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最后的讀書人》的讀書筆記作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最后的讀書人》的讀書筆記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最后的讀書人》的讀書筆記作文 1
反復讀王鼎鈞先生的碎琉璃。碎琉璃一書雖然小而薄,講述盡年少瑣屑經歷之事,卻潛藏了深厚的情感,隱隱有一種自在氣象在文字格局中。
王鼎鈞先生曾受教于一個舊學進士第的人家。老進士曾陪著皇上作詩,是一個真正的飽學之士,胸中遺有舊時讀書人的氣象與風骨。而他的二兒子,大家喚作二先生,畢生最大的夢想就是同老子一樣,考取進士,但三次均未成功。每次考取失敗時,他都會在自家宅間失聲痛哭。舊時宅子哭會與房梁,木樁產生共鳴,更添悲泣之感。在最后一次科舉考試之時,二先生仍舊未考取進士,上吊自殺了。但他的無窮遺恨仍然在房間中,據說二先生的臥室更值深夜,仍舊傳來痛哭聲。
王先生跟著三先生念書。彼時的這場戰爭已經把這座溫潤雅致的宅子燒毀了一大半,許多珍貴的歷史舊作毀于一旦。一個讀書人會如何反應?王先生寫道:
經過這樣巨大的變化之后,三先生不再是一位儒雅瀟灑的紳士,他每天要應付土匪的警告、漢奸的`勒索和自己家庭生計的困難。他經常緊張地喘著氣,就好像一個苦力剛剛做完苦工一樣。但是他只要有一個鐘頭的時間坐下來,捧著他的水煙袋,跟我討論唐詩或者說文,他又恢復了這個時代沒有的從容,他的眼睛和他的聲調里面,根本沒有時代的苦難,他家藏的典籍文物好像根本沒有焚燒,那些東西本來就存在他的心里,是戰火所不能摧毀的。就是他在談杜甫的三吏三別,也好像玩賞古代的一件銅器,上面生滿了美麗的銹,價值連城,但是跟現實沒有絲毫的關聯。除了他手里捧著的水煙袋,他沒有一點人間的煙火氣。
讀到這里心里盈起了一片豐沛的感動。
讀書人其實是這個世界上最難以存活的人。對情感抽絲剝繭的敏感,對高潔高山仰止的向往,眼底清澈容不得一絲沙子。那些飄渺不定,意蘊似深的詩詞歌賦,經書綸卷在戰亂、離散面前能起什么作用?
大體來說讀書人有兩種命運。一種是詩詞歌賦成為了遠方的燈塔,燈塔下的理想桃源,書生們會用這個妙曼桃園作為標準來苛求這個現實世界。這是亂世,更直白地說,這是抗日戰爭,充滿了背叛、離散、死亡、毀滅。可感知這個無比美妙的世界而清醒自己到不了,是多么痛苦的事。此來,夢中的紅桃都成煎熬心神的火,現世困頓,沒有舟,誰都渡不了。一種是滿腹經綸都成為自己的隱秘休所,無論多少戰火、家亡、國破,只需消消一瞬,凝神一顧,便可得到足夠的慰藉。
對于三先生而言,心中的李白,心中的杜甫才是真正流淌的詩書。縱情談論之時,便深深將自己沉浸在他們的命運中,沉浸在大唐氣象,古書詩韻里,一切戰亂都在談話聲里消隱。
《最后的讀書人》的讀書筆記作文 2
讀完《最后的讀書人》,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書中對閱讀文化的深刻探討,讓我對讀書這件事有了全新的感悟。
這本書聚焦于在信息爆炸時代,傳統閱讀方式面臨的挑戰與變革。作者通過細膩的筆觸,描繪了那些堅守閱讀陣地的人們,他們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執著地與書籍為伴,探尋知識的寶藏。書中提及的場景,如安靜的書店里人們專注選書,舊書攤前淘書者的.驚喜,都讓我回憶起自己與書相伴的美好時光。
在這個電子設備充斥生活的時代,閱讀似乎變得越來越快餐化。人們更傾向于碎片化的信息獲取,深度閱讀逐漸被邊緣化。但正如書中所強調,書籍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它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承載著歷史、文化與思想。每一本好書都是作者與讀者跨越時空的對話,在字里行間傳遞著對世界的洞察與思考。
書中的讀書人,他們不為外界干擾,沉浸在書的世界里。他們明白,閱讀不僅是為了獲取知識,更是為了滋養心靈、提升境界。通過閱讀,我們可以拓寬視野,看到不同的人生,理解多樣的價值觀。在閱讀中,我們學會思考,學會質疑,從而形成獨立的人格。
反觀當下,我們應當反思自己的閱讀習慣。雖然電子閱讀帶來了便利,但它無法完全替代紙質書的質感與溫度。我們需要重新找回對閱讀的熱愛,放慢腳步,靜下心來品味書中的每一個字。讓閱讀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而非偶爾的消遣。
《最后的讀書人》像是一聲警鐘,提醒著我們閱讀的重要性。它讓我堅定了繼續在書海遨游的決心,也希望更多的人能重視閱讀,在書籍中找到屬于自己的精神家園,讓閱讀的火種在時代的變遷中永不熄滅。
《最后的讀書人》的讀書筆記作文 3
翻開《最后的讀書人》,就像推開了一扇通往另一個閱讀世界的大門。書中描繪的那個充滿書香氣息的環境,一群執著于閱讀、熱愛知識傳承的人,深深觸動了我。
作者筆下的讀書人,無論是在寧靜的書房中,還是在充滿煙火氣的市井里,都能找到閱讀的樂趣。他們對書籍的熱愛,不只是簡單的翻閱,更是一種靈魂的對話。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這樣純粹的閱讀態度顯得尤為珍貴。我仿佛看到了過去的時光,人們在昏黃的燈光下,沉浸于一本好書,忘卻外界的喧囂。
書中所展現的閱讀傳承也讓我深受啟發。老一輩讀書人將對書籍的熱愛傳遞給下一代,讓閱讀的火種得以延續。這讓我意識到,閱讀不僅僅是個人的行為,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我們有責任將這份熱愛傳遞下去,讓更多的`人感受到閱讀的魅力。
讀完這本書,我開始反思自己的閱讀習慣。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常常忽略了閱讀的重要性。而這本書讓我明白,無論多忙,都應該抽出時間來閱讀,在文字中尋找慰藉和力量。它也激勵著我,要成為閱讀的傳播者,讓身邊的人也能愛上閱讀,感受閱讀帶來的美好。
《最后的讀書人》的讀書筆記作文 4
《最后的讀書人》宛如一陣清風,吹進了我對現代閱讀現狀的思考中。這本書以獨特的視角,展現了在信息爆炸時代,那些堅守閱讀陣地的人們的故事。
書中的 “最后的讀書人”,并非指真正意義上最后的讀者,而是在快節奏、多媒體充斥的當下,依然執著于傳統閱讀方式的群體。他們在數字化浪潮中,堅持與紙質書籍為伴,品味文字的韻味。這讓我不禁感嘆,在這個便捷的信息時代,我們似乎漸漸失去了對深度閱讀的耐心。
作者通過細膩的描寫,讓我感受到了閱讀對于這些人的重要性。閱讀不僅僅是獲取知識,更是一種心靈的滋養,一種對生活的態度。在他們的世界里,書籍是連接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橋梁。
反觀自己,我也常常陷入碎片化信息的`漩渦中,難以靜下心來讀完一本完整的書。這本書讓我警醒,我們不能讓閱讀成為一種奢侈。它提醒著我,要重新找回對閱讀的熱愛,給自己留出時間,沉浸在一本好書中,去感受文字的力量。
《最后的讀書人》讓我看到了閱讀的另一種堅守,也讓我有了重拾閱讀的決心。它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在閱讀道路上的迷失,也為我們指引著回歸閱讀本質的方向。
【《最后的讀書人》的讀書筆記作文】相關文章:
最后一課讀書筆記03-21
讀書人生作文80011-01
實用的讀書人生作文12-12
關于讀書人生作文通用03-13
讀書人生作文(通用22篇)11-13
精選讀書人生作文26篇08-21
關于讀書人生作文(精選21篇)12-25
【推薦】讀書人生作文四篇06-10
快樂讀書人作文(精選46篇)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