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分享的作文(常用4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分享的作文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分享的作文 篇1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插艾……”每當念起這些兒時的歌謠,我就會想起家鄉的傳統端午佳節來。
五味草
家鄉在壺公山下。山上的草木青翠,瓜果飄香;山下綠水環繞,田野肥沃。在一片郁郁蔥蔥的枇杷樹邊,有著整齊的紅磚綠瓦。一派安靜和諧的鄉野村落,這就是我的家鄉,也是明代狀元柯潛的故鄉。每年傳統端午佳節來臨,我們便會挎上籃子和姐姐一起上山去采艾草,并配上石榴葉、梔子花等合為“五味草”。初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門上都會插上艾草,據說艾草會鎮邪辟災。當然在我們看來,只要聞一離那清新又奇異的艾草的清香,對我們來說就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所以每年我們都爭著到山上來,采下大片的艾草,也采下大片的快樂。
當然媽媽會用“五味草”給我們煮上好多的鴨蛋,據說小孩吃了還不咳嗽呢?而對我們小孩來說我們總是拿著心靈手巧的姐姐用五彩的毛線編的袋子,裝滿鴨蛋到處炫耀。吃過午飯,媽媽又會用“五味草”煮鴨蛋的水給我們洗澡,真是又香又舒服,整個夏天都不長痱子呢……
粽子和賽龍舟
在我們的記憶中,端午給人的印象除了玩就是吃。在傳統端午佳節期間,我們除了可以吃上香噴噴的鴨蛋,還有讓人記憶深刻的粽子呢?
包粽子也是端午的保留節目之一。媽媽和阿姨總會買了好多的粽葉,用水少泡著,洗干凈碼好。粽子的餡一般是糯米,配上綠豆、紅棗等,煮熟。然后在媽媽和阿姨的一陣靈巧的忙碌之后,我們小孩便饞貓般圍著蒸籠轉,等待粽子出籠的時刻的`到來……
長大了念書才知道,包粽子的習俗和我國歷史上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呢?據說屈原跳入汨羅江后,群眾為了不讓水里的魚咬著詩人的身體便做了好多的粽子,扔到水里。這樣魚兒有的吃就不會傷害到詩人了。于是,為了保護并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后來有了更為熱鬧的“賽龍舟”。
我們村里沒有賽龍舟,但在黃石每年都會有這樣的熱鬧非凡的場面出現:
在木蘭溪畔,人們早早地圍在岸邊,鑼鼓震天鞭炮齊鳴。水面,數支整齊的龍舟隊伍,衣裳鮮艷隨風飄揚,小伙子們激情澎湃躍躍欲試。隨著一聲鑼響,各支隊伍爭相競發,大家齊心協力,奮力爭先。這一刻,鼓聲、鞭炮聲人們的吶喊聲……湊成一片熱鬧非凡的畫面。
分享的作文 篇2
如果你有一個蘋果,而你的朋友有一個橘子,你會怎么做呢?你假如分一半蘋果給你的朋友,你的朋友也分一半的橘子給你,這樣你既品嘗了兩種水果,又得到了分享的快樂。
與別人分享快樂,并不是你在減少快樂,而是在增加快樂。
這個暑假,我和爸爸媽媽去山東玩。在趵突泉公園快樂地玩耍了一個下午。
回到學校后,我的好朋友用羨慕的眼神望了望我,我懂得了她的意思,便讓她來到我的座位上,我開始和她說起了,“我們先從德州開車到了濟南,濟南七十二泉可是聞名天下,一會兒,我們到了趵突泉公園,那里的泉水清澈見底,其中數趵突泉的游客最多,我們站在趵突泉的.中間的石頭橋上,只見泉中三道泉眼中的泉水正在不斷地往外冒,在泉池的一邊,還有一塊大石頭,上面寫著天下第一泉。繼續往前走,有個小溪叫做晴雨溪,在晴天的時候,小溪就會像下雨一樣。往前走,有許多孩子在那里玩耍,我和弟弟兩個人一起玩,腳剛到水里冰涼,可舒服了。我們痛痛快快地玩了好一會兒,又看了幾個泉便回德州了”。
我看了看朋友,她正沉浸在我的話語中,叫了叫她,她才回過神來,我說:“怎么樣?”“聽了你的介紹,我都不用去了!”她興奮地說。聽了她的話,我比她更快樂,更高興。
現在,我正如培根所說的,我收獲到了兩份快樂,這快樂正是分享所得來的。
分享的作文 篇3
我的媽媽是全世界最粗心的我的媽媽,早晨出門她一再叮囑我:“戴好帽子,穿好大衣”,可出門時才發現自己腳上還穿著拖鞋;她總是一遍一遍檢查我的書包是否帶了家門的鑰匙,卻常常由自己忘帶鑰匙而傻傻地站在門外。
我的媽媽還是一個不會照顧自己的人。冬天我趴在雪地裝成一只雪獅子時,她大聲嚷嚷著:“你的衣服可真臟啊!”可一眨眼,她已經趴在我的'對面裝成一只雪獅子了,并且說:“來呀,看誰厲害!”每次我受了委屈,她就不停地說:“告訴你好多次了,有事好好說,不許哭!”而她的眼淚竟然比我還多得多。
我的媽媽就是這樣:粗心大意,又嘮嘮叨叨。可是我那么愛她,我可想不出還有誰的我的媽媽比她更好。
如果我有什么問題不懂,我的媽媽就放下手中的事情給我講,或者說:“這個問題我也不懂,我們一起找找答案吧。”這樣的問題我就會牢牢的記住,再也忘不了。
我的媽媽說,這是我們家最好的閨女。我也覺得我的媽媽是世界上最好的我的媽媽。
分享的作文 篇4
傳統清明節前,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篇關于傳統清明節的作文,這時我很為難,不知道寫什么好,去掃墓又在下雨,我問媽媽,媽媽說:“要不等一會兒,我和你去理發店洗頭發,你觀察一下,別人是怎樣的,把他寫下來,也是一件關于傳統清明節的事啊。”我靈機一動,對了,可以呀,這也是關于傳統清明節發生的啊。
不一會兒,我和媽媽就出發了,一路上我又激動,又好奇,因為這是我10年來第一次到理發店洗頭,所以心里才會激動,很快到了理發店,理發店里的理發師,很熱情,第一句話,就是對我說:“小美女坐吧。”我聽了,很害羞,很快就開始洗頭了,理發師先用藍色毛巾給我披上后,再從瓶里倒出洗發水,摸到我頭頂,一只手在我頭上轉來轉去,然后用小水壺里的'水放一點點到我頭上來,又開始轉,那感覺真是太好了,又止癢,又舒服,真是兩全其美,漸漸的,我頭上的泡泡越來越多,像個大雪球,又過了一會兒,我的頭發和在了一起雪球越來越大了,就像圣誕爺爺的大雪帽,好笑極了,很快理發師帶我來了沖頭發的地方,我先睡到沙發上,然后理發師開始沖,他先把水溫調好,然后開始沖,他沖時總是要我把脖子向上,理發師洗的可舒服了,沖完后,理發師用毛巾把我的頭發包起來,等我做好后,理發理由才把毛巾拿下來,又開始要吹頭發了,很快就吹好了。最后理發師給我把頭發梳起來,他講起為我梳頭發,梳好后我照鏡子,自己的頭發像一朵荷花一樣,里面像花心,外面像花瓣,美麗極了,我覺得這位理發師太認真了。
雖然這次清明沒有掃墓,我感到很遺憾,但是我享受了十年以來第一次在理發店洗頭發的滋味,這個清明是我過的最特別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