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道德講堂主持詞范文五篇
主持詞要把握好吸引觀眾、導入主題、創設情境等環節以吸引觀眾。在當今社會生活中,主持人的需求越來越高,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主持詞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道德講堂主持詞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道德講堂主持詞 篇1
大家下午好!
歡迎來到姚村鎮中心小學“道德講堂”!道德講堂,講述身邊好人的道德故事,分享身邊好人的道德感悟。我是主持人曹國慶。真誠的希望,今天走進道德講堂的每個人都能成為道德的傳播者、實踐者和受益者。
今天,道德講堂的主題是“孝老愛親,傳承美德”。
孟子曾說,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父母給了我們生命,養育我們成長,感恩父母,就是要孝老愛親,就是要把父母對我們的愛傳承下去。“百善孝為先”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數千年來,她一直是華夏兒女精神世界的支柱。我們的道德講堂正是以此為主要內容,通過身邊的好人好事,講述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通過群眾看得見、學得到的“凡人善舉”和“道德模范”,宣揚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和孝老愛親的道德品質,不斷提升公民道德素養,構建人人尚德的社會氛圍。
今天的道德講堂共有八個環節:唱歌曲、學模范、講故事、誦經典、談感悟、省自身、行德禮、送吉祥。
一、唱歌曲
首先,我們進入道德講堂的第一個環節——唱歌曲
請全體起立!大家一起來學唱劉和剛的經典歌曲《父親》請坐!
一首《父親》,道盡了天下所有父母的辛勞與偉大,也唱出了所有兒女對父母的愛戀與感恩。
二、學模范
下面,我們進入道德講堂的第二個環節——學模范
今天,我們學習的道德模范是:20xx年感動中國--朱曉暉。請大家觀看一段視頻:(播放視頻)
孝順,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美德。我們可喜地看到,今天,像朱曉暉這樣恪守孝道的善良兒女,依然大有人在,他們付出的是孝心、愛心和耐心,贏得的是尊重和敬意,讓我們在感恩的心中重新發現向善的力量,讓傳統的孝道充滿生活情味,也讓我們從生活的細節中尋找到生活的理由。
三、講故事
接下來,我們進入道德講堂的第三個環節——講故事
讓我們一起聆聽道德故事,洗滌心靈,感悟道德,讓心靈在道德講堂凈化,讓好心在道德講堂滋長。
《挨杖傷老》
漢朝時,大梁有個叫韓伯愈的人,他本性純正,孝敬父母,是一位有名的孝子。他的母親對他管教很嚴格,稍微有點過失,就舉杖揮打。無論母親打多重,他從來沒有怨言,從不掉眼淚。可是,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時,竟然哭得很傷心。母親覺得很奇怪,問道:“往常打你時,你都能接受,今天為什么哭泣?”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時我覺得疼痛,知道母親還有力氣,身體健康,但是,今天感覺不到疼痛,知道母親身體衰退,體力微弱,不如以前,所以傷心,禁不住流下了淚水,并不是疼痛不能忍受。”
四、誦經典
下面,我們進入“道德講堂”的第四個環節——誦經典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悠遠的傳統文化對高尚的道德追求比比皆是,我們的先人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經典名句。讓我們循著先賢的足跡,傾聽古人的教導,感知歷史的脈搏。今天,我們要誦讀的是出自《孝經》和《論語》中的經典名句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的身體四肢、毛發皮膚,都是父母賦與的,不敢予以損毀傷殘,這是孝的開始。人在世上遵循仁義道德,有所建樹,揚名于后世,從而使父母顯赫榮耀,這是孝的終極目標。
下面,請大家跟我一起來誦讀。“身體發膚,受之父母”。開始,(謝謝大家!)
接下來,這段話出自《論語》里的經典名句,
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孔子說:“現在人們所說的孝,往往是指能夠贍養父母。其實,就連狗馬之類都能夠得到人的飼養。如果沒有恭敬之心,贍養父母與飼養狗馬之類,有什么區別呢?”
請大家跟我一起來誦讀,“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開始
為了加深對經典道德名句的理解,請大家再次誦讀一遍。剛才,我們一起學唱了一首歌曲,觀看了一段視頻,聆聽了一個故事,誦讀了兩段經典,相信大家一定有許多感悟。
五、談感悟
下面,我們進入道德講堂的第五個環節——談感悟
聽聽大家的所思所想。哪位朋友愿意跟我們分享一下內心的感悟,請舉手示意或者直接站起來。
(談感悟)
謝謝!由于時間關系,我們的交流環節就到這里了,非常感謝大家的發言。
愛是一種力量,是一種寬容,是一種責任,是一種人生的態度;愛可以感動我們每一個人,我們的感動也將因為愛而更加深刻。再次感謝剛才幾位朋友的肺腑之言!
六、省自身
下面,我們進入道德講堂的第六個環節——省自身
請大家微閉雙眼,俯視自己的內心,靜穆反思三個問題:
1、你知道父母最在乎的是什么嗎?2、忙碌了一天的你,有沒有給父母打個問候電話?3、你會帶著父母一起去游玩散心嗎?
好了,相信各位心中已經有了答案。做到的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而感到自豪!沒有做到的我們可以盡快去彌補,一切都來得及。
七、行德禮
接下來,我們進入道德講堂的第七個環節——行德禮
現在,請全體起立!讓我們深深地向“德”鞠躬。請坐!
今天,我們在這里向德鞠躬,就是要用“德”來凝聚和傳遞強大的正能量,在社會樹立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美德,把道德建設的正能量轉變為弘揚道德模范精神的實際行動,讓德的力量成為中華兒女內心深處最偉大、最自豪的理想火焰。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多一份誠意,多一份誠心,盡善盡孝,將我們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八、送吉祥
最后,進入道德講堂的第八環節——送吉祥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本期的道德講堂為大家準備了一份吉祥,這份吉祥是一張精美的卡片。
雖是一張小小的卡片,卻滿載著濃濃的祝愿。愿大家:厚德善行,吉祥相伴。同時,也希望大家銘記一句道德格言:存好心、做好事、當好人。祝愿天下所有的父母幸福安康。
親愛的朋友們,讓我們大家攜起手來,從你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多一個微笑,多一聲謝謝,多一份關愛,多一些奉獻,多一份擔當,多一點感恩。
本期的道德講堂到這里就全部結束了,感謝大家的熱情參與,謝謝!
道德講堂主持詞 篇2
各位同學們:
大家好!歡迎走進橫河鎮中心學校一年級班道德講堂——講述身邊的誠信故事。
道德講堂是弘揚道德的場所,道德并非都是大是大非,它也體現在很多細節中,在擁擠的公共汽車上,我們讓一讓座位;在紅燈面前,我們停一停腳步;在道路兩旁,我們彎腰撿起一張廢紙;在家里,我們替父母分擔一些煩惱。這些都是道德的表現。可以說,人的一生中最大的財富就是道德,因為財富隨時都可能更換主人,唯有道德根植于人的內心,無法改變。
在道德講堂,我們用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說自己事,身邊事教身邊人,讓心靈在道德講堂凈化,讓好心在道德講堂滋長。
今天的道德講堂有八個環節,分別是“自我反省、唱道德歌曲、誦經典、講好人好事、發善心、一堂一善事、向德鞠躬、送吉祥”。
【第一個環節 自我反省】
道德講堂,是長好心的地方,到這里就是來長好心的。長好心做好人,好人有好報,給自己、給家人帶來平安、吉祥。長好心要真心實意,反省自己:最近說沒說過傷害別人的話,做沒做過傷害別人的事。請閉上眼睛細細想來。你說過、做過也沒關系,誰沒犯過錯,說過做過改掉就好。請大家“三問”自己:自己的心壞不壞?自己的心偏不偏?自己的心好不好?請我們集體起立,默默“三問”自己后,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讓我們一起做好事做善事得吉祥。
【第二個環節 唱道德歌曲】
在家盡孝心,出門講誠信,心胸坦蕩走四方,路平風也順,誠是連心橋,信是聚寶盆,一個道理傳古今,要做誠德人。人人有愛心,相見滿面春,走出小家進大家,都是一家人,日月映星辰,天涯若比鄰,一個道理傳古今,,要德人。隨著道德講堂的開辦,這首《四德歌》已經深入人心。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
【第三個環節 誦經典】
中華民族自古是個禮儀之邦,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的體現,更是一個城市良好形象的展現。中華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孕育了底蘊深厚的民族文化,讓我們從先哲留下的經典詩文中,感悟人生的真、善、美。有請志愿者帶領大家誦讀經典。
文明禮儀體現在方方面面,我們相信,只要每個人都從一點一滴做起,我們的城市文明程度一定會不斷提高,我們的生活也會越來越美好。
【第四個環節 講好人故事】
道德講堂是屬于大家的講堂,在我們身邊,有很多“平民英雄”和“凡人善舉”,道德講堂中講過很多讓人感動的故事。有請志愿者為我們講述我們身邊的誠信故事。
他們堅守誠實守信的優秀品質,并將之付諸實踐。他們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同時也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好人必有好報,我們相信,堅守道德,就會得到道德的回饋。
【第五個環節 發善心】
激發善心,抒發善意。道,源于教義;道,重在傳承;道,貴在堅持,真誠的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成為道德的傳播者,踐行者和受益者。下面,我們每一個同學都一起來做一份道德承諾:存好心,做好事,當好人,有好報。
【第六個環節 一堂一善事】
“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相信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最需要的是具有道德高尚的知識者。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從自己開始,自覺地做道德建設的宣傳者、實踐者和捍衛者,用自己的行動向同學、朋友傳遞著的善的正能量。
【第七個環節 向“德”鞠躬】,點燃熄滅的燈;誠信是燈,照亮夜行的路;誠信是路,通向成功的頂。擁有誠信,我們的明天會更美好。莎士比亞曾說過:“如果要別人誠信,首先自己要誠信。”讓我們用最響亮的聲音,最飽滿的感情來吟誦誠實守信的詩歌,向它鞠躬致以其最崇高的敬意。
【第八個環節 送吉祥】
道德是一種強大的力量,這種力量是可以感染的,是可以傳播的。這種力量,有時可以立竿見影,有時可以潤物無聲,甚至可以化干戈為玉帛,化腐朽為神奇。相信大家將會在生活、學習中,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誠信做人,誠信學習,在生活中以所有的美德為榮,成為美德好少年!最后,我們為每一位同學準備了一份小禮品。
讓我們在道德講堂學好人,長好心,在社會上當好人,做好事。好心人平安,厚德者吉祥!
朋友們,今天的道德講堂到此結束,感謝大家的參與,謝謝 !
道德講堂主持詞 篇3
同學們,下午好!歡迎來到前埔南區小學道德講堂。道德講堂是中央文明辦在全國推廣、旨在提升道德素養的重點活動。道德講堂是一個讓人長好心的地方,只有長好心,才能做好人,只有做好人,才能有好報。所以,這是一個送平安、送吉祥的地方。我們用身邊的人講身邊的事,讓身邊的事教身邊的人,用這些善良的人和事洗滌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從小就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今天,我們道德講堂的主題是:傳承孝道,學會感恩。一共有七個環節:唱首歌、看短片、誦經典、講故事、談感想、送吉祥、行善舉。
一、唱首歌
同學們,我們的一生中值得我們感恩的人和事有許多許多,但我們最應該感恩的是我們的父母。是他們賜予了我們寶貴的生命,是他們給予了我們生活的能力。感恩父母,感謝有你,讓我們一起唱響《感恩的心》。
(全體起立。前面一排學生帶領唱并且比手語,其他同學跟著比手語唱歌)
謝謝孩子們,請坐。
二、 看短片
常言道:百善孝為先。說起孝敬父母,我國山西師范大學,就有這樣一位女學生,從她8歲起,照顧癱瘓在床的養母整整12年。如今她上大學了,不放心母親的她,決定帶著母親上大學。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她的道德短片。
同學們,此時此刻,你的心里一定跟我一樣,為孟佩杰同學的行為感動著。面對家里突如其來的災難,年僅8歲的她扛起了家庭的重擔。8歲,8歲的我們還在父母懷里撒嬌,還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而8歲的孟佩杰卻要起早貪黑買菜做飯,替養母洗漱梳頭、換洗尿布、抹藥復健。她12年如一日地照料養母,任勞任怨,不離不棄。讓我們用最熱烈的掌聲,向這位孝敬父母的最美女孩致敬。
三、 誦經典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弟子規》開篇就講到了孝,下面就讓我們伴著優美的旋律一起吟誦入則孝。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 出必告 返必面 居有常 業無變
事雖小 勿擅為 茍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茍私藏 親心傷
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謝謝同學們,請坐。其實孝順并不難,它在我們生活的點滴中。就像弟子規中寫到的,父母叫喚我們,我們及時地答應,這就是孝順;每天早晨向父母問聲早安,這也是孝順;對父母說話的態度要溫和,這都是孝順。老師相信,我們每個孩子都可以做到。
四、 講故事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我們廈門,在我們身邊,也有這樣孝敬父母的美德少年。下面就請黃維佳同學為我們講述一段真實的故事。
五、 談感想
謝謝維佳同學的真情講述。聽了孟佩杰和涂馨予同學的故事,相信大家一定有許多感觸,許多的心里話。那就讓我們打開心扉,問問自己,和他們相比,你在對待父母和長輩時有過愧疚嗎?以后你會如何做到孝順父母孝敬長輩?又或者你有做得好的地方嗎?也可以跟大家分享分享。請舉手。
六、 送吉祥
雖然我們和孟佩杰、涂馨予同學的家庭情況不同,但是我們孝順父母和長輩的心意是相同的。孝順父母從小事做起,好好學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幫忙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一聲問候,一杯熱茶,一個擁抱,這些都是孝順父母。接下來,胡副校長將為我們每位同學送上一份神秘禮物,并帶來他對我們殷切的期盼和美好的祝福,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請上胡副校長。
胡:謝謝任老師,謝謝孩子們,剛才在臺下,聽了這堂課我的心情也是非常激動的,這里我只想送給孩子們一句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就是孝敬父母。希望每個同學能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珍惜你身邊的每一個機會,去感恩你的父母和長輩。下面我將給每個孩子送上一張小書簽,希望這張小書簽能勉勵在座的每個同學,成為一個講道德、傳播道德、實踐道德的南小人。
七、 行善舉
謝謝,謝謝胡副校長的祝福。是的,孝敬父母不能等。現在就讓我們行動起來,感恩父母吧。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剛才校長送的書簽,正面是一句道德警語,在書簽的背面,還有一件你能為父母做的小事。如果你做到了,就請你在上面簽名,并與其他同學交流交流,讓更多的人加入到傳承孝道,學會感恩的行列中來,讓 孝字深植每個南小人的心中。
今天,我們四年( 8 )班的道德講堂到這里就結束了,衷心祝愿同學們:厚德善行,吉祥相伴。
最后,請同學們伴著《讓愛傳出去》的歌聲,依次上臺領取書簽,并且從前門離開。
道德講堂主持詞 篇4
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下午好!
歡迎大家來到鞏義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道德講堂。講述身邊好人的道德故事,分享身邊好人的道德感悟。我是這次道德講堂的主持人:董超飛。
孟子曾說,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父母給我們生命,父母養育我們成長,父母是我們每個人一生的精神支柱。
感恩父母,就是要孝老愛親,就是要把父母對我們的愛傳承下去。今天我們道德講堂的主題就是“孝老愛親,傳承美德”(圖片目錄)今天的道德講堂有“自我反省、唱歌曲、學模范、誦經典、發善心、發感言、送吉祥、向德鞠躬”等八個環節。
一、首先,我們進入道德講堂的第一個環節“自我反省”。(圖片)現在,全體肅靜,由我帶領大家靜默三分鐘做自省,大家自問:(圖片)
這段時間,您有沒有回去看看自己的父母?
您有沒有回家后給父母捏捏背揉揉腿洗洗腳?
您有沒有經常拿起電話問一聲“爸媽,你們還好么?”好,靜思結束。同志們,此時此刻,您是否聽到了心靈的感應,是否感受到了親情的呼喚?孝道是中國傳統社會十分重要的道德規范,也是中華民族尊奉的傳統*道德的核心內容。現在就讓我們懷著敬畏的心,懷著感恩的心去面對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面對我們的社會道德,讓孝道孝德成為我們的自覺。
二、(圖片)接下來我們進入道德講堂的第二個環節“唱歌曲”。
(圖片歌詞)從只會在襁褓中哇哇啼哭,到我們喃喃學語叫出第一聲爸媽,到第一次踩著小腳丫跌跌撞撞地走路。第一次背著書包走向學校,第一次拿回考試成績,第一次離開父母……
也許你從沒注意到在這無數次的第一次中,在這漫長的成長道路上父母付出了多少心血傾注了多少愛。你的每一次微笑,每一次成功,甚至是每一次失敗,每一次犯錯誤父母都會牢牢記在心頭,陪在你身邊,給予你默默的支持……
(圖片)讓我們一起來聆聽這首“時間都去哪兒了”。(插入MV)
在一個人的一生當中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是最真摯最無私的,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永遠也訴說不完的,父母為養育自己的兒女付出了畢生的心血。這種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間最偉大的`力量。恩欲報,怨欲忘,抱怨短,報恩長。作為子女,更應該時刻懷著感恩的心,積極履行盡孝道的義務。現實生活之中,我們的身邊也并不乏孝老愛親的先進楷模。
三、(圖片)下面我們進入道德講堂的第三個環節“學模范”。(圖片)謝延信,河南省滑縣半坡店鄉車村人,自1974年以來的32年里,謝延信同志以孝道為榮、以敬業為榮,以奉獻為榮,將自己的愛心一點一滴地傾注到前妻的三個親人——癱瘓的父親、喪失勞動能力的母親、呆傻的弟弟身上。他踐行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幸福,甚至是健康。
1974年,他新婚一年的妻子生下女兒后因產后風不幸去逝,他主動承擔起照料前妻父母和呆傻妻弟的責任。為使老人放心,他毅然改姓為謝。1979年,岳父突患腦中風,全身癱瘓。一老、一癱、一傻、一幼,重擔全部壓在謝延信的身上。為照顧岳父一家,謝延信狠下心把5歲的女兒送回滑縣老家,自己在焦作伺候老人。岳父癱瘓在床18年來,他精心護理,端屎端尿,洗澡按摩,從未間斷。
20xx年,謝延信當選全國道德模范,之后又被評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MV)接下來,請觀看謝延信感動中國頒獎禮:播放謝延信感動中國視頻。
我們可喜的看到,今天,像謝延信這樣恪守孝道,孝老愛親的善良人士大有人在,他們付出的是孝心、愛心和耐心,贏得的是尊重和敬意,讓我們在感恩的心中重新發現向善的力量,讓傳統的孝道充滿生活情味。
四、(圖片)下面我們進入道德講堂的第四個環節“誦經典”。(圖片)百善孝為先,齊聲誦經典。讓我們在孔孟之道中接受洗禮,在孝經、論語中凈化心靈。請大家跟我一起朗誦。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
(圖片)下面我們來學習孔子的一句名言“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這句話出自《孝經》,意思是“所謂孝,就是上天的規范,大地的準則,人最根本的品行。”
我們來看第二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這句話出自《論語里仁》,意思是“父母的年紀,不可以不知道,并且要常常記在心里。一方面為他們的長壽而高興,一方面又為他們的衰老而恐懼”。
大家請看第三句“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這句話同樣出自《論語里仁》,意思是“父母在世時,怕沒人照應,子女應不作遠游,即使要遠游,子女必須要有一定的方向,讓父母放心”。(雅楠、倩倩、爍貝)
感謝這三位同志為我們做出的解釋。尊老、敬老、養老,讓辛苦了大半輩子的老年人頤養天年,安享天倫之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敬老人需要得到整個社會的關注,只有全社會共同承擔起贍養老人的責任,才能真正地讓老年人無憂無慮的安享晚年生活。
五、(圖片)下面,我們進入道德講堂的第五個環節“發善心”,先請大家欣賞成語故事《扇枕溫衾(qin)》。(播放動畫)
看完故事后,我想提問大家幾個關于孝老愛親的成語故事(偉娜、宋蕾、虎元)
1、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慈母愛子非為報也
3、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
謝謝這幾位同志為我們做出解答,在道德模范的感召下,我們感恩父母,珍惜現在;在孝老善愛的引領下,我們踐行大愛,承擔未來。
六、(圖片)下面我們進入道德講堂的第六個環節“發感言”
生活積累了太多的認真,也留下了許多的遺憾,回首過去的種種,此時此刻,大家一定有許多感慨,下面,請幾位同志給我們分享她的感受(邢浩,秀琴,禹璐)
謝謝這幾位同志能給我們分享你們的感悟、心得。其實孝敬父母并不需要我們做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有時候關心孝敬父母,就是陪父母聊聊天,就是一個祝福、一句問候、一朵鮮花、一個擁抱,甚至只是一個微笑。
七、(圖片)下面,我們進入道德講堂第七個環節,“送吉祥”。
請拿起手中的筆,在紙上寫下一段送給爸媽的祝福語,這段話不需要有多么華麗的辭藻,不需要有多么漂亮的修飾,只是自己的真心話而已。當做是自己的心愿珍存起來。只要心中擁有這份信念,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就一定可以達成。
在經典的浸潤下,我們立身行道,孝老愛善。道德是一種強大的力量,這種力量是可以感染的,是可以傳播的。
八、(圖片)下面,我們進入本期道德講堂的最后一個環節,向“德”字鞠躬。
請全體起立,面朝“德”字,行鞠躬禮。謝謝,請坐。最后,真誠的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成為道德的傳播者,無私奉獻的踐行者。通過道德講堂,洗滌心靈,感悟道德,從而踐行道德。這也是我們開設道德講堂的根本宗旨。
本期道德講堂到這里就結束了,衷心感謝大家的熱情參與!謝謝大家!
道德講堂主持詞 篇5
居民朋友們,你們好!
歡迎來到新苑社區“道德講堂”。 “道德講堂”講述身邊好人的道德故事,我是主持人、新苑社區黨支部書記王玉珍。
我們在社區開設“道德講堂”,就是希望通過這個載體學習好人好事,交流心靈感悟,凝結和傳遞中華民族傳統道德力量,從而引導大家“積小善為大善”,“積小德為大德”,營造“講道德、做好人”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圍,不斷提升大家感悟和追求幸福的能力。
今天,我們的“道德講堂”有五個環節,分別是:唱歌曲、學模范、誦經典、發善心和送吉祥。
首先,我們進入第一個環節,唱歌曲。
請大家起立,一起來唱《公民道德歌》。
好,謝謝大家,請坐。
下面,我們進入第二個環節,學模范。
生活中就是因為有太多平凡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動著別人,我們的社會生活才會越來越好。在新苑社區就有這樣一位平凡的人,她就是住在黃河綠園小區的王淑斌老人。
王淑斌,是一個對人友善、充滿熱心的人,她的熱情與助人為樂的行為,贏得了社區居民的贊揚和尊重。
現在,有請宣講員辛欣同志為大家講訴王淑斌老人的故事。
感謝辛欣的真情講述。今天,王淑斌老人也來到我們“道德講堂”的現場,請王淑斌老人與大家見面。
謝謝王姨!
剛才我們唱了一首歌、聽了一段故事,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感觸,接下來有哪位朋友愿意和我們分享一下,請舉手示意。
下面,我們進入第三個環節:誦經典。
今天,我們來誦讀兩句話。一句是“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另一句是
“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首先我們來解讀一下這兩句話。“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是孟子的一
句經典,意思是愛別人的人,別人總會愛他;尊敬別人的人,別人總會尊敬他。這句話是在說明人們之間的感情是互動的,關愛、尊敬別人,也就能得到別人的關愛和尊敬。
“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出自《道德經》,意思是天下的難事,一定是從容易的事發展起來的;天下的大事,一定是從細小的事發展起來的。
現在,我們一起來誦讀這兩句話,請大家隨我讀“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好,讓我們再讀一次。
謝謝大家!真誠地希望大家都能存好心、說好話、當好人、做好事、有好報!
下面。我們進入第四個環節:發善心。
勤勞是我們的立身之本,善良是我們的處事之道。讓我們以真誠心情,齊聲誦讀“厚德善行,吉祥相伴”。
居民朋友們,讓我們牢記誓言、不辱使命,做一個有益于國家和人民的好人。真誠的希望今天走進“道德講堂”的每一個人都能成為道德的傳播者,實踐者和受益者。讓我們為身邊人、單位、社會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好事、善事。
最后,我們進入第五個環節:送吉祥。
通過今天的“道德講堂”,相信大家也和我一樣受益匪淺。衷心感謝大家的熱情參與!
請大家按順序離場,有請我們的身邊好人王淑斌阿姨為大家送上吉祥卡片。
【關于道德講堂主持詞范文五篇】相關文章:
文明道德講堂主持詞01-26
文明道德講堂主持詞開場01-26
道德講堂作文(5篇)01-30
道德講堂作文5篇01-30
道德講堂作文(6篇)12-22
道德講堂作文6篇12-22
道德講堂--文明禮儀我先行主持詞01-19
道德講堂作文通用5篇01-30
道德講堂作文(匯編5篇)01-30
道德講堂作文精選5篇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