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家風作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風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風作文1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同日常用品一樣普遍,又像糧食一樣重要,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東西。
家風有很多種,比如不怕吃苦、孝敬父母、好好學習、珍愛時間、好好的利用生命,這些都是家風的一種體現。而我家的家風,只要是小時候吃不上飯的大人,應該都會做到。
有一次,我吃完了飯,碗里還有很多飯黏在碗邊。我剛要跑出去玩,卻聽到了一個嚴厲的聲音,“快回來!把碗里的飯吃完。”我轉過頭來,看到正板著臉的爸爸在冷冷地盯著我,這種目光不禁令我顫抖,我吞吞吐吐地說:“怎……怎么了?”“過來!把碗里的飯吃完!”爸爸依然板著臉。我走了過去,把碗里的飯吃得一干二凈。爸爸見我已經吃完了,心情慢慢平靜下來,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孩子,你知不知道以前有多少人吃不上飯,爸爸小時候雖然吃得上飯,可是有很多次都吃不飽。如果每個人都像你一樣浪費糧食,饑餓將奪走更多無辜的生命。記住,以后一定要珍惜每一樣食物,珍惜這些用汗水換來的'回報。”
這件事過后,我每次都把東西吃完,緊記爸爸的話,做一個珍惜糧食、不挑食的人。
而對于媽媽來說,家風就是誠實守信。有一次考試,我忘記帶尺子了,考完試后,我忘記了還。回到家,媽媽發現我的鉛筆盒里多了一把尺子,立刻皺起了眉頭,馬上把我叫過來質問,我卻若無其事地說:“我接了別人一把尺子,忘了還,我明天就還回去,這有什么大驚小怪的。”誰知,媽媽聽了卻大發雷霆,狠狠地罵了我一頓。我感到很不解,媽媽說:“你借東西不還,別人還會借給你嗎?做人要守信,不能夠言而無信,不然,別人就不會再信任你了。”第二天,我把尺子還了回去,并誠懇地道了謙,那個人也原諒了我。頓時我意識到了誠實的重要。
家風體現在每一件小事之中,只要你認真體會每一件事,每件事都能夠給你一個家風的新認識。
家風作文2
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滾,就會失去雄渾;沙漠如果失去了飛沙的狂舞,就會失去壯觀;家庭如果失去嚴苛的家風,每一個家庭成員也就失去了尤為重要的處世之道。我家的家風,是“誠信”。
誠信的家風,似乎在老祖先時期就形成了,而令我記憶最深的,是爺爺給予我的有關家風的最深刻的教誨。
那時我還小,住在爺爺家。一次,爺爺買了一件上衣,行動不便的鄰居王爺爺見了,覺得很好,就要爺爺也幫他買一件,爺爺便答應了。可是誰知,爺爺再去買時那衣服已經賣光了。我告訴爺爺,讓他不要幫王爺爺買了,要不然得多麻煩啊。可是爺爺卻義正言辭的告訴我:“已經答應了別人的事,是不能反悔的,因為我們要遵守做人最基本的美德——誠信,‘人無信而不立。’如果連這么小的事情都不能做到誠信的話,那我們的社會,又會成什么樣子呢?誠信是我們的'家風,這是千百年來都不變的,你以后也一定要做到誠實守信啊!”爺爺的話讓我無言以對,這是我在上學之前爺爺給予我的一堂課,也是我人生最最重要的一課。那之后,爺爺去了好幾次那家店,終于將王爺爺的衣服買了回來。
就是在那時,我對爺爺的敬佩感油然而生,也時刻銘記著爺爺告訴我的道理,銘記著誠信的家風。這樣的家風,使我們的道德素質有所提高,使我們為人處世更加和諧。
盈盈月光,我選一杯最亮的;落落余暉,我擁一縷最暖的;灼灼紅葉,我拾一片最熱的;凄凄芳草,我摘一束最燦的;漫漫人生,我要采擷世界上最重要的誠信。
我們的祖國,我們的社會,是由無數個家庭組成的,小家聚成大家,如果每一個家庭都有良好的家風,那么我們的社會,一定會變得更加和諧與美好。就如每一個人都遵守誠信的美德,那么我的的祖國,就會更加團結,更加快樂。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誠信,它很微小也很強大,我會一直遵守誠信,遵守我們的家風,弘揚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家風作文3
小時候,我老是抱怨怎么家里面規矩這么多,很煩,常常觸犯了家規就要挨罰,在我的記憶中,這樣的一條家風使我永不遺忘。
這是一個傍晚,媽媽早已做好了飯菜,可奶奶遲遲沒有回來,餓了一天的我看著桌子上豐富的飯菜,咽了咽口水,也不顧爸爸以前說過的話,超起筷子就吃,正當我吃的帶勁時,一雙大手阻擋了我,我抬頭一看,是爸爸,連忙放下筷子,站了起來,臉紅的像個太陽。“你奶奶還沒回來,吃什么!”爸爸斥聲說道。我結結巴巴的說:“我餓了”,這時,門口傳來奶奶的聲音,“開門”,我看了眼爸爸,跑去開門。當我打開門的一瞬間,我看見她皺皺的眉頭上留著晶瑩的汗珠,一種暖暖的親情涌上心頭,我想,我是不對,不該在奶奶沒回來就吃飯,她這么辛苦。我拉著奶奶上了飯桌,這是大家都已經團坐了,我低著頭,問著:“奶奶,今天怎么這么晚回來?”奶奶擦了擦額頭的汗珠,對我說:“今天啊,奶奶事情沒干完,被組長檢查發現東西沒放完,所以啊,回來晚了。”我疑問著:“明天可以干啊?”“不行,今天的事情一定要做完,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每天都有新的任務,今天不做完不罷休。這是你姥姥教給我的,我把它視作家風啊。”我沉思著:“學習也一樣么?”這時,我想到爸爸布置的作業還沒寫完,趕忙下了飯桌,寫了起來,爸爸見了,連忙問:“怎么不吃飯了。”我回答爸爸:“我想起今天您布置給我的作業還沒完成,我寫完了就吃。今天的事要今天做完”一家人開心的笑了,我知道,最開心的一定是奶奶!
幾年過去了,這一條簡單卻刻骨銘心的家風使我的學習有了更大的進步,相信,在將來,我一定會受益終身。
又是重陽節,秋寒料峭。我們去給奶奶上墳,一路上草色青翠,散發出勃勃生機,這讓我更加的思念奶奶,奶奶要是活著該多好呀!到了墓地,看見墳頭搖曳的枯草,我不禁悲從中來。淚眼模糊中,想起了奶奶在世時的點點滴滴。
小時候,奶奶把我看大,陪我一起玩,給我做好吃的,我和奶奶的感情很好。后來奶奶病了,要上滄州做手術,爸爸自己陪著她,日夜無微不至的照顧,真是到了“父母病,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的`地步。由于奶奶是高血壓,得先降血壓,才能做手術,所以在滄州住院就十多天。等到我們去看望她時,奶奶的臉色挺好,可爸爸急得滿嘴起了皰,連說話都不利索,東西也吃不下去了。媽媽讓爸爸回家休息,爸爸執意不肯。他不放心奶奶的病,一直堅持到奶奶出院。
媽媽和奶奶的感情也很好。她說她的持家本領都是跟奶奶學的。奶奶過日子很細,舍不得買好東西吃。媽媽就每星期給奶奶買香蕉、罐頭、糖葫蘆、兔子肉等她愛吃的東西。奶奶去世的時候,媽媽還寫了悼詞。臨出堂的時候。媽媽讀的聲淚俱下,我也泣不成聲,所有來參加喪禮的親戚朋友都被感動地落下淚來。七年過去了,這個場景還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
給奶奶上過紙,磕完頭,我在心里默默禱告:奶奶,愿您在地下安息,我一定會好好學習。
家風作文4
“家風正,則后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家風是一個家的一種道德標準,就如同糧食一般,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成分。在我的家里,也有家風,它教會了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有誠信的人。
人要有誠信,媽媽經常教育我要誠信待人。記得有一次,我和樂隊的一個新進來的同學約好了在樓下的`小廣場教她打鼓,可是天有不測風云,中午卻下起了大雨,本來我把這事忘了,一看到下雨了才想起約好了的事情,我趕忙穿上鞋準備走,可我又想:如果我去了,那個同學沒去怎么辦?媽媽說:“你還是去吧!假如你不去,她去了怎么辦?那同學們一定會認為你是一個不守信的孩子。”“好吧,我去。”到了小廣場,雖然那個同學沒有來,但是我放心多了,因為我是一個守信的孩子。
著名法國作家羅蘭曾說過:“生命不是一個可以孤立成長的個體。它一面成長,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葉。它又似一架靈敏的攝像機,沿途攝入所聞所見。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織造人格的纖維。環境中每一個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長過程的建材,使這個人的思想感情與行為受到感染,左右著這個人的生活態度。環境給一個人的影響,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塑造。”從而也足見家風的重要了。父母的一些舉動,總能夠影響我們。優秀的品質,就是從中培養起來的。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它讓我從中養成了許多好品質,這樣的家風,值得傳揚!
家風作文5
一個家庭,有良好的家風,才能夠和諧的融洽發展;有良好的家教,才會讓子孫后代守德尊規,持續繁榮。我的家庭在家風和家教方面就非常重視這,尤其是我的父親,對我們的要求,尤其用心嚴格。
感恩,是一種傳統美德,也是我們應該履行的義務。很小很小的時候,父親就讓我背誦弟子規三字經之類的,他常說:人要學會感恩,感謝身邊的每個人,別人在你有困難時施以援手,你要做的不僅僅是感恩,還要在他人有困難時,要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幫助他人。我謹記父親的這句話,并努力的完成著。
孝順,百善孝為先。小時候,我常見父親用自己的雙手和爺爺奶奶做著農活,他總是自己辛苦的.干著,讓爺爺奶奶回家歇著。每當我給爸爸送水的時候,他總說:先給爺爺奶奶喝,爸爸不渴。可是我明明知道他很渴,很想喝水,卻不理解他的這種做法。我問過父親,他說:我的父母養育我長大不容易,小時候的我不懂孝順,現在我要好好地彌補。父親用他的實際做法告訴我該怎樣孝順,告訴我孝順的重要性。
睦鄰,鄰居與我們抬頭不見低頭見,如果能做到相互關心,相互諒解,那就給自己和他人都創造了良好的生活環境。記得小時候找父親,那時他們單位住的是一幢瓦樓房,父親住樓上,上下是木樓梯,如不小心走得重或者水弄在樓板上,父親一定要批評,因會影響鄰居。幾年來,我們互相尊重、互相關心,只要有機會在一塊都有講不完的話,說不完的家事,十分開心。鄒家在房頂上種了蔬菜,不同季節有不同的菜,總是熱情的送上門或讓我去采摘。有時我從兩家之間約一米高的隔墻上爬過去,把需要的菜采過來,綠色環保的菜味道就是不一般,吃著放心,然而更多的是暖心。
點點滴滴的回憶,讓我對父親與家庭充滿了深深的敬意和感恩,我愛我家。然而,沒有國哪有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庭是構成社會的細胞,千萬個家庭有好的家風,國家就和諧穩定、蓬勃向上、國富民強。讓我們重視家風、端正家風、涵養家風,共同創建社會文明新風。
家風作文6
關于我家的家風,長輩們一致覺得:誠實守信,善良正直,樂觀向上,勤奮好學,謙虛寬容。關于家風,我的看法是:我覺得家風是人們對社會,對他人,對家人,對自己負責的一種象征。它是修養、道德、氣質、及一切美德的`凝聚。它使人們以德修身,以慈育人;以寬待人,以禮接物;以謙虛對待成功,以樂觀對待失敗。
家風作文7
每個人和小家庭都要有一定的家風和家訓。“國有法,學校有校規,家庭有家風”是人們常說的一句話,但家風家訓是什么?今天我就說說我的家風家訓。
所謂家風,就是自己家庭的風氣,會影響到后代。中國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我家也不例外。我的家風是以德建家,以德治國,團結向上,孝敬父母。我父母總是告訴我,所有的美德中,孝順是第一位的。家庭風格是一個應該牢記在心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能在社會上站穩腳跟,讓自己走得更遠。記住家庭風格,為你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我的家訓是尊師重道,勤儉持家,懂得持家,與鄰居和睦相處。從小受家庭和父母的影響,我以勤勞節儉的風格規范了自己的行為和價值觀。我會盡力去做,同時也會影響身邊的人,讓他們去做。我還能主動跟長輩打招呼。同學們團結做的很好。有時候和同學有點小沖突。是我的錯。我必須主動向同學道歉。只有做好自己的事情,做完作業,才有時間娛樂。當天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要拖延,每天鍛煉,養成好習慣。良好的家庭作風和家庭培訓可以幫助我更多地了解中國文化的進步,讓我們邁出堅實的步伐,成為國家的棟梁,長大后為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
希望我家的家風家訓能代代相傳。家風家訓是正能量,要時刻嚴于律己。我們要從每一個家庭做起,弘揚民族精神。
家風作文8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教。歷史上見諸典籍的家訓并非鮮見,為后人稱頌的也很多。而“不成文”,也是我國家規家訓的一大特點,成為日常生活行為規范的有機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一些家風家訓中的精華融入新的道德建設中,很多膾炙人口的家訓,已經是“家家之訓”,形成家家之風。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道德規范、傳統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它首先體現的是道德的力量。重視家風建設是我國歷史上眾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從古至今,顏之推《顏氏家訓》、諸葛亮《誡子書》、周怡《勉諭兒輩》、朱子《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著不錯家風的思想光芒。歷史上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 等等,同樣展現著不錯的家風。“非淡澹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訓至今為世人尊崇。好的家風不但對自身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著大眾的道德水平與社會的風氣。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風好,這個人就會茁壯成長;原生家庭不重視家風建設,這個人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好的家風會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如:不錯的道德氛圍、健康的思想氛圍、積極的情感氛圍、認真的.學習氛圍、節儉的生活氛圍等等。正是這種氛圍,造就了一個個身心健康的人、有作為的人乃至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可以說,好家風打造了兒童成長的好搖籃。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婚姻家庭領域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戀愛觀上的拜金主義、婚姻中的草結草離、家教中的過分溺愛、孝親中的漠視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會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視家風建設致使自身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訓是沉痛的。它從反面證實了家風建設的重要性。
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實現中國夢的新形勢下重提家風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家庭建設影響著社會建設,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因此,好家風就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從每個家庭做起,讓家家有個好家風、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堅持下去,社會的正風正氣就會發揚光大、中華民族的文明程度就會進一步提升。
家風作文9
看慣了春花秋月,是否還會為季節的更迭而欣喜聽慣了高山流水,是否還會為心中那一抹回憶而驚擾?淡淡的月光,淡淡的流水,家,再次用它那滄桑的口吻述說著質樸的道理。
中國有句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無獨有偶,著民族法國作家羅蘭曾說過:“生命不是一個可以孤立成長的個體。它一面成長,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葉。”因此,家風家訓對于一個人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
中國古有孟母三遷,岳母刺字,而我的家里,也有與此相似的家風家訓。
一——淡然“勝固欣然,敗也從容”,這是我在這個家里感觸最深的一點。每次考試,無論成功或是失敗,家人從來不會說什么,他們教給我的,就是要淡然,在這世界上,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負重前行,人呢,要在乎的無非是我們要做什么,至于結果,就不能為我們所支配。因此,在我讀書的這些年,我從沒因為自己考不好而難過,或許遺憾,但更多的,是淡然的等待下一次機會。
二——自主我的家訓還告訴我要自主,要固守本心。一個人必須要內心豐富,這樣才能從看似相似的表面生活中解脫。如果一個人因為別人說什么,而輕易改變自己的看法,那這樣的人,跟提線木偶沒什么區別。高曉松曾經批評過一位清華高材生,那位高材生說,本科學法律,但后來一位好友的話提醒他,學法就好比是一民族籃球賽的裁判,可你都沒有打過籃球,有什么資格去當裁判?于是,他就開始學習經濟學,不過他參加了一個中央臺的主持人比賽,又發現自己可能會在這項領域有更深入的嘗試。于是博士讀了新聞傳播。無疑,這位所謂的高材生就是那種我干什么成什么,但我啥也沒干,所以我啥也沒成的那種人。而我的家訓,則教會我堅持自己的看法,做自己最好。而對于別人的意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三——勤樸的爺爺和奶奶都是從戰火紛飛的年代走過來的人,他們歷經生活的磨難,衣不避寒,食不果腹,所以對今天的生活特別珍惜。爺爺奶奶常常講那些吃樹皮,挖野菜的經歷,每次看見我們浪費食物,總是厲聲斥責,然后讓我們乖乖地吃完。我很喜歡吃零食,但是垃圾、殘渣也扔的遍地都是,奶奶常常一邊打掃,一邊苦口婆心地規勸。長此以往,我也耳濡目染,自覺地收拾屋子。幾十年前的'貧苦雖如過眼云煙,但這不代表我們就可以舍棄那些良好的傳統習俗,高枕無憂。這世界,并不是一個和平的世界,我們只是有幸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仍有人朝九暮五,顛沛流離,因此,我們依然要勤勞儉樸地生活。我的家訓教會了我勤樸,“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道理。
四——孝敬“百善孝為先”,這幾乎是每個家庭都會教給子女的道理,有的父母說,你們長大了,一定要多陪伴我們,孝敬我們,有的父母說,我不求你們能讓我享受富貴,你們自己只要過好就行了。我的媽媽跟我說,你長大了,一定要帶你爸去環游世界,他那個人最喜歡亂跑。孝敬父母是對父母最大的感恩,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能感恩的話,那么他將來又怎能懷著感恩之心生活呢?親人間的他恨比蝎子還危險。孝,是中華民族亙古不變的主題,而我家的家訓則提醒我一定要孝。
家是我們每個人最堅實的后盾,一個沒有家的人是沒有根的,而如果一個家少了良好的家風家訓,那就不足以稱為一個家。
家風作文10
俗話說:家有家風,校有校規。我們家也有一個良好的家風,我熟記于心。我們家的家風和家里的老阿太有關。我媽媽總是說:少時受苦不算苦,老時受苦真是苦。我們家的老阿太已經有90高齡了,但阿太沒有向前面媽媽描述的那么夸張,那還不是因為我們家的家風好?阿太最喜歡早晨起床鍛煉身體,不管刮風下雨總要從6樓到一樓鍛煉。
隨著年齡增長,阿太已經吃不消跟我們住在6樓,就搬到奶奶家。奶奶家剛好住2樓,下樓也方便,阿太更會常常拄著拐杖到樓下轉轉走走,鍛煉身體。我從那時與阿太分開了,但是我經常去看望阿太。阿太一天比一天衰老,皺紋也在臉上一條條增加,眼窩越陷越深,頭發一根一根正在變白,于是奶奶承擔起照顧阿太的重任。媽媽和奶奶時時會對我說:我們忙時你也去照顧阿太吧!媽媽也總會對我嘮叨:對長輩一定要教順、有禮貌。
記得有一次,為了準備期末統考,我兩個月沒時間探望阿太了,等考試考完后馬上返回奶奶家看望阿太。我剛踏進門就看見削瘦的阿太坐在沙發上,一定在盼望我的到來。阿太老了,有些器官退化了,我喊了三聲阿太才聽見。阿太看看我好像不認識我了,但是她一握起我的手,就認得我,她緊握我的手笑著。
那天中午,我乖乖地陪阿太和奶奶吃了午飯。熱騰騰的中飯是奶奶為我燒的,那里有我的.最愛黃金粙炸蝦,那味道太誘人了,菜一上桌我手忍不住拿筷子,停、等一下。媽媽說道,長輩阿太還沒有開吃,誰也不準動!人齊了再吃。阿太來了,人齊了,我們開吃起來,我給阿太夾了我最愛的黃金油炸脆皮蝦。阿太咬下脆皮蝦,也讓我快點吃。這蝦上還有辣椒粉,嗆的我直咳嗽,媽媽拍拍我背說:咳嗽時不能面對大家。沾滿口水的筷子先不能來夾菜。那頓午飯我吃得特別香,陪著阿太和奶奶我特別滿足。我想就是有家里各位長輩的好榜樣,我們家才會延續著尊敬老人的好家風。
尊敬老人是中華傳統美德,更是我要堅守的好家風。
家風作文11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這便是家風。家風是一個家的全貌,家風是在自己好家風的基礎上去認識別人家中的優良美德。
孝順
家里最年長的是太爺。太爺在十一年前查出了腦血栓,這病使太爺的生活從此不能自理,癱在了床上,連站都站不起來。太太走的早,照顧太爺的重任便從此落在了爺爺這個長子的肩上。天沒亮,爺爺就會早早起床給太爺擦臉,給太爺翻身,擦拭身體,給太爺刮胡子,喂太爺吃飯。太爺不能自己上廁所,所以大小便時常像孩子一樣將床單弄臟,可爺爺從不會讓太爺在不干凈的床單上,他總是在第一時間給太爺換上新的床單。這樣一做就是十一年,這十一年里,爺爺從未抱怨,從未喊累。太爺今年87歲高齡了,爺爺也不再年輕,也六十歲了。從未抱怨的他總是和我說,這是他應該做的,因為他是太爺的兒子。孝順的爺爺,將他孝順的品質一直一直影響著我,時刻提醒我要做一個孝順的孩子。
誠實
從小爸爸就教育我要誠實守信,因為它是做人的道德標準。記得有一次,我把媽媽的香水拿出去和小朋友一起玩,香水瓶一不小心被我們打碎了,回到家我并沒有立即向媽媽承認錯誤。過了兩天,媽媽說她的'香水不見了,怎么也找不著。這時我顯得特別緊張,站在那不敢動,爸爸看出了端倪,拉著我說:“凝凝一定知道媽媽的香水去哪了,是不是?”我低下了頭,說出了事情的經過。可是爸爸并沒有批評我,還表揚我是誠實的好孩子。爸爸說:”香水打碎了還可以再買,而誠實是用金錢也買不到的。我看著爸爸,用力的點了點頭,并把他的話深深的埋藏在心靈的深處。
守時
媽媽是個很有時間觀念的人,每當我沒有時間觀念,浪費時間的時候,媽媽總會對我說,浪費時間就等于浪費生命。大好的青春年華不是來給我們浪費的,我應該珍惜時間。每次媽媽教導我,我都認真的聽。當媽媽與朋友約定什么事情的時候,媽媽一定會在指定時間到達,絕對不會讓朋友等著她,媽媽說守時是一種習慣,而習慣是一種能力。我深深的記得。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他影響著我,改變著我,教育著我。我們應該樹立良好家風,傳承優秀的家規家訓,傳遞正能量,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家風作文12
說到家風,其實我不明白家風是什么。所以我就去問了我的爸爸。爸爸說:“家風就是傳家寶。”我們家的家風是:“誠實守信,勤奮學習,尊敬師長,勤儉節約,和睦相處。”而我,對這幾條家風有自己的認識。
誠實守信就是不要說謊,說到做到。記得有一次,我和哥哥在捉迷藏,我怕被發現,快速地跑進我的房間。就在這時,意外發生了,我把杯子碰到了地上,杯子就摔碎了。哥哥聞聲趕來,看見這一幕,把哥哥驚呆了。正巧爸爸回來了,爸爸看見了地上的碎片,問道:“這是誰打碎的?”我的心里一下就有了兩個想法,心里想:“不能承認。”但我又想了想:“誠實比什么都重要。”在一番糾結之后,我最終還是說了實話。結果,爸爸慈祥地對我說;“沒關系,只要承認就好。快去,把掃把拿過來吧!咱倆這給打掃干凈。”我說:“好的'。”我們倆不一會兒就把這些打碎的碎片清理干凈了。
我們家的家風還有很多:譬如早晚洗臉刷牙;飯前便后洗手;每天早睡早起;不能頂撞大人;不愛占小便宜......
我們家的家風是學習之風,勤勞之風,節儉之風,孝敬之風。它們伴隨我健康成長,愿這些家風常駐我家中。
家風作文13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特有的家風來規范和引導每個家庭成員的言行。今天,我就自己的家風來發表一下自己的見解。
百善孝為先
孝。 這個字幾乎是貫穿了中國上下五千年。古人非常講究孝道,由魯迅的《二十四孝圖》就可以看出。盡管現代社會沒有,二十四孝,那樣夸張,但它依舊十分重要。
我的家庭也非常注重對“孝”的培養,幾乎從我記事起,爸爸媽媽就給我講了許多關于“孝道”的故事,而他們也自始至終都在進行對“孝”的踐行。
爺爺奶奶總是對他們贊不絕口,并讓我向爸爸媽媽學習,做一個孝順的人!媽媽告訴我說:孝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噴涌,它永遠在自己的內心激蕩。
誠實為本
爸爸媽媽常常告誡我要做一個誠實的人,只有這樣,大家才愿意親近你,和你交朋友!而你自身也在踐行誠實的過程中得到升華!
于是,我開始努力做一個誠實的人:不對別人撒謊,哪怕事實對自己再不利,也要實事求是。果真,因為我的誠實和友善,大家都愿意和我做朋友,而我因此也不再孤獨寂寞。
當然,誠實不一定總是不撒謊,直言不諱,有時善意的'謊言更能夠幫助和挽救他人。
不拋棄,不放棄
人生難免磕磕絆絆,但在遇到挫折和失敗時,我不會選擇哭泣和氣餒;相反,我會繼續努力追求,因為我記得—不拋棄,不放棄!
陽光總在風雨后,這是父母常常教導我的一句話。他們告訴我,再遇到問題時,一味地逃避非但不會解決問題,有時還會將問題復雜化,只有迎難而上,努力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才是最實際的。
于是,我懂得了—不拋棄,不放棄!
以上只是我的家風的一部分,他們也許老生常談,耳熟能詳,但卻依舊散發出其亙古的光芒,照耀著我和我的家人,使我們的前方不再迷茫!
家風作文14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最近,隨著“家風”一詞火了起來,腦海中不禁涌現出爺爺奶奶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每個家里或多或少都會有自己的家風所在。
小時候,每次上學校之前,奶奶總愛叮囑我幾句:“孩子,到學校千萬別和同學磨牙(亳州俗語,指吵架或打架),如果有人欺負你,就回來跟我說,我去找你們老師。”!奶奶生怕我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老是有事沒事給我上“政治課”,講一些經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寬宏大量,在學校要和老師、同學和睦相處,不要動不動就和其他人發生沖突。在奶奶的諄諄教誨之下,我基本上沒有和老師、同學發生過矛盾。
爺爺愛給我講很多關于他當年服兵役的經歷,告誡我:“現在的年輕人沒有幾個能吃苦耐勞的。你要從小學會能吃苦,否則不能干成什么大事!”爺爺還教導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有經歷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環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類拔萃。也許這就是“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我想。
現在,我已經步入高中,成為一名高中生,早已養成了樂于助人、艱苦樸素等好習慣。仔細想想,這些都和我們家的家風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 奶奶還是在每次去學校之前給我上“政治課”,爺爺還是時不時在飯前飯后給我聊聊關于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等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非常樂于聆聽他們的一言一語,因為那正是我們家的好家風。
我一直在想,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
如今社會一些不良習氣已逐漸退出人民的視線,“正能量”得以傳遞,如再加上優良家風以打造,那么我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純正,人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也會更加欣欣向榮,繁榮昌盛!
家風作文15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家,家里面都有自己的家風。下面,我就給你們講講我家發生的一些事吧。
我的奶奶今年六十多歲,是一位家庭主婦。她沒有上過多少學,經歷了很多生活的磨難。她平時總是告訴我好的生活來之不易,要勤儉節約。有一次,我的筆袋破了一個洞,就把它扔在一邊,又準備讓爸爸媽媽給我買一個新筆袋。奶奶看到了,就拿了一塊兒布料,比了比、量了量,用剪刀剪出一小塊兒合適的布料。奶奶戴上老花鏡,用針線縫了又逢,一個繡著圖案的“新”筆袋出現在了我的眼前。我接過縫好的筆袋,下決心也要和奶奶一樣勤儉節約。
我的媽媽是一位三十多歲的上班族。她白天上班工作忙,下班后還要照顧我和爸爸,非常辛苦。她總是告訴我:遇到事情要多動腦筋,自己多動手解決。有一次,我有一道數學題不會做,自己也沒考慮,就拿著題去問媽媽。媽媽沒有告訴我答案,只是對我說:“兒子,你自己好好想想,動動腦筋,你可以自己解決的`。實在不會再來問我。”我只好回到書桌前,靜下心來,認真地讀題。最后,我自己終于做出了這道題。通過這件事,我決定無論什么事情都要自力自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愛我的家,許許多多的中華美德需要在這里傳播和發揚,我要成為一個德才兼備的好少年。
【家風作文】相關文章:
家風作文 家風04-29
家風作文 家風作文評語02-04
我的家風-家風家訓作文05-06
我家的家風家訓-好家風作文01-15
家風作文02-10
家風的作文[經典]10-21
家風作文(經典)11-17
家風作文(精選)10-16
家風的作文(精選)10-20
家風作文[經典]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