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和諧的作文9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和諧的作文9篇,歡迎大家分享。
和諧的作文 篇1
生活是多樣的,每個人眼中、心目中的生活更是異彩繽紛的。作文,本來就是對認識到的生活的真實的反映。寫出真正、獨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小學生作文就是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的事情用恰當的語言表達出來。但是,小學生往往忽略身邊的事情,不容易挖掘身邊的題材,他們覺得寫作是一件頭痛的事,有的作文胡編亂造。怎樣讓學生在寫作時做到有真話說、有真情訴,讓學生把作文變成感興趣的一樣東西,讓學生愛寫,并能通過作文正確的表達自己的觀點表現出自己的內心世界呢?那就是給學生營造輕松和諧的作文氛圍。
一、命題自由
作文命題有時與學生的積累不一致、與學生的興趣不一致、與學生的思路不一樣。這樣,學生的信息被深鎖在大腦里,作文時就會無從著手。其實,作文命題不在乎"大"與"小",而在于能否給學生發揮真情實感的空間,能否給學生提供"我手寫我口"、"我手說我情"的題目才是關鍵。為此,我校提倡讓學生自己命題作文,給學生命題的自由。作文題目不受拘束,允許兒童自由選擇,寫作的東西也是學生真正關心的。這樣學生的作文貼近生活,貼近他們的思想實際,并保證學生寫作的自主性,讓學生有感而發,有話可說。由于自由命題的作文寫的是他們想要說的話,所以不會增加他們的負擔。這樣,他們的世界變得豐富多彩,對于發生在自己周圍的一些事以及和教材中所固有思想形成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認識,懂得用自己的眼光去觀察理解社會現象和知識,打破了思維的定勢,積累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識和材料,一旦“量”已足夠,“質”便不會沉默太久,“靈感”來了,寫作動機就會產生,作文所表現出來的就會是自己在實踐中所獲得的新的看法和思想。
二、情感自由
情感自由是指學生有真實地表現自己的喜怒哀樂等情感的自由。老師不要在寫作之前就在情感上對學生進行牽引和導向甚至強制。寫作之前不要以“主題思想”來規定孩子的情感要“歌頌”、“熱愛”、“悲痛”、“幸福”等等,寫作之后不指責學生的情感不到位。學生為真情而寫作,為興趣而寫作,只有給學生表現情感的自由,學生才能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只有真情實感,才會感動人。規定情感性質或強逼學生抒“情”,都是不尊重學生的表現,也最束縛學生的心靈,扼殺學生的寫作激情。
自從提倡自由作文以后,學生的習作在情感這一方面表達得淋漓盡致,感人肺腑。丁佳月同學在《思念》一文中寫道:“……日子一天又一天地過去了,雖然每次回家沒人跟我搶東西吃,沒人搶我的電視了,但我心里空蕩蕩的,再也沒人享受我的快樂,再也沒人分擔我的憂愁。我的心事也失去了傾訴的對象,好寂寞,用一個適當的詞——度日如年。再想想與姐姐那段快樂的時光,真是好懷念喔……”在日常生活中,丁佳月同學是個心思細膩、多愁善感、林妹妹式的女孩,上面這段話寫出了她的真實情感,催人淚下。邵士平同學在《笑傲人生》中寫得有血有肉:“……心中沒有陽光的人,勢必難以發現陽光的燦爛!心中沒有花香的人,也勢必難以發現花朵的嫵媚,讓我們以豁達開朗的態度去笑傲生活吧!別小雞肚腸,別斤斤計較,別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解開心靈的束縛,輕松自在地體驗人生,使生活充滿歡樂……”是的,現實生活中,他就是這種人:豁達開朗,從不與人斤斤計較,具有大將風度。可見,自由作文實質就是學生個性的真實寫照,也是發展學生個性的有效途徑。
三、時間的自由
以前,我們是課堂交稿,逼得學生胡編亂造,而且大多數是千篇一律。其實,課堂作文是談不上真正的寫作自由的,作家的作品都不是在規定的時間里交卷的。本次作文改革,讓學生跳出當堂完成或當天布置明天完成的傳統格局,交稿的時間不統一,在想寫的時間里寫,只要在一周內交稿。“作文來源與生活”,這一改革,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走出課堂、跨出校園、跨入社會,多角度地看待身邊的一切事物,可以在圖書館里查資料或調查訪問,給學生充分思考和準備的余地,在充分接觸各種人和事之中進行有感而發的寫作。有了那么多的實踐經驗,學生也就不會胡編亂造、生搬硬抄,而會把實踐中的真實的感受溶入到作文中去,學生在作文中找到樂趣,不會為了作文而作文了。這樣的寫作比在課堂里完成一篇作文有意義得多。而今,在學生看來,作文不再是一種苦差使,不是搜腸刮肚的擠牙膏,也不是可有可無的裝飾品;作文是抒寫心靈的園地,是聯系社會的紐帶,是人生的一個組成部分。
四、形式的'自由
形式的自由就是在題材、體裁、格式、篇幅等方面都不作約束,放開讓學生寫自己想寫的東西,想怎么寫就怎么寫,記敘文、詩歌、童話、故事、科幻等都可以。由于作文放寬了形式方面的要求,寫的是學生想說的話,因此,本學期的作文真是應有盡有,讀后感、議論文、詩歌、散文等形式的作文數量大增,大大提高了作文質量。
五、評改自由
長期以來,作文批改一直是語文教師最感到頭痛的事,不僅因為一本一本批改費時費力,還因為這種批改往往是勞而無功,學生或者是只看一下分數,或者是這次指出的錯誤下次照犯。其實,根據語言習得理論,學生的作文水平主要是通過自己大量的寫作實踐提高的,而且,語言能力的發展是呈階段性的,當學生的認知水平、表達能力還沒有達到一個更高的水平之前,即使教師指出了他的錯誤,他也還會再犯,直到他超越了這個階段。因此,我們學校大膽舍棄全批全改的作文評改方法,把時間和精力用在賞評上,提倡評改自由。評改時,學生可對自己文章的版面設計或文章中的精彩片段或精彩文章重點評改,重及時反饋,或組織學生互批互改,或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己批改。也可對學生作文進行階段性評價的評改方法,即對某一學生前一段作文中存在的帶有共性問題一一指出,并提出改進措施和辦法。這樣做既沒有增加教師負擔,又對學生有切實的幫助。
文章是一種精神產品,它的個性特色應該是最明顯的。由于生活閱歷、思想認識、性格愛好等各方面的差異,學生寫出來的文章自然應該不同。因此,對學生的作文,我們是從多方面正確地、客觀地去評價,只要合乎基本要求,都要加以鼓勵、表揚,給予充分的肯定,并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打破束縛思想的框架,給他們思想、言論以自由,他們便會毫無顧忌地道出自己的心聲,講出自己要講的話,這樣文章才個性,才能創出新意。評改作文時要給評改人以充分發表自己意見的自由。無論是學生評改還是教師評改,都真實地、不拘一格地說出自己的看法,不因襲篇章、結構、主題的老套。美國學者杰絲。雷耳說:“稱贊對鼓勵人類靈魂而言,就象陽光一樣,沒有它,我們就無法成長開花”。學生雖然好喜歡表現自己我,但也有自己的個性和自尊心。因此,對他們的作文要求不要過分地吹毛求疵。不要因為學生作文不圍繞“標準”進行寫作,就胡亂“槍斃”學生的勞動成果,這樣不但不能發揮學生自我意識,更談不上培養靈活、開闊、獨立自主的思維能力,還提及什么創新,就連學生的寫作興趣都自然而然地淡化了。自然親切、如耳語般的評語,才最啟迪學生的心靈。我在課堂上的評價采取了靈活的鼓勵方式,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進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和作文的創造性。
和諧的作文 篇2
旅途很美好,我們行走在靛青色的湖泊之畔,彼時的蘆葦已經被秋霜染成枯黃,在風中憂郁地漸次倒伏,南歸的大雁,馱著鉛灰的積云,讓飛翔貼滿了天空,乘船緩緩穿過廣闊的大湖,在外子般平靜的水面劃出靜靜擴散的波紋。此番可惡的景象,使我們的每一個人都如癡如醉。然而,遠方湖邊那堆積如山的白色垃圾就好似一位生物入侵者一樣,打破了本該有的寧靜與和諧。
科技的進步是否就一定會破壞生態環境?社會的發展是否就一定會將美麗而鮮活的大自然踩在腳?人類的生存是否一定要以犧牲其他生物的前提?答案是否定的,人與自然還可以存在著另一種關系,那就是和諧。
那些堆積如山的白色塑料袋,遠遠地望去,就好比一朵朵雪白的櫻花紛紛降落在這方土地上。可是,它們畢竟是些失去靈魂的櫻花,是櫻花的尸體,躺在靜靜的湖面上,散發著與身俱來的惡臭,染黑了一泊又一泊的湖水。
天空像是一張常年飽含淚水的面孔,有著灰暗的語焉不詳的`悵然。是否也在悼念帝一泊一泊永不復返的湖水。是否也在哀嘆人類的無知和短淺?
但是,悲劇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惋嘆以及后悔莫及,的人開始樹立環保意識,越來越多的人投身于環保工作。人們開始以一種更為和諧,更為友好的態度對待自然。當一個人的良知開始復蘇的時候,這個世界就有救了,曾經有人這樣無奈而又滿懷希望地對我說過,那雙失了焦跎的迷惘的眼睛一直注視著前方,那遙不可及的盡頭,因為盡頭是光明,是和諧之美。
多年之后的今天,我才意識到那些萋萋離離的斷碑殘竭,在寂靜的歲月中,美得這樣辛苦與悲壯。我始終相信,當人們舉起和諧之杯的時候,那些像櫻花的尸體般的白色必將撲向盛大的死亡。
和諧的作文 篇3
現在我們的社會是一個和諧的社會,不是以前的'封建社會了。在這個和諧社會中,每天都會有許多好人好事。每當提到好人好事,我就會想起那天的下午,想起那個幫助我的阿姨。那是一個星期天的下午,媽媽讓我到商店去買一些蘋果。我買好了蘋果,付了錢,回來時蘋果卻掉了。快走到家的時候,由于蘋果太重了,塑料袋破了,蘋果都散落在了地上。怎么辦啊!
就在這個時候,我家隔壁的阿姨出來了,見我站在這,還有滿地散落的蘋果,頓時知道了是怎么回事。她走過來,對我說:“你的袋子破了。正好,我要去買菜,帶了一個布袋。”說著,就從包里掏出了一個布袋,又對我說:“你先把蘋果裝好,拿回家。再把袋子還給我就行了。快去吧。”我點了點頭,接過阿姨手中的袋子,把蘋果裝好,快步跑回家去。邊跑邊想:“這個阿姨真是一個好人。”我跑回家,將蘋果放在水果筐里,又急忙出門。看家阿姨還在那里等我,我快步走過去,把袋子換給了阿姨,對阿姨說了一聲:“謝謝您.”那阿姨笑了一下,轉身走了。每當聽到’好人好事“這個詞,我就想起了這件事。是啊,這就是我們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所導致的。祝我們的祖國繁榮富強!
和諧的作文 篇4
聽!這邊有美妙的聲音。啊!那邊也有……到底是什么聲音吸引了我,快看看吧!
“嘩啦啦……嘩啦啦……”水籠頭哭泣著。不一會,水籠頭停止了哭泣。小明洗完手后沒關水籠頭,小紅見了,忙攔住他說:“你好!同學,用了水籠頭可要關緊哦!可不要浪費水資源哦!””嗯,我明白了。我馬上去關水籠頭!”說完,轉身去關水籠頭。倆人開開心心地笑了。這悅耳的聲音教會了我們節約水資源,時時處處做一個保護環境的好孩子。
樓道里,張濤背著重重的書包沖下樓,不小心撞倒了正急著上樓的小妹妹……“嘭”的一聲,小妹妹被撞倒在地,“哇哇”大哭,樓道里頓時圍滿了同學。張濤扶起小妹妹,尷尬地說:“小妹妹,對不起。哥哥不是故意的,你就原諒我吧!”小妹妹抹著眼淚,嗚嗚咽咽地說:“是我走得太急了,可是腳好疼……”張濤說:“那我幫你揉揉吧。”說著輕輕地搓揉著小妹妹摔疼的腳……好一幅和諧的`畫面啊!這禮讓道歉的話語多么溫暖,多么令人感動啊!
殘疾的老奶奶坐著輪椅,來到了紅綠燈口,正準備過馬路時,李阿姨來了。她握住老奶奶輪椅的手柄,笑瞇瞇地對老奶奶說:“大娘,我推您過馬路吧!”“不用了,我自己能過去!”老奶奶急忙說。李阿姨說:”大娘,沒事的,我的母親年紀也和您差不多,當她遇到困難時,我相信也一定有人幫助她的。”李阿姨推著老奶奶過了紅綠燈口……這尊老助人的話語不正是時代的旋律嗎?
你聽,到處是和諧之韻,這和諧的音韻響徹大地,響徹人間,響徹每一個人的心田。讓我們融入社會,去譜寫和諧之韻,去感受和諧之韻吧!
和諧的作文 篇5
學生之間的相互關系和自身的心理素質、思想品質也是影響學習情緒和效率的重要因素。如果學生之間不團結,妒忌比自己優秀的,恥笑不如自己的,就會產生極大的內耗,哪還能活潑、愉快地學習呢?
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班級授課制的形式,組織集體的、自主協作的教學活動,使學生不同的認識水平在共同的活動中展開思維,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團結合作,共同發展。這樣,學生才能在教學中保持良好的心態、健康的心理,你追我趕,積極向上,形成生動活潑的學習情境。我在課堂上有時不失時機地組織學生共同研討,合作“攻關”,讓學生體會到集體的力量。我還經常適時地組織學生介紹學習經驗,作業互查,向家長互報成績,課外讀物互通有無,從而形成團結和諧的班風。
另外,還注意把學生的個人競爭和集體競爭結合起來,把小學生好強、好勝的'心理引入正軌。如,組織學生在“數學撲克”游戲中進行計算技能的訓練,至少要兩三個人參加才最有趣。在小組內是個人奮斗爭第一,在組與組之間是各組內部團結合作爭團體第一。個人努力的成果,有助于小組取勝;小組同學互相提高,又能促進個人的進步。同學之間既是學習互助的好友,又是學習競爭的對手。他們為同學的成績而樂,為同學的學習困難而憂,人人樂于幫助同學進步。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學習者保持健康、樂觀的情緒,積極奮進的意志,越學越高興,越學越愛學。
和諧的作文 篇6
和諧,像一陣被秋水點亮雙眸的秋風,像一片被霖雨打得濕漉漉的花瓣。擁抱和諧,如同粉荷擁抱花瓣上的一滴露珠,仿佛太陽擁抱大地的一片燦爛。
大自然賦予我們美的享受。或聆聽小泉叮咚,或觀看群鳥飛翔,或感受鮮花芬芳。陶醉于大自然,你會如釋重負,周圍的一切仿佛和你的生命相同,你的靈魂會B進泥土和水的靈性中。
大自然把和諧抱在懷里,撥動它的琴弦,彈奏生命的樂曲。忽然有一天,琴弦段了,再也彈奏不出美妙的歌曲。
是誰把清澈的天空變得昏暗黛色?是誰把茂密的樹林變得黃沙漫天?又是誰把清澈的`小溪變得渾濁干涸?
隨著人類對環境的破壞和人口的劇增,我國的人均土地面積為0。777公頃,僅相當于世界人均土地的1/3,耕地面積為12823.31萬公頃,人均耕地面積為0.10公頃,森林覆蓋率僅為16.55%。沙塵天氣遍布大半個中國,每年因沙塵造成的經濟損失達到540億元。從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世界上就有1029次水災的記載。臭氣層遭到嚴重破壞,野生動物瀕臨滅絕。
大自然失去了生態平衡,小鳥已無家可歸,再也聽不到清脆動聽的鳥鳴;天空不再空靈清澈;再也看不到深邃美麗的雙眼。而治療大自然傷痕累累的靈丹妙藥在哪里呢?
燕子去了,會不會再來?楊柳枯了,會不會再綠?小河濁了,會不會再清?天空暗了,會不會再藍?
和諧的歌曲唱了一半就戛然而止。何時才能繼續下去?
重溫一抹美麗的心情,撫慰一顆疲憊的心靈,回首一段波折的奇跡。擁抱和諧,看云卷云舒;擁抱和諧,看花開花謝;擁抱和諧,看潮起潮落。
和諧的作文 篇7
學校,是培育人才的地方,要是這兒都不和諧,人與人之間關系緊張,彼此同仇敵愾,那怎么能培育出優秀人才呢?構建和諧社會豈不成了一句空話?所以,我呼吁:構建和諧校園,得從小事做起。
構建和諧校園,得從小事做起,得講民主。師生之間相互尊重,教學相長。比如選個班干部、隊干部什么的,來個群眾提名,或報名競選,投票表決,不再是老師說了算,這就是件好事。這事看起來小,卻是學校班級管理的`一個良好的舉措。這是對我們學生的極大尊重。自己的領導自己要滿意,要是一幫手下不服自己上司的隊伍,怎么團結得起來呢?所以,“民主”是好辦法。但是“民主”也要公平,要是誰因為種種關系得到了“優惠”,那“人民”就不服了,不支持領導,那還是一幫散隊。所以真正民生選出來的干部在同學中肯定能建立威望。教師管理起來也自然輕松。
構建和諧校園,得從小事做起,得講誠信和友愛。講誠信就是師生之間要待人誠懇,說話算數。比如借了錢要還,不無理取鬧;損壞東西敢于負責,要照價賠償;作業上午忘了帶,下午必須帶來。這些都是讓人與人之間更加信任的前提。講友愛,那就是做件事情,大家一起來幫忙;有人受傷了,大家都來關心他;兩個同學有矛盾了,大家一起來勸解……只要師生具備了這些,大家在誠信和友愛中,教與學的效率肯定提高。
構建和諧校園,得從小事做起,得講安定有序。講安定有序就是要求師校生在校期間要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相互安定團結。同學之間不要以大欺小;不要一不小心把那位碰了,那位就要“打擊報復”;不要人家不注意把你東西弄掉了就非要人家怎么樣;不要一下課或放學就橫沖直撞……如果一個學校不安定有序,學生連安全感都沒有了,還談什么構建和諧校園呢?所以,大家應互相關心一下,少打一拳,少罵一句,或許就多一份友誼,多一個好朋友,何樂而不為呢?
要構建一個和諧校園,就要從小事做起,讓學生自由,老師領導行事公平正義,人與人之間講求誠信,大家團結友愛,人人充滿活力,學校安定有序。大家少一點抱怨,少一點敵意,少一個忌恨。構建和諧校園就不是夢想!
和諧的作文 篇8
小區內處處充滿溫馨、和諧的音符。
第一樂章
“咚——咚——……”家里的鐘敲了6下,6點了。某董樓中,有位叔叔今天出差回家了,在這期間,是鄰居的一對夫婦幫他帶的小寶寶。這對夫婦自己的小寶寶才出生幾天。
這對夫婦剛吃完飯,“叮鐺——”門鈴響了。“哎呀,你回來啦?吃飯了嗎?如果沒吃就在我家吃吧!”“謝謝,不用了我已經吃過了,這些天麻煩了您這么久,真不好意思。哦,對了,聽說你們也有自己的寶寶了,這是我送給寶寶的出生禮物。”“別,那多不好意思呀,我門都沒送給你禮物。”“你們的情就是最好的禮物。”
……
第二樂章
這個時辰,大家都下班回家了,終于回到舒適的家了。家人們為他們拿包、給水,還準備了一桌豐盛的晚餐。讓他們總能感到家中的.溫暖。
瞧,“叮咚——”門鈴響了,“噢,回來啦。”“恩……”“瞧把你累的,今天上班順利嗎?有沒有有趣的事呀?”“今天太高興了!”“先坐下。”“能說來聽聽嗎?”“當然可以!”
“今天……”
第三樂章
我家樓下的小妹妹,在睡之前她都要練練琴。遇到總是彈不好的地方,她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眉毛擰成了一團。
而她媽媽卻不:“別急慢慢來,明天還可以接著練,越急就越練不好。”看著媽媽溫柔慈祥目光,仿佛心中充滿了溫暖,眼眶有點濕。
慢慢地,終于練好了。
這時,墻上的鐘敲了9下,9點了。大家該上床睡覺了,夜間的樂章隨著溫馨的音符結束了。
和諧的作文 篇9
暑假,為了鍛煉身體,我和爸爸媽媽經常去山前大道騎行。
那天,我和爸爸媽媽出發了。一路上,一家人說說笑笑,十分和諧,不知不覺已騎行了一個多小時。忽然,爸爸的車子發出“咔噠”的聲音,我們趕緊跳下車子查看,萬萬沒想到,鏈條罷工——斷了!這如同一個晴天霹靂!我們已經離家十多公里了,這里地廣人稀,別說修車,就是找個人都很難啊!怎么辦?推回家,太遠了!我們一起商量,我想由我騎“罷工”車,爸爸騎我的山地車牽引著我前進,怕不安全,被爸爸媽媽否決了。我們又嘗試一種方案:三人都騎上各自的車子,由媽媽牽引著爸爸前進。可是不出三百米就失敗了:媽媽騎著小坤車牽引著魁梧的'爸爸太費力,這個方案也流產了。我靈機一動,騎上媽媽的小坤車獨自前行,媽媽騎上“罷工車”,爸爸騎上山地車牽引著媽媽緩緩前進。這個方案就這樣運行起來。我們三人互相幫助,互相鼓勵,爸爸媽媽配合很默契:上坡時,媽媽上體前傾,右手緊握車把,左手拉緊爸爸;下坡時,媽媽松開爸爸的手,道路平緩之后再牽爸爸的手,我則不時地為爸爸媽媽加油……就這樣,我們一家三口溫馨浪漫地堅持了十多公里,終于到達終點——自行車維修點,我們三人相視而笑。
通過這次騎行,我感受到我們一家人的默契與和諧。我們一家三口是“鐵三角”,這個家因我們的共同努力而和諧溫馨,我愛我家!
【和諧的作文】相關文章:
和諧作文:塑造和諧04-21
和諧與不和諧作文06-09
和諧的作文08-06
(精選)和諧的作文08-07
和諧的作文[精選]07-15
和諧的作文【經典】10-14
(經典)和諧的作文11-09
和諧的作文(經典)09-25
[經典]和諧的作文10-26
(經典)和諧的作文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