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國學作文集合九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學作文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學作文 篇1
古典詩詞是我國文學寶庫的珍寶。四言詩經,五言古風,唐詩宋詞,構成了詩歌國度中無比壯麗的景象;飽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審美意蘊,是我們祖先智慧的結晶,是中國文化最燦爛的瑰寶之一。清詞麗句,恢弘奇偉;遨游詩海,美不勝收。
古詩是什么?要讓兒時的我來說,那就是一些稀奇古怪,難以理解的句子。而這些難以理解的句子,在考卷上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在低年級時,背古詩對我來說是最復雜不過的了,背個詩簡直比登天還難吶!可當我今天看了《國學小名士》后,我看到各位哥哥姐姐們那脫口而出的背詩速度,實在讓我驚呆了!他們口中那一句句優美的古詩,都是祖先留下的財產,這一份份財產,是古人智慧的結晶,是中華燦爛文化的啟明燈,照亮了我們對古詩熱愛的激情。
古詩句的境界也很高,不只是字面上的描寫風景、人物、心情等,更重要的還是隱藏在詩句里的深層意義。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這句詩句提醒我們要珍惜時間,不要虛度光陰,時間是不會倒回來的。"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句詩告訴我們要像竹子一樣堅強,頑強。"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句詩告訴我們做凡事都須艱苦鍛煉,不斷磨礪,才能取得成功。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句詩是勸告我們小時候要努力,不然長大了想后悔也來不及了
古詩句的意境也很多,讀著讀著,眼前就出現了一幅幅動人的畫面。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伊人獨立花下,落英繽紛,一雙春燕在細雨中飛翔。晏幾道把相思都描繪得如此浪漫,在下真是佩服。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蕩漾,閃爍耀眼,正好展示著那美麗的風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霧朦朧,縹縹渺渺,又顯出別一番奇妙景致。妙哉!妙哉!
可是自從有了電腦、手機這些高科技的東西后,人們有什么問題就會使用它們查詢,可以搜到很多的滿意答復。正是因為如此,人們才變得很少去通過書籍查找資料。那就更沒有多少人會去在意故事詞了。
我通過看《國學小名士》對古詩詞加深了理解。古詩詞已不再是需要死記硬背的東西了,古詩詞是每個中國人必須了解的文化,古詩詞有著悠久的歷史,其中也包含了我們祖先的智慧。
中國,隨著時間的流逝,語言也發生了多次的變化,從古人說的文言文到現在說的白話文,文言文現在也成了學習的一種,它們都被挖掘了新的價值,這種價值是無價的。
我對《國學小名士》里的哥哥姐姐們都贊不絕口,我要向他們學習,多積累古詩詞,多了解祖國文化,多看些好書,多儲存有用的知識。
同學們,讓我們向祖國的璀璨文化走去吧!讓我們向古詩詞的方向前進吧!
國學作文 篇2
漫步人生路,一年年寒暑。多年來我已成長了許多,亦變化了不少,但始終未曾改變的是:我依舊踏著國學的腳步,走著屬于我的道路。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對于兒時與米飯作斗爭的我來說,簡直是是私人訂制一般。每當我想拋棄碗中剩飯時,這首詩便會不經意間在我耳畔回響,讓我著了魔一般將飯塞進嘴里,緩緩吞下。從其中我學會了節儉和珍惜。
初中時,我離家百里,到縣城里去求學,心中總不免有些苦澀。人都說“少年不識愁滋味”,但在那時我卻深味“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是一種這樣的傷感。
大抵也是在那個時候,由于深患“獨生子女癥”,我根本找不到一個朋友,總是一個人形單影只。正值無奈之際,《論語》和《中庸》卻突兀地從書柜角落走進我的生活,帶我走出了這無人問津的境地。一個告訴我“直兩用中、不偏不倚、適可而止、過猶不及”才是處事之道;另一個告訴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才是為人至理。于是乎我漸漸交到了一些知心好友,漸漸遠離了孤獨。
三年初中生活一晃而逝,三年的同窗終究是要走散。在那時我終究是領會到王維寫下“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時的傷感;也終究是領略了王勃“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豪放灑脫。
驪歌仿佛還在耳畔回響,我卻已然踏進了高中的大門。也依舊是離家甚遠,雖是已不復往日的憂傷,但身邊卻充斥著喧囂,內心充斥著迷惘。正值迷茫之際,似乎是受了那文藝范十足的老師的感染,我又重新捧起了那一本本已然放下的國學經典,開始細細品味起來,去尋覓那錯過的風光。雖然時間不長,但那一本本經典卻如同那蓋不住的茶香,在我四周散開了,縈繞在我的身旁,洗凈去那些喧囂,拂去那些迷惘。夜明珠的光芒在喧雜浮躁的白天被太陽似火的光輝遮蓋,而到了夜幕降臨,萬籟俱寂的時候她就默默地發出屬于她自己的獨特的光芒。而國學經典不就像這夜明珠一樣嗎?當我們心靈嘈雜而無法沉靜下來的時候,我們就會將它忽視,從而無法欣賞其美麗。而當我們心靈的灰塵沉淀下來,騰出一片安靜的時候,它們就會散發出迷人的光輝,引你走向光明。它們就像是一把把古色古香的撣子,為我們拂去心靈的灰塵。
帶著一顆已然純凈的心靈,我又將踏上新的征程。《詩經》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鳥鳴嘰嘰喳喳,書聲朗朗入耳,墜入在國學的海洋,享受這清新的空氣,這是何等樂趣?
歸期未有期,只愿輕踏國學的腳步,去尋覓那一抹縹緲的墨香,尋找那屬于我的遠方。
國學作文 篇3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指出,我黨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國學是傳統文化之魂,弘揚傳統文化必然離不開國學。著名紅學家,原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院長馮其庸對國學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倡導大概念國學,這對深刻理解國學甚至中華文化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我個人所理解的國學,是大概念的國學,也就是中國學術的簡稱,它應該是包羅宏富的,其中,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學,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學和諸子學,以屈宋為代表的楚辭學,以左遷為代表的史學,以韓柳歐蘇為代表的文章學,以《詩經》、樂府、李杜韓白蘇辛周姜為代表的詩詞學,以周程張朱為代表的理學,以關王白馬高孔洪為代表的曲學,以《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為代表的小說學,還有其余相關的如古文字、音韻、訓詁學、目錄版本學等諸種學問,應該是國學的主要內涵。但是,我們現在的國學教學,只能循序漸進,擇要取精,不可能同時全面并舉。
我還認為國學并不是凝固的、僵化的,國學隨著歷史的進展在不斷豐富發展,唐代的國學總比秦漢要豐富,而后代又勝于前代,國學經典著作的解讀,也隨著時代的進展而有所深化、有所革新,國學的典籍、文獻資料也有所擴展增添。近百年來,大量甲骨文的發現,青銅銘文的發現,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簡牘、古籍的發現,敦煌寶藏大量經卷典籍的發現,西部大量古文書簡帛的發現(已大量被外國人劫掠),不是使我們的國學、我們的傳統文化大大地豐富了嗎?我們的國家是偉大的多民族團結融合的國家,我們不能把國學局限于某一局部,這是顯而易見的。
所以,國學是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思想、民族意志的共同載體,是我們偉大中華民族的精神長城,是我們偉大民族頂天立地的思想根基、力量根基,也是我們不可被戰勝的強大自信力量的源泉。(向原摘自《年度國學》,馮其庸文)
國學作文 篇4
“言必誠信,行必忠正”,戰火紛飛的春秋,孔子言人生處世之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仕途不順的時刻,李白抒胸中慷慨豪邁;“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哀鴻遍野的黑暗中,魯迅為四萬萬同胞振臂吶喊。
始料未及的是,在這個時光荏苒的時代,中華傳統文化正在逐漸流逝,國學經典正處于彌留消亡之際。有人問,學生們仍在課堂誦讀詩篇,奮筆疾書抄寫古文,何言流逝,怎能消亡?也許,國家的經典學論,更指的是國人的傳統思想美德,是對歷史那份遺香的憧憬與崇拜。高速行駛的地鐵里,風景秀麗的青山下,車水馬龍的街道旁,人們低頭注目的是電子通訊工具,而在十幾年前,手里拿的是泛黃的書本,胸中懷的是“學不成名誓不還”的氣魄。
前日踱步在家西的廣場,目光所及之處是大爺大媽們在歡歌舞蹈,但我的視線緊緊被一個身穿白色舊衣的爺爺吸引住了。隨著手中毛筆的揮動,橫豎撇捺蘊藏著深厚的功底,字里行間流露出難言的愛。詢問之后得知,爺爺寫古詩文字已經有十幾年了,無論身處何地,這份對傳統文化的熱忱始終存在,無論身在何方,這份對國學經典的赤心永遠鮮紅。
泱泱中華五千年,縱有秦始皇焚書坑儒,即便武帝罷黜百家,深沉古樸的中華文明也在一次次浩劫中流傳下來,它就像一位母親,而我們是她的孩子,掌權者的禁錮不能讓她屈服,而孩子們對她的摒棄卻令其心如刀絞。強大之時,萬國來朝,四夷賓服。孔孟之道,唐詩宋詞,為他國崇敬。
國之經綸,學以傳承。若有民族自信,則必先文化自信。若要文化自信,則必先拾起國學的書本。也唯有如此,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愿你我都有一顆對國學篤愛的心,望這盛世如你所愿。
國學作文 篇5
國學是炎黃子孫五千年的智慧鑄成的瑰寶。它涵蓋了各朝各代文化藝術,古代的哲學、文學、政治等諸多方面都稱之為國學。國學以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為根基,各家學說在不同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在擅長的領域起主流作用并不代表全部,因此,國學的各個學派并沒有主從之分。
有許多耳熟能詳的國學經典伴我們成長,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這些經典教授了我們許多道理,為我們開辟了一個光明的未來。
相傳兩千多年前,著名的大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學生一起坐車回鄉,一個小孩在路上用磚石泥土蓋了一座城池,擋住了去路,孔子要小孩給他讓一下路,小孩卻說:“先生,車應該給城池讓路,而不是推倒城池給車讓路,你說是嗎?”孔子聽后大吃一驚,感慨地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個小故事出自《論語。述而》,它告訴我們:別人的言行舉止,必定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選擇別人好的方面學習,對照別人的缺點反省自己并加以改正。
我國是個文明古國,不僅有大量的詩詞歌賦,還有許多經典的文學著作,無不為我們展示著語言的魅力。《三字經》語言精簡,寓意深刻,“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全都告誡我們要趁著年少好好學習,將來才能有所作為。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國學名著之一,其文意深刻包涵廣博,被華夏先輩譽為“萬經之王”。“寵辱若驚,貴大患者身”。“人之所畏,不可無畏”。“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都是出自《道德經》的名句,表現了老子思想的精華,當屬國學一大經典。
國學,教我們明事理,辯是非,冶性情。我們從小在這些歷史的沉淀中熏陶著感染著慰藉著,一步步成長一步步蛻變,我相信我們的未來一定會因這些瑰寶而豐盈!
國學作文 篇6
國學,乃華夏民族千年之文化底蘊、乃華夏民族千年之精華,它見證古時候人們的智慧、古時候人們的氣節。其底蘊的優厚,使得現在的人們依然感到心曠神怡,當讀到一篇好的古文時,自己的心也就在一剎那感到內心深處的凈化,超凡脫俗。 有人問過我,問我怎樣比喻國學?我這樣回答:“國學就像一壺好茶,有著青山綠水的韻味,越品,越能品出好的茶味,回味無窮。”的確如此,如同王維“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一般,真是人間最享受的事。就從我華夏歷史最早的一部經典《大學》說起,他給我的印象是最深的一部,他以人的修身為核心。
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格物、至和、誠意、正心為修身的方法;強調人的修生養性不只是內醒的過程,更是同外物相接觸、窮究物理而獲得知識、培養道德品性和完善人格修養的過程;以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本書我想這也是古人當中君子們都有的寶貝吧。發揚先天固有的德性,革新舊的思想和習氣,以求達到最完善的境界,這也就是《大學》第一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的含義,在后面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讀以后雖然周圍沒有其他聲音,可是卻會讓人感覺氣勢浩蕩,激情澎湃,讓人引起共鳴。雖然現在是強大先進的社會,信息技術、電子技術十分先進。燈取代蠟燭、手機取代書信、汽車取代馬車、高樓大廈取代小平屋。但是,古人的這些言論,這種修身養性的精髓,現在人能做到嗎?發自內心的',大多數古人要兩袖清風得多、要高風亮節得多。現在回想古時的大同世界,是多令人難忘的時光!
再向古人一樣“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人不得不感到與眾不同。在竹林中,小溪潺湲,柱子高聳,高山流水的曲調送入雙耳,茶已泡得濃香純,我眼睛已緊閉,在這詩文的意味下回望那遠古的大地……
我夢想來到曾經壯觀的好水云南滇池,那真是“游魚細石,直視無礙。”孫髯在大觀樓題的長聯,深情描繪著壯觀景色,:“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州,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辜負四周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鐘,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真是振奮人心,氣壯山河!可是,現在的滇池啊,唉!…………我也夢想來到西湖,這“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湖,也沒有漂亮的面貌。曾經的世界不在。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歷史不能重演,“高山流水”彈完,茶也干,這時我睜開雙眼,我知道我們不得不面對這千瘡百孔的世界。這意味悠長的國學啊!一時是品不完的,有朝一日,我再泡一壺好茶,來再好好品一品、讀一讀。
國學作文 篇7
國學經典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部分,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我們,是沐浴在經典中長大的。
記得小時候,家里很重視我的成長,經常買書給我,但父母的寵愛也讓我更加任性。我常讀的經典就是《論語》,其中有許多孔子說的名言讓我記憶猶新。記得一次,我從《論語》上得到了一句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年幼的我感到十分不解,我便去問媽媽,媽媽說:“只有自己領悟的東西,才能記得清楚,你自己領悟吧!”吃晚飯時,我無意之中夾了一塊油膩膩的肥肉,咦————我夾起來聞了聞,皺著眉頭跑到媽媽那里夾給媽媽吃,媽媽意味深長地說:“這就是你問我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吶!”,哦,這不就是我一直思索的嗎:自己所不想要的,不能強加在別人身上。
《論語》就像是我們的好朋友一樣,陪伴著我成長。這本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儒家記得著作之一也深深地影響著我,當我不知怎么學習時,它就告訴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當我受到別人誤會時,它就會告訴我“人不知不慍,不亦君子乎”;當我玩了一整天,玩的忘乎所以時,它就會告訴我“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當我……
人生猶如一條漫漫長路,會面臨著許多岔路,當我一不小心走進了岔路,這時它就會提醒我,它就會國學經典。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化瑰寶,是祖祖輩輩們用智慧和汗水凝聚起來的。它陪伴著每一個中華兒女的成長,如同知己一樣,指引這我們前進的方向。
我們就像一顆顆小樹苗,需要充足的營養,而國學經典就像陽光、雨露一樣澆灌這我們,讓我們茁壯成長,中華文化是源遠流長的,是博大精深的,需要我們新一代的青少年去挖掘,去發現,去將它發揚光大。它的魅力與智慧將伴隨著我們的一生。
國學作文 篇8
國學經典是平凡的也是偉大的,平凡體現在它常常會出現在我們的生活,比如說我們小時候讀過的《唐詩宋詞》、《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它們無一不是國學經典;偉大則體現在這些國學經典的精髓,自古就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現在的社會核心價值觀又與此息息相關。
《論語》是本深奧的書,里面有很多思想,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論語》中的誠信思想。“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是與他人交往時的誠信,是為人處事方面的誠信。這里的誠信主要表現在朋友之間平等相待,不刻意討好,不做損人利己的事情。所以我們更不要明明對一個人心存怨恨,卻因為他的權勢去故意巴結,甚至利用他人對你的信任去欺騙他人。那樣太虛偽了。所謂真誠,難道不就是做到表里如一,內外一致嗎?;“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是學習方面的誠信,孔子在教導人們如何面對自己的無知,一個人是否聰明不是全部取決于他知道多少知識,而是取于他是否能坦然的承認自己不知道什么。在學校里我們每天都會接受到很多很多知識,但我們不能只看見自己學到了什么,而應當知道自己沒有學會什么。所以對于知識,我們不僅要虛心,還要得寸進尺,要學到老,活到老絕不滿足于自己已經學到了多少知識。
誠信思想對于社會核心價值觀的形成,對于和諧社會,都具有重要的借鑒和促進作用。而國學經典則是它的源頭。國學經典是本永遠也看不完的書,所以我們要珍惜這巨大的精神財富,不要讓它們在我們手中消失。
國學作文 篇9
教室里充斥著嘈雜,飯堂里充斥著嘈雜,操場里充斥著嘈雜……就連我們的世界也充斥著嘈雜,那么與嘈雜恰恰相反的又是什么呢?對,正是安靜。仔細想想人生最美的境界又何嘗不是安靜?但是要獲得本質上的安靜又談何容易呢?我想也只有依靠強大的精神力量與對國學精華的汲取才能做到吧。
泱泱中華,上下五千年,古人所留下來的精神財富數不勝數!《誡子書》、《朱子家訓》、《增廣賢文》……當你靜下心來去學習國學時,你會發現自己仿佛進入了一個新的世界,在這里你獨享湖光山色,旖旎風光,好不逍遙!而當你返回現實,相信你已不再是最初的那個你,相信你已經對為人處世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可國學之美又怎么僅僅止于此呢?國學中我領悟最深的當屬靜這一字,安靜地學習,安靜地閱讀,安靜地寫作,而這些只有靜下心來才做得到,在學習國學的同時,我亦與上下五千年的賢才對話,而這時無論是生活上還是學習上所有的問題,在這里通通迎刃而解。這時你會發現國學給人帶來的不僅僅只有枯燥的古文,而是給人全身心的享受。
國學給我帶來的最為寶貴的財富是靜,靜,是一種境界,這種境界,它會幫你洗滌人世間一切的浮躁,回歸本質的安靜……
【關于國學作文集合九篇】相關文章:
關于國學作文集合5篇02-23
關于國學作文300字集合五篇02-06
關于國學作文300字集合9篇02-06
關于國學作文300字集合六篇01-26
關于國學作文600字集合六篇01-24
關于國學作文400字集合八篇01-22
關于國學作文400字集合9篇01-20
關于國學作文600字集合七篇02-21
關于國學作文300字集合七篇02-17
關于國學作文400字集合七篇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