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專題節目觀后感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后感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防溺水專題節目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防溺水專題節目觀后感1
每年3月到10月是溺水事故高發期,為什么會有這么多水上事故發生呢?因為人如果處于溺水狀態,水就會立馬灌滿你的呼吸道和肺泡造成窒息,危及生命。那么,我們應該如何防范呢?記者對幾個事故多發區進行了調查。第一個是韶山青溝里水庫,水深36米溫差很大,入水后容易抽筋,水底泥巴和水草,一不小心就會順著陡坡滑落到深水區。第二個是清塘水庫,這里也曾經發生過許多中小學生溺亡事故。同樣,雜草、淤泥、水溫差都是導致事故的主要原因,而發生事故的大多是會游泳的中小學生,他們擅自來到這里嬉戲玩耍最終造成了悲劇的發生。
所以看似平靜的水面下隱藏著很多不為人知的危險情況呢。 節目中講了一個故事。一個叫小明的小學生被同學鼓動和慫恿地跳下了水庫想炫耀一下游泳技術。可沒多久腿就被水草纏住了,嗆了好幾口水,可岸上的同學都以為他是在表演,他要怎么自救呢?首先要冷靜,吸一口氣讓自己漂浮起來,如果被水草纏住,不要慌張要沉下去把水草解開。但是說來說去,我們還是不要去水庫這樣的危險地方游泳,以免遭遇不幸。如果小伙伴發現小明溺水,想去救他,應該這么做呢?首先要利用自己身邊現有的東西,比如竹桿、繩子等等,小伙伴們親自下水或手拉手下水救人是萬萬不行的,這樣太危險,會把大家都帶到水里的造成更多的人溺水。
救人的第一原則就是要保定自己的安全,不要盲目下水,應量力而行。小伙伴被救上來后,要對他進行人工呼吸,節目也教了我們正確實行人工呼吸的方法。 節目中還展示了幾位同學的小發明,這些小發明可能幫助溺水的人脫離危險哦。 對待溺水事故小朋友要做到警鐘長鳴、自我提醒。為防止溺水教育部還專門編寫了兒歌,上面這副圖就是哦。我們一起大聲讀一遍吧!
防溺水專題節目觀后感2
今天我觀看了防溺水教育視頻,看到與我年齡差不多的同學溺水身亡,父母失聲痛哭,悲痛欲絕。這視頻深深的震撼了我,我們正是花一樣的年紀,是社會的未來,家庭的希望,父母辛辛苦苦養大我們十分不容易。
現在正值暑假,我們更應該加強防范,遠離水邊,警惕溺水。首先我們應該杜絕在河流、水庫、湖泊、池塘游泳,也不能在水邊玩耍、洗手,因為水邊一般長滿青苔,一不小心就會滑落水中,發生悲劇。如果要游泳的話就要在正規的'游泳館,在父母、管理員的看護下游泳。
我們在下水前熱身運動非常重要,因為游泳時我們的動作幅度大,所以我們熱身時要從小幅度到大幅度。這時我們不要急于下水,而是先用手澆一點兒水,拍在身上,使身體適應水溫。
如果發現有人落水,第一時間應該拋給他身邊可用的東西,如:繩子或者木板、游泳圈、救生衣等浮力大的物品,并立即大聲呼救讓會游泳的成年人來救人,千萬要注意不能讓未成年人來施救,因為未成年人的體能沒有那么好。更不能讓同學們手拉手去救,因為人在死亡面前會抓住一切活命的機會,溺水者只要抓住施救者就會死死的抱緊他,使施救者無法動彈,所以手拉手救人就是讓更多人落水。
如果自己落水了就要屏住呼吸,蹬掉鞋子,然后手腳不亂動,盡量讓臉部浮出水面,用嘴吸氣,用鼻子呼氣,一邊呼吸一邊呼救。
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我們應該好好學習,保護好自己,保護好身邊的人,早日成為祖國的棟梁。
現在你知道了防溺水知識就可以保護自己啦!安全第一,珍愛生命,預防溺水,從我做起。
【防溺水專題節目觀后感】相關文章:
防溺水專題觀后感01-14
防溺水專題警示片觀后感04-11
防溺水專題課直播觀后感09-19
防溺水專題教育觀后感01-05
防溺水專題觀后感800字01-14
防溺水系列節目觀后感07-26
防溺水專題觀后感字怎么寫12-08
防溺水專題宣傳片觀后感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