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改寫》教學設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習改寫》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學習改寫》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了解有關改寫的基本知識,學習改寫的基本方法。
2、提高改寫練習,體會文體的改寫方法,提高學生的改寫能力。
3、通過練習,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1、了解有關改寫的基本知識,學習改寫的基本方法。
2、提高改寫練習,體會文體的改寫方法,提高學生的改寫能力。
教學難點:
通過練習,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一、溫故知新,新課導入
同學們,之前我們了解了如何縮寫,提高了學生把握文章要點、思路的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概括、綜合能力。這節課,我們將繼續了解改寫的相關要點。在刪繁就簡的基礎上,我們還要學會“添枝加葉”,讓文章更豐滿,更深入,更突出。
二、自主學習,了然于胸
請同學們自主閱讀教材136頁,請同學們了解什么是改寫?改寫的常見形式和注意事項?
三、學生交流,教師引導
(一)改寫的概念
改寫,就是在忠于原作內容的基礎上,通過改變文體、語體和敘述角度等,進行“在創作”,以服務特定的需要。
(二)改寫的目的意義
改寫不僅是初學寫作者進行寫作訓練的一種訓練方式,也是作家進行創作的一種方式。改寫有助于培養文體意識,提高寫作能力,還有助于更深入把握原作。
(三)改寫的方法形式
1、可以改變文體。例如,將詩歌改寫成散文,將小說改寫成劇本。
大家仔細品讀《楓橋夜泊》的詩歌及改寫,賞析其中的異同。
2、可以改變語體。例如,將文言文改成現代白話文,把書面語改成口語。
(ppt展示《夸父追日》的改寫對比。更直觀展示改寫的特點)
3、改變敘述方式,例如,把第一人稱改為第二人稱、第三人稱,或者是將順敘改為倒敘、插敘等。
(ppt展示《我的弟弟于勒》,以菲利普的視角改寫。)
(教師補充:我們可以從各個角度進行改寫,不僅僅局限于記敘文、散文等常規問題,也可以設計劇本、報告、日記、書信等創新形式,一切文章體裁均能改寫。)
(四)改寫的原則
1、改寫要忠實原著。
改寫,只是改變形式,將原文換一種表達方式表現出來,并非另起爐灶,隨意篡改內容,更不能背離原著“戲說”。
改寫的基礎是要讀懂原文,理解內容,把握作者的情感主題的基礎上進行改寫、創作。改寫的內容需緊緊圍繞主題,緊扣人物的特點、思想感情。
2、改寫要注意行文協調
對于人稱的改寫,要注意行文的協調。不能僅單純的改變人稱,而不變化敘述視角,在人物的細節描寫上也要注意與人稱保持一致。同時,還要時刻注意人稱的統一行,避免出現人稱混亂,視角不明。
3、改寫可以充分發揮聯想和想象。
改寫時,不能大段的抄原文,不能以翻譯代替改寫,更不能只做言語上的增添刪減。可以充分發揮聯想和想象,圍繞原文的中心有意識的增加必要的情節、細節和語句,尤其是人物的心理、神態、動作、語言等,都可以進行合理的想象和聯想,增加文章的豐富性、生動性。
例如《劉姥姥進大觀園》,就可以補寫劉姥姥在宴席上的心理描寫,讓劉姥姥這個人物形象更生動、傳神。
四、實戰演練,提升能力
從學過的小說中選擇一篇,改變原來的敘事視角,換成另一個人物的口吻來講述這個故事。不少于600字。
《學習改寫》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設計
知識與技能:
1.了解什么是改寫,改寫的要求,掌握改寫的形式。
2.學生從《掩耳盜鈴》《揠苗助長》《畫蛇添足》《守株待兔》四則寓言中,選一則用現代漢語改寫成一篇小故事。
3.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過程與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進行點撥,并伴有情境設疑法、朗讀品析法、成果展示、合作、探究點評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培養學生熱愛傳統文化的情感。
2.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自豪感。
3.從寓言故事中得到啟發,感悟做人做事的道理。
4.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1.賞析并學會例文的改寫方法和形式。
2.如何恰當地運用語體、人稱、敘述的順序的改變進行改寫。
難點:如何把握寓言的基本內容、思想內涵和情感傾向的基礎上恰當地運用改寫方法進行改寫。
三、學情分析
九年級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朗讀能力,賞析能力和品評能力。在寫作方面已有過仿寫、縮寫和其它方面的訓練,在謀篇布局、把握文章脈絡方面也已初步成形。但關于學習改寫從來沒有受到過具體的指導和系統的學習。所以關于改寫怎么寫,采用什么方法和形式,從哪個角度改寫認識上還很模糊,沒有明確的思路。這需要教師在這方面給予學生一定的具體的指導。讓學生知道改寫應從什么角度,用什么形式和方法來改寫。為了能達到這一目標我要求學生仿照范文來完成這一學習任務,改寫自己熟悉的寓言。并在課堂上進行充分的交流和點評。從而,達到既能掌握這一寫作方法和寫作形式,又能培養了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的目的。
四、教學內容分析
《學習改寫》這一教學課題是根據人教20xx課標版(部編)教材語文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寫作要求而確定的。為了完成教學內容,我首先制定教學方案,然后根據教學方案制作PPT課件確定教學思路,接著讓學生進行課前的充分復習,最后進行課堂教學。課上,我讓學生明確什么是改寫,改寫的角度,要求和形式。然后讓學生學習和賞析改寫范文,學習改寫點,運用改寫點進行改寫。我把語體、人稱、敘述順序作為改寫任務。把古代寓言作為本節課改寫內容。例文打破原文的敘述順序,構思巧妙,想象合理。尤其是對人物的語言、動作的描寫,生動形象。這正是學生所要學的改寫點。
根據寫作要求和和改寫內容這節課有以下幾項任務:
第一個任務:明確什么是改寫。
第二個任務:明確改寫的角度、要求和形式。
第三個任務:學習改寫范文
第四個任務:確定改寫內容。(寓言)
第五個任務:運用改寫點進行改寫。
第六個任務:交流、品評改寫內容。提出優缺點,取長補短。
第七個任務:課后再次修改改寫內容的不足,提升作品層次。
五、教學方法設計
1.情境設疑法
通過設置問題讓學生回答,引出課題。
2.朗讀品析法
對于范文是以瀏覽、交流、賞析的方式來學習改寫點。
3.成果展示、合作、探究點評法
對于所改寫的內容以朗讀的方式展示給大家分享,讓大家在分享中給予點評指導。課后加以改進。
六、教學過程設計
(一)情境設疑導入
同學們老師相信你在成長中一定讀過很多故事和小說,老師想知道你讀的是什么語體,哪種版本的故事和小說。哪位同學說一說。
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出課題(板書——學習改寫)聆聽、思考、回答問題
引出課題
(二)新授
1.向學生介紹什么是改寫,改寫的角度,要求和形式。明確什么是改寫,改寫的角度,要求和形式。使學生明確學習方式——改寫
2.PPT放映改寫的例文(原文和改寫后的范文)朗讀賞析例文,先朗讀后賞析在合作交流中體會例文是如何進行改寫的。引出所要學習的改寫點
3.利用課件放映改寫的內容并指導學生的寫作。觀看PPT課件課改寫內容進行改寫。仿照例文運用改寫點進行改寫
4.組織學生分享、點評各自的學習成果以朗讀的形式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學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品評。指出優點和不足。讓學生分享各自的寫作成果,從而增強自己的寫作樂趣。在交流分享中,發現各自的優缺點。取長補短以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
(三)結語
同學們: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基本上能將文言文改寫成現代文,而且能恰當地運用人稱的變化,基本上掌握了改寫的相關知識,充分展現了同學們的想象力和寫作能力。同學們表現得很好。但要把改寫充分掌握好,需要同學們在今后的寫作中不斷加以練習。接下來我們共同看一下今天的作業。
讓學生明確本節課學習的內容,增強寫作興趣。明確課后的寫作方向。
七、教學評價設計
八、形成性練習題
根據本節課所學習的改寫知識,改寫小說《我的叔叔于勒》或《范進中舉》。
要求:改變原來的敘事視角,換成另一個人物的口吻來講述這個故事。
九、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改寫范文是學生熟悉的古代寓言,改寫點交代的也很清晰。改寫的內容設定的難度也不大。所以,學生寫起來比較容易,教學任務很容易完成。由于,所確定的學習目標難度適中,所以老師引導的很順手,學生任務完成的也很順利。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品讀鑒賞能力、寫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點評能力得到了充分地展現和培養。基本達到預期的目標。課堂氣氛活躍。
不足之處:在改寫指導中老師還有些指導的不到位,在改寫內容的品評鑒賞中,對于有些同學的寫作內容點評的還不到位。
改進措施:課后對學生的寫作內容給予細致的指導,并提出改進方法。學生再次修改寫內容,提升作品層次。
十、板書設計
學文體
習語體寓言
改人稱
寫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