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家庭教育主題班會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家庭教育主題班會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庭教育主題班會教案 1
一、班會背景:
經過一個半學期的努力,本班學生轉變了先前對于班集體缺乏責任意識的狀況,在言行舉止諸方面約束自身,較好地做到了對集體負責,班級也連續四次獲得了流動紅旗。但是,在與學生和家長的交流接觸中,我發現本班學生在對家庭負責這方面做得較差,原因存在于學生、家長等諸多方面。對家庭負責是對孩子責任感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教育他們養成對家庭負責的意識關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長,對于孩子的身心大有裨益。
二、班會目的:
通過本次主題班會,使同學們明白為什么要對家庭負責及其小學生對家庭負責的具體表現,并通過家長問卷中孩子“對家庭負責”的具體體現讓學生比較清晰地了解“對家庭負責”的內涵;在此基礎上,通過案例分析深入探討學生對家庭缺乏責任心的原因所在,讓學生體會老師和父母的.期望,并通過視頻進行情感升華,增強學生的家庭責任意識。
三、班會準備:
1、明確班會主題:“對家庭負責”,并讓學生圍繞主題進行思考,重點放在反思自己的行為方面。
2、編寫劇本,組織學生排練小品《回家之后》。
3、設計了一份以“對家庭負責”為主題的調查問卷,讓學生家長配合作答。
4、搜索與班會主題相契合的視頻《天下父母心》。
5、制作相應的PPT。
四、班會過程:
活動環節設計意圖
1、談話導入通過溫馨的音樂和主題詞,使學生迅速融入情境,進入主題討論。
2、小品表演:《回家之后》。
3、交流討論:你覺得小品主人公哪些方面做得不好?
4、指名交流:類似的言行舉止是否也存在于你們身上?由小品引出話題,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所作所為。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用參與的方法、討論的方法,使學生樂于參與,讓學生真正動起來,用心去看、去想,在小品中學會辨析行為的對錯,增強活動的有效性。
5、怎樣做才叫對家庭負責?
交流,隨機板書。師小結。
6、對家庭負責可以體現在哪些方面?讓我們來看看爸爸媽媽的想法。出示PPT。
7、有些同學在這些方面做得很不錯,下面我就一些同學選擇其中的一、兩點,談談她是如何對家庭負責的。在學生感性辨析行為對錯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理性思考其對家庭負責的具體表現,并通過展示家長對此問題的看法,讓他們進一步了解家長的想法。在此基礎上,邀請榜樣結合自身行為談談是如何做到對家庭負責,真正做到讓學生樂于參與,自主體驗、有所感悟,從中受益。
8、老師的疑問:為什么有些同學這方面做得很好,而有些同學卻缺乏應有的責任心?為什么有些同學在學校表現不錯,回到家卻完全變成另外一個人?
9、思考原因,討論交流,隨進板書。在榜樣介紹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挖掘部分學生對家庭缺乏責任心的原因,進行歸因分析,讓學生明晰對該問題的認識,從而針對性地尋找自身存在的問題。
10、老師的期望。
11、播放視頻:天下父母心。
12、結合視頻談談觀后感。
13、出示父母的期望,讓學生自己讀讀,并簡要談談感受。在辨析什么叫對家庭負責與理性分析如何做到對家庭負責的基礎上,通過視頻播放進行情感升華,讓學生體會父母對子女的愛,親自讀讀父母對自己的期望,為他們由愛父母到承擔對父母、對家庭的責任奠定良好的感情基礎。
班主任發言
正如你們的家長在調查問卷中所說的那樣,好好學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在對家庭負責。通過今天的主題班會,相信大家對“對家庭負責”都有了更全面的認識,更深刻的感受。其實,我們的班集體也是一個大家庭。這學期我們班連續四次獲得了流動紅旗,這與我們每位同學的努力分不開。老師相信,只要我們精心呵護我們的班集體,把集體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承擔應有的責任,那么我們的大家庭將更加和諧和溫馨。
五、班會效果
活動圓滿完成。學生通過活動得到真切的情感體驗,對如何對家庭負責有了深刻的認識,并承諾將付諸于行動。本次班會為學生明確了正確的思想觀念和道德價值取向,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
六、反思重建
方案設計初期,曾計劃邀請家長代表來班會現場介紹經驗,更好地實現家校互動,但后期由于家長工作繁忙,沒有付諸實現,可謂一大遺憾。如有可能,將會在重建課中加入該環節,讓活動的內容更充實,指向性更明確,操作性更強。
家庭教育主題班會教案 2
一.教學目的
1.讓每一位學生去深入了解家庭,父母的含義,其中所包括的權利和義務以及作為子女應盡的責任。家庭是社會最基礎的單元,一個人一生所處時間最長的即在家庭中,所以在人生的前半階段,家庭教育對于一個人整體的知識面和素質以及未來的人生觀、價值觀有著決定性的作用。作為二十一世紀的高中生,面對社會的飛速發展和競爭的日趨激烈,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自我的發展該朝哪條路走,這時家庭的正確引導是很重要的,如何和父母相處,如何消除因時代引起的代溝,將通過這次主題班會得以更好的詮釋。
2.邀請部分家長出席,學生和家長共同參與各類游戲和活動,讓學生了解家長的用心良苦和對子女深沉的愛,同時也讓家長了解學生的內心深處所思和所想,大家共同探討如何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更好的處好父母和子女的關系,為家庭的和諧和子女的健康成長創立一個良好的氛圍。特別是有個別家庭現在因為高三的學生學業要求暫時有沖突的家長和學生能夠通過這次主題班會消除誤解,齊心協力,為共同的目標而努力。
3.整堂主題班會以“溝通”為基調,所準備節目都和日常生活有關,小品、詩歌、游戲、歌曲等無不體現了“溝通”是現代家庭穩步發展和家庭成員和睦相處的基本原則。
4.整堂主題班會力求人人參與,在班干部的統一帶領下,每一位同學都可以出謀劃策,出金點子,強調人人都是一個完美家庭的主人,在排練的過程中,鍛煉班干部的組織領導能力和協調能力,每一位同學都應在其中擔任角色,力求節目精彩,有吸引力并且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二.教學過程
1.詩歌朗誦:《啊,母親》
同學自己寫的`詩作為主題班會的首檔節目突出偉大的母愛,使整堂主題班會的主旨精神得到升華。從祖國母親對每一個炎黃子孫的殷殷之情到自己的母親對孩子無私的愛和奉獻,是同學自己用心去描述,情節感人,讓每一位在場的同學都能體會到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母愛。
2. 游戲:你知,我知
請家長和同學一起上臺,回答幾個問題,如:對方的生日,最喜歡的食物,最喜歡的顏色,最討厭的行為,最喜歡的休閑方式等,看一下父母對子女和自怒對父母這兩大家庭最基本要素之間的了解程度,特別是作為子女,同學是否只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而不懂得關心他人,主持人的臨場發揮和引導作用極其重要,要讓每一位同學了解關心父母就要從了解他們做起。一句問候,一句關心都是維系家庭溫馨和愛的橋梁。
3. 歌曲聯唱:媽媽,再愛我一次;愛的奉獻;牽手等
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新聞片斷,如:有的孩子殘疾了,父母如何傾家蕩產帶他到處治病;一個已是中年的男子的跨國尋母記等;還有我們身邊的故事,如:父母親頂著烈日為孩子買參考書,參加高考咨詢等,用強烈的視覺效果,讓在場的每一人感受到愛的力量。
4.討論:我們該怎么做
由主持人事先設計的幾種場景,如:有比較好的異性同學經常打電話;同學沉溺于網上聊天;重要的考試成績不理想等,讓學生提出他們會怎么處理以及希望家長如何幫助他們,然后讓家長提出他們的處理方法和希望學生的態度。這樣開誠布公的交流可以緩解相互間的矛盾,增進彼此間的了解和溝通。
5.表演:我愛我家
請一戶班級中的學習型家庭的父母和同學三個人準備了幾個小品,都是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怎么進行相互之間的溝通,怎么處理突如其來的問題和如何大家一起學習知識和現代技術提高每一個人的自身素質。希望每一位同學和家長通過示范的例子,再根據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進行溝通。
6.游戲:知識就是力量
準備了各類知識題目,由家長和同學共同合作,看看誰的知識面更廣。還有各類動手的活動,如:做餃子,訂紐扣等,還請各組同學當場設計學習型家庭的網頁。整個游戲突出個人的知識面,動手能力和創造性,并與時代的新技術相結合,突出時代性。
7.綜合文娛表演
由學生和家長表演各自拿手的絕活,體現出家庭的溫馨和學習的氣氛,你唱我跳,你講我寫,一派家庭融融的氣氛,其實班級就是大家的家,老師,學生和家長都是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和相互愛護的,這樣才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8.回家作業:真情流露
根據附錄中的幾個家庭故事,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由班長決定一個時間段,大家開通一個BBS,進行網上的一小時的虛擬交流。
通過這樣一個主題班會,對于即將十八歲成人的高三學生而言,是對家庭和社會的更深的了解,明確自己做肩負的責任和確立今后人生的奮斗目標,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使學生樹立家庭的觀念,揚起人生的風帆。
【家庭教育主題班會教案】相關文章:
班會主題教案11-28
主題班會活動教案02-13
主題班會記錄教案02-21
開學班會主題教案03-12
安全主題班會的教案03-01
主題班會教案11-22
(精選)主題班會教案01-25
主題班會教案11-29
主題班會教案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