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采購管理制度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來越廣泛,制度是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為了維護正常的工作、勞動、學習、生活的秩序,保證國家各項政策的順利執行和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訂的具有法規性或指導性與約束力的應用文。想學習擬定制度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企業采購管理制度,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企業采購管理制度1
企業采購管理制度目的:規范采購操作和方法,采購的質量和采購要求的適用性,符合公司整體的日常管理規定要求。本企業采購管理制度規范適用于公司的設備、工具、成型軟件和固定資產(不含公司長期代理產品)等采購的控制。
一、企業采購管理制度目的
規范采購操作和方法,采購的質量和采購要求的適用性,符合公司整體的日常管理規定要求。
二、企業采購管理制度適用范圍
本規范適用于公司的設備、工具、成型軟件和固定資產(不含公司長期代理產品)等采購的控制。
三、企業采購管理制度定義
1、供應商:是指能向采購者貨物、工程和服務的法人或組織。
2、合格供應商:是指公司程序評審可以與公司合作的供應商。
3、購物申請單:是需求需要采購管理制度的項目所填寫并提交給采購中心的單據,此單據須有經理和審核權限簽批。
4、供應商選擇考察表:是確立為公司供應商前對供應商評估的表格,由采購主管對供應商考察并填寫此表,填寫完畢后交商務經理與運作中心總監時行審批。
5、供應商考核表:是每財年度對供應商交貨準時率、品質和售前售后服務等考察的的表格,考核決定與該供應商合作。
6、終止供應商的報告:是指供應商惡劣服務、嚴重品質情況或考核不合等與其終止合作的`報告,此報告由權責向采購中心,由采購主管填寫逐級上報審批。
7、抽貨檢驗標準:此標準是對采購物品檢驗的參照標準,由技術或權責編寫交采購中心匯總成冊。
8、貨物檢驗報告:是貨物驗收和人員對貨物驗收后對所采購貨物給出驗收報告和意見。
四、企業采購管理制度
企業采購管理制度必潔自律,嚴守工作紀律。不供應商禮金、禮品和宴請;
遵守采購規范流程,按流程辦事;
能按質按量地采購到所需物品;
供應商選擇、評價、甑選以供應商供貨質量;
采購的事前管理,的設備價格信息檔案,以地控制和降低采購成本并采購質量;
科學、客觀、地收貨質量檢查;
好與供應商的關系,幫助供應商解決的問題;
分析采購工作,改進流程、規范和采購標準,有助改進公司和供應商服務的建議;
采購文檔的存檔、備份工作;
在公司需求的基礎上最大限度降低采購成本;
所有采購,事前批準,未經計劃并報審核和批準,除急購外采購,急購需在申請單上注時“急購”,并由總經理補批;
凡特性的物品,盡最大以計劃辦理采購,可以核定物品項目,通知各請購依計劃請購,然后
辦理采購;
采購物品在條件相同的前提下應在正在或已確認的供應商處購買,隨意變更供應商;
五、企業采購管理制度供應商選擇標準
企業采購管理制度的市信用和的售前、售后服務能力和服務意識;
注冊資金50萬的納稅人;
健全的商務管理流程和制度;
的財務狀況,可以七天帳期;
優勢的產品資源;
有利于我公司的供配貨地理區位的合作;
六、企業采購管理制度供應商選擇、評價和終止辦法
供應商的資質直接關系到供貨的質量、售后服務和重大產品問題的等儲多問題,更有重大品質、售后事件等的、反應的性都與供應商本身的資質、能力。有必要地篩選、考核供應商,合格供應商制訂終止辦法。
對供應商資信由高到低分為a、b、c、d四類。定類辦法參見《供應商考核辦法及考核表》。
企業采購管理制度2
目的:降低采購成本、提升采購質量、保證采購時效、規范采購流程、保障公司正常運營
適用:原輔材料、辦公用品(耗材)、零星物料、委外加工、設備與零部件、其它
保密:內部普通
關鍵詞:工作職責、采購流程、處理方法、責任、激勵、管理、制度
報(抄)送:總經理室、副總經理室、廠長室、財務室、倉庫、本司各生產與職能部門
第一條部門設置與人力資源配置
1、根據公司發展需要,保證采購規程的徹底落實,公司特此設立專門的采購部門,具體負責公司一切采購事務;
2、采購部配置采購主管一名、采購員二名;
3、采購部組織架構如下圖:
總經理
副總經理
廠長
采購主管
采購員
采購員
第二條主要職責
1、總經理:負責重要、貴重、大宗物料的采購審批,以及重要供應商的認定。
2、副總經理:負責固定資產、辦公用品(耗材)、零星物料、臨時緊急物料的采購審批。
3、廠長:負責原輔材料采購、設備與零部件采購、委外加工的審批。
4、采購主管:
①、遵守公司各項規章制度,主持本部工作,處理公司日常采購事務,做好采購5r管理;
②、負責開發供應商:根據公司所需采購物料的種類,利用現有的資料、公開征求、同行業介紹、供應商自薦等方式收集所需供應商的信息,并根據其價格、品質、服務、地理位置、存貨政策、柔性等情況等進行分析,符合要求的,列入合格供應商,并定期對其進行評估與管理;
③、負責詢價、比價、議價:根據采購計劃要求,采取多家供應商報價的方式,進行成本分析,價格分析,市場調研來確定采購目標價,報總經理核準后備檔;對經常性使用,且使用量較大的材料,應事先選定廠商,議定長期供應價格;
④、負責審查簽認單據,包括部門請購單、供應商送貨單、報價單、發票等等,發現問題及時協調處理與報告;
⑤、負責訂購單的下達:根據各部門的有效請購單,把請購物料的種類、數量、日期等信息進行分類整理,做好采購計劃,以集中采購的原則,向采購員下達訂購通知;以及外協加工訂單的下達與進度的跟進;
⑥、負責物料催交與到達:根據采購計劃,及時有效地與供應商進行協調與溝通(如品質標準、交貨日期、退貨協議等等),確保物料與委外加工部件按時到達,不得因為品質、數量、交期等原因影響公司正常運營。
⑦、負責采購完成后的單據整理歸類與登記錄入,制作月度報表;
⑧、及時完成公司交辦的其它工作。
5、采購員:
①、遵守公司各項規章制度,及時完成各項采購任務;
②、負責了解物料采購信息,收集物料市場價格;
③、根據公司各部門的要求與主管下達的采購任務做出合理采購計劃,保證所需物料及時采購到位;
④、保證所采購物料的價格、質量、數量符合要求,并處理或協助處理品質和數量等異常情況;
⑤、對采購回來的物料(包括供應商送貨上門的),應及時通知質檢人員進行檢驗,要求倉庫人員對合格物料進行清點入庫或直接移交給用料部門;
⑥、負責或協助處理退貨事務;
⑦、定期檢查公司物料庫存情況,及時將采購單據交主管領導核簽后與財務部進行結算。
⑧、及時完成公司交辦的其它工作。
第三條采購的基本原則:
成本效益原則、物料質量原則、進度配合原則、公平競爭原則、集中采購原則。
第四條申購權責與流程
1、請購核準權限
①、原輔物料:請購金額預估在10000元以下的,由廠長核準;請購金額預估在10000至50000元的,由副總經理或總經理核準;請購金額預估在50000元以上的,由總經理核準;
②、辦公用品(耗材)、防護用品、設備與零部件及其它零星物品:請購金額預估在200元以下的',由行政主管核準;請購金額預估在200至1000元的,由副總經理或廠長核準;請購金額預估在1000元以上的,由總經理核準;
③、委外加工:外協加工金額預估在50000元以下的,由廠長核準;外協加工金額預估在50000元以上的,由副總經理或總經理核準。
2、申購責任人與申購流程
①、原輔材料a:本原輔材料包括實木、板料、木皮、刀具、布(皮)料、油漆(含天那水、稀釋劑、固化劑、灰土等、包裝材料、設備與零部件)等等,由所需部門主管申購;
②、原輔材料b:本原輔助材料包括所有五金配件、大理石、玻璃等等,由所需部門質檢員或設計員申購;
③、原輔材料c:本原輔助材料包括502膠、組裝膠、封邊膠、貼皮膠、玻璃膠、常用快牙、打包膠卷、卷尺、刀片、手套、口罩、沙卷(帶)、常用醫藥品等等,由倉管申購;
④、辦公用品(耗材)、共用設備及其零部件:由行政人事部申購;
⑤、委外加工:由部門主管或廠長申請;
⑥、申購責任人在《申購單》上必須詳細標明所需物料的名稱、數量、型號(規格)、使用工程、質量要求、到達日期等事項,經權限人員核準后交采購部主管人員組織采購;
⑦、申購流程如下圖:
填寫申購單
權限人不準
權限人核準
提交采購部
第五條采購流程
采購流程如下圖:
采購部接受有效申購單
采購主管整理歸類
開發供應或外協加工商
固定供應或外協加工商
詢價、比價、議價
退貨處理
下達采購指令
驗收
入庫
進行購買
不合格
合格
定價
照約定付款
第六條采購管理流程
采購流程如下圖:
供應商信息
各部計劃所需物料
采購申請單
采購訂單審批
采購明細表
采購匯總表
采購協議
采購部
價格
管理
通知收貨
質量控制
退貨管理
進庫單
委外加工管理
委外產品驗收
委外加工達成
采購發票管理
整理付款
購買過程管理
退貨管理
采購月報表
第七條退貨
以下三種情況應做退貨處理:
①、對合格率未達到要求的物料應做批量拒收退貨;
②、對良莠不齊的物料應做部分拒收退貨;
③、對在生產使用過程中發現的少量不良品的退貨;
第八條采購事故的處理方法與責任
1、非采購人員采購不當的。比如下單采購貼皮木板、虎腳、雕刻件等,而客戶取消訂單或改變材質等原因造成的不良采購的,處理方法如下:
a,若供應商還未進行訂單的正式生產,由采購人員與供應商協調取消此單;
b,若供應商已進行了生產,要求供應商提供準確的生產數量,再協調看此種物料是否會在今后的生產中使用,若將來有用,只需與供應商協調將送貨期推后即可。若不可能再用,應盡快與供應商協調以成本價將物料金額算清,并考慮物料報廢后是否有利用價值,同時知會相關部門向客戶索取已生產物料的賠償金,盡可能將損失降到最低。此類責任由公司承擔(類似的采購事故,參照此條執行)。
2、如果供應商交期無法達成時,采購部應先發改善通知,強烈要求供應商改善,可根據交期未達成而影響公司生產情況的程度,給予扣款或延遲付款,以督導并強制供應商改善,若供應商無法改善,應及時報告并建議更換新的供應商。若既不報告又處理不當時,因而影響公司正常運作的,由采購責任人負擔相關損失費用。
3、第七條退貨事項由采購部負責辦理。如果是第七條中第①、②款的情形退貨未成而對公司造成的損失概由當事采購人員承擔。
4、如果因申購人對所申購物料的名稱、數量、型號(規格)、使用工程、質量要求、到達日期等事項未做詳細標明而引發的相關采購事故,由申購人與采購責任人分別承擔90%和10%的事故損失。
5、委外加工產品,原則上由木工質檢員到外協加工廠進行現場檢測,合格后方可收貨運回,由于質檢人員的檢測失誤,致使不良品入庫或無法使用,又沒法做退貨處理的,由質檢責任人員承擔損失;其它物料由于質檢人員的檢測失誤,致使不良品入庫或無法使用,又沒法做退貨處理的,由質檢責任人員與采購責任人分別承擔80%和20%的損失。
6、如果某供應商對其所供應的某一物料價格提出上漲時,不管上漲的幅度是否符合市場行情,采購部門必需做一個完整的市場調查,核實價格,了解行情,請供應商重新列出成本分析表與報價單,呈報權限領導核準,備檔后方可實施采購。否則,上漲部分由采購責任人承擔。
第九條整理付款
1、現金結算:
①、送貨上門的:采購物料驗收合格后,由質檢、倉庫等相關人員在送貨單(或發票)上簽字確認,采購主管審查簽字后呈權限領導核準,財務付款;
②、自行取貨的:由采購人員填寫經采購主管審核、總經理或主管副總核準的借支單到財務掛賬預支現金,物料采購回來時,經上述規程確認后再及時到財務核銷。
2、月度結算:
采購物料驗收合格后,由質檢、倉庫等相關收貨人員在送貨單(或發票)上簽字確認,由采購部與財務部分別記入臺賬;由采購部在約定日期與供應商核對當月發生采購事務,并相互簽字確認,最后由財務部核對,呈報權限領導核簽后在約定日期付款。
第十條采購人員原則上不能接受供應商的吃喝宴請以及禮物,無法拒絕的應征得公司同意后方可應邀或將禮物上繳公司。否則,予以吃喝宴請以及禮物金額的三倍的處罰。
第十一條嚴禁采購人員索取或接受回扣。如違反禁條,經查實后,予以回扣數額的三倍的處罰,情節嚴重的,交由司法機關處置。
第十二條采購激勵
采購人員應充分利用廣泛的采購資源、運用詢比議價技巧,在不影響品質與公司正常運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將采購成本降到最低。如果在材料市場沒有大的變化的情況下,按原計劃進行的物料采購,對于比目標價低出的部分,公司給予當事采購員差價的20%的獎勵。
第十三條本制度由各部門負責人與相關人員配合行政人事部監督落實執行。
第十四條本制度條款如有與日前制度相抵觸的,依照本制度執行。
第十五條行政人事部對本制度享有最終解釋權。
【企業采購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企業采購管理制度11篇07-14
企業采購管理制度(11篇)07-14
企業采購管理制度(通用15篇)08-02
控股企業采購管理制度(精選15篇)12-21
控股企業采購的管理制度(通用9篇)12-21
化工企業設備采購驗收管理制度04-28
集團企業采購管理制度范本(通用6篇)08-03
采購管理制度06-04
企業采購實習報告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