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獻愛心作文三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獻愛心作文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獻愛心作文 篇1
現在,學校組織了一個名為“捐款獻愛心,扶貧助學”的活動,我跟平常一樣,捐了十塊錢。同學們也很有愛心,各自拿出自己的壓歲錢、零用錢,來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們。
今天是學校的捐款儀式。首先是校長講話,他把近年來我們學校捐款的總數告訴大家;也跟我們敘述了山區孩子們的生活情況,讓我們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幸福!后來,每個班的老師(包括所有的老師)和同學代表自己所在的班級,把一封封用信封包上的“愛心錢”投進鮮紅的“捐款箱”中。當時我感到:捐款箱中裝的不僅是錢,更是我們全校師生對貧困山區的孩子們的一片愛心。有可能,我們所捐的錢,會變成那些孩子們的書包、文具、書本,或是建設新學校的其中一塊磚,能讓他們更加無憂無慮的學習、做游戲,與我們共享一片藍天!
晚上,媽媽說:“我給你看一些山區孩子們的照片,讓你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幸運。”于是,她在網站上給我找了一些山區孩子們的圖片,我發現,那里比我想象的還要差:破破爛爛的書、用幾塊布做成的衣服、泥巴鋪成的墻、小小的`鉛筆頭、長滿凍瘡的手……讓人看起來心里酸酸的。尤其是那個小女孩,她手里握著一支只有兩厘米的鉛筆,桌面上的書簡直破爛不堪,這使我更加珍惜自己現在的生活。
山區的孩子們,
本應該在寬敞的教室里上課,
可貧窮打破了他們的這個愿望。
山區的孩子們,
本應該在操場上快樂地踢著足球,
可貧窮使他們無法實現這個愿望。
獻愛心作文 篇2
它像艷麗高照下的一片濃陰,為人們帶來涼爽,也使自己吸收了光熱而更蔥郁健壯;它猶如夏雨里的一把雨傘,為人們遮風避雨,也使自己更干凈堅強;它仿佛一口源源不斷的井,為人們提供甘醇井水,也使自己活力永存。它的名字,叫做奉獻。
無法忘記《唐書卷》里的那雙目皆盲的老琴師,他常年默默隱居雪域高山,攜著兩個年少的幼徒,彈撥著那架脫皮老舊的胡琴,讓時光殘地在肌膚上侵蝕,刻下不能淡褪的痕跡。老琴師傾盡所有地竭力培養著幼徒,讓技法與經驗根植在他們的內心深處。終于徒弟們襲得一手琴技游走江湖出人頭地的時候,老琴師的技藝亦終于為人所詠贊口不絕。
那是裝載滿滿的時間和歷史的琴聲,沉重靈凈地從老琴師布滿繭的指尖升騰出來,驚艷了世人。那聲音里的激情與活力,正是幼徒在潛意識中將其挖掘而出。
還記得那個頂天立地,把欄桿拍遍的辛棄疾。不管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的感傷與沉重,還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悵意和深深的惘然,稼軒都用那根沾滿了隔壁黃沙抑或夢里灑香的筆,給了多少個朝代的人們驚喜。他以慈祥從容的姿態,俯身望著茫茫邊疆和匹匹青健的壯馬,吟出“贏得身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的感慨;他以傲然清高的眼神,走過歷史的隱隱云煙。殊不知,在他為人們貢獻美詞妙賦的時候,他便從那里獲得了令人不可思的靈感,往而又顛倒眾生。
唐太宗是華夏標榜的君主英雄,更是令人稱道與歌頌的楷模。正是因了他“存百姓為人民”的思想與主張,才造就了一個繁榮而笙歌不絕的盛世;正是唐太宗親躬民間勞作生產,關注民生疾苦,繁盛的唐代才在所有的人們心中永存。而太宗得到的,正是自身的青春與活力的永駐,肉體可以消亡和逝去,但那充滿力量的一顆健康善美的一顆靈魂,卻讓太宗像沖破云層的旭日,永遠照亮了一個昌盛的年代。
學會奉獻,就贏得了活力與激情;學會給予,就能收獲重生和永存。
獻愛心作文 篇3
12月5日,是個特殊的日子,雖然天氣寒冷,但是我們三里小學師生卻用愛心溫暖了這個冬天,今天全校師生舉行了向周子柱同學“愛心捐助”活動。
我校三年級四班周子柱同學今年六月份在市中心醫院查出患有急性白血病,隨后轉到天津血液醫院治療,到目前為止已經住院近五個月,為給他治病,他家里已經負債累累,承擔不起高昂的醫療費用。學校領導在得知情況后,向全校師生發出了向周子柱同學捐款倡議書,號召我們三里學校全體師生奉獻愛心,我們四年級一班特意召開了“愛心點亮生命的希望,為周子柱同學捐款”主題班會。學校捐款儀式上,全校師生踴躍捐款。我也參加了這次活動,并捐出了100元零花錢。
希望通過我們的幫助,能夠讓周子柱同學勇敢戰勝疾病,早日康復,早日回到校園,回到我們身邊!
【獻愛心作文】相關文章:
獻愛心作文,奉獻愛心,關于獻愛心的作文01-26
獻愛心作文:奉獻愛心05-26
獻愛心作文06-17
作文:獻愛心10-04
獻愛心作文08-20
獻愛心的作文07-17
獻愛心精選作文11-20
獻愛心的作文09-19
獻愛心作文07-16
獻愛心作文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