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美麗中國,雙“碳”有我-環保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麗中國,雙“碳”有我-環保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環境保護對人類而言是很重要的事情,初中政治課本上強調“綠色新發展理念”,甚至聽老師說,今年職教課本也增加了與環保、綠色發展相關的內容。
第一次聽說“碳中和”“碳達峰”是在中考前夕來自化學老師的提醒,偏科的我當時聽的迷迷糊糊,看著兩個嶄新的名詞反復出現在考卷上。后來,在支付寶螞蟻森林環保項目里,我又看到這熟悉的字眼:亞運碳中和。這次我系統地了解到:“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量,實現正負抵消,達到相對“零排放”。而碳達峰指的是碳排放進入平臺期后,進入平穩下降階段。碳達峰與碳中和一起,簡稱“雙碳”。”碳是指由碳元素組成的資源,碳用量越多,引發的環境問題越大。全球變暖是人類的行為造成地球氣候變化的后果。全球變暖已經引致冰凍圈大范圍萎縮,包括冰蓋冰川質量流失、雪。
中國自然資源部于2020年5月14日發文《淺談海洋和冰凍圈的變化及風險管控——看氣候變化尋應對方案》,提煉了聯合國發布的報告的主要觀點:全球氣候變暖與人類息息相關,應將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文明建設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完善政策體系。澎湃新聞于2022年8月21日發文《以歷史視角看待全球氣候變暖》,指出今年極端高溫天氣希望引起大家對參照系的關注,從而注意全球變暖問題的時間性、時空性。在全球變暖的前提下,雙碳顯得有很大意義。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對維持生物圈中的碳、氧氣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最喜歡的b站up主“一方見地”,提倡用植物觀察世界。
第一時間出視頻探討2020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生物多樣性公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她以優美的文字、清晰的畫面,揭開多種野生植物的神秘面紗,并做科普。她說:“母親節寄益母草祝天下的母親都能擁有綿綿無盡的韌性和從容不迫的能量。”“草木榮枯教會了我,生命的開始就要學會告別。”“立秋,讀懂一棵小草的從容不迫。坦然接受生命中的各種狀態。”她是我心中妥妥的優質偶像。通過植物,與自然和諧相處,又能學到做人的道理,何樂而不為呢?
還記得央視經常放的公益廣告嗎?為了保護生態環境,塞罕壩三代人牢記不忘使命、艱苦奮斗、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在黃山漫天的荒漠,用雙手創造荒原變成林海的人間奇跡。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讓我們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