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家風作文四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風作文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風作文 篇1
中國,有歷代相傳的國風;56個民族,各有各的族風;自然,家家戶戶也都各有各的家風,我的家風啊,孝親敬長,尊老愛幼,就這么簡單。
我的父母從小就教育我,要學會孝親敬長尊老愛幼。見到不同輩分的人正確說出他的稱呼,禮貌地向他打招呼;不認識的根據年齡稱呼,懂禮貌。見到老人獨自一人干活的時候會主動去幫忙,無論是什么,能做到的盡量去做,做不到的盡全力就可以了;見老人摔倒了就去扶,不要和網上那些視頻一樣的思想,要明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況且地上的還是老人,老人身體不如我們一般硬朗……這,讓我想起了幾年前的那一幕,時隔多年,我還依然清楚的記得,那是我四年前的事了。
記得那年,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獨自一人背著一大捆重重的,從山上搖搖晃晃的走下山去,那天,我和表姐在那山上玩耍,見老人走路時搖搖晃晃的,我和表姐眼里盡是擔憂,害怕老人摔倒了,但又想一略而過,但最終我還是選擇去幫助老人了。
我和表姐朝老人走去,對那我老人說:“老爺爺,我來幫您吧,您年紀大了,怕您身體受不住,我和姐姐力氣大,我們幫您背吧!”說完后,老人哭了,對我們說:“小姑娘,你們真好,我現在也就一個人了,老伴幾年前就去了,幾個孩子也常年在外,過年的時候,偶爾會回來,但有時候,會忙到回不了家,我這幾年都是這樣生活的,從沒有一個人會幫我,本以為善良的人一個也沒有,但今天我相信還有善良的人了!”聽著老人說出這些,想到老人肯定很孤獨吧!
我們幫助老人把柴放下,小心翼翼的生怕弄疼了老人,放下后,我們把柴分成了兩半,一人背一點,老人就和我們一起走回家。一路上,我們和老人有說有笑,了解了老人的事情后,也就剛好到家了,和老人告別后我們也該回家了,因為一個小姑娘回家太晚會讓別人認為你沒有家教,還會把自家的名聲搞垮。
回到家后,媽媽首先就問我去哪了,我告訴她,我今天和表姐出去玩了,因為看見一位老人孤苦伶仃的,所以就幫老爺爺背柴然后送老人回家就立刻回來了。我們的家風不是說孝親敬長嗎,還有要幫助老人,不是體現好家教嗎?就算沒有這些家風、規矩,我也會去幫助老人,繼承家風,為下一代做個好開頭。媽媽聽完我說的話后,感動得哭的稀里嘩啦的',還口齒不清的說著:“我的女兒長大了,也懂事了,不要我處處為她超心了,真棒!”聽媽媽說出這么欣慰的話,我也感動。
歷代相傳下來的家風,在我看來和我們的家教一個意思,是一種規矩,更是一種美德。我的家風雖不和別人家的“獨立自強”一樣,但這些還是很重要的,畢竟不能一輩子依靠父母。我傳承了我的家風,他們為我驕傲!
家風作文 篇2
何為“家風”?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即為家風。我們家,也是一個擁有好家風的家族。
聽媽媽說,我們家的好家風是從姥爺開始養成的。那時,媽媽他們居住在一個北方的小鎮上,姥爺是那個小鎮上的一名赤腳醫生。媽媽對我說,她小時候,有一次,一個衣衫襤褸的老人來找姥爺看病,他渾身上下散發著臭味,媽媽聞到了,連忙躲得遠遠的,似乎怕被染上臭味似的;但姥爺卻同往常一樣耐心地給老人診治著。診治完后,姥爺得知那位老人沒錢買藥,卻一邊把藥塞到他手上,一邊對他說道:“老人家不要緊,先把藥拿著,病可不能拖”。事后,媽媽曾不解地問過姥爺,而姥爺卻只是笑著說:“把病人的病治好,才是最重要的.。”她還對我說,姥爺曾經夜里送急診病人進城,當時天黑路滑,姥爺不慎摔倒在地,石子嵌入了他的膝蓋,他卻忍著鉆心的痛,繼續趕路。而且在摔傷的第二天,他還繼續堅持給病人看病。姥爺的事跡使我很感動。
而我的媽媽,也是一個敬業的人。有一次,我夜里突發高燒,第二天中午脖頸歪斜,送到了急診室。媽媽得知這個消息,心急如焚,但她當時正好在組織一場大型招標項目,只好咬咬牙,繼續工作。直到工作完畢,才飛奔到醫院。當時我還小,不知道她的不容易,哭著問她為什么不早點來,是不是不要我了。她咬著嘴唇,沒有說話,眼圈也紅了。而直到現在,我才明白她的不容易,知道她那時的糾結。也看出她舍小家為大家的敬業精神。
媽媽和我之間,就如之前的姥爺和她,并沒有太多言語的說教,但善良、責任、感恩這些溫暖的品質,靜靜滋養著我的成長,這些好家風的傳承,成為我們家溝通的橋梁。或許是因為受到家風的熏陶,我也成了一個懂禮貌,有愛心的人。我利用假期去科技館做過義務小講解員,我和同學們一起去天樂公園撿垃圾、做公益、用自身行動宣傳環保,乘公交車或者過馬路時我會幫助行動不便的人,我還會把吃剩的飯菜拿去喂流浪貓狗……
這種好家風,我會讓它代代相傳下去。
家風作文 篇3
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歷來就重視家風和家規的教育作用。家風和家規對一代又一代的人影響是非常深遠而長久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里的“朱”和“墨”就是指所處的環境。接近什么樣的環境,就會被什么環境所“熏染”。《三字經》里“孟母擇鄰”的故事幾乎家喻戶曉,當年孟母之所以帶著兒子三次搬家,就是為了選擇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
進來聽百家論壇《曾國潘家訓》,我頗受震撼。曾國潘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被稱為晚清“第一名臣”,后來者推崇其為“千古完人”、“官場楷模”。曾氏家族,向來治家極嚴,也很有章法。曾國潘受家風熏陶,對子弟也要求極嚴,并諄諄加以教誨。他的教育指導思想中,諸如在教子弟讀書、做學問、勤勞、儉樸、自立、有恒、修身、做官等方面,都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這就是成大業緣由之所在。
于那些歷史人物比起來,我只是個平常人,但在我的成長經歷中,感受深重的就是家庭教育。“不做虧,不賺昧心錢,心里有盞燈,肚里能撐船。”這是我家的家訓,也是外婆留給我們這些后人最寶貴的財富。外婆是一位慈祥、善良、勤勞、正直的老人。她雖然沒讀過書,但卻很有智慧;雖然沒受到過教育,但卻很有思想。小時候我常常跟在外婆后面,看著外婆獨自一人將小賣部打理得井井有條,對所有人都是一副和藹的面容。外婆一生都光明磊落,從不和別人斤斤計較,在她的行為的感染下,我也學會了正直和豁達。
大年,我和爸爸媽媽回到了外公家,這一間不大的房子里幾乎隨處可見外婆生前的照片,每一張上的人都露出慈祥的笑容,那是她對所有事的.態度,那雙長滿老繭的雙手是她勤勞的寫照,在外婆床前的抽屜里我還翻到了一本已經泛黃的冊子,里面密密麻麻地記載了外婆生前打理小賣部時的賬目,一筆筆醒目詳細的數字映入眼簾,腦海中又浮現出那一句外婆用她一生詮釋的家訓———“不做虧心事,不賺昧心錢,心里有盞燈,肚里能撐船。”
通過這次讓我知道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學會了做人的道理,同時也增進了我與家人之間的親情,不再是整天沉迷于網絡,我會多和家人做這樣有益的活動,謹記家訓,向外婆學習!
家風作文 篇4
人們常說: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師。家風是一種無形的教育,它似無聲的細雨,“滋潤”著子孫后代健康成長。我家的`家風是孝敬長輩,父母經常教育我做一個尊老愛幼、孝敬長輩的孩子,他們以實際行動為我做榜樣。
平時,爸爸對長輩無微不至地照顧。吃飯的時候,爸爸先讓爺爺奶奶做坐下來才吃,好吃的菜總往他們碗里夾;爺爺奶奶洗澡時,又給他們打好熱水。媽媽專門為他們洗衣服、晾衣服、做清潔衛生等,爺爺奶奶生活得很快樂。在父母的熏陶下,我也學會給爺爺奶奶添飯倒水,給奶奶捶捶背,為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洗菜、洗碗、掃地等,減輕父母的負擔。
記得去年春節前,我和爸爸坐車去探望外公。車上人很多,好不容易才找到座位坐下來。又過了一站,上來一位大娘,提著一袋東西,拉著一個三四歲的小女孩。爸爸看見了,連忙站起來,走過去幫大娘提東西,并讓大娘在他的座位坐下來。車上的人實在太擁擠了,擠得小女孩東搖西晃,很害怕。我也站起來,讓小女孩坐下。小女孩高興地說:“謝謝姐姐。”大娘夸獎我是一個乖孩子,車上的人向我投來贊許的目光,我心里甜滋滋的。雖然到外公家時有點累,但是我還是很高興,我的行為得到了人們的贊賞。
家風就像一股清涼的甘泉,滋潤我這棵“小苗”茁壯成長;家風像一縷燦爛的陽光,照耀我健康成長。我會把良好的家風傳承下去,讓孝敬之“風”吹遍神州大地……
【家風作文】相關文章:
家風作文 家風04-29
家風作文 家風作文評語02-04
我的家風-家風家訓作文05-06
【精選】家風的作文01-22
家風作文【經典】02-15
[精選]家風的作文08-21
家風的作文07-05
家風作文02-10
家風的作文[精選]10-27
(精選)家風的作文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