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反思作文三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反思作文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反思作文 篇1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點,一直以來,作文就是絕大多數學生最頭疼的東西。一提起作文課,學生就會心生“厭煩”,對于上課也就沒有了興趣,一旦寫起作文來,搜腸刮肚、東拼西湊,要么仿寫范文、編織故事,使文章顯得干巴巴的,缺乏真情實感。造成這樣的原因是他們割裂了作文與無限廣闊的生活的關系,沒能很好的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在作文中表達出來,沒能說真話,訴真情。本次作文指導訓練,我按第五單元的綜合性學習“我愛我家”這一主題而展開,由于“家”是活動的環境和感情的“載體”,跟學生密不可分,很易引導學生從生活中選擇真實寫作的材料,培養學生真情作文。為此,我把寫作要有“真情實感”作為切入點,提前安排、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感體驗和家庭實際狀況在“老照片的故事”、“我家的一件珍品”和“媽媽的嘮叨”三項活動中任選一項進行訪談,聆聽和記錄親情的故事。這樣,既使學生認識到“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張揚自我、以心換心”,又培養了學生的交際能力。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我突出了寫、議、評、改四個字,力求做到隨著學生寫作過程的發展,思維的訓練也步步推進。
上課伊始,先讓學生欣賞跟唱《讓愛住我家》,讓學生感知真情以作文的必要,讓親情在教室內流淌。接下來的教學中,我充分創設情境,配樂讓學生朗讀范文,欣賞照片,鼓勵學生有個性、有創意的表達意見,拋磚引玉,激發寫作欲望。學生寫作階段,我沒多說一句話,以“能交給學生的時間就交給學生,能讓學生做的就讓學生去做”為原則,另據新課程標準的寫作評價建議,在學生完成作文后,我讓學生對作文進行自評、互評,并在此基礎上由學生推選代表講評自選范文,我僅在各階段進行指導和最終進行評價,真正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培養了學生修改文章的能力,使得學生在一個民主合作的氛圍中,形成多向的信息的交換,把學生的作文訓練引向高效健康的軌道上。最后的結課拓展,意在讓學生走進“大家庭”,懂得感恩,懂得理解、關愛他人;課后訓練讓學生完成作品后,交由父母閱讀、反饋,讓家長們也參與到此次作文中來,品味一下自己孩子的文章,了解一下自己孩子對親情的感悟。事實證明這一舉措也是可行的,從許多家長評語中可以看出,他們被孩子的細心、懂事所感動,有的甚至沒有想到自己一個小小的舉動會對孩子有這樣大的影響,這無疑拉近了他們與孩子之間的情感距離。
反思作文 篇2
由于學生剛剛接觸作文,因此本冊的習作教材以“貼近學生生活,注重實踐、體驗”為宗旨,以片斷教學為主,在內容安排上富有兒童情趣,在呈現形式上力求多樣性,在操作練習上提供多種選擇,在習作評價上要求適度,以便讓學生輕松自由地走近習作的初始階段。
三年級孩子剛剛進入習作的'門檻,教學目標要求本年段主要是培養孩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良好習慣,讓孩子樂于書面表達,增強孩子習作的自信心。因此我上課伊始就以孩子最喜歡的動畫導入,激發孩子的興趣,給這節課開設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在課堂上我結合范文“找餓”引路,幫助學生明確本次習作內容的要求。通過讓學生擺玩具,創設玩具情境,來大膽想象故事情節,并且做充分地口頭表述,為下節課的寫作奠定基礎。然后我又拿出一節課讓孩子當堂習作,在有效的時間內及時把自己的構思寫下來,在習作過程中對于孩子出現的共性問題我進行分類集中引導,提出修改意見,讓他們進行自改,而對個別習作有困難的同學,進行面對面、一對一的指導,讓他們能夠順利完成習作,去除畏難心理。
在正式進行賞評之前,我先銜接習作指導課中的玩具情境,把學生很快地拉回到他們所創設的童話世界中,然后我就引領學生賞評一篇優秀習作,在賞評中我引導學生通過互評表和回憶習作內容的要求要幫助學生抓住賞評要點,掌握習作評價的方法,在賞評中吸取經驗,取長補短。緊接著我出示了學生習作中一些比較新穎的題目,通過這些新潁的題目,又抽拽出一些孩子的習作,不但可以給孩子作文命題方面找到范本,打開思路,還可以繼續對習作進行全面的賞評,可謂一舉兩得。在學生交流佳作的過程中,我對孩子滲透一些寫作方法的指導和點撥,有意浮現本次習作的訓練重點即大膽想象,完整敘事,描寫生動有趣。
反思作文 篇3
創新型的文章表現形式
一件優質的商品要有一個好的包裝,一本精彩的書籍要有一個好的封面,一個創新獨特的意識更需要匠心獨運的創新型的文章表現形式。此類文章形式主要介紹以下四種:
①童趣式
所謂童趣式就是借助童話、神話、寓言的形式,內容含有很多幻想、想象、夸張的成分,主人公可以是動物、植物,或傳說的神仙人物,充滿童趣。童趣式雖然寫的是想象,甚至有些荒誕,但折射的是現實,富于哲理,具有強烈的虛構性,選材范圍很廣,時空調度自由,馳騁想象空間很大,便于表達作者自己的愿望或觀點。采用這種形式寫作,可以避免一般記敘文的簡單記敘和一般議論文的枯燥說理,給人新鮮感。
例如:我曾指導學生寫作《診病記》一文(發表于《中學語文學習報》)就獨辟蹊徑采用童話形式敘述地球爺爺拖著傷痕累累的病軀向“我”求醫的故事,揭示了環保是人類迫在眉睫、刻不容緩要解決的問題的主題。又如:在一次以“我能行”為話題的作文訓練中,我的學生寫了一篇《三只地鼠》的文章,他以寓言的形式,采用對比襯托的表現手法,敘述了三只地鼠參加挖地洞的一場比賽。地鼠甲和乙在賽前豪言壯語,大發勝利宣言,結果卻半途而廢;反而是那位默默無聞的地鼠丙憑著“我能行”的信念,埋頭苦干、堅持不懈,最終登上了冠軍的寶座。由此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成功決不是吹噓出來的,它源于堅強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
②累積活用式
“累積活用”主要是指學生將平時駕輕就熟的日記體例引入寫作。日記體作文既可以是單篇日記,也可以由幾則日記組成來表達一個主題。結構形式比較靈活,每篇日記之間不要求有嚴格的邏輯銜接;表達也比較自由,敘述、描寫、議論可以隨意穿插,便于作者表情達意或者闡述自己的觀點主張。
例如:在一次以“告別”為話題的考試作文中,有名學生就以日記的形式,分別節選初一入學第一天、初二校運會、初三畢業典禮三篇日記表現與同學相識、相知、相別的全過程,從而抒發自己對初中生活依依惜別之情。
③應用文體活用式
“應用文體活用”在此主要指書信體例的活用。它既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種實用文體,也可以用來寫作文。書信體作文除了要符合書信格式外,正文部分謀篇布局相對靈活,表達方式可以采用敘事、描寫、抒情、議論,還可以采用討論的形式;內容方面可以寫一件事,也可以寫多件事,甚至可以討論問題。因為書信體作文一般用來與別人交流溝通,所以便于抒發感情。書信體作文跟日記體作文類似,既可以是一封信構成一篇文章,也可以是幾封短信組成一篇文章,表達一個主題。
例如:我有學生曾寫過《給人類的一封信》,就借書信的形式,以地球的身份控訴人類破壞的惡行,進而揭露“環保”的主題。
④文學作品活用式
在創新文章表現形式中,文學作品體例較常用的是小小說。它是一種常見的文學體裁,以描寫、敘事為主,可以在文章中加入虛構的成分,有利于構思。小小說以簡潔有力的語言、出人意料的結局、表現主題的含蓄性、主旨的深刻性、內容的可讀性等等優勢,讓人一見便生好感。
例如:我學生曾寫了《我和泰山》這篇小小說。文章虛構了一支雇傭部隊肆意破壞森林,遭遇“森林之王”——泰山的阻止和勸退。故事情節雖簡單,但卻寫得懸念迭起、波瀾起伏。
【有關反思作文三篇】相關文章:
有關反思作文3篇05-28
有關反思作文四篇05-08
有關考試反思作文五篇05-05
有關月考反思作文五篇04-02
有關考試反思作文5篇03-29
有關反思作文6篇03-23
有關語文考試反思作文8篇05-29
有關反思作文合集6篇05-25
有關期末反思作文合集九篇05-23
有關月考反思作文合集8篇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