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度分散的道理我理解的很透徹,不適度分散就會吃大虧。我不是巴菲特,對企業現狀及其未來的分析和認識遠遠達不到能力圈要求的程度,別說別的企業包括銀行,就是我工作將近20年的企業,它詳細的財務狀況,市場份額的變化,未來的發展趨勢,戰略規劃,在行業內變化的競爭格局,外部因素的影響等我也不敢信心滿滿地保證能判斷正確,因此在投資中為避免黑天鵝事件的發生,適度分散是必須的。
耐心持有是手段不是目的,誰都想今天買入明天漲停,但絕大多數是今天在認為的最低點買入后明天又創新低,不過沒太大關系,在市場參與者的偏向影響下的股市中,尋求最低點是徒勞無益的,只要是在底部區域中買入就具備安全邊際,耐心等待影響主流偏向基本因素的變化,從而引起其形成的基本趨勢與股票價格之間自我強化,形成牛市中的價格大幅上漲,實現投資收益。影響主流偏向的基本因素就是我們所說的利好和價值發現,比如重組、收購、規模擴張、競爭力增強、銷售量上升、產品價格上漲等能引起收益大幅增長預期的因素。這些基本因素什么時候出現,我們并不知道,即使出現了它什么時候能引起主流偏向的變化,還不知道,但是靠專業的感覺和判斷知道肯定會出現,所以只好耐心持有守株待兔了。研究能力圈內的企業,就能更確定地判斷出這些因素的出現。
2、企業分析
企業分析的任務是發現好企業,對企業基本面進行分析和研究了解企業的經營模式和盈利模式,做到這些并不復雜,銀行、制造業、農業、釀酒、煤炭等行業通過研究企業年報都能搞清楚,但是影響利潤變化的因素卻很難把握,特別是能力圈外的、不在身邊的、不能接觸到的行業。但是研究身邊的能力圈范圍內的企業就比較容易,企業規模的發展變化、企業產品及原材料價格的變化、企業的經營形勢的變化等影響利潤變化的因素能隨時了解和掌握,不需要準確的數據就能判斷出這個企業是好還是壞。對電解鋁來說自備電廠的建設、電解節能技術的應用、新疆煤電鋁項目的建設會大幅降低生產成本增加收益,運營轉型工作的開展會提高管理能力減少浪費,投資身邊的公司可以降低投資風險。
企業分析的另一個任務是對企業進行估值。只有當好企業具有好價錢的時候才是好股票,只有投資具有很高性價比的股票才能給投資者帶來收益。《證券分析》告訴我們要正確評估股票內在價值就有必要用懷疑的眼光對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進行仔細分析,去除非經常性損益,確定企業真實的收益,按照估價原則進行價值評估。
對企業估值首先是定性估值分析,然后才是定量估值分析。定性分析就是對著鏡子問自己兩個問題:第一,你要投資的企業的明天會不會變得更好?第二,現在這個價格是不是很便宜?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這個企業就是可以投資的。對企業進行估值的目的是要買到偏宜的股票,什么時候股票會變得偏宜?經濟形勢惡化、人們對未來的預期變差爭相出售股票的時候。股價大幅下跌甚至腰折以上,對業績穩定的非周期股、業績波動的周期股、成長股都會變得十分偏宜。估值本身是個模糊的估計,越復雜趆容易出錯。股價大幅下跌才是真的便宜,在大盤低迷的時候,買入熟悉的企業不用費神去估值就能達到投資的目的。
常用的定量估值指標是市盈率和市凈率,它表面看非常簡單,但要掌握估值的靈魂,給一支股票估算出較為準確的價值卻是不容易的,不僅需要對企業的過去十分熟悉,還要能夠預測企業未來的發展及盈利能力,了解市盈率和市凈率估值中隱藏的含義,并結合起來分析,更能反映出股票具有的風險和機會。
市盈率是最常用的估值指標,市盈率=股價/每股凈利潤,利潤=收入-費用在損益表中收入和費用在很多情況下被人為的會計調整含有大量水分,而以此數據計算得出的 市盈率 則更是會出現很大的偏差,這也是單一市盈率估值法的一個局限性。由于收益的大幅波動它并不總是能反映企業真實的盈利能力,因此用市盈率估值時,經常會出現靜態市盈率很高,但動態低估的假象,或反之,即使利潤中不含水分,市盈率的高低也不能作為判斷企業價值是否高估或低估。
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脫離了具體企業,只簡單看 市盈率 就下結論的投資人,很容易落入市盈率的陷阱。那些沒有護城河、沒有定價權而因競爭加劇收益急劇下降的企業,收益已增長好幾年的強周期行業,蘊藏高風險的高財務杠桿型企業、重資產型企業,虧錢也得干停產虧得更多的化工類、冶煉類企業,被先進技術淘汰型的企業,過度依賴被別人控制容易出現業績的大幅波動型的企業,因投資者對企業的未來收益有悲觀趨勢導致股價大幅下跌,容易形成當前的低市盈率陷阱即價值陷阱。我們不但要防范15倍PE以下的 價值陷阱 ,還要防范30倍PE之上的 成長陷阱 ,認認真真的做企業深度研究,實事求是,具體企業具體分析,才能挖掘出真正被錯誤定價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