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培訓制度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接觸到制度的地方越來越多,制度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法令、禮俗等規范。制度到底怎么擬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衛生培訓制度,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衛生培訓制度1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職業病防治法》規定,結合本公司實際,組織對員工進行職業衛生法規、職業衛生知識、操作規程、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維護的培訓,特制定本制度。
一、公司職業衛生管理部門和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負責職業衛生教育培訓監督管理工作,并指定專業的職業衛生培訓人員,負責本公司的職業衛生知識教育培訓。
二、教育培訓內容:
1、職業衛生法律、法規與標準;
2、職業衛生基本知識;
3、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
4、正確使用、維護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
5、發生事故時的應急救援措施;
6、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
三、教育培訓的對象與方式:
1、新員工的培訓:新員工在上崗前應進行三級職業衛生培訓,分別為廠級、車間級和班組級。廠級培訓由廠職業健康安全科組織進行,車間級由車間主任組織,班組級由班組長組織。培訓后應進行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崗。
2、員工在調動崗位時,應進行針對性的職業衛生培訓,培訓后進行考核,合格者方能上崗。
3、外來臨時工人,應進行針對性的職業衛生培訓,確保其從事勞動時不受到危害。
4、各單位對其在職員工應進行定期的職業衛生教育學習,生產單位每2個月應進行一次職業衛生知識教育學習,輔助單位單位每季度應進行一次職業衛生知識教育學習,并有教育學習記錄。
5、所有的職業衛生培訓應有記錄,記錄內容包括時間、日期、培訓內容、培訓老師、培訓地點,受培訓人簽名等。
6、公司定期邀請衛生、疾控等部門職業衛生專業人員對各單位職業衛生負責人、管理人員,進行全面的.職業衛生培訓,提高職業衛生管理業務能力。
7、所有的培訓資料要設立職業衛生培訓臺賬,并有專人保管,各生產單位培訓情況應每年11~12月報公司職業衛生管理部門備案。
8、未進行職業衛生培訓的員工或考核不合格的員工不得上崗作業。
四、各單位應每年制定職業衛生培訓計劃,落實培訓經費。公司年度職業衛生培訓計劃需得到總經理的批準后實施。
五、本規定解釋權歸公司職業健康安全部。每年按公司流程對其合規性進行評估修訂。
六、本制度自頒布之日起施行。有關職業衛生教育培訓的其他規定按照國家現行的法律、法規、職業衛生標準和公司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執行。
衛生培訓制度2
時間:20xx年10月21日
地點:院三樓會議室
參加人員:譚燕平、李世玄、聶浩、胡衛衛及各村衛生室人員主持人:譚燕平
譚燕平:(一)衛生室實施基本藥物目錄制度文件精神
1、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已經初步建立。
2、機制方面有一些創新,主要表現在基本藥物制度的集中采購,由衛生室所長每月5號前統一上報藥品采購計劃
3、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補償機制、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等。
4、再就是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已經進一步落實到位,群眾用藥負擔將有所減輕。
5、關于診療的收費標準
(二)藥物制度推廣的過程中也面臨一些問題
1、是對于基層衛生室的.補助政策,要能夠確保今年年底在村衛生室實現基本藥物制度的覆蓋。
2、續完善基層的體制建設,例如集中藥品采購制度以及確保醫務人員的收入不能減少,推進人事制度改革以推進醫務人員的積極性等。
3、據之前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的規定我們已經出臺484種。
4、加大對于基本藥物制度工作的宣傳。
聶浩:學習基本藥物(484種藥品)
記錄人:xxx
20xx年10月21日
衛生培訓制度3
1、衛生科會同技安科、人教科一起對職工舉行上崗前職業衛生培訓和在崗期的定期職業衛生培訓,普及職業衛生學問,催促職工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規矩和操作規程,指導職工正確使用預防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職業防護用品。
2、定期對職工舉行觸電急救學問的培訓,把握相關的醫療衛生常識,增強自我庇護意識。
3、對接觸化學物品的人員舉行化救學問的培訓,包括化救物品的.放置及使用。
4、結合本企業特點,開展健康增進教導活動,請有關專家上門授課及開展詢問活動,使職工人人知曉預防,控制疾病的重要性,從而提升生活的質量。
5、對參與培訓職工,在培訓結束時,對所學培訓內容應舉行考核,其成果歸檔備案。
6、本制度由衛生科負責解釋。
衛生培訓制度4
為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更好地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止職業病發生,制定以下制度。
1、由行政部對職工進行上崗前職業衛生培訓和在崗期的定期職業衛生培訓,普及職業衛生知識,督促職工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和操作規程,指導職工正確使用預防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職業防護用品。
2、定期對職工進行防毒知識的培訓,掌握相關的醫療衛生常識,增加自我保護意識。
3、對接觸化學物品的.人員進行化救知識的培訓,包括化救物品的放置及使用。
4、結合本企業特點,開展健康促進教育活動,請有關專家上門授課及開展咨詢活動,使職工人人知曉預防,控制疾病的重要性,從而提高生活的質量。
5、對參加培訓職工,在培訓結束時,對所學培訓內容應進行考核,其成績歸檔備案。
衛生培訓制度5
一、培訓目標。
通過培訓使學校食堂管理人員與從業人員了解并掌握基本的食品衛生法律法規以及食品衛生、膳食營養的基本知識,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服務意識,并自覺在實際工作中遵守相關的法規和食品衛生操作規范,最終達到全面提升學校食品衛生管理水平、減少和控制學校集體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包括腸道傳染病)事件發生和流行的目的。
二、培訓對象。
學校食堂的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
三、崗位基本要求
1、食堂管理人員
⑴熱愛師生,敬業愛崗、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熱心為教育事業服務。
⑵身心健康、道德品質好,具有食堂從業人員健康合格證。
⑶高中或以上文化程度、具有一定的管理經驗。
⑷參加崗位業務培訓并取得合格證明。
2、食堂從業人員(包括炊事員、采購員、保管員、服務員等)
⑴熱愛師生和本職工作,熱心為教育事業服務。
⑵身心健康、道德品質好,具有食堂從業人員健康合格證。
⑶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礎。
⑷具有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⑸參加崗位業務培訓并取得合格證明。
四、培訓內容
1、法律法規知識。《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監督辦法》、《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衛生規范》等。
2、食品衛生管理知識
⑴食堂建筑、設施與設備、食堂布局的衛生要求。
⑵水源管理以及環境衛生要求。
⑶衛生管理規章制度及崗位責任制度:“飲食衛生制度”、“餐(飲)具洗滌、消毒、保潔衛生管理制度”、“食品采購、儲存、加工、銷售制度”、“庫房管理制度”、“食品衛生責任追究制度”等。
⑷個人衛生要求。
3、食品加工操作衛生要求
⑴食品采購與運輸衛生要求;
⑵食品驗收入庫與儲存衛生要求;
⑶食品加工烹飪與分餐衛生要求;
⑷食品加工工具、器具及餐具洗刷與消毒衛生要求。
4、常見的食物污染及其預防控制知識。
5、食物中毒及常見腸道傳染病的預防知識:
⑴食物中毒。細菌性食物中毒、有毒動植物食物中毒、化學性食物中毒。
⑵常見腸道傳染病。病毒性甲型肝炎、細菌性痢疾、傷寒與副傷寒、霍亂與副霍亂。
⑶食物中毒處理原則與報告要求。
⑷物中毒和腸道傳染病案例。
6、膳食營養知識。
⑴人體基本營養素(平衡膳食寶塔);
⑵貯存、加工、制作過程對食物營養成分的影響;
⑶膳食中營養素的搭配。
五、培訓的組織實施
(一)培訓管理原則與要求。分管食堂的領導負責組織培訓。
培訓方式與培訓時間:集中授課學習。新上崗人員培訓時間不少于8學時,以參加上級培訓為準。強化培訓:原則上管理人員強化培訓周期為三年,培訓時數以完成培訓內容為準;從業人員強化培訓周期為二年,培訓時數以完成培訓內容為準。學校集中培訓每月一次,每次不少于1小時。培訓要有記錄。
衛生培訓制度6
為了進一步規范轄區疾病預防控制,婦幼工作業務運行和管理,提升轄區公共衛生服務水平,推動轄區基本公共衛生工作持續發展。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等上級單位的督導檢查考核方案,確保轄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培訓順利進行。制定培訓工作制度。
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培訓
1、每年一次居民健康檔案建立、老年人健康管理、慢病及重性精神疾病管理、老年人及0-36月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工作培訓一次。
2、計劃免疫培訓每年2次。
3、其他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培訓每年一次。
二:會議要求
以要求通知時間為準,不到、無故缺席、遲到等具體處罰如下:會議缺席一次扣50元,遲到一次扣10元。培訓缺席一次扣100元,遲到一次扣20元,如有特殊事情需具備書面請假條,報備科室主任并簽字。
三:參加上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培訓、會議
以通知為準,由院部統一安排具體的管理人員參加;不能無故缺席、遲到。必須做好培訓筆記,并及時向院長匯報。以便更好地完成上級領導要求,完善各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
四。每次培訓、例會記入公共衛生管理臺帳。
衛生培訓制度7
1、學校食堂的衛生管理人員應經常參加食品衛生知識及有關衛生法律、法規學習,掌握與食品衛生有關的法律、法規和衛生常識,并能對本單位的食品從業人員進行衛生知識教育和培訓;
2、衛生管理人員要定期組織本單位的從業人員進行食品衛生知識培訓,做到人人掌握應知應會的食品衛生知識,按要求操作,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3、每年組織一次從業人員衛生知識培訓,每年培訓不少于20學時,并進行衛生知識考試,對衛生知識考試不合格者要重新進行培訓,補考不合格者要調出食品生產經營崗位;
制度執行責任人:
食品添加劑使用管理制度
1、烹飪食品時不得使用亞硝酸鹽,學校食堂不得貯存亞硝酸鹽;
2、采購食品添加劑要到正規的食品添加劑商店購買,并索取產品檢驗合格證,化驗單和使用說明書,對產品標簽沒有衛生許可證編號,沒有廠名、廠址,沒有使用范圍、使用量等說明內容的添加劑不能購買;3、加工烹調食品必須使用添加劑時,要在使用前看清其產品標簽和說明書,標簽模糊不清的或來源不明的添加劑不得使用;
4、調料罐必須有明顯標記,表明罐內調料的品名,購入調料或向調料罐內重新填加調料,必須向下一班操作人員交接,操作人員在不明調料的來源時,不得使用。
制度執行責任人:
學校食堂庫房管理制度
1、食堂庫房必須專人負責,為保證食品安全,庫房現時上鎖,除管理員外任何人都不得擅自入庫;
2、庫房內設置食品架,原料分類擺設,食品原料等應離地35cm,離墻45cm,離棚65cm放置;
3、嚴格執行出入庫制度,做好出入庫記錄;
4、嚴禁“三無”食品及腐爛變質的食品、原料等入庫存放;
5、保持庫房衛生清潔,物品規整,保證通風良好; 6、設置防蠅、防鼠等設施,安全有效;
7、庫房管理人員必須穿戴工作衣、帽,佩帶有效的健康證及衛生知識培訓證上崗工作;
8、庫房管理工作未按上述規定操作,造成紕漏,將追究庫房管理員、負責人責任。
管理員:
制度執行責任人:
烹調加工管理制度
1、進入烹調間的人員必須攜帶健康證和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
2、進入烹調間的人員必須穿戴工作衣、帽。
3、所有待使用的容器、用具必須洗凈、消毒。
4、食品加工前應檢查是否有感官異常。
5、進入烹調間的食品必須洗凈,盛裝食品的容器必須放在指定的臺案上,不得放置在地面。
6、炸制食品的食用油不得反復使用二次以上。
7、各崗位工作時必須隨時清掃地面、案臺。
8、廢棄物應置于污物桶內并將污物桶加蓋。
9、無防蠅窗紗的窗戶不得打開。
10、個人物品不得帶入烹調間。
11、負責人定期檢查各崗位人員操作情況。制度執行責任人:
學校食堂粗加工管理制度
一、食堂管理員根據每日食譜要求,通知庫管員準備每餐所用食品原料。
二、肉、禽類食品用專用清洗池清洗,用專用菜板、專用刀進行切割,裝入專用容器備用。
三、蔬菜類根據不同品種進行粗加工:
1、葉菜類摘除不可食部分,用洗菜池清洗干凈后,用專用案板、專用刀根據食譜要求切割裝入專用容器備用。
根莖類:在洗菜池中清洗干凈外皮,需打皮處理的,打皮后再次清洗,然后用專用菜板、專用刀根據食譜要求切割裝入專用容器備用。
四、粗加工人員必須穿戴整齊工作衣、帽,佩帶有效的健康證及衛生知識培訓證上崗工作。
五、負責人隨時監督檢查各崗位工作人員操作情況。制度執行責任人:
學校食堂原料采購索證制度
1、食堂原料采購必須有專人負責,并掌握食品衛生知識和采購常識。
2、定點采購食品及食品原料,采購定型包裝食品時要索取食品的衛生許可證、食品檢驗合格證或化驗單等,采購肉、禽類食品要索取檢疫證明,采購非定型包裝食品時要檢查食品的色、香、味、形等感官性狀。
3、建立索證檔案,索取的證明要分類并按時間順序存檔管理。
4、每次采購食物均要向貨主索要收據,并保存收據至食品進食后無異常。
5、食品原料采購負責人應穿戴整潔的工作衣、帽,并佩帶有效的健康證及衛生知識培訓證。
制度執行責任人:
面食制作管理制度
1、進入面食間的人員必須攜帶健康證和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必須穿戴工作服、帽,操作前必須洗手。
2、加工面食品的機械使用前應檢查是否有污物,使用后應該清洗干凈;面板使用后不得有殘留物。
3、直接入口的食品容器、用具必須專用。
4、墻壁、地面應保持清潔
5、污物桶必須加蓋。
6、個人物品不得帶入面食間.制度執行責任人:
餐具、用餐清洗消毒制度
1、使用后的餐具必須在指定的餐具洗滌槽內將食物殘渣和油污洗滌干凈,再將餐具置于另一餐具洗滌槽內用洗滌劑沖洗干凈;
2、確認餐具已洗凈后,將餐具置于待消毒的餐具存放架上;
3、將待消毒的餐具置于餐具消毒設施中消毒。
4、將消毒后的'餐具置于餐具保潔柜中待用。
5、廚房內待使用的餐具及供客人使用的餐具必須使用餐具保潔柜中已消毒的餐具,否則不得使用。
6、廚房內使用的食品容器、用具必須在指定的容器洗刷槽內洗刷,洗刷后置于指定的消毒器內進行消毒(或以75%的酒精擦拭消毒)。
7、未經清洗消毒的容器用具不得使用。制度執行責任人:
學校食堂餐廳衛生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餐廳衛生清掃制度,堅持四定(定人、定物、定時間、定質量劃清分工包干負責制度,并定期檢查。
2、餐廳設防蠅、防鼠、防塵設施,消滅“四害”。
3、餐廳地面保持清潔(無水、無油跡、無塵土、無垃圾)。
4、餐廳服務人員要經常保持儀表整潔、勤洗頭、洗澡、勤剪指甲,工作時間不得吸煙。
5、餐廳服務人員必須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并用流水洗手后上崗。
6、餐廳服務人員出外辦事,入側前必須脫下工作服、帽等,回來后用流水洗手。
7、餐廳服務人員上崗必須佩帶有效的健康證及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
制度執行責任人:
學校食堂衛生檢查制度
1、建立健全食堂衛生清掃制度,堅持環境衛生清掃“四定”(定人、定物、定時間、定質量,劃片分工,包干負責)制度;
2、主管領導定期檢查(每周三下午)。
3、食堂負責人自查(每天上午)。
4、衛生領導組成員抽查(不定期)。
5、按標準嚴要求,不留死角。
6、查出問題,立即解決,并追究責任人的責任。制度執行責任人:
配餐衛生管理制度
1、配餐間的工作人員必須穿戴工作衣、帽,攜帶健康證及衛生知識培訓證上崗。
2、每天配餐前后必須將紫外線燈開啟30分鐘,對配餐間進行空氣消毒。
3、配餐間內的一切食品容器、用具、餐具必須洗凈、消毒。
4、操作臺使用前必須用75%的食用酒精擦拭消毒。
5、雜物及非直接入口食品不得進入配餐間。
6、出售食品的從業人員的手不得接觸錢幣等污物,操作人員必須經常洗手。
7、操作完畢后關閉食品出售窗。制度執行責任人:
學校防投毒措施
1、加強門衛管理,嚴格執行校門出入登記制度。
2、嚴把采購、儲存、加工、供應等各環節的安全關。
3、原料庫專人專管,其他人未經允許不得擅自入內,庫房隨時上鎖。
4、廚房內除本單位工作人員外,任何人不能隨意進入,工作人員離開時要鎖門。
5、定期對教職工進行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增強員工防投毒意識;
6、各環節由專人負責,學校衛生管理領導小足定期對防投毒措施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發現隱患要及時糾正,出現安全事故要追究具體管理人員及主管人員責任.
制度執行責任人:
學校從事食品生產經營人員健康檢查制度
1、從事食品生產經營人員(包括純凈水生產加工人員)上崗前必須到市疾病預防控制部門進行健康檢查,合格并取得健康證者方可上崗,工作時要佩帶或隨身攜帶健康證;
2、從業人員每年定期體檢,合格者領取當年的健康證,健康證超過一年者,視為無證。
3、本制度執行責任人每年組織本單位從業人員進行健康檢查,并掌握結果,發現“五病”人員及時調離崗位。
4、本制度執行責任人要定期檢查從業人員持證情況,如在有關部門檢查時,發現無證上崗人員,除追究無證上崗人員責任外,還要追究本制度執行責任人責任。
制度執行責任人:
學校食物中毒應急處理預案
為了及時處理和控制食物中毒事故,保障本校學生的身體健康,特制定學校食物中毒預案。
一、食物中毒搶救領導小組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二、發生食物中毒后的報告
當共同就餐人員在就餐后的一段時間被同時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時應懷疑食物中毒.此時,第一發現人應立即向學校食物中毒領導小組組長報告,組長在接到報告后,應立即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并通知領導小足成員立即到崗,部署各項救治及處理工作。
三、具體措施及責任
1、組織搶救工作由負責.應立即聯系醫療單位,及時向醫院運送患者進行救治;
2、由負責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報告電話2186206 3、由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說明事故的經過及嚴重程度,必要時請求支援;
4、由負責現場的封閉保護。發生中毒的食堂應立即封閉,任何人不得進入.剩余的食品及其原料,加工食品的容器用具必須保留,待衛生行政部門的調查人員調查事故原因;
5、由維持現場秩序并接待有關訪人員。四、校食物中毒搶救領導小組組長負責校內搶救工作的組織協調,聯系電話:手機:
學校從事食品生產經營人員健康檢查制度
1、從事食品生產經營人員(包括純凈水生產加工人員)上崗必須到市疾病防控部門進行健康檢查,合格并取得健康證者方可上崗,工作時要佩帶或隨身攜帶健康證; 2、從業人員每年定期體檢,合格者領取當年的健康證,健康證超過一年半,視為無證;
3、本制度執行責任人每年組織本單位從業人員進行健康檢查,并掌握結果,發現“五病”人員及時調離崗位;
4、本制度執行責任人要定期檢查從業人員持證情況,如在有關部門檢查時,發現無證上崗人員,除追究無證上崗人員責任外,還要追究本制度執行責任人責任。
制度執行責任人:
蘭亭序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取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衛生培訓制度8
1、煤礦年度內組織本單位人員深入、系統地學習《職業病防治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加大對管理范圍內的煤礦企業職業危害防治知識的培訓力度。
2、積極參加市、縣煤炭行業管理部門組織的職業衛生知識培訓,定期開展崗前和在崗期間的職業危害防治知識培訓,強化對職工的'職業危害防治知識的教育,教育職工自覺遵守職業危害防治規章制度,正確使用職業危害防治設備和個人勞動防護用品。
3、年度內舉辦全礦人員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學習講座3次,舉辦礦級領導班子專題研討會4次,就深入貫徹落實職業危害防治工作進行專題研究。
4、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作業人員掌握生產工藝流程,掌握職業危害預防知識。
5、建立職工職業衛生培訓檔案;
6、對職工職業危害知識進行考核,考核合格后安排上崗。
衛生培訓制度9
(1)從事應急醫療救援管理和急診、傳染、感染、呼吸、創傷、麻醉、院內感染、檢驗、藥劑科等相關專業的臨床、醫技人員以及后勤保障人員必須參加應急救治培訓與演練。
(2)醫師主要培訓: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條例、應急預案;各項急救技術、各種急救設備及器材的使用、院前急救、CPR、常見急癥搶救、外科急癥搶救、急性中毒搶救、傳染病防治、院內感染等。
(3)醫療護理人員除培訓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條例、應急預案外主要培訓常用急救技術、常規護理技術、常用急救設備的'使用、護現新技術及新項目等。
(4)應急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等衛生應急管理人員,通過培訓應熟練掌握與運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條例、預案,同時要學習掌握:辦公自動化、指揮系統應用、.通訊知識、各種急救知識及其自救、急救要點。
(5)全院工作人員要學習掌握急救和重點傳染病防治基本知識。
(6)培訓應按每年的培訓計劃進行安排,做到時間、內容、授課人、培訓對象四落實。培訓結束后組織考試,并與有關獎懲和晉級掛鉤。
(7)定期組織相關應急醫療救援的演練或演練評價,以提高戰時的反應能力。
應急設備采購與管理制度
(1)應急設備和藥品由院根據行政主管部門有關儲備規定,結合本院實際研究、統計和提出申請。
(2)經院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討論后審批。
(3)由院相關職能部門統一采購后統一保管與儲備。
(4)應急藥品、器械儲藏在專門地點,由專人負責管理,定期補充更換。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任何個人不得接觸和使用。
(5)應急藥品須經院應急領導小組同意后方可使用。管理人員根據使用情況及時向院應急領導小組申請補充,交藥劑科統一購買。
衛生培訓制度10
一、 目的
為了有效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提高員工對職業危害因素的'認識與預防技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監督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結合我廠生產特點,制定本制度。
二、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單位職業衛生宣傳教育培訓工作。
三、職責
1.本廠主要負責人負責落實職業衛生宣傳教育培訓資金。
2.專職職業衛生管理機構負責制定年度職業衛生培訓教育計劃;
3.專職職業衛生管理機構負責培訓職業衛生培訓教育計劃的組織實施、考核;
四、 控制程序
1.職業衛生教育培訓的編制和審批
專職職業衛生管理機構負責在每年年底編制年度職業衛生宣傳教育培訓計劃,明確培訓工作的目標、任務及具體培訓項目。
2.人員培訓
(1)本廠主要負責人和職業衛生管理人員
單位主要負責人和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必須參加由市級以上安監部門組織的培訓,提高其職業衛生管理能力,并經考核合格,取得職業衛生管理資質證書,方可上崗。
(2)新從業人員職業衛生培訓
新進人員入廠時,由專職職業衛生管理機構負責廠級職業衛生培訓并進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崗;
(3)"四新" 職業健康宣傳教育培訓
如果有新工藝、新設備、新技術、新材料投產,相關部門應組織相應人員進行職業安全操作規程等適應性培訓。相關人員未接受專門培訓并考核的,不能上崗操作。
3.職業衛生宣傳教育檔案
(1)職業病危害因素信息卡(毒物信息卡msds);
(2)本廠負責人職業衛生培訓證明;
(3)勞動者職業衛生宣傳培訓(培訓通知、培訓教材、培訓記錄、考試試卷、宣傳圖片等紙質和攝錄像資料);
(4)職業病危害告知(包括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勞動合同中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結果、職業健康檢查和職業病診斷結果等的告知憑證)。
衛生培訓制度11
一、自查由專職或兼職的衛生管理人員組織計劃,分管領導帶隊,每月不少于一次,定期對本單位從業人員開展衛生考核工作。
二、檢查內容主要是服務過程中的衛生狀況,是否按操作規程操作,并做好記錄。
三、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對相應責任人第一次給予警告,第二次以后每次罰款20元并通報批評:
1、健康檢查合格證明過期,進行衛生操作時未穿工作服或工作服不潔的;
2、客用飲具表面不光潔、有油漬、水漬和異味;
3、供顧客使用的化妝品或一次性衛生用品超過有效期、 重復使用一次性衛生用品;
4、床上用品未能做到一客一換,長住客每周一換;
5、衛生間有積水、積糞、有異味;
6、客房未及時清潔或未按照程序進行衛生清潔;
7、防蠅、蚊、蟑螂和防鼠害的設施損壞未及時報告的;
8、地面有果皮、痰跡和垃圾的;
9、發現健康危害事故與傳染病未及時報告的。
四、對工作出色,衛生工作良好的,一次給予50元的獎勵。
4、環境衛生清掃保潔及通風系統清掃管理制度
(一)室外公共區域應隨時保持干凈整潔。
(二)室內公共區域地面、墻面、門窗、桌椅、地毯、臺面、鏡面等應保持清潔、無異味。
(三)廢棄物應每天清除一次,廢棄物收集容器應及時清洗,必要時進行消毒。
(四)洗衣房的潔凈區與污染區應分開,室內物品擺放整齊,設施設備日常保養及運行狀態良好。
(五)定期進行病媒生物防治,蟑螂密度、鼠密度應符合衛生要求。
(六)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對室內空氣、用品用具等定期進行檢測。
5、公共場所健康危害事故與傳染病報告制度
(一)住宿場所應建立傳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報告制度,場所負責人和衛生管理員為責任報告人。
(二)當發生死亡或同時發生3名以上(含3名)受害病人時,責任報告人要及時(在發生事故2小時內)電話報告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必要時(如重大事故和可疑刑事案件等)必須同時報告公安部門
(三)傳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報告范圍:
1.微小氣侯或空氣質量不符合衛生標準所致的.虛脫休克;
2.生活飲水遭受污染或飲水污染所致的介水傳染性疾病流行和中毒;
3.公共用具、用水和衛生設施等遭受污染所致的傳染性疾病、皮膚病;
4.意外事故導致的一氧化碳、氨氣、氯氣、消毒殺蟲劑等中毒。
(四)發生傳染病或健康危害事故時,經營單位應立即停止相應經營活動,搶救受害者脫離現場,迅速送病人到醫療機構,協助醫務人員救治事故受害者,采取預防控制措施,防止事故的繼發。
(五)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隱瞞、緩報、謊報傳染病健康危害事故。
賓館衛生管理體系
為了加強賓館全方位衛生的有效管理,盡可能調動賓館員工守法積極性,提高員工自覺爭取賓館衛生達標的衛生意識,結合賓館目前實際經營情況,特擬定本賓館內部衛生制度如下:
一、衛生監督小組成員
監督組長:
監督成員:
二、衛生達標責任人:各部門最高負責人即為該部門衛生達標責任人,負責部門內部衛生達標的各項具體實施要求。
三、各項衛生制度規定如下:
1、《衛生管理制度總則》
2、《食品衛生管理制度》
3、《食品衛生知識》
4、《個人衛生基本要求》
5、《廚房員工管理制度》
6、《廚房衛生管理制度總則》
衛生培訓制度12
為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更好地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止職業病發生,制定以下制度。
1、衛生科會同技安科、人教科一起對職工進行上崗前職業衛生培訓和在崗期的定期職業衛生培訓,普及職業衛生知識,督促職工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和操作規程,指導職工正確使用預防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職業防護用品。
2、定期對職工進行觸電急救知識的培訓,掌握相關的醫療衛生常識,增加自我保護意識。
3、對接觸化學物品的人員進行化救知識的`培訓,包括化救物品的放置及使用。
4、結合本企業特點,開展健康促進教育活動,請有關專家上門授課及開展咨詢活動,使職工人人知曉預防,控制疾病的重要性,從而提高生活的質量。
5、對參加培訓職工,在培訓結束時,對所學培訓內容應進行考核,其成績歸檔備案。
6、本制度由衛生科負責解釋。
衛生培訓制度13
1、單位各級領導和崗位職工必需認識本崗位職業衛生管理與職業病防治職責,把握本崗位及管理范圍內職業病危害狀況、治理狀況和預防措施。
2、單位要催促和支配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參與職業衛生專業學問與法律規矩的教導培訓工作。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學習,或參與學習講座,以提升職業衛生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和管理水平。
3、單位要對全體職工舉行職業病防治的'規矩教導和基礎學問培訓與考核。要組織職工仔細學習國家職業病防治的法律規矩、單位有關職業衛生管理制度、職業病危害及其后果、以及職業衛生防護設備設施和防護用品的使用,并做好培訓記錄。
4、生產崗位管理和作業人員必需把握并能正確使用、維護職業衛生防護設施和個體職業衛生防護用品,把握生產現場中毒自救基本學問和基本技能,開展相應的演練活動。
5、從事職業病危害作業崗位職工必需接受上崗前職業衛生和職業病防治規矩教導、崗位勞動庇護學問教導及防護用具使用辦法的培訓,經考試合格合方可上崗操作。
6、單位要做好生產檢修理前的職業衛生教導與培訓,結合檢修理過程中會產生的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及可能發生的急性中毒事故,重點把握自我防護要點和急性職業病危害事故狀況下的緊張處理措施。
7、做好各類職業衛生教導培訓的檔案管理工作。
衛生培訓制度14
1、總體環境保持與考核標準:
1.1、保持所屬區域地面干凈、無雜物(紙屑、瓜果皮核、煙頭等)、水跡、浮土,無死角,違
者上交10元/項
1.2、保持門窗干凈整潔、無塵土、玻璃清潔、透明,違者上交10元/項
1.3、保持墻壁、墻角、屋頂及其附屬物(開關、插座、電源等)清潔,表面無灰塵、污跡,無
亂貼亂畫,違者上交10元/項
1.4、保持掛件、畫框及其他裝飾品完整無破損,干凈整潔,違者上交10元/項
1.5、書櫥、鏡子上干凈明亮,無浮塵、污跡及亂貼亂畫,書櫥內種類書籍資料排列整齊,無灰
塵,櫥頂無亂堆亂放現象,違者上交20元/項
1.6、任課教師每次下課后,須徹底打掃教室衛生,整齊擺放課桌椅,每日傾倒垃圾桶至指定位
置,違者上交20元/項
1.7、桌椅擺放整齊,每排每列成一條直線,課桌腿、面,無臟痕、浮塵,亂寫亂畫,違者上交
10元/項
1.8、樓梯、扶手及欄桿上無灰塵、雜物及臟痕,樓梯保持暢通,立面無污跡,違者上交10元/項
1.9、室內暖氣片上無雜物、浮塵及蛛網,空隙無懸掛物及浮塵,違者上交10元/項
1.10、保持所屬區域內的各種辦公設備(電腦、打印機、電話、電視等)、教學設備(投影儀、幕布、音響、調音柜、演講臺、黑板及公示板等)、日常生活設施(鐘表、飲水機、自動投幣機、冰箱、空調、風扇、微波爐等)完好無損,干凈整潔,并定期進行維護保養,違者上交50—100元/項
1.
11、庫房內物品擺放整齊,分類清晰,地面、墻面、隔斷及屋頂保持干凈整潔,違者上交10元/項
1.
12、每次使用完衛生間須保持衛生間干凈明亮、無異味,水洗臺面整潔無水跡,便池內無污垢,無異物阻塞,保持清潔工具干凈整潔,用后及時清洗整理,擺放整齊,取放均在固定(或隱蔽)位置,違者上交10元/項
1.
13、各教室垃圾簍擺放整齊并每日及時清理傾倒,無異味、溢滿現象。違者當日任課教師上交10元/項
1.14各教室窗簾每月清洗一次,坐班教師輪流負責,違者上交20元/項
1.
15、員工及學員不得在公共區域內大聲喧嘩, 保持良好的'工作氛圍。
2、辦公用品的擺放管理標準:
2.1、辦公桌面:辦公桌面只能擺放必需物品,其它物品應放在個人抽屜,暫不需要的物品就擺回柜子里,不用的物品要及時清理掉。
2.2、辦公文件、票據:辦公文件、票據等應分類放進文件夾、文件盒中,并整齊的擺放至辦公桌左上角上。
2.3、辦公小用品如筆、尺、橡皮檫、訂書機、啟丁器等,應放在指定地點,要從哪取使用完后放到原位。
2.4、電腦:電腦鍵盤要保持干凈,下班或是離開學校前電腦要完全關閉。
2.5、報刊:報刊應擺放到報刊架上,要定時清理過期報刊。
2.6、飲食水機、燈具、打印機、傳真機、文具柜等擺放要整齊,保持表面無污垢,無灰塵、水漬,蜘蛛網等,辦公室內電器用線走向要美觀,規范,并用護釘固定不可亂搭接臨時線。
衛生培訓制度15
1、為規范本單位餐飲經營行為,提高從業人員互派南和服各水平,根據《食品衛生法》、《餐飲業食品衛生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制定本制度。
2、凡在本單位從事餐飲工作的所有人員(包括廚師、服務員、洗碗工、采購員、庫管員、管理人員等)均應遵守本制度,認真參加衛生知識培訓。
3、所有餐飲從業人員在人事部報到后開始工作前(包括臨時工)必須由人事(餐飲)部進行基本的衛生知識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方可從事餐飲工作。
4、餐飲負責人或衛生管理人員要及時對在本單位從事分批時行衛生知識培訓教育,并進行考核。
5、衛生知識培訓對象包括本單位和餐飲負責人、衛生管理人員和一般從業人員,初次培訓時間應分別不少于20、50、15學時,以后每年復訓一次。
6、衛生知識培內容包括與從事工作有關的食品衛生法規、標準和衛生知識。
7、餐飲負責人或衛生管理人員要做好參加衛生知識培訓的人員考勤和課時登記,并對人員衛生知識掌握情況進行經常性檢查。
8、對參加培訓并經考試合格的`衛生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由衛生督部門發給培訓合格證。對未參加培訓或考核不合的人員應進行補訓和補考,否則不得上崗工作。
9、凡在本單位檢查和衛生監督部門檢查(或抽查)中發現衛生知識培訓不合格者或無故不參加培訓者,將依據本單位獎懲辦法對法事人和主管部門領導進行處罰。
【衛生培訓制度】相關文章:
職業衛生培訓制度(精選16篇)08-28
培訓學校衛生管理制度03-29
培訓學校衛生管理制度06-27
從業人員衛生知識培訓制度10-17
培訓學校安全衛生管理制度06-21
培訓學校衛生的管理制度(精選20篇)06-19
衛生間衛生制度10-21
衛生檢查制度04-29
食堂衛生制度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