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教研集體備課總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學校教研集體備課總結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在自身的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肯定成績,得到經驗,找出差距,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們發現問題的能力,不如我們來制定一份總結吧。但是總結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校教研集體備課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校教研集體備課總結1
為進一步深入實施新課程,探討校本教研中集體備課的創新舉措,增強集體備課的效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9月25日,按省教培院的部署在我縣石碌鎮中心校舉行小學數學教研員集體備課現場研討活動。現將活動情況匯報如下:
一、活動概況
參加這次備課活動有來自全縣中心校的小學數學教研員、主管教學的副校長,縣直屬小學主管教學的副校長、數學教研組長等37人。此外,參加活動還有省院派來的專家組成員海口市龍華小學鐘經廷校長、儋州市教研室陳有利主任和縣教研室主任符永偉、副主任曾德平,他們對集體備課活動分別做了指導。活動由縣教研室數學教研員陳濤主持,主備教師為烏烈中心校教研員鐘仁強、十月田中心校教研員郭平原。備課的內容為五年級第五單元《三角形的面積》。其目的是為了探討“有效的集體備課形式”和“《三角形的面積》這一課堂教學的預設、生成及對策”。
二、活動過程
1、精心組織,周密部署
此次集體備課活動,是我省“小學數學教研員培訓跟蹤指導工作”開展的一次很有意義的創新活動。為了增強集體備課實效性,在此活動之前,縣教研室主任符永偉、數學科教研員陳濤在召開全縣各中心校教研員在如何進行集體備課預備會議時強調:
第一、集體備課要深入鉆研教材,主備教師一定要對具體的教材內容進行分析說明。
第二、集體備課要在認真鉆研教材的基礎上,主備教師對備課的內容,展開分析和說明說內容、說目標、說重難點、說方法、說練習。
第三、集體備課要認真進行研討,主要研討重難點、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練習等。最后在共同討論,互相啟發,彼此交流,集思廣益中,重建教案為一線教師提供高質量的備課服務。
為了使此次活動收到預期的效果,縣教研室學科教研員陳濤老師積極主動的與主備老師進行交流,共同探討集體備課的流程、分析教材內容,并把任務分解給各位參與者。多次與各鄉鎮中心學校教研員聯系,征求他們對集體備課的意見,督促他們完成備課任務。此外,他還督促主備老師要積極與本中心校一線的老師們就教材、教法、學情等交換意見。
2、積極參與,討論熱烈
9月25日上午,細雨連綿,嚴重影響了人們的出行。可是卻阻止不了參與活動教研員、老師的熱情,他們還是早早就從鄉下趕來,活動按時、有序的進行。
(1)省指導專家組組長鐘經廷校長做集體備課活動講話。
(2)主備教師鐘仁強、郭平原分別對教材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等做了詳細的說明;還對“三角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應用公式時底與底邊上的高的對應關系”進行教學預設說明,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3)各教研員對主備老師所提出的`預案進行補充、質疑。接著參加會議的老師和教研員進行互動,在討論的過程中碰撞思想,交流智慧,討論熱烈而精彩。
(4)省指導專家組組長鐘經廷校長做指導發言。他指出:我們此次備課準備足,有明確目標,備課流程清晰,參與者思維活躍,點子多,所提教學預案貼近實際教學,對策可行性強,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5)縣教研室副主任曾德平做了活動總結。他強調:各中心校主管教學工作的副校長及教研員應以這次集體備課研討活動為契機,根據各學校實際情況,充分發揮備課組的集體智慧,以“集體備課,討論吸收,資源共享,課后反思”的集體備課思路,創設研究氛圍,形成一種研究的工作習慣,努力提高我縣教師教學水平,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全面提升教師素養。
3、感觸頗多、收益非淺活動結束后,教研員及老師們對此次備課感觸頗多。石碌鎮中心校的一位老師說,這次備課,讓她領略到集體的智慧,原先對“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教學中的一些困惑,今天得到很多點子,對這種備課形式她非常認可,認為學校應多組織這樣的備課活動。礦一小楊老師說,通過此次集體備課,讓她對三角形的面積公式的教學有了新的認識,對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心中有數,讓她更有信心上好這部分內容。主備教師郭平原說,本以為,自己的備課已非常完整,經過老師們的這一議,才知自己的備課還有許多考慮不周的地方,讓他對教材、教法、學情等有了新的認識。海尾中心校的陳漢強教研員說,聽了同行們的發言,讓他感觸較深的是備課應多考慮學生的學情。三小的梁小燕副校長說,集體備課是在個人認真準備的基礎上進行集體研討的一種有效的教研活動。回去后要認真落實,馬上開展集體備課活動。
三、不足之處
收獲的同時,我們還有許多遺憾。在本次活動中,由于經驗的不足,我們認為還有許多不足,主要表現在:
1、參與面小,受益面窄。參與備課的一線教師只有石碌中心校五年級的數學老師,因此備課中對教材的處理、教法的運用等方面還存在許多不足,還有許多做法得不到推廣;
2、沒涉及到學法的指導,對學生的學法還不夠關注;
3、互動交流時間不夠充分,課堂的預設、生成,教案重建等方面把握還不是很好。
總之,本次活動為我縣小學數學的集體備課在備課內容、形式及流程方面都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可借鑒的模式,對我縣小學數學集體備課必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今后我們將認真總結經驗,通過不同方式,圍繞課堂教學這一主線,繼續組織老師開展集體備課,積極探索集體備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以此打開我縣小學數學教學的新局面。
學校教研集體備課總結2
備課是教師處理教材的形式,是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之一,也是課堂教學取得成功的基本保證。
我們備課組在傳統備課形式的基礎上,融入洋思備課模式,大膽嘗試“三個三”(既三定、三明確、三落實),注重發揮備課的整體功能;注重對學生、學情的了解,以實現教學過程科學性和有效性;注重靜態備課與動態備課的有機統一,強化對教學設計的不斷完善。我們的做法是:
首先,在備課形式上做到“三定”(即定時間、定中心發言、定教案)。我們定每周二、周四提前備一周的課,并定好中心發言人,落實到每一篇課文,每一個課時,備課時先由中心發言人進行分析,然后集體討論教材,吃透學生后,提出教案的`提綱,形成統一教案骨架,由中心發言人執筆書寫,人手一份,其他教師在此基礎上,針對班級學生實際情況確定具體操作環節。
其次,做到“三明確”(即明確目標、明確要求、明確方法)。備課時明確在教學中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教師教的應該是學生自學后還不懂的問題。重點是什么?難點是什么,如何去突破?不能就課講課,要尋找規律,提高學生學習能力,讓學生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舉一反三,進行課內外知識遷移;還要明確怎么教群策群力選擇最佳的教學方法,克服“一言堂”,把趣味、微笑、激情帶進課堂。最后做到“三落實”(落實檢測題、落實“回頭看”、落實糾錯與改進)。為了檢驗備課質量、教學效果、在備課時或教學后要精選隨堂及課后檢測題;經過課堂教學及學習檢測,進行“回頭看”(二次備課),對教學中暴露出來的問題,通過回授和分析,進行糾錯和“補救”,同時又為下一輪備課及教學提供寶貴的經驗借鑒。
我們在近半年的集體備課實踐中,總結出“三個三”的備課策略,始終不渝地堅持,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今后還要不斷加以改進和完善。
【學校教研集體備課總結】相關文章:
學校教研集體備課總結01-21
教研集體備課工作總結10-11
教研組集體備課總結03-15
語文集體備課教研的活動總結05-27
學校集體備課總結(精選7篇)08-09
學校集體備課制度05-10
學校集體備課制度03-25
集體備課教研活動總結范文(精選5篇)10-28
最新教研組集體備課總結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