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語文教案通用3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案 篇1
一、背景介紹
《威尼斯的小艇》是小學語文五年級第二學期第八單元的一篇精彩課文。文章介紹世界聞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小艇。作者描寫了小艇奇特的樣子,船夫高超的駕駛技術,以及小艇的作用,從而說明了小艇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新課程指出:“語言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看重培養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倍n堂教學應是學生語言實踐活動的主戰場,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設計中,給學生留有充足的獨立感受文本,體驗特色,實踐語言的空間。
二、抓住好詞好句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在教學中我潛心研究教材,選取有典范意義的,表現力強的語段,作為言語的直觀材料呈現在學生面前,從誦讀積累、品味欣賞、最后加以運用,將這些語例深深地印在學生腦子里。在此基礎上,要及時引導學生揭示語言現象中帶有規律性的知識,體會作者遣詞造句、布局謀篇的匠心,把寫作知識的教學植根于閱讀教學的過程之中,語文課的教學其目的不在于獲得這些語言知識,應當著重引導學生在閱讀的實踐過程中去感受,作者是如何根據表情達意的需要,準確地運用語言文字的。要指導學生在學習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和外國優秀文化的過程中,吸取精華,充實底蘊,形成審美意識、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一)、欣賞關系,激發興趣。
威尼斯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城,以其獨特的地理環境聞名于世,課前我讓學生搜集了有關資料、圖片,讓學生在課堂上交流。這個環節的設計,讓學生初步學會對信息的收集和處理,學生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到威尼斯的特殊及城市的特點,這時,我播放了威尼斯的風光片,通過看錄像,觀賞異國風光,拉正了理解的時空。雖只短短幾分鐘,卻整體了解這“水上城市”的地理風貌,激活學生的情感,為下文的.學習,打下了理解的基礎。
(二)、理解課文,感受文本。
在理解小艇的樣子時我抓住了三個生動的比喻句,啟發學生自讀自悟,不僅理解比喻的精彩,還認識到作者多種比喻來自于多方面 觀察,接著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小艇的模型。小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較 差,圖畫能把語言文字形象化,畫畫的過程就是把自己在閱讀中的感 悟變為表象的過程。如:學習小艇特點這一部分時,學生通過畫面很快了解了小艇的特點。看完后,學生又看著畫面說說想法,這又是一個感悟轉化為語言的過程,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直觀想象的圖畫,既理解了課文,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綜合能力。
在了解小艇的作用時,我采用了討論的方法。
誰坐小艇干什么?
讓學生展開合作學習,在匯報交流后,又啟發學生想象還有哪些人會坐小艇干什么,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暢所欲言,從而更深刻地認識到了小艇的重要性。
(三)、實踐語言,體驗角色。
課文結尾,我讓學生扮演船夫、游客、導游,讓他們再次置身于美麗古老的威尼斯,在表演中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創造性的加動作、語言、表情,培養學生的想像,實踐和創新精神。以活動的形式積累運用課文語言,同時把口語交際的方法引到閱讀教學中去。
(四)、總結全文,拓展處理。
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我讓學生通過讀、說、評,時時體現出學生自主實踐活動,伴隨學生的活動,教師適時調控,使學生的身心始終在高度的興奮和激動之中。
語文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采用靈活多樣的學習方法了解詩意,體會古詩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嘗試背誦古詩;
(3)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掌握自學古詩的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
1、采用靈活多樣的學習方法了解詩意,體會古詩的意境;
2、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掌握自學古詩的方法。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課時
二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欣賞古詩,揭示課題。
1、同學們,喜歡古詩嗎?想必大家平時一定積累了不少古詩,誰背首古詩給大家聽聽?
2、我這還有幾首古詩的圖畫,咱來看圖猜古詩、背古詩,怎么樣?敢不敢試一試?——誰先猜出了是哪首古詩,就站起來大聲背給大家聽!其他同學會背也可以站起來一起背。
(課件演示:游子吟,早發白帝城,清明,望廬山瀑布——沒難倒你們,咱再來一首;看來這首古詩有一定難度;想繼續試試嗎?)
。ü爬试滦小r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碧云端!乙呀浉惺艿酵瑢W們對古詩的喜愛之情。望著一輪明月,不同的詩人有不同的感受。這節課,讓我們走進《古詩二首》,再來學習兩首與明月有關的古詩。先來學習唐代詩人白居易寫得《暮江吟》——我來板書題目,請大家仔細看。(板書:暮江吟,請大家齊讀課題)
3、知道“暮”是什么時間嗎?“吟”是本課生字,一個口字旁,一個今天的今,知道它的意思嗎——表示歌詠、作詩的意思。“暮江吟”就表示歌詠傍晚江邊的美景。
二、學習古詩《暮江吟》。
1、讓我們快來讀讀這首古詩吧!多讀幾遍,請你試著讀準字音。
2、誰有信心站起來讀讀這首詩?
評價:(指名3個學生)
字音讀準了,看得出你已經有所收獲;
讀出了古詩的韻味;
同學們的朗讀水平很高,個個讀得好,還有誰想讀?
3、看來大家已經對這首詩感興趣了。那就請你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想怎樣讀就怎樣讀:可以像古人那樣搖頭晃腦地讀;可以站起來大聲讀;也可以同桌之間互相讀,把這首詩美美得多讀幾遍。
4、大家讀得又投入又熟練。詩的意思讀懂了嗎?有什么問題提出來,咱們一起解決。
——(課件變紅字“殘陽、瑟瑟、可憐)能提出問題的孩子最愛動腦筋;產生問題能解決的孩子更了不起。
(板書:殘陽;為什么不說“照”而用“鋪”呢;瑟瑟
可憐——在這里是什么意思,你讀懂了嗎?這么多的同學不明白,為什么不問?大膽提出你的問題,還有不明白的嗎?)
5、殘陽——夕陽。指快要落山的太陽。
鋪——此時太陽已經接近地平線,貼著水面斜射,陽光非常平緩柔和。
用什么方法解決這個問題?——通過看圖可以更好的理解這個詞。
6、就用這個方法來猜猜“瑟瑟”什么意思?——受光少的地方,呈現出深深的碧色。江面泛起細小的波紋,波峰受光多呈現紅色,波谷受光少呈現碧色。你們看。ㄑ菔菊n件——夕陽照射下,江面波光粼粼,紅綠相間,難怪詩人稱贊道:“半江瑟瑟半江紅”。
當白居易陶醉在夕陽美景中,天色漸漸暗下來,九月初三夜晚的景色又是怎樣的?(露似真珠月似弓—打比方打得非常恰當)——多么美的夜景!為什么不用“可愛”而用“可憐”呢?想想看,“可憐”不僅有可愛的意思,還可以感受到詩人的憐惜之情。(你是結合第四句話讀懂了“可憐”的意思)
7、想不想看看這般美景?請你閉上眼睛用心聽,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結合詩句暢所欲言)
。ò鍟航厷堦栐乱姑溃
8、的確!這般美景怎能不讓人陶醉?帶著你們的想象,誰能讀出它的美?
評價:(指名3—4個學生)
最后一句讀得回味悠長;
他描繪的是第二句的景色;給你配上優美的音樂,想試試嗎?
我聽出你對這幅美景的喜愛——邊讀邊想象畫面是個好方法;
因為你能讀懂,所以讀出韻味來了。
9、如今詩人白居易已作古,可謂物是人非。欣賞著江邊美景,我們也來當一回白居易感受一下吧!——夕陽美景讓人陶醉不已,不禁吟詩一首……
第二課時
一、學習古詩《鳥鳴澗》。
過渡語:一輪江邊的明月,讓白居易流連忘返,唐代詩人王維對山中明月情有獨鐘并寫下了《鳥鳴澗》這首詩。(板書:鳥鳴澗,請大家齊讀課題)
1、“鳥鳴澗”是一個地名,為云溪風景之一。唐代詩人王維是如何描寫鳥鳴澗的'呢?學習了這首詩,你會有更多的了解。學習這首詩之前,我們一起來回想一下,剛才采用怎樣的方法學習《暮江吟》的?(板書:讀通——讀懂——想象——背誦)
我們一起總結了學習古詩的基本方法。就按照這樣的方法,小組合作學習《鳥鳴澗》,待會兒我們進行“古詩挑戰賽”。
2、現在,我由你們的學習伙伴變成了這場古詩挑戰賽的主持人。哪個小組做好準備了?你們選擇幾星題?派個代表,小組成員可以站起來相互補充。
三星題——背誦古詩《鳥鳴澗》(怎樣背誦才能靜——聲音輕,速度慢);
四星題——說說帶點詞語意思;
(人閑——人寂靜心閑;空——空蕩蕩,沒有人;時鳴——不時鳴叫幾聲)
五星題——讀古詩,想象畫面(你喜歡哪一句——詩美,你描繪的景色也美)
。ㄟ@樣的景色,給你一種什么感受?——板書:山中月夜靜從哪里能體會出?)
在朗朗的讀書聲中,我們結束了今天的古詩挑戰賽。我要祝賀每一位同學,你們不僅學會了《鳥鳴澗》,還掌握了一種自學古詩的方法,所以每位同學都是今天的獲勝者!
二、總結拓展。
同樣是歌頌明月,卻可以用“美”和“靜”來表達。其實古往今來,一輪明月曾讓無數文人墨客不惜筆墨,回憶一下,我們以前學過哪些與月亮有關的古詩?
想想看: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借明月思故鄉。
王維以月為友,在《竹里館》中留下了“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的千古名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描寫了海上月。
想必大家意猶未盡吧。我這里位同學們推薦一些與明月有關的古詩。
李白《關山月》
蘇軾《中秋月》
李商隱《霜月》
白居易《江樓月》
同學們,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感興趣的同學課下可以繼續搜集,美美得讀一讀,也試著為明月寫一寫詩。
六、板書設計:
古詩二首
鳥鳴澗
山中月夜
月夜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閱讀課文,能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
3、聯系生活經驗,感悟到不能妄自菲薄,要自尊自信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引發興趣。
1、課前同學們通過查資料,對長城有了哪些了解?誰能簡要的說說?
2、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并不 是描寫長城的雄偉壯麗,而且有關長城磚的一件事。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請同學們認真讀書,提醒注意讀準生字:羨慕、允許、妄自菲薄等。
2、說說看,讀完課文你明白了什么?
三、閱讀,理解線索。
1、默讀課文,看看長城磚的.心理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填空:
開始,長城磚覺得(),因而( );后來(),長城磚感到( ),這些引起了它的( )。
2、練習朗讀 第一自然段中描寫長城磚中描寫長城磚自卑的句子。
3、是什么促使長城磚由自卑變得自信了呢?
四、表演,體會情感。
1、各自選擇其中的一個人物,讀讀課文,再在小組里表演。
2、教師指導:要傳達出人物的情感,必須注意不同人物的神態、語氣。同時運用人物的 語氣表現人物的話語。
大教授的“激動”;宇航員的“神采飛揚”;金發女郎的“崇拜”;小男孩的興奮。
學生練習,表演。
指數名學生表演。
2、再讀課文,讀出長城磚的價值。
。ㄕ褂[受到的待遇,參觀人數之多)
四、想象情景,領悟內涵。
1、同學們,如果你是長城磚,就是那塊原先自慚形形穢的磚,聽到了贊美,你想對誰說此刻心聲呢?對自己?對游客?同伴。
2、指名讀最后一段。
說說你的理解,聯系生活實際,說說對自尊、自信、自強的理解。
五、延伸。
1、課外搜集有關自信、自尊、自強的格言警句,與同學交流。
2、你自己有不夠自信的地方嗎?身邊有不夠自信的人嗎?請試著勸他。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6-12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的教案02-22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精品語文教案范文語文優秀教案04-11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園地的語文教案05-11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5-30
語文園地教案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