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端午作文匯編八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走進端午作文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走進端午作文 篇1
今天我們要去萬江體驗端午節的習俗。
到了之后,阿姨教我們包粽子,阿姨飛快地拿起粽葉,卷成一個小漏斗又放進去一點米,然后放綠豆,連著放肉和蛋黃,如果你想吃雙黃的話,可以放兩個,最后再放一層米,把棕葉包起,接著把它“五花大綁”。
到我們做了,我學著阿姨的'樣子,拿兩片一樣大的粽葉,把它一折,成了一個漏斗,然后放米、綠豆、蛋黃、五花肉,經過千辛萬苦之后,終于到了最后一步。我手一滑,粽子掉了。我只好重新做一個,這一次我吸取上次的經驗,把粽子拿緊了,做出了一個很好看的粽子。
今天我學會了做粽子,做風箏、滑龍舟,學了各種各樣的習俗,體驗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走進端午作文 篇2
今年是第一個把端午節列入法定節假日的一年。那么 , 你知道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嗎?讓我來告訴你吧。
有食粽子、佩香囊、懸艾葉或菖蒲驅邪。有系長命縷、飲雄黃酒,還有賽龍舟……端午節起源于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 20xx 多年歷史了,你聽說過端午節的傳說嗎?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起源的`,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終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出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間》、《九歌》等不巧的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被稱為詩人節。公元前 278 年,秦軍攻破了楚國的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京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心放棄自己的祖國。于是在農歷五月初五這一天,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著大石塊自投汩羅江而死。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聽說屈原死后,漁夫們劃起船只,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把飯團、雞蛋等食物放入江中。聽說讓魚蝦吃飽就不會吃屈大夫的身體了,百姓們也投了許多食物。一位醫師倒下 了一壇雄黃酒,說是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怕蛟龍吃掉飯團 , 人們就用棕葉包起來,發展成粽子。這就是端午節的由來。
在很多節日里,它們都有很多傳說故事,同樣也很有趣!
走進端午作文 篇3
今天聽說去包粽子,可把我高興壞了,因為我聽說包粽子很簡單,我帶著興奮的心情來到行文作文。
我們乘著大巴來到了萬江,我們做了熱身游戲后,終于來到了包粽子環節,也是我最期待的環節。
我們來到一片空地,便看到桌子上面放著一盆糯米和一盆豆子,還有一碟咸肉和一碟蛋黃,一個老奶奶過來教我們包粽子,那位老奶奶先把兩片粽葉交叉,再折一折,變折出了一個精致的沙漏,再放一點糯米,一點黃豆,再放上一片咸肉和一點蛋黃,最后再放一些糯米,把兩邊的粽葉包起來,兩邊為了不讓糯米漏出,再放兩片粽葉,纏上線子就做成了,我看老奶奶纏上繩子那么熟練的手法,心想一定很簡單,于是自己嘗試做了一個,誰知我做的跟老奶奶的.簡直兩個樣子嘛!于是我向老奶奶請教,她說:“做這些也不能急,一急就做不好看了!”我耐心地做了起來,做的一個比一個好,老奶奶還夸我。
這一次我不僅學會了那么多知識,還懂得要學會耐心!
走進端午作文 篇4
今天我和一些同學一起來到了萬江,為的就是讓我們了解端午節。
說起端午節還有很長一段歷史,春秋時期秦國要滅掉楚國,屈原不忍心看到楚國滅亡,就綁了一塊大石頭,跳到汨羅江里自盡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從此就有了端午節。
我們今天一共進行了幾個項目,有雄黃酒大戰,做風箏,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包粽子了。
包粽子要用的材料有以下幾種:粽葉、糯米、綠豆、肉和咸鴨蛋。這時一位阿姨教我們包粽子,我們聚精會神地看著,先拿兩片,中間弄成一個漏斗型,再把輔料放進去,然后把粽葉壓下去,拿兩片粽葉把兩邊的口封住,最后拿一根繩子左三圈右三圈,把綠豆包著嚴嚴實實的,再打一個死結就可以了。
我剛開始做的很慢,有很多不會做的地方,就去向阿姨請教,后來我慢慢的熟悉了包粽子的方法,就越做越快,而且都是我自己做的,沒有讓阿姨幫忙,我一共包了六個粽子,回家可以大吃一頓了,想想就開心,后來我們回程了。
我今天玩的'很開心,也學到了很多關于端午節的知識,也了解到了愛國詩人屈原,明白了端午節的由來,希望下一次也可以參加這么有趣、有意義的活動。
走進端午作文 篇5
細雨蒙蒙,連綴成絲。粽香飄萬里,情意暖人心。綠水浮龍舟,千古話端午。——題記
多少次的期盼,多少次的守望,在這粽香飄香的季節,我們以隨同那屈原的帶領下,一起走進端午節……
“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端午清晨,人們紛紛踏出家門,到各自計劃的目的地進發,這便是端午人們的一個習俗:踏青。路上人山人海,向遠望去,一片沸騰的海洋。出行的人們,還有一項任務,就是折一些樹枝,再買一個葫蘆,掛在自己的家門上。這,變成了端午的一道迷人的風景線。
走進端午節,踏青游玩,折下樹枝,憧憬希望。
“四更堤外笙歌散,博得人稱假虎丘。”端午,賽龍舟是必不可少的一項。河溪兩邊人山人海,鎖吶聲,腰鼓聲,鼓號聲,大鼓聲,匯成一片,響徹長空。隨著一聲槍響,兩條龍舟猶如離弦的箭飛向目標。湖水飛濺著,人們的心情也隨之飛濺,吶喊加油聲絡繹不絕,一浪賽過一浪。
走進端午節,龍舟越過,團結一心,齊心協力。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碧綠的`粽葉將糯米包裹其中,略帶著些微微的清香。我也動起手來,開始包粽子,將對屈原那深深的敬意凝住其中,仿佛屈原當時那英俊瀟灑的面孔已浮現在我的眼前,隨之咕咚一身,帶著無限的悲憤,投入江中。百姓們紛紛包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會吃掉他的身體。初中初二作文:走進端午節作文600字小學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節日作文及各類中小學生作文。從此,每逢端午佳節,各家都會包粽子,空氣中粽香不曾散去。
走進端午節,粽香怡人,祭奠屈原,銘記先烈。
走進端午節,領略傳統文化別樣的內涵,感受傳統節日迷人的魅力,縈繞心頭的是纏纏的暖意,揮之不去的是綿綿的情意。
走進端午作文 篇6
今天,我們去萬江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內容豐富多彩,比如:包粽子、做風箏。其中我最喜歡的活動是包粽子了。
包粽子是端午節的習俗,也是我國傳統之一,是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的。
我們開始包粽子,先把兩片葉子交叉,再把一些糯米裝里面一定要緊緊的抓好,不要漏出來。否則這個粽子就失敗了,然后,把其它材料放在米飯上面,再用米飯蓋住材料,這樣一半工程就完成了。
接下來是最難的一部分,一不小心就會導致材料掉出來,先把葉子折在上面,再把右邊的葉子按照上面步驟折一折。然后把一頭的繩子咬住,另一頭在粽子上面卷起來,大約三圈,再把咬住的那一頭,又卷在粽子上,最后打一個結,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雖然我做的不夠漂亮,但是盡力就好。有人說過:自己做的吃起來是最香的'。我記住了這句話,永遠把她放在我的心里。這次戶外活動不僅讓我了解到端午節的由來,還學到許許多多的知識,這一天我真快樂。
走進端午作文 篇7
終于到了星期天,戶外課終于來了。我們坐上金黃色的校車去了萬江。去了解端午節的歷史。在路上我們開開心心,一名老師給我們講解雄黃酒有什么作用?窗外人行道上的大樹方方正正,像一名忠實的哨兵。小花正在把自己色彩明麗,五顏六色的外衣展示給人看。
終于到了萬江,我們玩了許多項目,我最喜歡的是包粽子和做風箏。包粽子首先拿兩個粽葉,交叉把上面右邊的粽葉往左按,變成了一個像漏斗形狀的'樣子,這時往里面放一些糯米,再放綠豆、肉以及咸蛋黃,再用糯米包裹起來,再把葉子左右兩邊包好,最后用繩子綁起來,一個個美味的粽子做好了。
做風箏,首先把報紙弄成正方形,用膠布再把四邊貼好,再用竹子放在兩邊,用膠布貼好,再做尾巴。最后風箏做好了!
今天我很開心,不僅學會了粽子怎么包,還知道屈原是一名偉大的愛國詩人。
走進端午作文 篇8
今天,我跟著行文教育的老師們來到了萬江,體驗了許多的端午節習俗,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講端午節的習俗吧!
今天我現場了解了端午節的'習俗有:放風箏、賽龍舟、包粽子……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包粽子。我們包粽子的材料有:粽葉、糯米、綠豆、五花肉、蛋黃。我一開始就先看著阿姨包粽子,我覺得很簡單。到我包粽子的時候,我先把葉子交叉,再把米和綠豆還有肉和蛋黃放進去,最后把繩子綁了起來。
今天真是收獲滿滿的一天,不僅了解了端午節的習俗,還學會包粽子,我很開心。
【走進端午作文】相關文章:
走進端午作文12-26
精選走進端午作文四篇03-01
精選走進端午作文4篇04-20
精選走進端午作文三篇04-25
【精選】走進端午作文4篇04-23
精選走進端午作文3篇02-25
走進端午品味傳統作文11-11
走進端午作文合集7篇07-08
【熱門】走進端午作文3篇05-20
【必備】走進端午作文四篇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