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大求真》觀后感【范文5篇】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后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新聞大求真》觀后感【范文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新聞大求真》觀后感【范文5篇】1
3月28日是第21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為了增強孩子安全教育意識,提高學生安全素養,凸顯安全教育專題片的觀看實效,3月29日中午,華師附屬航天龍城小學組織全體學生利用“班班通”網絡,集中觀看了湖南衛視《新聞大求真》的安全專題片。
當天中午13:00,該校各班同看一視頻,教室共響安全音,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認真觀看,細心領會,受益匪淺。
該節目圖文并茂,有聲有色,通過火災逃生競賽的方式講述了防火自救、安全逃生的安全常識與技能,現場演示、專家支招、情境警示等形式使安全知識入腦入心,深化了全體學生的'安全意識和避險能力。防火自救安全事故,如何節約時間、順利逃生等技巧對同學們觸動很大。該校二三年寫下安全承諾書,四五年級學生寫下了觀后感。
此次觀看視頻活動,有效地培養了學生安全預防意識,增強了自護、自救的技能,同時為建設平安校園、和諧校園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新聞大求真》觀后感【范文5篇】2
今天晚上,我們一家四口坐在電視機前,觀看湖南衛視播出的真人節目--------《新聞大求真》。
《新聞大求真》是告訴我們一些生活隱患,并教我們怎么預防,就算遇到了,要如何逃生的方法。十分適合中小學生觀看。
我今天看的是家中有蟑螂,那該怎么辦?然后引出了一個小故事,里面的主人公在家中發現了一只蟑螂,他拿起拖鞋就把蟑螂給殺了。立馬,電視屏幕上出現了一個大大的'“錯”字。然后相關部門說“因為蟑螂身上帶有種子,如果你這樣把蟑螂打死,那種子就會分散開來,而你又看不見,這樣,你是殺了一只,多了好幾只。正確的方法應該是用紙把蟑螂包住,扔到外面去,這樣,它就不能在你家繁殖下一代了。”
然后又有人問道“如果想快一點滅完蟑螂,還有什么方法嗎”?相關部門說“那可以用殺蟲劑,朝角落里噴點,過段時間,蟑螂就全沒了。”
看完這集,我們全家都對這個節目連口稱贊,本來媽媽也在為家里有蟑螂而煩惱,想在可好我們家已經看不到一只蟑螂了。
這個節目非常有意義,它說的每一件事,要么是老師家長常常說的,要么是我們不知道的生活隱患。希望大家有空可以去看一看這個節目------《新聞大求真》。
《新聞大求真》觀后感【范文5篇】3
看了之后,我發現,最近幾年,連續幾個學校因人群擁擠踩踏的頻繁發生造成打量傷亡,嚴重性可想而知,據統計,每天都有2270名學生在踩踏中受傷。每五起就有一件有人死亡。1、溺水,2、踩踏。3、燒傷居受傷嚴重的榜首,許多專家說道:“踩踏中,學生因錯誤的防范舉動,沒有正確地跑到正確地出口,才造成悲劇和死亡的發生,使死亡率大大的提升和增加,這是學校管理教育的一個重要問題,所以,針對這些問題,我們來采取一些測試!”我覺得,都是小學生對危險來臨的防范意識不夠完全,沒有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
主持人進行測驗,讓五個同學推動一個可以推動一個大卡車的助手的重量,在玻璃板的支持下,讓小學生在另一面推,第一次,一個接一個學生推,都沒有推動,測試的壓力為一百多,第二次,所有學生以助跑為動力,成功推動助手,壓力測試為六百多,超乎了同學們的意料。
后來經過以氣球為心臟測試護胸方式。所以說,在踩踏發生時,一但摔倒,立即采取蜷縮護頭的方式。還有就是燙傷的'危害,醫生回答,每年有數以萬計的兒童因家長的疏忽而造成的傷害,所以,家長必須看好孩子。這幾年來,車禍頻繁發生,行駛上注意安裝安全座椅,可有些家長不以為然,每年車禍造成傷亡數量很難估算,通常情況下,孩子因不走斑馬線而被車撞飛造成的骨折痛苦也是大人無法承受的痛苦。
《新聞大求真》觀后感【范文5篇】4
3月30日是安全教育日,我放學回家后按照學校要求觀看了湖南衛視的安全電視節目——《新聞大求真》。
節目開始的部分是一個花絮主題是安全氣囊成為孩子的致命殺手提出了幾個問題:孩子為什么不能坐汽車前排?后排不系安全帶究竟有多危險?中小學生該如何安全乘車?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王定華司長說:“學習安全知識,養成安全習慣,提高安全素養。”這是最重要的。接下來介紹了參加這次節目的小朋友和老師們。
放學后,孩子們有的坐到了沒有安全措施的副駕駛座位上和安裝了兒童安全座椅的`副駕駛上。濤濤的叔叔變身成為了——“禁止俠”教育我們說:“未滿十二歲的兒童禁止坐到副駕駛座位上。”
隨后在短片中顯示長沙某小學有很多未滿十二歲的兒童坐在了副駕駛座位上那些家長殊不知存在了極大的隱患。在許多地區發生過很多期兒童坐在副駕駛座位上遭遇追尾安全氣囊爆至了兒童的頭部,導致了孩子受傷昏迷、心跳驟停。
為了證明這類事情的真實性,在湖南大學車輛撞擊實驗室進行了了實驗,最終事實證明孩子們坐在沒有安全措施的副駕駛座位上和安裝了兒童安全座椅的副駕駛上同樣危險,甚至安裝了兒童安全座椅的副駕駛比沒有安全措施的副駕駛座位更加危險。所以未滿十二歲的兒童禁止坐到副駕駛座位上以免被安全氣囊傷害到。
禁止俠又用一組對照試驗說明了在后座不使用兒童安全座椅或坐墊也十分危險。
最后老師教我們正確地使用兒童安全座椅、坐墊及成人座椅。
看完這個短片我感受頗深,是啊,現在這些交通事故都是因為人們的防范意識差造成的,所以我們應該多多了解安全知識,這樣才能減少外界對我們的傷害。
《新聞大求真》觀后感【范文5篇】5
今天下午,我們一家人一起收看了湖南衛視《新聞大求真》欄目播出的中小學生安全教育的特別節目。媽媽對我說:“這個節目十分好看,它不是單純的說教,而是把游戲、實驗、情景劇以及一些專家的忠告結合在一起,看完后我很受教育,學到了許多自救的常識,并提高了安全意識。”
節目中有一個情景劇,講的是小明在青溝里水庫游泳,跳入水到湖邊游泳,他的腿一下子就被水草纏住了,根本使不上力氣,又連嗆了好幾口水。因為他缺乏防溺水的自救知識。然后他的.小伙伴發現他溺水的現象,就開動腦筋去救他了。一個小朋友想自己下水救人,一個小朋友想用竹竿去救他,一個小朋友想用手拉手救人,一個小朋友想用衣服串成繩子救人。
黃老師告訴我們手拉手救援中,前面的四位施救者。其實起的是一個繩子的作用,根本幫不上忙。真正使力氣救援的還是一諾一個人。
防溺水“六不”童謠:
游泳戲水夏日到,偷偷下水不得了。
擅自結伴不能保,大人陪護不能少
沒有救援不要去,陌生水域不可靠。
盲目施救不可取,安全“六不”別走掉。
我們一定要牢記防溺水“六不”童謠!珍愛生命!
【《新聞大求真》觀后感】相關文章:
《新聞大求真》的觀后感08-23
新聞大求真觀后感07-17
《新聞大求真》觀后感10-18
新聞大求真觀后感集合05-11
2017新聞大求真觀后感08-21
新聞大求真觀后感范文06-19
新聞大求真溺水觀后感12-22
新聞大求真觀后感201708-25
新聞大求真觀后感700字08-21
新聞大求真觀后感(精選29篇)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