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國學作文合集8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學作文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學作文 篇1
眾所周知,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著五千年文明的民族。五千年的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讓無數的中華兒女為之敬仰,為之驕傲!然而,豐富多彩的,多元化的傳統文化卻遭到越來越多人的誤解。
當今國學更多的被誤認為就是儒學,更多的人其實只是在放大儒學,并非真正發揮國學。其帶來很大的負面效果,直接影響著當代人對多元化傳統文化的誤解,特別是學生。導致他們將個人追求和興趣鎖定在不一定適合自身發展的仕途或錢途上。要真正有效果地發揚中華國學,重塑中華文化,使中華文明再獲輝煌,國人必須正確認識國學。
國學,實乃“一國之學問”。中華國學不單單指儒學,其包括了諸子百家,顯學隱學,廟堂江湖,正史野史,主流民俗的一切智慧與建樹。
正確認識國學,我們可以發現,如果中華國學是一片生機勃勃,廣闊無際的森林,儒學是一棵最高大,最茂盛的參天大樹。但我們不能因為一棵樹,而忽略了整一片森林。儒學是中華文化這頂華麗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我們喜愛它,崇拜它,可我們不能沉迷它,更不能只看見它而忽略了皇冠上其他的金銀珠寶。縱使再好的東西,都有不好的一面,正所謂金無足赤,儒學也并非圣學,總會有瑕疵的。君不見范進被科舉制度的腐害,孔乙己的清高無賴,整天“之乎者也”……古人過分地推崇儒學,到頭來,只是苦苦的載進了無底的深淵,忍受著身體上,心理上的無盡折磨。現在的人們也同樣一味地追求儒學,大都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何謂圣賢書,無非乃儒家之經典了。如今很多人除了會讀書,基本什么都不會了,無數所謂的考試狀元,都只是考試中的統治者,生活中的無知者。發揮中華文化的重擔,他們是否能挑起呢?
更何況,要發揮中華文化,不是只發揚儒學,更應發揚諸子百家的優秀學問。只有正確認識國學,聯系儒學和諸子百家之學,中華之學問才更加博大精深,才能輝煌依舊。
細細品讀諸子百家之學,你會為其卓絕的智慧而贊嘆。你能學習到墨家的兼愛思想,道家的“道法自然”,法家的法律術治,陰陽家的風水地理天文歷法,縱橫家的政交謀略,名家的邏輯推演……
認識中華國學,重塑中華文化,再創輝煌文明!
國學作文 篇2
也許那些極富有民族情感的人會覺得我是崇洋媚外,而這確實我認為當今學生內心的呼喊,也許家長們會提出抗議,可我指的不是家長們寄予我們的壓力,而是我們每個人每天都交流的環境:學校。
老師說,他們也是出于無奈,他們也不想給我們壓力,可是21世紀的競爭就是這么殘酷,老師們還說,有了競爭才有了動力,才會催使我們奮發向上,而我想不然。
競爭的火花濺滿我們生活的分分秒秒中,就連我們去“夏都第二課堂”綜合實踐的課程中,也免不了老師“各小組競爭”的話語,說實話,我討厭競爭,我更討厭競爭所帶來的`動力,我想要一片純凈的天,我不想要被“文明”糟蹋的天地。我想,大家深有同感吧。
現在,我們湟二,第一次月考的熱潮還未降下,期中考試就已經慢慢逼近了我們的生活,老師天天說:期中考試考不好了我們再慢慢說。傻子都能聽得出老師的話是什么意思,每天為了考試唉聲嘆氣,就像小學時我的同桌編出的歌謠: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在學校考不好,就會被老師一頓批死,回家后有的同學還會吃上家長準備的苦澀的面條,我還好,老爸老媽從不給我施加壓力,但是學校老師的壓力已經讓我夠受的了。的確,每次的考試我的成績還算是理想的,但每次考試完松一口氣后我有開始擔心下次的考試,尤其是我的成績較好的時候,我就在想:要是下次考試我考砸了怎么辦?當然,這帶有一定的主觀上的心理因素,但是學友們,你們何嘗不是這樣想的呢?有些人會說,好學生有什么可擔心的,可是,正是因為安上了莫須有的好學生的名頭,才會讓我每次考試前如此的緊張,如此的懊惱。
現在國家天天說減負減負,可是又有哪個學校減負了呢?每個學校只不過是在表面上做做樣子,在私底下又虛偽的做著競爭,最終受苦的還是我們。的確,正因為這種競爭的氣氛,才讓我們學到了更多的知識,而我討厭這種方式,它枯燥、無味,甚至讓我們學生喪失了活潑的本性。
家長們說,我們現在生活在如此優良的條件下,以前的孩子想上學都上不了,我們還不珍惜,天天想著玩玩玩。老師讓我們收心,家長讓我們努力,新的時代真的要把我們培育成一個個孤陋寡聞的書呆子們。
也許,這就是中國教育的最大缺陷,也許,我們注定此生受這樣的教育。
這,就是中國學生的悲哀!
國學作文 篇3
《國學小名士》這檔節目我以前看過,上次看過后我長了很多知識,原來含這個字的詩句有這么多,原來那個字還可以這樣用等等,今天下午我看了最新一期的《國學小名士》,選手們那叫一個針尖對麥芒,誰也不讓誰。
第一環節是“初露鋒芒”,選手根據給出的字來說詩句。給出的字是家和國,一看到題目,我立刻想到“霜葉紅于二月花”和“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兩句。
“萬國希可親”“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這些詩句我們連聽都沒聽說過,看來看這個節目真是長知識!
第一環節很快結束了,已經淘汰了一部分選手。第二環節是“舞文弄墨”,根據提示來按搶答器書寫成語。第一題是“古人云:不信不立,不信不誠,自古以來……這是一個關于誠信的成語。”答案是“一諾千金”,我想成了“信誓旦旦”,看來我還差點“火候”啊!
第三環節是“棋逢對手”,就是先答題,答題正確放棋子,以五子棋的行式進行。最后卻只有兩名選手進入最終的冠軍爭奪戰。
冠軍戰的題目是楹聯對決,依據所提供上聯,兩位選手寫出下聯,誰寫的好,寫的準確,誰就能奪得冠軍。第一回合謝亦晨暫時領先,第二回合劉康寧不甘示弱趕上了。最后一回合上聯有難度,但是絲毫沒有難住兩位選手;最后劉康寧的下聯獲得了兩票,劉康寧獲得了冠軍。
場上的選手為什么那么厲害?關鍵在于他們的知識面很廣,如果我們能多了解一些詩句,多看一些類似的這種節目,一定會有很多同學從中受益。
國學作文 篇4
自從接觸了國學經典,我的思想、行為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以前,我常常不聽媽媽的話,惹媽媽生氣。但是,學了《弟子規》以后,我知道了平時要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我還知道了做哥哥姐姐的,要疼愛弟弟妹妹,做弟弟妹妹的要尊敬哥哥姐姐。這樣兄弟姐妹就能和睦相處,父母也就快樂輕松了。在這姊妹和睦當中就存在孝道。
瞧,我懂得東西還不少吧!不光是《弟子規》讓我學到了很多的知識,《論語》也不例外。像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我理解了這段話的意思:學了知識以后,按照一定的時間去溫習它,不是很愉快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是很高興的事嗎?別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也不怨恨,這不就是君子嗎?我不光讀懂了這些,我還讀懂了只讀書學習,而不思考問題,就會迷惑而沒有收獲,只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而不能肯定。
看,我讀懂的東西還不少吧!這都是國學經典幫助了我。
國學作文 篇5
六年級一開學,爸爸給我買了《論語》。
我翻了翻,沒興趣,丟在一邊。第二天,爸爸對我說,要不要聽故事?我馬上來了精神,好的!爸爸開始講了起來:古時魯國有一群人周游列國,經過匡城時,被匡城人圍住了。因為以前魯國的陽虎曾經攻打過匡城,匡人一直記恨在心。此時,匡城的簡子認準其中一個正是陽虎,心想:這正是替匡人報酬的好機會!于是,轉身去召集兵卒。這群周游列國的人一天旅途下來,準備好好休息一下。突然聽到外面喊聲驚天動地,只見無數兵卒鎧甲齊備,把他們的住所圍了個水泄不通,并高喊:“快快讓陽虎出來受死!”這群周游列國的人中有人非常憤怒,手舉畫戟,要去與匡人拼命。這時,人群中一位智者制止了他們,說:“為什么不多從仁義方面想一想呢?我們本來不是陽虎,別人卻把我當成陽虎,這不是我的過錯,那是命運啊。來吧,我們自管自唱歌吧。”就這樣唱了三遍之后,簡子的圍兵就撤退了。
我聽了之后,好奇地問:那位智者是誰呀?爸爸:孔子。這個故事就在《論語》里,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個小故事,卻能告訴一個個大道理。剛才這個故事就是告訴我們“危急時刻更需要靜下心來”的道理。于是我慢慢翻開這本小冊子,驚奇地發現,原本以為高深莫測的神秘經典竟是用如此樸實無華的詞句寫就,一句句,一章章,無不是生活中老師對學生的諄諄教導,以及師生之間簡單樸素的對話和討論。
然而每一篇短小精煉的辭章卻都是微言大義,包含了無盡的人生智慧。
國學作文 篇6
記得初讀《論語》和《孟子》時,是16歲,還是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家伙。從老師嘴里得知,“四書五經”那玩意兒是相當有份量的東西。出于某種需要,大體看了遍《孟子》和《論語》。
讀完《論語》,閉目細思,覺得孔子經常一本正經地說一些大話,是個挺可愛的老天真,自己那幾個學生老掛在嘴邊,說這個能干啥,那個能干啥,像個老太太數落孫子一樣,很親切。總得說來,我喜歡他,要是生在春秋,一定想盡一切辦法去他那里讀書,因為那里有一種“匹克威克俱樂部”的氣氛。
《孟子》,我覺得孟子很偏執,表面上體面,其實心底有那股邪火。比方說,他提到墨子“無君無父,是禽獸也”,如此立論,已然不是一個君子的作為。至于他的思想,我不贊成。有評論家說他思想縝密,我的看法恰恰相反。他的基本方法是推己及人,有時候及不了人了,就說人家是禽獸、小人,這股兇巴巴、惡狠狠的勁兒實在不討人喜歡。至于說到修辭,我承認他是一個好手,別的方面就沒什么。
我就這么讀過了孔孟。我的這些看法也只是惹得老師生氣。用老師的話來說,就如“春風過驢耳”,因為我只是晚生。
對于朱熹的“格物致知”,我是很佩服的,用陰陽五行就可以格盡天下萬物,包羅萬象。朱熹說,往井底一看,就能看到一團陰森森的白氣。他老人家解釋道: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此乃太極圖之象。出于好奇,晚生我也往井里看了看,卻看到的是我的人頭。我想可能是由于宋朝的井太深了,看不見人頭。當然,用陰陽五行來解釋肯定是行不通的,要用到一定的幾何光學。當然,要朱熹一下子推出幾何光學,這也是不可能的。可怪的是咱們民族有幾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不容易出自然科學家。
《百家講壇》捧紅了劉心武,承認了他紅學家的身份。而研究《紅樓夢》的人也比比皆是,但是我覺得這不甚妥當。等到層層揭開了她的面紗后,她的神秘光環也就消失了。紅學熱把她逼進了死胡同,不給她任何喘息的機會。
晚生看國學便是如此,不知您意下如何?
國學作文 篇7
漫步人生路,一年年寒冬與酷暑。多年來,中國已成為東方騰飛的巨龍。但“踏著國學的腳步,走著屬于自己的道路”始終未曾改變。
“國學”,顧名思義,“國”便是中國,“學”便是學問。那“國學”就是中國的學問,是外國所沒有的。原來的四大文明古國除了中國,其余早就在歷史的長河中銷聲匿跡了,包括曾經盛極一時的古巴比倫王國,古埃及,古印度以及其代表的“哈巴拉文化”早已被歷史所遺棄。歷經歷史選擇與時代變遷,只有我們大中國的古文化與國學傳承了下來。
細數年輕的夢,輕指幻想的風。微風拂過,霓裳飛舞,心之深處,有暗香盈袖。我愿追隨國學的腳步,沐浴著窗外陽光的氣息,用國學之美洗滌我的心靈。
面對生活中的坎坷和曲折,有時我也感到迷茫與彷徨。這時又是國學指引著我前進的方向。勾踐臥薪嘗膽終報國,屈原含恨九泉著千古《離騷》,司馬遷忍恥宮刑留“史家之絕唱”,秦始皇作為人質扣在趙國后一統天下為世人敬仰。國學告訴我: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窗外姹紫嫣紅的春天,怎一個美字了得?國學告訴我“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原來,美好的春天還可以這樣贊頌。國學讓我認識了“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屈子,讓我認識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詩仙,并被他的崇高人格魅力深深吸引;徜徉在國學的星空,我看到了古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博愛……
啊!原來國學已在我的心中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記。
清晨,國學以最飽滿的姿態迎接天邊的第一縷曙光;夜晚在孤燈下品一壺清茶,淡淡的香令人神爽。翻開那書架上泛黃的《詩經》,純凈的文字,唯美的意境,令人心醉。
帶著一顆止水般的心靈,我又將踏上新的旅途。鳥鳴嘰喳,書聲入耳。墜入在這國學的海洋,享受這清新的空氣,又是何等樂趣?
歸期未有期,只愿親踏國學的腳步,去尋覓那一抹縹緲的墨香,尋找那屬于我的遠方。
國學作文 篇8
國學經典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精髓,凝聚著中國數百千年人的智慧。亙古歷今,經典名句滋潤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炎黃子孫在經典的搖籃里孕育。華夏兒女在“名句”中成才。在看完《國學小名士》之后我更進一步地認識了國學,國學是對人類的品讀,那里有人世的滄桑,有歷史的痕跡,有生命的真諦。
比賽的第一環節是“我愛記詩詞”古典詩詞、名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恍然之中,我也成了一名優雅的古代儒生。微風拂過我頭上淡藍色的逍遙巾。我坐在一輛古代的馬車上“吱呀吱呀”而去,驛道兩邊是一片火紅的楓葉,把我的雙眼映照的微紅,叫我怎么不停下來望幾眼?“小林尊前見玉簫,銀燈一曲太妖嬈。歌中醉倒誰能恨?唱罷歸來酒未消。”
夜色已深,打更人在窄窄的街道上越走越遠,而紅樓上酒興正濃,蕭是那精精致致的玉簫,燈是那華華貴貴的銀燈。音樂在身邊流淌,心愛的人跳著心愛的舞蹈,叫我怎么不想再做一日多情公子?婉約派的詞,猶如淅淅瀝瀝的杏花春雨,美得令人屏聲靜氣。它的音韻之美,天字之麗,在悠長的時空里搖曳,芬芳嫵媚,縈繞在我的心間,回想在天際……
而在中國民族的歷史上,千年的腥風血雨,曾近被稱為“東亞病夫”的中國已傲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智則國智,少年獨立則國家獨立。”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還需要我們艱苦奮斗,我們要讓國學經典中的智慧之光,指引我們前進,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為此驕傲,發揚國學文化。
“誦讀經典,傳承美德,”國學小名士讓我們一起在對經典的踐行中,不斷前進:知行合一,學以致用。多讀書。讀國學“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土欲宣啟義,必先讀其書。讓國學帶領我們每一個人在今后的日子里,向夢想前進,超中國夢前進。國學,必世代相傳。
【精選國學作文合集8篇】相關文章:
精選國學經典作文合集5篇03-20
【精選】國學經典作文合集六篇05-21
【精選】國學經典作文合集5篇05-05
【精選】國學經典作文合集10篇04-21
【精選】國學經典作文合集9篇04-17
精選國學經典作文合集八篇04-16
精選國學經典作文合集9篇04-15
【精選】國學經典作文合集6篇04-15
【精選】國學經典作文合集九篇04-12
【精選】國學經典作文合集五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