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奉獻作文錦集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奉獻作文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奉獻作文 篇1
這句話是我替學生們說的。“深情獻母校”的六年級大隊活動結束了,我只有累的感覺,而這種累不只是身體上的,更是心理上的。學生沒有“深情”,也“獻”不出深情,可以說這有點一廂情愿的味道。若真有深情,那也只是個別的。“母校”,應該是六年一貫地生活和學習的地方,“老師”,是朝夕相處、相濡以沫的朋友,在數年的教學、交往中才能建起難以磨滅的印象。而這樣的活動還是不夠深情,也達不到深情的。原因很多。首先,這個新興的校區,原來是一所完小的新校園,稱為“柯北一小”,在納入我集團以后,成了小班實驗基地,但班級里還是達不到現代化的設施,配備的是完小級的硬件。兩年的學習生活,正是這個校區處在不斷磨合、發展的過程,不少問題是在邊做邊改之中,學生并不滿意于這個樣子,從日常的升旗、出操,到各種規章制度、秩序管理等,都在一步步地修整。而且,這僅僅兩年的時間要想“深情”是不實在的,時間是最能讓人產生感情的東西,相比之下,曾在完小讀了幾年的原來的學生就有著較為深厚的感情了。
其次,學生在這兩年中沒有什么深刻印象的東西,他們喜歡的活動很少,總是為著應付各種名目繁多的學校活動而機械地去做。政治性的東西、應付性的東西、規范性的東西太多,沒有幾樣是能讓學生在心靈上留下烙印的。還有,學生在校總是覺著管得太嚴、規矩太多、太拘束,學得太累,童真太少。這也是中國教育的普遍現象,他們無法想像中學里會是什么樣子,但總覺得自己活動的時間越來越少了,自己自由自在的空閑不多了。他們所接觸到的就是那么枯燥的東西,靈動的太少,唯有的快樂大概就是和同學打鬧了。再看看畢業的學生,大概是生源的關系,或還有環境的關系,總覺得孩子們太世俗化、社會化,對一些事情看得開,也想得開,不是沒有情誼,而是不想有情誼,表現著不應有的錯誤的成熟。六一節學校發的礦泉水,有很多喝都沒喝過就被扔掉,就連新發的作為留念筆記本也有人隨意亂丟,進了垃圾桶的、無人認領的都有。這次活動在二樓的大廳里,由于回音大,音響又不好,學生的吵鬧聲便更煩人,我的心累在這樣的噪音里,總希望他們能安安靜靜地看別人表演,鴉雀無聲地傾聽別人的講話,但嘀咕聲還是不斷,每個班都有那么幾個紀律差的學生在吵,班主任也是聽之任之的態度,我對自己班的同學不能姑息,但他們皮得很,也不知是哪來的如此表現,大概以為自己長大了,可以脫離這個學校了,可以不受拘束了吧?有三個男生將系在脖子上的三根紅領巾全都打在一起,當我走過去時,三個人解也解不開,三個腦袋就這樣在扯,還嘻笑得很。我只靜靜地看著他們,直到他們套出。我在想:為什么自由和紀律如此難以統一呢?為什么總會在該有紀律的時候太自由而該自由的時候又不知如何自由呢?如果我是他們,對這樣的活動,對“深情獻母校”的場面,我也不知拿什么獻給你了。實在的,他們想不出來,我也替他們想不出來,老師的教育被看作是天經地義的事,老師的奉獻被當作是理所當然的,甚至有的認為是老師自己在撈取名利。相反的,他們還記著的是你在什么時候如何批評過他,如何將他留下來補習,害得他回家挨罵,等等,心中的不快早已將僅有的一點感謝埋沒。或許是我太悲觀的緣故,也或許是我不解人情的緣故,那一刻,我和其他幾位班主任都有這樣的感覺。學生送我幾張卡片,這還是我們要求每個學生做的,可以送給老師或同學的。幾張或稚或真的卡,我不想說什么,只覺得這是幾個還對我心存感念的學生。隨著學生的長大,我越來越看得開了,我也不會去羨慕人家學生對老師有多么情深意重,只要我自己問心無愧,只要我為他們盡心了,也就可以笑對人生了。教育,或者批評,甚至指責,都會給他們一種不舒服的感覺,他們是提不起精神來愛你的,班主任,是他們心中一個有點害怕而又有點討厭的人,這是普遍存在的規律,至少對中國的大多數孩子來說是這樣的,只有在以后的學生生涯中他們才會偶爾想起你的好來,你的每一滴心血化成的思想流灌在他們心里,他們還能感受到,便涌起一股暖流。我想說,不論你懷揣怎樣的理想,不論母校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不論你為母校留下了什么,在這片熱土上,都曾回蕩著你的歡聲笑語,鐫刻了你的煩惱憂愁,更有那么幾位老師為你們而苦惱,而快樂,曾那么熱烈地充滿著對你們的希望和期待。最后,祝愿每一位即將畢業的同學在今后的道路上揚帆遠航,取得一次次更大的成功,寫出人生的精彩。
奉獻作文 篇2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如歌詞那樣如果每個人都對這個世界奉獻出一些,那么這個世界將會變得多么美好!
我要說一個人,他叫xxx,他有一張大嘴大眼和一個”西瓜頭“很二。同樣他有一顆樂天派的美好心靈,同樣他就是一個愛助人為樂的人。所以我才會跟他成為好朋友。
記得一天早晨,我把水弄地上了,本來很小一塊水,但是因為小所以弄成了一個水世界,滿地都是水。害怕被爸爸說所以就趕緊那拖布擦,同樣毫無進展。他看見了生氣的我,就幫我干了起來。我們踩著抹布繞著屋子滑來滑去,我已經忘記了什么拖地,只把這當成了游戲。一直玩到下午,沒有白費,地已經干透了,比以前越發亮了起來。在這個過程中他比我還認真努力,謝謝你!###。
我們都被那些助人為樂的事而感動過,請想那個人說一聲謝謝,學習他的品質,讓愛給予更多人!樂的事而感動過,請想那個人說一聲謝謝,學習他的品質,讓愛給予更多人!
奉獻作文 篇3
讀了《斑羚飛渡》這篇文章,我的心已經顛三倒四,感慨萬千。本文主要寫一群被逼至絕境的羚羊,為了有生存的機會,用犧牲一半,挽救一半的方法擺脫了困境。
每一只年輕羚羊成功躍過飛渡,就代表著有一只老羚羊將面臨粉身碎骨的人生。其實這也是意味著斑羚能繼續地繁殖后代子子孫孫孫的偉大精神!是用一條條生命換取十幾條生命!是一種用生命搭起的生命橋!沒有擁擠,沒有爭奪,快速地飛渡傷心崖。如果沒有了勇氣,你們是辦不到很多事情的,有了勇氣,你就可以無可畏懼的面對人生,你就不會害怕。
我很佩服羚羊,特別是那只公羚羊。它帶領著大家飛渡了傷心崖,想出了好辦法,它也有非常強大的勇氣。他沒有做人類的仆人,沒有做人類的一條狗。它邁著堅定的步伐,維護著自己的尊嚴。
當你為他人做一件事情,你就會變得更美麗,當你保護弱小的時候,你就會變得更有尊嚴。當別人保護你的時候,你也會感覺到溫暖和關愛。
其實,生命需要奉獻和犧牲,這樣活下去才會有真正的意義。
奉獻作文 篇4
基礎篇 第一課 記敘文寫作標準流程
教學目的:讓孩子掌握記敘文的最基本要求
教學重點:人物分解和記敘要素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確定中心
1、講解:
給媽媽的話:現行教科書的作文教學體系往往將記敘文分成寫人為主和記事為主兩個大類,實際上,人物的性格特征必須通過具體的事例才能體現出來,沒有具體的事例,人物的形象就不生動,血肉就不豐滿,情感也無從表達,所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同樣必須重視事例;而記事的文章,它的目的也是為了反映一個或一群人的精神面貌,否則,這樣的文章便沒有多大的意義,除非它是一篇為破案或打官司采用的闡述事實證據的專業性文章。也就是說,無論是寫人為主還是記事為主,記敘文的目的都是為了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
媽媽要給孩子講的內容:寫記敘文的目的,是為了向大家介紹某個人或某群人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所以在寫作文之前,我們必須先確定先寫誰,是寫這個人好的一面還是壞的一面,我們自己的態度是表揚他還是批評他。我們表揚這個人的好的一面或批評他壞的一面的態度,就叫做這篇作文的中心思想。
2、人物精神面貌的分解
教學方法:媽媽給出人的精神的類別,讓孩子列出例子,越多越好;最好是有幾個孩子在一起進行討論或舉手發言,這樣可以相互激發,如果人數足夠,則可以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比賽。
人物的精神面貌
好的一面:習慣——早睡早起、講究衛生、熱愛鍛煉、做事認真等等
性格——文靜、果斷、穩重、樂觀、大方、和藹等等
能力——成績好、字寫得漂亮、做手好菜、完游戲厲害、開車技術高等
品德——善良、熱情、熱心助人、愛護環境、大公無私、不畏強權等等
壞的一面:習慣——晚睡晚起、做事拖拉、做事沒計劃、懶惰、小偷小摸、不準時等
性格——粗暴、好猜疑、輕浮、悲觀、膽怯、吝惜、剛愎自用等
能力——成績差、動手能力差、口齒不清、不會整理內務、心理承受力低等等
品德——自私、貪婪、冷血、惡毒、淫穢、下流、偷竊等
3、確定具體的、要寫的人物和選準這個人的其中一點或幾點精神面貌(溫馨提示:對初學者或基礎不好的孩子來說,最好是只選一個點),并確立自己的態度
教學方法:媽媽先舉例子,然后讓孩子自己獨立選擇
參考例子:A、人物——爸爸;精神面貌——能力:做手好菜;我的態度——表揚
B、人物——同學小明;精神面貌——品德:樂于助人;我的態度——表揚
C、人物——隔壁阿三;精神面貌——習慣:懶惰;我的態度——批評
二、選準事例
1、講解:
教學方法:媽媽將下面的內容轉化為自己習慣的口頭語言,讓孩子聽明白怎么回事就可以了。
要表現出具體人物的任何一點精神面貌,都必須通過一件或多件事例來表明,通過他對事件的處理手段和處理過程中的外貌(主要是服飾)、動作、語言、神態和心理活動等,將他的這一點精神面貌表現出來。
2、列事例訓練:
教學方法:讓孩子按照自己剛才確定的中心,列舉出3個以上能說明人物這種精神面貌的事例。
參考例子:中心:人物——同學小明;精神面貌——品德:樂于助人;我的態度——表揚
小明樂于助人的事例:A、同學小軍的成績很差,小明經常主動幫他補課;
B、體育課上,足球隊的足球飛出了操場,小明順手撿起來扔回去;
C、商場上碰到迷路丟了媽媽的小朋友,費了很大勁才幫他找到媽媽
D、同學阿芳被阿牛欺負,小明叫上一幫同學狠狠地揍了阿牛一頓。
3、篩選事例訓練:
教學方法:媽媽對孩子列出的事例精心分析和評講,讓孩子從中篩選出最能符合中心的一個或兩個事例。
參考例子:從上面的例子來看,ABCD四個事例基本上都符合樂于助人這個標準,但是事例D中,小明的做法明顯不太合適,也不能表揚這種行為,因為是記敘文而不是辯論文,所以,事例D可以排除;事例B行為發生的很短暫,很難展開來進行記敘和描述,而且事情也不是很有分量,因此,事例B也可以排除;事例A中經常幫小軍補課,是一個持續性的事件,比較容易通過幾次補課情形的對比,小明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的變化來寫小明的品德等,所以事例A是可以選擇的一個事例;事例C是一個有頭有尾的完整事件,事件中小明對小朋友的語言、動作等的細致刻畫描寫,都可以體現他熱心助人的好品德,因此事例C也是一個可以選擇的事例。
4、確定事例
教學方法:讓孩子將篩選出來的事例中,挑出最符合中心的事例或自己最熟悉的事例作為這篇作文的寫作材料。
參考例子:從事例A或事例C中,選出其中一個都可以
三、排列要素
教學方法:媽媽先講解概念和模式,然后讓孩子肚子完成訓練內容
1、概念:
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
2、六要素排列模式:
模式:
第一部分(基本上用1個段落):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同時將時間、地點和人物點明;
第二部分(可以用1個或2個以上的段落):按事情發生的時間先后順序,講清楚人物在某時做了什么事,在另一時又做了什么事;
第三部分(基本上用1個段落):交代清楚事情的結果,并表明自己對事件或人物的看法。
范例:
第一段:星期四下午放學后(時間),我(人物)回到家里(地點),爸爸媽媽不在家,可我的肚子餓了(事件起因),決定自己做飯(事件)。
第二段:首先,淘米做飯;接著,擇菜、洗菜、切菜;然后,炒菜(炒菜作為重點也可以單獨一段詳細寫)(經過)
第三段,我學會了炒菜,對自己感到很自豪。(事情的結果和作者對人物的態度)
3、訓練:讓孩子根據自己確定的中心和所選的事例,仿照模式和范例,排列好事件的六要素
四、想象具體場面
教學方法:媽媽以前面做飯的事例為案例,做一些簡單的提示,讓孩子按要求獨立完成寫作。
訓練1、將人物遇到事情和處理事情時的動作、語言、神態和心理等詳細寫出來。
訓練2、將當時的環境(室外景物、市內擺設布置、天氣等)寫下來,目的是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形象。
五、正式作文
孩子將想象的場面內容補充進排列好的事例要素里面,稍微加以理順和擴充,再對詞語進行一些簡單的修飾(比如比喻、擬人、夸張等),一篇像模像樣的作文就新鮮出爐了。
奉獻作文 篇5
學校里的圖書館書讀了一本又一本,潛移默化的不是情緒而是心情。
深受書中的情節影響:時而悲時而樂 那些感觸常被感動的似一道道過往的風景。
把腦袋冷凍下會不會不用想那么多?
我以為冬天早就到了,可秋天還在、一直都在,未曾離去。
鏡子永遠也照不出真實的自己,倘若你不用心
人生如戲如夢如電影、故事什么東東也罷,不管發生了什么,都要堅強的繼續。
生命深不深刻,在于自己去塑造;生活美不美好,在于怎么去活。
我一直以為日子很簡單:困,就去睡覺
找不到人靠就借樹來抱一抱。
成長,是一首永遠唱不盡的歌。
偶爾看到身邊親近的人,就會不經意想用相機把它咔嚓下來的沖動,希望把她那刻的動作、表情存儲在永恒的記憶里
也有那么一瞬間,抬起頭跟對面同學目光相接,于是彼此就微微相似笑而不語 這些的,那些的畫面給我的感覺真好!
【實用的奉獻作文錦集5篇】相關文章:
實用的奉獻作文錦集六篇02-21
實用的奉獻作文錦集9篇02-20
實用的奉獻作文錦集五篇02-14
實用的奉獻作文錦集8篇02-03
實用的奉獻作文錦集7篇01-29
實用的奉獻作文錦集九篇01-23
【實用】奉獻作文錦集五篇02-21
【實用】奉獻作文錦集六篇01-19
【實用】奉獻作文錦集5篇01-13
【實用】奉獻作文錦集十篇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