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冠觀后感(通用15篇)
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上,會觀看欣賞許多優秀的作品,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后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奪冠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奪冠觀后感 1
在10月24日這天,正值周六,我們一家去看了電影《奪冠》。
一聽到這響亮的名稱我就覺得很有成就感,一看到這個名稱我就覺得與爭奪冠軍有關。這是一個中國女排爭奪冠軍的電影。
電影講述了主人公郎平作為中國女排教練,帶著她的女排隊員們在一次次的失敗中勇敢堅持,通過高強度的.刻苦訓練和絕不放棄的頑強信念,中國女排終于爭奪了世界冠軍!
這個冠軍可不是輕易拿到的,那是經過女排隊員們刻苦的訓練而換來的結果。其實,失敗并不可怕,正所謂“失敗乃成功之母”。只要經過不懈的努力和刻苦的鉆研就可以換來好的結果。
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刻苦努力,打破一切困難,去獲得人生最大的成就。同學們,加油吧!
奪冠觀后感 2
“沒有你,沒有我,只有我們。”太震撼了,看完《奪冠》這部影片,我真正領略了什么是女排精神。
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影片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大年三十那天晚上,教練陪著所有的隊員在訓練。一次又一次的扣球:“不行!重來!站起來!不許哭!”一邊是隊友們的吶喊聲:“加油!加油!加油……”每次他們被球打倒,都會搖搖晃晃的站起來,咬著牙繼續接球。
排球運動員,每天都在高強度的'訓練,身體都有損傷。國家隊教練郎平說,她有著六十歲的心臟,八十歲的骨頭。“從脖子以下沒有一塊骨頭是好的。”這就是她們堅持不懈的精神,這種頑強拼搏的精神,使我們的國歌在賽場上,一次又一次的響起。
今后,我要學習她們永不放棄的精神,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學習中,遇到的任何挫折,我都要學習,她們堅持,堅持,再堅持的精神,決不輕易放棄!
奪冠觀后感 3
最近這幾天,我們班在報告廳看了《奪冠》這部電影。我今天就給大家講講,我看完《奪冠》后的感受。
先從《奪冠》的片名開始看起,奪是爭奪,拿到的意思,冠是冠軍的意思。從詞語的表面上看就是拿到冠軍,說明本場電影講的是圍繞怎樣拿到冠軍的詳細經過。
我印象最深的`故事發生在1981年,中國女排和日本女排爭奪一二名。中國隊拼命的練球,機會終于給到了她們。憑借團結、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于是在比分很落后時,她們團結一心,反超!
我認為團結是目標一致,沒有小心思,為共同的目標邁進。
我認為不拋棄,是不讓任何人掉隊。
我認為不放棄,是堅強訓練,永不放棄。
我以后也要成為團結,不拋棄,不放棄的人,向中國女排學習她們頑強拼搏的體育精神。
奪冠觀后感 4
這個周末,我和于志濤約好去看一部叫做“奪冠”的電影。主要講了中國女排是怎么拿到冠軍的。
在小時候,就聽大人們說中國女排很厲害,是世界公認的`強隊,今天的電影見證了這句話。
剛開始,是郎平還年輕的時候,她們的教練就先讓郎平舉重,教練說只要你舉不過100斤,休想碰球。終于有一天,郎平達到了教練的要求,結果教練還讓接1萬個扣球,郎平一個苦笑。最后經過她的勤學苦練不怕累的精神,才當了教練,也帶出了一個優秀的團隊。
有一種精神叫“女排精神”,她們同甘共苦、團結戰斗、勇敢拼搏、拿到世界冠軍,為國爭光,為人民建功。她們的女排精神,是我們學習的動力。是她們讓我懂得,學習也是一樣,要想考上好的大學,就要有不怕苦、勤學苦練的女排精神,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奪冠觀后感 5
最近,學校開展了看紅色電影的節目,我和全年級同學來到報告廳看紅色電影《奪冠》。
電影有一個最好看的地方。那就是中國女排對戰日本女排的比賽。起先,日本一直領先,打的中國連還手的.余地都沒有。后來,因為7號受傷了,教練把郎平換了上去,郎平看中國隊始終占下風,她就暴發了,幾個空中扣球使中的國隊拿下了第一次勝利,女排姑娘們歡呼著。當中國的國歌在排球場內響起時,我的心里自豪極了!電影還有個片段,在比賽勝利后的幾年過去了,原先一位女排隊員因為有腰傷還繼續練球,得了癌癥不幸去世了,在這一段,我為她默哀了三分鐘。是啊!許多人都為自己的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我覺得女排精神是不怕苦、不怕累、永不言棄、勤學苦練的精神,女排精神代表一個時代的精神,喊出了為中國而拼博的最強音!女排精神告訴我們做一件事一定不要半途而廢,要持之以恒,堅持到底就一定會成功!
奪冠觀后感 6
今天,爸爸帶我去電影院觀看了一部名叫《奪冠》的電影。這部電影講述了中國女排第一次奪得世界冠軍和到2016年里約奧運會的中國和巴西的那場比賽,演了幾代女排球隊員們為了打贏每一場比賽不怕苦,不怕累和堅持不懈的經歷。
這部電影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中國女排在第一次奪得世界冠軍的場面,全國人民都在為中國女排歡呼。但是這份榮譽的背后,中國女排隊員人付出了不知多少汗水。一次又一次的跌倒然后爬起來再練,還有在練習的過程中,如果有哪個動作沒練習熟,就不能吃飯,甚至魔鬼教練還要求她們在排球練習館內睡覺。正是因為她們這種能吃苦不服輸的`精神才讓她們最終登上了榮耀頂峰。
觀看了這部電影我學習到了中國女排團結合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精神,在今后的學習與生活中,要克服困難,堅持不懈,實現自己的理想。
奪冠觀后感 7
周二下午,四年級全體學生到報告廳觀看《奪冠》這部電影。看完后,我感受到中國女排的奮斗歷程以及他們的頑強拼搏,中國女排終于成為了世界冠軍。
電影主要突出了中國女排的`團結拼搏堅持的精神。影片一開始,就是1981年郎平在國家隊時的訓練的場景,他們刻苦訓練,面對實力強大的日本隊,在決局比分落后的不利形勢下,郎平咬緊牙關拼搏一記重扣,中國隊以3:2獲勝。
看了這部電影。我才真正的知道奪冠的背后,他們要付出多少努力,即使摔得遍體鱗傷也不放棄。就是這樣的艱苦環境中才獲得了五連冠的榮譽。
看到中國女排奪冠后勝利歡呼場面。我也情不自禁地緊握拳頭,是他們,讓我懂得了中國女排精神,拼盡全力,向著目標努力爭取,就一定能獲得勝利,我要向中國女排學習。
奪冠觀后感 8
今天我和哥哥一起去看了電影《奪冠》,劇情真是讓我又激動又感動,這部電影讓我知道了女排精神——團隊合作,永不放棄。
在比賽中,你要做到步調一致,不能一意孤行。因為賽場上的一分之差就會和金牌擦肩而過,你的一個小失誤都會給團隊帶來巨大的損失。在一場和日本的比賽中剛開始配合不是很默契,經過大家的不斷調整戰術和緊密配合最終險勝了日本隊兩分。
而你還要有一顆必勝的,決不放棄的`心。當時的女排跌入了低谷,連續的失敗把女排的士氣削弱,如果不是因為大家那顆永不放棄的心,那你就永遠也不會見到暴風雨后的彩虹。
不只是在比賽中,在生活中也是一樣的,如果遇到挫折,也要克服困難重新振作勇敢面對。學習中,如果是小組比拼,不能因為哪一個同學落后了就放棄他,我們要一起幫助他,讓他趕上隊伍,因為我們是一個團隊,一個整體。
這部令人熱血沸騰的電影讓我明白:要想走的快,一個人走;要想走的遠,一群人走。
奪冠觀后感 9
星期二,老師帶我們去報告廳看了一部叫《奪冠》的紅色電影,看完之后,我收獲滿滿。
《奪冠》是一部講中國女排如何走向勝利的電影,同時也人們深深感受到中國女排那股永不言棄,拼搏向前的精神。
一開始我以為中國女排一直都一帆風順、沒有波折,一直奪冠,但看完電影,我才發現并不是。從1981—1985中國女排多得了五連冠后,整整30年,中國女排再也沒得到冠軍,甚至連亞、季軍都沒有。可她們沒有放棄,頂著各種傷病也要上,從不退縮,這就是中國女排團結一致,永不放棄的精神啊!
終于在2008年,在我們祖國舉辦的`北京奧運會上,中國女排一路過關斬將,奪得冠軍。看著國旗祖國上空飄揚,國歌在比賽場地響起,全中國人都在一起吶喊:中國女排萬歲!
什么是中國女排,一種永不放棄、拼搏向前、團結一致的精神,就是中國女排,向中國女排學習!
奪冠觀后感 10
這幾天,我看了《奪冠》這部電影。它講述了從80年代中國女排到2019年的歷史。80年代的中國,百廢待興。改革開放后,走在發展前列的正是體育。女排是激揚國人自信的拼搏之師。經過刻苦訓練,女排獲得了排球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五連冠”!可是,在2003年的比賽上失誤了。隨后,比賽成績一路下滑,一落千丈。但是,女排并沒有放棄,在郎平教練的.指導下,中國女排再次奪得“五連冠”。
觀看《奪冠》讓我學會了堅持。正如郎平教練說的一句話:“鷹偶爾會摔在地上,但是可以再飛得高。雞永遠飛不了鷹那么高!”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會因為學習太多而逃避,甚至放棄。我們應該學習女排的頑強拼搏精神,不斷磨練自己,腳踏實地的將每步走好。“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只有堅持,才能看到勝利的光!
奪冠觀后感 11
十載飲冰,熱血難涼!三場比賽,三個時代,串聯起《奪冠》這部電影,也串聯起以郎平領銜的中國女排在崢嶸歲月的熱血青春。人員變了,時代變了,但傳承下來的中國女排精神卻始終未變。三場比賽,三段青春,將中國女排的精神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新世紀,我們推崇革新,但并不是拋棄以前那種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精神,以前是的女排精神更多的`是集中于身體上,而現在也要在思想上轉變,以一種更加包容、更加開放的態度去面對未來世界,不局限于自己原有的思想和方法,不斷接納新知識,更好地發展完善自己,持續進步,才是對中國女排精神更好地傳承。
也許有一天,我們會遭受到巨大的挫折,但不是今天,因為中國女排的精神一直扎根于我的內心,激勵著我不斷前進。也許有一天,我們會對自身或者生活失去信心,但也不是今天,因為中國女排的精神總是給予我強大的內心,重建我的精神面貌。中國女排精神,正是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縮影!
奪冠觀后感 12
這個星期二,我看了一部讓我十分感動的電影,叫《奪冠》。
整部電影講的是中國女排的發展史。1979年,男主人公來到了漳州排球訓練基地,他是來當陪打教練的。在國家女排隊員中,有一位叫郎平的隊員,就是電影中的女主人公。國家雇傭男主來當教練是因為中國女排馬上要和日本女排比賽了,那個時候中國技術不發達,所以只能努力的練。到了比賽那天,中國以17比15贏了日本。2008年,他們兩個走向了各自不同的道路,一個去美國教排球,一個繼續在中國當教練。中美大戰后,朗平不想看到自己的`國家輸,決定在中國任教,在中國和巴西的比賽中,很多人都覺得中國輸定了,最后中國以3比2贏了巴西。都是郎平的功勞。
看完電影,我覺得排球是最痛苦的運動了。不僅要注意球什么時候飛過來,個人還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朗平是一個很勇敢的人,她不怕苦不怕累,堅持努力練習,最后超越了別人。
郎平堅韌不拔,不怕苦累,堅持練習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少年強則中國強,我要努力學習,做一個有擔當的中國人,長大后為祖國的繁榮昌盛發展壯大做出貢獻。
奪冠觀后感 13
周二下午,四年級全體學生和老師一起去報告廳觀看《奪冠》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的主人公是郎平。郎平之前是一名中國女排國家隊中的一名成員,但最初主打教練不讓郎平上場打球,因為郎平能舉到一百斤的時候,才能讓郎平打球,就這樣郎平一日復一日,每天堅持著,終于有一天郎平成功了。
后來,郎平與其他的隊員天天苦訓練,好多人的手上已經潰爛了,可依然堅持著。膝蓋軟骨磨沒了,但依然不放棄,盡管有腰傷,但她們仍然上場打球。最終,中國女排多次贏得了勝利。看到這里我覺得女排的隊員,不怕苦,不怕累,我們要向她們學習。
許多年以后,郎平成了美國的金牌教練,但是,郎平一心懷念著中國,2008年帶美國隊打了勝仗后,重返中國。郎平改變了中國女排隊的排球格局,讓新隊員加入到對內,組成了一大支中國隊。她們天天堅持練習,郎平覺得輸了沒關系,回去努力練習,用全力打比賽。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國女排與巴西女排爭奪第一的`那一天,隊員們好像是豁出了命,那一個個跌倒的身影,一次次擋下了球。朱婷表現最好,她跌倒的次數比所有人都多,她一咬牙,艱難從地上爬了起來,看到這,我知道了中國女排的精神,她們是頑強的精神。
我也要學習她們祖國至上,團結合作、頑強的精神。所以,在以后的學習中,要努力克服困難,堅持不懈的實現自己的理想。
奪冠觀后感 14
在這個星期三的下午,我們去報告廳看電影《奪冠》。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郎平和中國女排國家隊奪世界冠軍的故事。在那個時候,科技沒有那么發達,就連彩電都沒有,中國女排訓練室的工具也很簡陋,但是作為中國女排的隊員,郎平和她的隊友們都很刻苦地訓練,訓練時摔跤都磨破皮流血了。有許多隊員都曾想放棄,哭著想要走,但她們的教練嚴厲的說:“中國女排,流血流汗不流淚!”后來,郎平和隊友們一起去和日本女排隊比賽。中國女排拼盡了全力,打財了日本女排隊,就這樣中國女排奪得了勝利。
幾十年過后,郎平當上了美國女排隊的教練,她訓練隊員也像以前的教練對她們一樣也很嚴厲。之后的.不久,美國要和中國隊比賽,結果中國慘財。在這場比賽后,郎平重新回歸中國隊,在她的帶領下,中國女排更加科學地改進了訓練方法。最終中國女排重振雄風,重新贏得世界冠軍,成為了世界上一流的球隊!
通過這部電影,我知道了做什么事情都要嚴厲的做,學習中國女排努力拼搏,不怕困難,迎難而上的精神,做最好的自己!
奪冠觀后感 15
電影《奪冠》前天在北京舉行首映會,導演陳可辛感慨地說,這部電影可謂一波三折,片中幾乎所有的演員都至少拒絕過三次,好在最后這些好演員都被他說服了。
電影中,鞏俐扮演的郎平無疑是主角,《奪冠》中的第一場戲,就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中美對決”,鞏俐除了要有激情,還需要講大段專業的'英文臺詞,連鞏俐當時都對陳可辛說:“這不行,我太難了,你要給我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沒想到陳可辛導演斷然否決,“來不及了,因為我們請了真正的女排隊員來拍攝,她們的時間太金貴了。” 在拍攝里約奧運會的片段時,劇組請來了朱婷、惠若琪、張常寧、丁霞等明星隊員來現場演出,“她們打完世界杯的第二天就進了組,拍攝了8天。每個人的表演都很真實,就像是在打一場真正的決賽,我們感覺就像是在拍紀錄片,”陳可辛很驕傲地說。此外,影片還從2000多位省隊、校隊運動員中海選了多個女孩,與郎平的女兒白浪一起扮演“老女排”首奪世界杯冠軍時的女排隊員們。
鞏俐在片中的表演讓很多人驚艷,但鞏俐坦言自己一開始還是有點信心不足:“郎平可是全國人民的偶像,如果我演不好,就可能會成為千古罪人”。而陳可辛導演對于鞏俐的最終表演非常滿意,“她演出了真正的女排精神。”
【奪冠觀后感】相關文章:
《奪冠》觀后感06-14
奪冠觀后感06-16
《奪冠》觀后感-觀后感07-06
《奪冠》觀后感集合11-26
奪冠觀后感集合06-13
《奪冠》觀后感熱門03-03
《奪冠》觀后感優秀03-15
奪冠電影觀后感06-15
《奪冠》的觀后感范文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