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硬科幻電影《降臨》觀后感(精選9篇)
《降臨》屬于硬科幻范疇,它沒有天崩地裂的大場面,沒有城市浩劫,情節也較為寫實,故事讓人信服。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硬科幻電影《降臨》觀后感,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硬科幻電影《降臨》觀后感 1
《降臨》改編自美國華裔科幻作家特德·姜(中文名:姜峯楠)的科幻名作。特德·姜是當今享譽世界的科幻小說家,雖然至今只發表過十五篇中短篇小說,卻讓他獲得四屆星云獎、四屆雨果獎、三屆軌跡獎和三屆日本科幻大獎,此外,還有英國科幻協會獎、斯特金獎和坎貝爾獎等眾多大獎加身,幾乎包攬了科幻文學領域的所有知名獎項,讓許多著作等身的科幻作家都望洋興嘆。
七肢桶是一種形似章魚的外星人。對于他們的降臨,地球人不知是福是禍,只好嚴陣以待。而女主人公、語言學家露易絲·班克博士便是被美國軍方招募來和七肢桶進行交流的,與她一同前來的還有物理學教授伊恩·唐納利。七肢桶不會講話,但能用文字進行溝通,他們的文字好像中國的水墨畫,每個句子都像是用毛筆繪制的環形水墨龍紋。
露易絲在和他們進行交流時,漸漸有了預知未來的能力,她能看到她的未來,尤其是她女兒從出生到生病一直到死亡的過程,并且,丈夫伊恩·唐納利也會離她而去。根據七肢桶的預言,人類將在3000年后幫助七肢桶免于一場浩劫。可是,由于翻譯錯誤,人類差點和七肢桶兵戈相見,還好,由于班克博士的及時更正并告知中國軍方,才使得七肢桶和地球幸免于難。七肢桶離開之后,班克博士還是和伊恩情不自禁地相愛了,盡管她已經預知了他們的未來。
和《俠盜一號》、《太空旅客》這種可樂爆米花式的軟科幻不同,《降臨》屬于硬科幻范疇,它沒有天崩地裂的大場面,沒有城市浩劫,情節也較為寫實,故事讓人信服。如《獨立日》、《環太平洋般的》這般的`掠奪地球資源、生物入侵只是人類自以為是的臆想,假如有一天有著更高文明的外星人來到地球上,可能會以七肢桶的方式和人類進行交流。起碼,語言和文字進行對話的基礎。
近年來,好萊塢硬科幻佳作不斷。2013年由阿方索·卡隆執導的《地心引力》,2014年由克里斯托弗·諾蘭執導的《星際穿越》,2015年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的《火星救援》都是個中翹楚。尤其是《地心引力》,獲得包括最佳導演、最佳攝影在內的七項奧斯卡大獎,讓阿方索·卡隆一舉成為世界一流的科幻名導。毫無疑問,《降臨》是好萊塢2016年(美國于2016年11月11日上映)科幻領域的精品之作,它顯示出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對科幻電影的滿滿誠意。雖然《降臨》是其在執導科幻經典《銀翼殺手》續集《銀翼殺手2》之前的小試牛刀之作,已經能夠從其中一窺維倫紐瓦的驚人才華。
硬科幻電影《降臨》觀后感 2
在過去的幾年里,秋季檔已經成為了明星陣容主演、作者型導演借以表達崇高思想、且具有奧斯卡潛力的大預算科幻電影上映的`主要陣地。從 2013 年的《地心引力》開始,其后是2014 年和 2015 年的《星際穿越》和《火星救援》,雖然這些電影每一部都很精彩,都別具一格兼具娛樂性,但2016 年上映的《降臨》才是目前為止最好的一部。
簡單地說,《降臨》不可思議。導演丹尼斯·維倫紐夫此前采用的題材類型有兒童綁架(《囚徒》)、卡特爾戰爭(《邊境殺手》)和精神分裂雙重身份(《宿敵》),這次他重拾起了有些過時的第一次接觸科幻題材,并憑此制作出了到目前為止他最好的電影,這種結構縝密的觀影感受讓你震驚、絕望,迫不及待地想要再看一遍。現在我們對《銀翼殺手2049》也大可放心,因為它在完美的導演人選手中。
硬科幻電影《降臨》觀后感 3
《降臨》改編自美國當代華裔科幻作家特德·姜的短篇《你一生的故事》,是以語言學取勝的科幻小說,曾榮獲1998年星云獎。科幻的首要前提就是要先使整個設定令人信服,電影同原著一樣,著重構建了第三類接觸的對話體系,這套體系在小說中著筆墨太多。在電影中,它幾乎也占滿篇幅,然而這一切加法都是服務于做了減法的母女線,給予觀眾對未來部分的遐想。
影片對于外星生物和其語言系統的描述有別于以往,它的形象符合小說中的描繪——“看上去就像七條交叉的肢支起的一個桶。呈中心對稱狀,任一條肢都可當作手臂或是腿。”;“它的肢沒有明顯的關節,解剖學者猜它們是由脊椎骨構成的。”;“每邊都有眼睛,每個方向都可稱為‘前方’”。——人類將之稱之為“七肢桶”,它們的形象超越了很多電影對于外星生物的想象,像站立行走的七爪章魚,和人類不同的是,它們沒有深喉系統。盡管也能發聲,但在七肢桶的體系中,文字是更有效、直接、迅速的“語言”。
女主人公露易絲在與七肢桶的語言接觸中,逐漸發現其語言結構與人類截然不同,它們的語言能同時表現因果。語言和文字是兩套系統——文字不像人類文字那樣呈線性時間,而是平面上的水墨符號(小說中是這么描繪的:“弗萊普和拉斯普貝里會堆砌符號,形成一個大集合,這樣來寫一句句子,這樣形式的書寫讓我想起原始的象形文字”),沒有前后關系,可以任意閱讀(思維方式也是沒有前因后果,可以任意看到“過去”和“未來”,目的是為完成“過程”)。所以它們能隨心所欲支配文字,不消用語言表達,更不受線性時間控制,而它們發表的信息量多少取決于文字的大小。因為在非線性時間中這一切都是平行的。而人類的思維和文字,是有因才有果,是由線性導致的。電影中,那些像水墨畫的文字,加上講求因果,頗具佛家禪意的輪回意境。
所以影片也是采用了這種獨特的敘事結構,全片可以視作露易絲寫給女兒漢娜的一封信,不過這封信是先講果再究因,這也是該片故事結構的獨到之處。編劇故意在電影伊始,就用極大的信息量和快速剪輯道出“你一生的故事”的結果,之后的正片才是起因,目的是為了完成“過程”。劇作上,故意模糊了起因與過程之間的界限,被打破的線性時間是編劇的伎倆,直到最后一刻,觀眾才明白首尾形成了一道環(漢娜Hannah的名字也是一道環)。其中埋藏的包袱、因果關系都安排在精確的情節點上,不像另一部講述宿命論的海因萊因小說改編電影《前目的地\宿命》(Predestination)那樣笨拙生硬的拼湊。
在露易絲研究七肢桶的語言體系時,編劇也在一步步鋪陳她“學習”到了超越時間的語言,將未來的母女關系碎片化地滲透在她腦中。還沒有意識到非線性敘事的觀眾,可能不會意識到這是未來,會認為這是回憶。露易絲預見了自己的未來,也遇見到女兒短暫的一生,她沒有違抗命運試圖改變未來,因為命運是不可阻擋的(片中,她也說過女兒是“不可阻擋的”)。因為,她所掌握的.新語言,讓她有了同七肢桶一樣的思維方式,能同時看到“過去”和“未來”。既然知道了結局,還會去改變未來嗎?完成“過程”才是目的。要知道,七肢桶來地球的目的也是為完成“過程”,它們看得比人類更加長遠。露易絲改變尚將軍看法的那場戲,同樣是先遇見到結果(將軍的解釋和感謝),再透過結果去完成過程(用中文打那個電話)。
劇作上,對于未來(結果)做了留白的減法,因為一切都不用講太透。作為觀眾,也完全可以通過“過程”去延展(想象)“起因”和“結果”,真正形成了一道環。
綜上所述都是內在,影片外在對于語言系統和鳥蛋飛船的描繪也是引人入勝,那鬼魅的音樂更是推波助瀾,甚至像是七肢桶語言的變奏。初登飛船時的引力戲,也打破了地平線構圖,甚至還極好地運用了Dolly Zoom的變焦拍法,來表現內部空間的縱深透視和炫目。整個美術設定和氣氛烘托極為出色,完美地將小說中的非線性文字(因為看小說感覺根本無法搬上銀幕)用線性的影像表現了出來。
硬科幻電影《降臨》觀后感 4
在我的待看電影清單里躺了兩個月,我終于看完了它——《降臨》。
源于張老師的一期博客,讓我從這部電影認識到語言與思維的相互影響。電影按照類別劃分是一部科幻電影,大概講述了在某一天有12個外星人飛船降臨地球,由于雙方的信息交流不對稱,人類科學家與之溝通了解外星人到訪目的,化解了一場星球戰爭。若是單從故事情節來看并沒有太難理解,這部影片很巧妙得處理人類之間的語言和思維邏輯與外星人的差異的方面,在觀感上讓觀眾理解了何為線性思維與非線性思維。影片中的外星人是一個類似于圓形對稱的物體,對于它們而言是沒有前后左右這個概念,所以它們是不知道何為前后左右,因此它們的語言是沒有順序,也不像人類的語言是由由字、詞、句子組成。一個類似圓形的符號就是它們的文字。
但由于人類對于這樣的龐然大物產生恐懼,以為外星人的到訪是懷有敵意的,隨后通過不斷溝通,語言學家逐漸學會了這門外星語,在這個過程中,這位語言學家有了感知未來的.能力,她看到自己未來的女兒、丈夫,看到自己編撰了宇宙文的教科書,以及自己成為阻止人類與外星人發動戰爭的功臣。她明白了外星人的目的,是為了給予人類禮物——外星人的語言技能,因此化解了誤會。
我在觀看到語言學家與外星人第一次用字符溝通時,不禁打了個激靈。人類的思維模式是由一個約定俗成的公理、定律構成的框架,對于外星人,它們的思維模式也許有著自成體系的定律。包括我現在所寫出的文字想表達的意思也是在腦海里構建一個邏輯再形成話語,站在自身立場,我無法知道我不知道的東西。瞬間對自己的無知感到匱乏,只能試圖破解,仿佛是置于池塘的魚,看到的天地只有這個池塘。
這部影片給我的震撼,我好像對過去所學的數學、物理知識好像有了新的理解,我會在今后試著學習跳脫固有思維。在求證一道題時,通常做法是由A—B,B—C這樣進行推理。這種做法導致在處理一些非線性問題時造成了認知阻礙,生活中很多問題并不是非得有了A才能得到B,還有可能甲乙丙丁也可以得到B。甚至有的問題不一定有答案,也不是每個問題都要解題,那個成為問題的問題本身也許是沒必要的?
有關于這部影片更多更多的思考還在繼續,還有更多的想法還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我把自己想象成探路者,每個人都可以是探路者,在這條道路上我抱著敬畏之心,像小學生似地學習,已知不可能有捷徑,哪怕很笨拙,都沒關系,我明知在前進的路上,我在當下此時此刻。
硬科幻電影《降臨》觀后感 5
《愛在午夜降臨前》講述了一對兒育有雙胞胎女兒的中年夫妻關于日常的聊天剛開始看可能覺得比較平常越往后看越發現可能這就是普通家庭生活的日常會有矛盾和爭吵關鍵是要學會面對存在的問題以及找到解決辦法。雖然在最后丈夫去找妻子求和妻子也順勢而為最后夫妻兩個人和好了但是感覺他們兩個人之間存在的問題并沒有解決這是為下一部電影做鋪墊么。哈哈
其實突然間明白人是要不斷向前的如果想要進步的話就需要看一看自己的`下一步可能的樣子也就是去看看電影和電視劇包括書里其他人的樣子從中想一想自己需要做哪些功課比如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有哪些解決辦法每次都提前一點點這樣或許會讓自己以后的路越來越從容。
硬科幻電影《降臨》觀后感 6
《降臨》是一部由艾米·亞當斯和杰瑞米·雷納等主演的科幻電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呢?影片根據姜峯楠的小說《你一生的故事》改編,主要講述了12個神秘的外星飛船降臨在地球上發生的故事。
今天看了電影《降臨》,里面提到的語言對于思維,時間觀念的影響非常有意思。我也比較認同語言的使用確實是對思維有互相影響的作用,思維反過來也影響語言的運用。
在劇中,商將軍在酒會給女主說話的時候,提到了18個月之前,這個“18個月”的說法用的是英語說的,如果在漢語中,一般不會這么說。我想我的話可能會說一年半之前或者一年前這樣的.。似乎英語更注重“month”, “week”的概念,西方的節日很多都是哪個月的第幾個星期的星期幾,中國基本上沒有這樣的算法。這種說法應該也是在生產生活中經常使用留下的習慣。我猜可能他們的工資都是周付,月付,而中國古代都是按年算的,比如按年交地租,交皇糧,打工的也是長工,一年多少銀子等。
隨便猜一猜……
另外,通過圖形方式預言未來的這事兒,怎么看著有點像相面,看手相呢。天天看手相不自覺的就預言了,哈哈。
硬科幻電影《降臨》觀后感 7
女:“如果你能夠一覽你的整個人生,從始到終,你會想改變自己的人生嗎?”
男:“就算已知人生整個歷程,知道它會如何終結,我也會選擇擁抱這期間的每個瞬間,并且更多表達自己的心聲!”
第二次看《降臨》,電影片尾這段話深深打動了我。片中女主是一位能預見未來的.語言學家,應征參軍應對外星生物入侵,并遇見了其人生伴侶。可以遇見兩人婚后會有一位可愛的女兒,女兒會在幼小的年紀因病離世,由此導致她永生難以走出的失女之痛以及夫妻關系的破裂。因為她和男主的一段對話,她還是勇敢地投入了男主的懷抱,去享受愛情的甜蜜、孕育孩子的辛勞、見證女兒成長的喜悅、體會難以忘卻的痛楚………
這和希臘神話中西西弗斯推石上山的故事很有類似。哥德也說“我的領地就是時間”。面對荒謬的人生,我們可以做的無外乎是抓住這個過程里的每個瞬間,去做值得去做且不枉此生的事情。
正如羅曼·羅蘭所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后還依然熱愛它。”
硬科幻電影《降臨》觀后感 8
電影《降臨》改編自小說《你一生的故事》,又是一部燒腦科幻大片。
電影中的外星人,不再是像以往的外星人一樣。讀心術,學習能力非凡,就學會了與地球人交流。在《降臨》中,語言學家與外星人進行了一段很長時間的交流。才終于突破了人類與外星人“七肢怪”的語言交流第一步。
在外星人的語言里,沒有像英語一樣的時態,所以在外星人的語言中不存在時間,以至于外星人可以預知“過去”。文中提到過,語言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思維,學習了外星人的語言過后,你也不會受時間的控制。
女主在電影中一直在預知未來的'一切,那么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如果你可以得知自己未來的一切,你會選擇做什么?
相對這個問題,我自己是有很多困惑的。就比如:自己做了很錯的事,很想自己去提前預知,再預防它發生。我不止想過,更在夢里嘗試過。
《降臨》不僅是一篇科幻大片,更反映著很現實的問題。
硬科幻電影《降臨》觀后感 9
《降臨》改編自小說《你一生的故事》,我沒看過原著,但相比之下更喜歡小說的題目,覺得它更符合這個披上了科幻的外衣,談論自我的故事。
當然,我也很喜歡片中的科幻部分,這次外星人降臨地球時終于不再是憑著自己的高智商短時間學會的人類的語言,也不是更加神棍的用“心靈感應”粗暴的解決溝通難題。片中的外星人七肢怪的語言和文字與人類的體系完全不同,因此才需要女主角這樣的語言專家來破譯,在此過程中,作為觀眾和主角宜通從初次探索外星飛船,見到七肢怪,和首次通過文字與他們交流并破譯,的確是一段奇異的經歷。
片中提到學習一個新的語言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思維,而七肢怪的語言則可以改變一個人對于時間的理解,變成一個看到未來就像回憶過去一樣全知的人。但是一個人可以預見未來的話,就會陷入更大的疑問,如果未來已經確定的話,那我們是否真正的擁有自我意識呢。電影原作者特德姜在他的短篇小說《前路迢迢》中描寫這這么一個機器:“它是個小小的裝置,同開車門的遙控器差不多。外形上說,它只有一個按鈕和一個碩大的綠色發光二級管。你撳按鈕,綠燈就閃亮。唯一特出之處是燈會在你撳按鈕前一秒鐘亮起。”小說中這個小小的裝置,使很多人覺得自由意識只是一個幻覺,唯有欺騙自己,才能避免因為不斷這樣的懷疑而使自我陷入昏迷。與《前路迢迢》不同的是,片中在學會七肢怪的語言后,可以看到自己的未來與過去,不過并未提到預見的未來是絕對不可改變的,這也就產生了另一個問題,也是電影最后女主角問男主角的問題:如果你能看到自己一生中所有的經歷,你會改變它么?
對此,我也曾感到過困惑,我們是按照自己的意志選擇了生活,還是冥冥之中命運早已做好安排,而我們只是產生了一種做出選擇的幻覺?雖然無法參透這個問題,但是如果面對那個問題,我想我的選擇是不會改變。并不是我不愿去探索更多的可能,而是我覺得自己在一生中所經歷的開心的時刻,悲傷地時刻,憤怒的時刻,絕望的時刻等等所有這些,才形成了現在的自我。這也就是“你一生的故事”。
如果你發現故事的結尾不怎么討人喜歡而改變了它,那整個故事的主角,還是現在的你嗎。就像《蝴蝶效應》中一樣,改變一個微小的決定,也許自己就成為了另一個陌生人。當然一定會有很多人無法理解這種想法,我是一個患得患失的人,總是想維持一種安穩的現狀,如果他們真的可以預見未來的話,相信一定會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吧。就像片中,男主角無法理解女主角明知道女兒的早逝卻沒有改變這一事實一樣。她并未試圖反抗命運,改變女兒一生的故事,而是坦然接受它,感受它融入自己生命的過程。
再說回電影,導演在處理穿插對女兒回憶的片段時,一開始刻意讓觀眾以為這是女主角的回憶,在中途女主問道:“這個女孩是誰?”時,讓觀眾對此產生懷疑,在結尾男主才出現在回憶里,說明了這是女主預見的未來,這時候相信大家早已搞明了故事的`脈絡,不過還是會為這一反轉暗暗稱奇吧。在片中也看到了一些隱約和致敬成分,比如12個飛船讓人很自然的聯系到12使徒,七肢怪來地球的目的是教授人類語言,在基督教中語言則認為是由上帝創造的。原作者特德姜作為華裔也在其中融入了東方宗教元素,除了片尾結尾處“托夢”的情節外(不知道原著小說中有沒有),七肢怪所使用的文字看起來很像禪宗中的“圓相”,這一符號含有真理及圓滿之意,也預示了他們的語言背后蘊含的力量。七肢怪的樣子還讓我聯想到了克蘇魯神話,尤其是主角看到它們san值狂掉的樣子,甚至還有路人因此發瘋,不過我相信作者本無此意吧。另外飛船的造型感覺很像2001漫游太空中的黑色石碑,黑色石碑將工具的理念授予人類,七肢怪的語言將時間的理念授予了人類,果然大家都喜歡庫布里克。
還有一些與電影無關的吐槽,很高興這部電影并沒有將對于時間全知的外星人歸為“高維度生物”,我一直覺得各種創作中對于維度的討論實在簡單粗暴,比如提到高緯度幾乎無一例外的都會關乎時間。人類就連對于一維和二維的理解也是從自身的角度出發的,如果按照現在理解有一個二維平面上的生物卻能折疊時間的話,那他之于我們來說算是高維生物嗎。在本片中時間作為一個人類能感受到無法理解的存在,舉一個不太貼切的例子就好像一個天生聽不到聲音的人,他無法理解聲音的存在,也無法理解以聲音的形式存在的表達事物的方式,但是聲音一直都在,只是他無法理解,就像片中的人類無法理解時間一樣。這世界上是否有很多就在我們身邊卻無法感受的東西呢?如果真的存在高維世界的話,我想那其中一定有我們這種低維生物無法理解的奧秘,否則的話豈不是太無聊了。
《降臨》并不是一個傳統的科幻電影,但是它神秘又迷人,我很喜歡,同時對原著小說也充滿了興趣,一定會在最近找來看看。
【硬科幻電影《降臨》觀后感】相關文章:
圣誕降臨作文(精選22篇)10-17
《流浪地球》科幻電影觀后感作文03-22
“硬心腸”的外公作文02-19
硬心腸的外公作文05-12
硬心腸的外公作文[熱]07-07
《打鐵還需自身硬》觀后感07-19
科幻電影《阿凡達》觀后感(通用14篇)12-05
看《星球大戰》科幻電影觀后感500字03-16
機會的降臨作文800字(精選15篇)01-08
科幻電影《終結者6:黑暗命運》觀后感大全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