧了!
瞧,正在草坪上奔跑的小男孩,就是我!
家鄉作文 篇2
老家在長江邊,屬丘陵地區,既沒有北方的粗獷冷峻,也沒南方的柔婉別致。如果一定要入畫,恐怕會令丹青大師們為難。但老家是用來想的,不是用來看的。
老家有老屋,多依著小山嶺,筑于背風向陽處。土磚墻,連脊的灰瓦在天地交接間錯落著鄉村世代綿延的人情。家家門前的路,無論寬窄都蜿蜒在彼此溫熱的眼神中,走進來是一串串熟悉的乳名,走出去是多少年不忘的鄉音。不翻族譜,也不考證年代,老家的泥土路上和灰瓦下的門里門外,永遠晃動著上了年歲女人的身影,她們似乎不到五十歲就帶著慈祥一塊兒老了,而后一直老在你從懵懂童年到雙鬢飛雪的漫長歲月中。我童年的記憶里就滿是這樣一位祖母的音容,除此而外,可能就是那不挑貧富年年來認領舊巢的紫燕。
燕兒每年到底是什么時候來,我已經不太記得了,總之整個夏天里都有。燕兒來之前,老屋墻上的燕巢是空的。我曾望著那小半個泥球問祖母,為什么不把它弄掉?祖母說不能,燕兒還要來,燕兒是認得家門的;今年它帶了小燕兒走,明年小燕兒就是大燕兒了,回來再帶小燕兒。
那大燕兒呢,我問。
祖母怔怔地看著我。
祖母沒有答案,我也常看著飛來飛去或者歇在檐下的燕兒發呆。
老屋靠燕巢的那面墻,豎放著一架木梯,這是農家常物。有時燕兒也站在梯檔上歇歇腳,更多的時候是我順著木梯爬上去,看看燕巢里有什么。其實在燕兒下蛋之前,燕巢里是沒有什么的,幾縷松軟的茅草鋪在巢底,就是燕兒的窩了。巢是泥筑的,大部分是陳年舊壘,每年燕兒來后又啄些新泥在上面敷上幾層,濕濕地留著燕兒的吻印。
一天天看著燕兒飛進飛出,新燕出巢,練飛。有一天午飯的時候,一只燕兒落在飯桌上,祖母憐愛地捧起燕兒,放在一只手掌心,另一只手在燕兒的背上撫摸了良久。小燕兒在祖母的掌心轉動著腦袋,直到祖母那只手微微一揚,才振翅飛去。我問祖母,燕兒怎么了?祖母笑著說,她累了。
燕兒真的認得家門?老燕兒哪里去了?這疑問擾了我童年的那一個夏天。白天大人們要出門干活,丟下我沒完沒了地想這些。就著一張涼床,我時起時坐地看著燕巢,回巢的燕兒也趴在巢沿看我,我們似乎都想說些什么。記得祖母還說過,燕兒是益蟲(老家人喜歡把小生命都叫作蟲),通人性,要是哪家人家不好,做人不善,燕兒是不會進這家的門的。我不想被燕兒嫌棄。在小燕兒還不會飛的時候,看著大燕兒很辛苦地銜食哺幼,有一次我抓了一撮米飯,爬上梯子放進燕巢里。但燕兒不吃,還把米飯一粒粒啄出來灑到地上。祖母知道后差點笑岔了氣,摸著我的頭說:“傻小子,燕兒不吃你的米飯,她吃蟲子!”
就這么沒頭沒尾地想著,不經意墻上掛著的一件東西讓我動開了心思。那是一只紅絨線結的網眼小袋。老家有個習俗,端午節給每個孩子要結一只這樣的小袋,把雞蛋煮熟后染紅了裝在袋里,先玩后吃。這習俗有什么講究我不知道,現在蛋早就吃了,絨線袋被我隨意冷落在墻角?粗紫麓怪募t絨絡子
,我頓時跳下涼床,沖過去用牙咬下一截來。接著我關上了大門。此時梁上正棲了一只燕兒,我拿了一只長竹桿,不停地靠近她攪動,讓她一刻也不停地飛。也不知過了多久,我被灰塵和汗水染得像只泥猴兒的時候,燕兒也累了,她落到了飯桌上。我興奮地丟下竹桿,跑過去一把抓住。沒等我這興奮達到極致,疲憊的燕兒突然在我手指上啄了一口,痛的'感覺讓我手一松,燕兒又飛了。累極了的我坐在地上喘著,站在巢沿的燕兒胸脯也一起一伏,我們彼此對視著。片刻之后,有些氣急敗壞的我抓起長桿又奔她沖去,可這下燕兒沒碰著,卻把燕巢搗了個粉碎。
祖母收拾著像被搶劫過的屋子,我被罰跪在墻沿。我哭了,但沒有哭出聲,只是淚水在臉上漫過。我知道我的哭并不是為這一跪,我不想搗碎了燕巢的。一連幾天,我看著空蕩蕩的墻壁就有了想哭的念頭,祖母不斷地安慰我,說還會來的?晌铱醋婺傅难劬,總覺得也有幾分傷戚。祖母削了一塊竹片,釘在燕巢原來的地方,這是老家招燕兒安家的一種方法。然而這一個殘夏,燕兒終究是沒有來。
那是我在老家度過的最后一個夏天,隨后就到城里父母身邊念書。許多年過去了,回老家漸然稀疏,城里是斷然沒有燕兒的,那些精靈可愛的燕兒們,永遠凝固在我兒時的記憶中。只是那只燕兒的一啄,讓我一生也難以釋懷。她不明白,我只不過是想在她的腿上扎截紅絨,從此天涯海角,她能認識我,我也能認識她。
家鄉作文 篇3
我的家鄉在江南水鄉蘇州,這里水清魚肥,美麗富饒,所以蘇州人總是想盡法子來做各色各樣花哨的吃食。
蘇式糕點可謂是名揚天下,我尤其喜愛著名的經典款——船點。它的造型可以說是千姿百態,生動逼真。我曾有幸在得月樓吃過幾個船點,記得是香韭豬肉餡,這餡香濃飽滿,鮮美多汁,面皮酥軟脆嫩,筋道彈牙,至今難忘。當然除了船點,還有蘇式小方糕,棗泥拉糕,蟹黃燒賣,杏花樓月餅等,既滿足眼球,又飽了口腹之欲。
蘇式甜點是古鎮游玩的最佳食物,而蘇州正宗的粽子糖是我的最愛。粽子形狀,個頭小巧,甜美的味道和脆脆的口感,令人心醉。在飄著絲絲細雨的午后,踏著掛滿淚痕的青石板路,吃著粽子糖,再登上船上的茶樓,泡上一壺新綠茶解膩,看雨中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寂靜孤獨的小巷子,行色匆匆的行人,聽雨水敲打窗欞的空靈聲響,乃人生一大美事。
餓了?沒事,蘇幫菜不會讓你失望。蘇州城里哪兒都有清淡爽口的`陽春面。將面放入沸水焯一下,撈出晾干,下油湯,撒蔥花,煮個蛋,把面和蛋放在碗里,將蔥花油湯澆淋于面上,水汽氤氳,蔥香油香,直撲面頰。而松鶴樓的松鼠鱖魚更是蘇州的名菜,選用二斤左右的鱖魚,用秘制刀法開片,過油,上桌時用番茄醬汁淋在鱖魚上面,它便發出“吱吱”的聲音,活像一只松鼠,故得名松鼠鱖魚。松鼠鱖魚酸甜開胃,外皮香脆,肉質松軟鮮嫩,令人回味無窮。
蘇州人一代代地傳承著這古老的手藝,這些或甜美或溫暖的蘇式味道也像蘇州人勤勞專注,委婉安靜的性格。而這就是蘇州味道,我的家鄉味道。
家鄉作文 篇4
魚鷹究竟算是家禽呢,還是鳥?我不知道,且在這里說一說吧!
魚鷹的學名是鸕鶿,但是你在鄉人面前說鸕鶿,是沒有人知道是啥玩意兒的,只有說魚鷹,才知道就是會捕魚的魚鷹嘛!我們那兒魚鷹不常見,但還是不陌生的。常常有人肩上挑著小漁船,船上站三兩只魚鷹,走過村巷,到河里去捕魚。魚鷹似乎很興奮,尖尖的鷹嘴微張著,喉頭一抖一抖的發出沙沙的聲音,半張著油亮翅膀,忽閃著。
魚鷹的羽毛是黑色的,在不同角度的光照下,會泛出淺綠到深綠,繼而絳紅的光彩來。魚鷹的羽毛上有一層油,因而在水下也不會濕。
魚鷹捕魚的場面是很熱鬧的。有一次大雪后,在村子外邊的大水壩里,兩只漁船,載來了十來只魚鷹。漁人把魚鷹的脖子扎住,不斷地晃蕩著小船,吆喝著,驅趕魚鷹下水。撲撲騰騰一陣,魚鷹就沒影兒了,沒一會兒,就見它們嘴里叼著魚上來了,邀功似的把魚高高舉在漁人面前。漁人抓起它的脖子,一擠,魚就落進艙里,魚鷹又下水了。真想不明白,魚鷹那細細的脖頸哪來那么大勁兒,能叼著那么大而且亂撲騰的`魚舉起來。
近來看到一個外國人拍中國風情的紀錄片,有漓江上魚鷹捕魚的場景,旁白說,魚鷹捕魚時有記憶的,它能記得自己捕了幾條魚,據說最多能記到七條,然后它就不會再下水捕了,因此這時就要喂它些魚來獎勵一下。那次在水壩里看魚鷹捕魚沒注意這個,只知道最后魚滿艙,魚鷹都借著漁人手中的竹篙上得船來。漁人解了它們脖子里的結,就丟些不好的魚喂它們吃。魚鷹伸著長脖子,一口吞下那魚,就看見囫圇的魚還在動著,順著它脖子溜下肚去了,竟然一下子吞了五六條。
魚鷹在水里很靈巧很勇猛,在岸上就顯得有些蹣跚了,但是勇猛是不減的。魚鷹會看門,有一次去趕會,經過某個村子的一戶人家,門口就站著兩只魚鷹,一左一右。我向門口靠近,想看清它們一些,誰料它們竟然鼓起翅膀,張著嘴,虎視眈眈,想要對我發起攻擊,看它們那認真的樣子,我趕緊退避三舍。
我一直在想,要是能養兩只魚鷹,真是太好了!
【家鄉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家鄉作文04-26
(實用)家鄉家鄉作文09-02
家鄉家鄉作文(集合)09-18
家鄉家鄉的河作文03-05
家鄉作文家鄉的變化05-16
家鄉的水家鄉作文04-05
家鄉的山作文 描寫家鄉的作文06-09
家鄉的冬天作文 家鄉的冬天作文02-25
家鄉家鄉作文(精選25篇)01-08
我的家鄉美麗的家鄉作文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