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秋傳統作文合集八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秋傳統作文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秋傳統作文 篇1
今年的中秋將至,似乎人們都在期盼著,或盼望著一家團圓其樂融融地觀賞者中秋的圓月,或舉頭望月憑借著這個眾人團圓的日子,徹頭徹尾地將內心對親人對故鄉的思念宣泄一番。我從沒有體驗過遠離自己的獨自處在外地的生活,所以沒法感受出門在外遠離家鄉的游子的思念心緒。
中秋夜里的一切都是那樣的寂靜,我家的院子里那幾盞路燈顯得搖搖欲熄。此時此刻,我的心情像是被思鄉的游子們傳染了一般,院子上空的那一輪明月在這幽靜的環境里顯得是那樣孤獨,那樣純潔,那樣明亮。此時我的心中涌現了無數話語要向這茫茫月色傾訴。我不由想到了蘇軾的那一名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我愛太陽,但我更愛月亮,那種白玉盤似的月亮。在我眼里,太陽是個豪放,熱情的男孩,而月亮則是個溫柔,恬靜的女孩。我愛這種恬靜也愛這種優雅。再望著那輪明月,我感覺她如同天空中鑲嵌著的一顆碩大的明珠,光澤艷麗,閃閃發光;她如同一塊無與倫比而又價值連城的玉盤,純潔高雅,討人喜愛。
瞧,天空飄來了朵朵淡云輕輕地遮住了月亮,只看見在云層中穿行閃光。她擠啊,使勁想鉆出來。一陣陣涼爽的晚風吹來,云散了,月亮重新露出了她清麗的臉蛋,像小女孩撩開了披在額上的烏發向大地露出微笑。我卻覺得那穿于云層的月亮似乎更蓬勃而又富有詩意。我又發現月姑娘正用月光鋪成一條小道,直延伸到我眼前,好像是在邀請我到她的家里去做客呢!
我們一家人來到院子里,一人搬了把小椅子,靜靜的坐著等著,一輪明月的升起。終于,這個小女孩露出了小腦袋,看著人們,好像還有些羞澀。漸漸的,在我們的歡聲笑語中,她,也膽大了起來,不停地爬向天空,我們一家人看著她,像看著一塊寶玉似的,一刻也不想將眼神兒轉移。這時,姥姥拿出一盤月餅,給大家分著來吃,每個人都笑瞇瞇的,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心里美極了!
周圍依舊是那樣的寂靜,我也漸困了,悄悄進入了夢鄉,唯獨只有那輪明月依舊散發著那優雅,溫柔的光,依舊是那樣純潔、恬靜。好美麗的月色。
中秋是團圓之日,家人能夠團聚在一起是一種幸福,要懂得珍惜!
中秋傳統作文 篇2
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那天的一大早晨,我們一家人就興高采烈地去姥姥家過中秋節。大街小巷充滿了濃濃的節日氣氛。
很快我們就到了姥姥家,姥姥對于我們的到來非常高興。還特意為我們準備了豐盛的宴席。中秋節!月餅是必不可少的。月餅的花樣繁多,而且各種口味的應有盡有。有黑芝麻餡的、五仁餡的、豆沙餡的、還有水果餡的……而我最喜歡的則是草莓味的.。
十五的夜晚,人們仰望朗朗明月,想念遠方的親人,所以中秋節還有一個名字叫“團圓節”。人們除了賞月,還要供月。吃罷晚餐,姥姥在院子里放了一張桌子,擺上了月餅、西瓜、蘋果、紅棗、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我們一家人圍坐在桌子旁等著賞月,可是天公不作美,空中布滿了烏云。哪里有月亮的影子啊!我有些不耐煩了,就對媽媽說:“月亮怎么還不出來呀?”媽媽親切地對我說:“兒子,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拿出點耐性來,知道嗎?你那急躁的脾氣真的該改一改了!”聽了媽媽的話,我有些不高興了。這時,姥姥為了緩解氣氛,給我們講述了一段關于中秋節的傳說。我們正聽得津津有味的時候,突然,天空出現了一亮光。
過了一會兒,月亮露出了小半臉。好像小船倒扣在山頂上,又好像一盞電燈。接著,月亮的肩上,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地,慢慢地,慢慢地爬了出來。最后,它用盡全身的力氣,終于跳出高山厚厚的云層。剎那間,,大地仿佛批上了一層柔和的薄紗,而此時的夜空變得一片淺藍。啊!此刻,真覺得這個世界好恬靜,好柔美!突然,爸爸喊道:“兒子,吃月餅了。”我拿起一塊月餅,輕輕地咬了一口,一股濃郁的清香沁入我的心田。吃著香甜的月餅,望著皎潔的月亮,我忽然想起遠在北京的小姑。從小到大小姑一直都很疼愛我,護著我,真的很想念她。也不知道小姑是怎么過得中秋節?遠方的她也會想我嗎?真希望小姑和我們過得一樣好!自從小姑春節走后,就一直沒有回來。原本小姑打算回來和我們一起過中秋節的,可是因為有事耽擱了,所以只能等來年了。我期盼著下一個中秋節的到來,但愿在那一天,小姑能和我們一起過一個團圓的中秋節!
中秋傳統作文 篇3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個,但對每個節日,我對它們的了解都是一星半點,片面的,或從書本,或是傳說,又或是從姥姥和媽媽茶余飯后閑聊中聽來的。每每聽他們的講述還頗有一番憶苦思甜的感慨。
就這一年一度即將來臨的“中秋節”吧。在我從小到大的記憶里,一說“中秋節”,我立馬就想到各種餡,各式各樣香香甜甜的月餅,放在盤子里,供在桌子上對著圓圓的月亮。據說是供“嫦娥和小玉兔”。自從上次聽了姥姥和媽媽的回憶,我又有了一種說不出的糾結的情愫。
聽媽媽和姥姥說,她們那一代人對“八月十五”,也就是“中秋節”非常重視。她們是農村人,“月餅”對媽媽那個年代來說都成了奢侈品。媽媽兄妹多,只有姥爺一個苦力掙錢供他們上學。過中秋節根本沒錢買月餅,每年只能買兩個月餅。供“月婆婆”完了才能分著吃,還美名其曰“好事成雙”。月餅少就包餃子,餃子在農村來說就是最好的飯。餃子還分白面和玉米面兩種。白面的少只供月婆婆,完了只給老人吃,年輕人和小孩子是不能吃的,只能吃玉米面的。能吃上一頓玉米面的餃子也是很不錯的啦!再有就是農產品了:紅薯、玉米棒、毛豆煮熟了再供,核桃、棗、蘋果……有啥供啥。領居之間,沒有的還互相相送。心里就一個愿望,就是希望“月婆婆”保佑今年是個豐收年,有個好收成,孩子們都能吃飽穿暖、不挨餓受凍,最好都能吃上白面餃子,這是純樸心里的期盼。
祭拜完“月婆婆”,才能分月餅吃。每到這時,媽媽和舅舅們就不喧鬧了,靜靜地專注地等著姥姥分。能不能平均分,為了誰的大誰的小,還要再爭論一番。媽媽說,其實每年總是媽媽的較大,因為媽媽在家里最小,又是唯一的女兒,所以偏愛些。這時姥爺開口了,你們是哥哥,妹妹還小,理應大一點。這時誰都不吭聲了,只看著自己手里那小的可憐的那塊月餅,用舌頭慢慢舔,細細地品嘗那種久違的香甜……后來生活好了,姥爺卻走了,說到這時,媽媽和姥姥眼里都噙滿了淚水。我聽了好慚愧,真是無地自容,現在這么好的生活還挑肥揀瘦,真是……
看著琳瑯滿目、各式各樣的月餅,它不僅僅是食品,它也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凝聚著我們親人間的親情、祝福、對團圓的期盼。
圓圓的月餅又像我們學校的大家庭,代表著我們每一個師生。辛勤的園丁用知識和汗水和成的皮,里面包裹著性格各異的每一位同學。月餅要吃得細嚼慢咽,食之適量,就像我們學習要耐心研讀,由易到難。
我們師生要共同團結,奮進!同時,也要將中秋代表的精神傳承下去……
中秋傳統作文 篇4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公爵,今夕是何年。”每每聽到蘇軾的《水調歌頭》時,我都認為中秋節要到了,現在竟然真的就是中秋節了。
中秋節,是指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人們都會選擇和家人團聚,共享天倫之樂,為了慶祝這個節日,各地都有習俗,人們會擺上香案,祈求平安,吃月餅祈求團圓等。
中秋的來歷有很多種,其中有兩種說法比較流行:
第一種;由古代祭月慢慢演變而來,我國古代歷法,把每個季節分為三個月,分別是孟月、仲月、季月,而農歷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個月,所以被稱為“仲秋”,而且農歷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稱為“中秋”。先開始這一天被定為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日,慢慢的演變稱為“中秋節”。
第二種;嫦娥奔月的故事演變而來,這個我們最熟悉了,先是后裔射掉了多余的九個太陽,然后上天賞賜他一個成仙的藥,他不舍得自己的妻子(嫦娥),把藥交給嫦娥保管,在八月十五這天嫦娥吃了仙藥,然后奔月亮去了,后裔對嫦娥十分思念,所以每年這一天,都會在園子里擺上嫦娥最愛吃的東西,后來演變成習俗,也有說人們聽說嫦娥成仙之后,紛紛在月下設香案,向成仙的嫦娥祈求平安,之后,年年如此,代代相傳,就演變成了節日,由于這天時值中秋,所以,人們稱“中秋節”。
無論是那感人的嫦娥奔月,還是那莊嚴的祭月習俗,中秋節在人們的眼中是合家團圓,國泰民安的象征,這一天即使是在海外的游子也會趕回家中,與家人共度中秋,即使再忙,也會寫一封信,打個電話,與家人拉拉家常,或者望著那一輪金黃的月亮,將思念帶到家鄉。
中秋之夜,圓滿的月亮,團圓的家人,坐在院子里,享用著象征幸福團圓的月餅,欣賞著宛若玉盤的圓月,沐浴著如銀的月光,交談著暖心的家常話,回蕩著一家人的歡聲笑語,那將是怎樣的一種溫馨與幸福啊!
中秋傳統作文 篇5
在中國傳統節日中,有人喜歡熱鬧的春節,有人喜歡登高的重陽節,在我心中,我最喜歡的節日就是中秋節了。
中秋節那天,我和爸爸媽媽騎單車去順風山公園賞月,我們一邊騎單車一邊想起與中秋有關的傳說故事。故事是這樣的,以前嫦娥吃了不死藥后變得輕飄飄的,飄到了離人間最近的月球上。為了紀念她,人們把這一天定為中秋節,也有了賞月、吃月餅的活動,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再次看到嫦娥。
不一會兒,我們騎進了樹林中,看到許多小昆蟲在爬動著。很快,我們穿過樹林,騎到湖邊,看見了美麗的水景。我們趕緊找到一個空曠的地方,坐在石凳上,開始賞月。我抬頭仰望夜空,驚訝地對爸爸媽媽說:“月亮好圓啊,嫦娥姐姐應該在里面招呼客人吧。”他們都微笑的點了點頭,把我緊緊地抱在懷里。
我最喜歡的節日是中秋節,這次我沒帶月餅,下一次,我想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
中秋傳統作文 篇6
今天是中秋節,我和爸爸媽媽要去外公家吃晚飯。外公家在安慶市,原本我想坐高鐵去,可是爸爸說帶給外公的禮物很多,拎著上下車很麻煩,還是開車去吧。
車子上了高速,我就睡著了。等我醒來時,已經到了外公家樓下了。這一覺睡得可真香啊!
到了外公家,外婆正在廚房里忙活著,她一邊做飯,一邊哼著老歌曲。我和舅舅在房間里玩電腦。過了一會兒,外公叫了一聲:“吃飯嘍!”
飯桌上,外公說:“你們知道中秋節的神話故事嗎?相傳古時候,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從西王母那兒拿來的長生不老藥后,升到了月宮,時間一久便感覺很孤獨,于是叫后羿在八月十五用面粉做一些圓圓的丸子,放在月光下,然后叫她的名字,她就能回來。中秋節吃月餅的風俗也就這樣形成了。”
“哦,原來是這樣啊。”我一邊吃著美味佳肴,一邊想著嫦娥一個人在遙遠的月宮里的情形。一個人呆在那么遠的地方,沒有家人和朋友陪在身邊,確實很孤獨啊!
舅舅和爸爸、外公三人在喝酒,我和媽媽、外婆三人拿著飲料和他們干杯,好開心啊!
在回家的高速上,我們看見天空中掛著一輪明月,又大又圓。我不禁想起一首古詩:“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中秋傳統作文 篇7
客家習俗
客家人過中秋吃月餅、賞月等習俗與全國其它各地大致相同。客家人稱八月節或八月半。
每逢中秋圓月升起時,客家的人們早早便在庭院、樓臺,或屋前的禾坪對著月亮升起的地方,擺出月餅、花生、柚子等果品,準備“敬月光”活動。
拜 過月后,一家大小在外面賞月、吃東西。賞月是大人們的事,小孩子一般不會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賞月,而是在皎潔的月色下追逐嬉戲,此時是他們的天堂。而吃東 西則是有些講究的。家長往往先讓大家吃這些祭過月神的祭品。在華夏祭祀文化中,有這樣的傳統,就是在神主享用后,祭者常常會把祭品分吃掉,這樣整個祭祀禮 儀結束。我們分吃過程,一方面接受了月神的賜福,一方面履行了傳統的祭祀文化。梅縣人的說法是,吃了這些祭品更“乖”,吃了有福氣的,吃了會更吉利。
在梅州,除了月餅這個傳統的、帶有普遍意義的中秋食品外,柚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食品,品種有金柚(沙田柚)、蜜柚或水晶柚。而吃柚子也是有一定的含義的。“像剖柚子叫‘殺柚’,帶有驅邪的意思在里面。也有說剝柚子皮是‘剝鬼皮’,寄寓了驅邪消災的愿望。”
客家地區的月餅,除普通月餅外,有“五仁月餅”,還有一種用糯米粉加糖壓制成大小不一的圓形糕。雖社會經濟不斷進步,但客家人始終繼承傳統飲食文化又在發展民間飲食文化,而中原遺風始終不變。
中秋傳統作文 篇8
“又是一年中秋到,我卻無言對人到。”我端著酒杯,獨自一人坐在這閣樓之上,望著那輪仿佛鑲嵌在夜空之中的皎潔明月,心中卻是“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獨自飲酒,借酒消愁但又是“借酒消愁愁更愁”。朦朧的月色之中,仰望天空,我真想乘著微風到天上去,來“剪斷”這“離愁”之苦,可我又擔心驚擾了這住在美玉砌成的樓宇之中的神仙,怕他又將我送回人間,以免我經不住這樓宇凄寒。我佇立在月光之下,手舉酒杯,居然放肆的舞動起來,沒料到我的身影也隨我一起舞動,讓我又立馬覺得這天上和人間,還是人間多彩啊!
一番舞動后,我也累了,干脆“借酒長精神”,拿起酒瓶,橫躺在樓閣之上的長椅上,目光卻又被這明月慢慢地的吸引住,我輕輕地閉上眼,本想忘掉世俗之事,好好清閑一番,沒想到,腦海中又浮現出我與子由相處的那段美好時光——
我與子由相伴于河邊,在那水皆縹碧,清澈見底的河中,我們在水中嬉戲,在岸邊垂釣,還不斷的吟詩自娛,他吟一句我迎一句,我倆心靈相通,經常一吟一迎把旁邊的垂釣者也加入我們,真是悠閑自在。
還記得去年中秋,也是在這個地方,我與他對坐在此,也是那輪皎潔的明月掛在天空,也是這樣的酒,這樣的菜,這樣的月餅。當時我和他談笑風生,互贈詩詞,賞月吃餅,好不樂乎!可現在,我卻是孤身一人,獨自飲酒,吃菜菜沒味,吃餅餅不香。
這時,月兒轉過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得我眼睛無法睜開,我趕忙起身,用衣袖擦了擦我眼角的淚水。這是我第二次流淚,第一次是我與子由分別時,還記得在那分別之時,他俯在我耳邊,輕輕得說了句;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我聽了,淚水不禁從眼角滾落下來,望著子由漸漸模糊的身影,我朝著他大聲說了句;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精品】中秋傳統作文合集八篇】相關文章:
【精品】中秋傳統作文錦集7篇02-13
【精品】中秋傳統作文300字五篇02-04
【精品】中秋傳統作文300字3篇01-22
【精品】中秋傳統作文300字三篇01-11
實用的中秋傳統作文合集5篇02-14
精選中秋傳統作文合集9篇02-09
有關中秋傳統作文合集9篇01-21
實用的中秋傳統作文合集9篇01-06
實用的中秋傳統作文合集九篇01-05
實用的中秋傳統作文合集7篇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