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復禮的成語故事
【注音】kè jǐ fù lǐ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孔子認為仁包括恭、寬、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等,實行的方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弟子問怎樣才能做到“仁”,孔子說:“克己復禮。”
【出處】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論語·顏淵》
【解釋】克:克制。儒家指約束自己,使每件事都歸于“禮”。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約束自己
【結構】聯合式
【近義詞】復禮克己
【其它使用】
◎ 他一直是一個奉公守法、克己復禮的人。
◎ 教書的老先生給他起了個中文名字"薄復禮",意思是遵循中國圣人的道德標準,不自私自利,以克己復禮為榮。
◎ 他緊密配合黑主子"克己復禮",搶班奪權,全面為林賊正定名分。
【克己復禮的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神話成語故事歷史成語故事06-07
成語故事大全 成語故事:移風易俗11-12
成語故事12-17
成語故事精選09-01
經典成語故事精選06-07
經典成語故事06-07
成語故事精選10-11
經典的成語故事06-07
經典成語故事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