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必學解題技巧
解題步驟
1.通讀文章,了解主要內容,揣摩中心思想。
2.認真通讀所有題目,理解題意,明確題目的要求。
3.逐條解答,要帶著問題,仔細地閱讀有關內容,認真地思考、組織答案。
4.檢查,看回答是否切題,內容是否完整,語句是否通順,標點是否正確。
閱讀理解各種題型解題技巧
一、文章開頭段的某一句話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間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段某句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記敘文、小說),埋下伏筆(記敘文、小說),設置懸念(小說),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過渡句);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記敘文、小說);深化主題(記敘文、小說);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文、小說)
二、文章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這需要根據文章的具體內容來回答,常見的有歌頌、贊美、熱愛、喜愛、感動、高興、渴望、震撼、眷念、惆悵、淡淡的憂愁、惋惜、思念(懷念)故鄉和親人、或者是厭倦、憎惡、痛苦、慚愧、內疚、痛恨、傷心、悲痛、遺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從文章的字里行間可以看出來的,有的也許寫得比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概括文章主旨。
對于這種題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細看幾遍,然后可以用這樣的關鍵詞來進行回答:“通過.....故事,歌頌(贊美......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的深刻道理。我們也可以從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別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
文中劃線句子運用了什么表達方式?有什么作用?
看到這種類型的題目,我們首先要看一看這一句用了那種表達方式,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特別是描寫中又分為人物描寫、景物描寫和帶綜合性的場面描寫。而人物描寫還可細分為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肖像描寫和細節描寫,描寫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動、形象、感人。抒情的運用,能增強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話故事、民間傳說以及自然界當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寫內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讀者的興趣。
掌握說明文的文體知識:
(一)、把握說明對象,分清說明對象是事物還是事理。
明確被說明事物的特征:一事物區別于他事物的標志。
(二)、為了說明事物特征或說明事理,需要采用恰當的
掌握幾種常見的說明方法,會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1.分類別:使說明的內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復交叉的現象。
2.下定義:使讀者對概念有確切的了解。
3.作比較:用人們熟知的與所要說明的事物作比較,從而突出被說明事物的特征。
4.舉例子:可使讀者對說明對象的特征獲得具體認識。
5.打比方:可達到形象地說明事物的作用。
6.列數字:可以準確地說明事物。
7.配圖表:使讀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觀地理解被說明的事物。
8.引資料:能使說明的內容更具體、更充實。
(三)、說明要有順序:常見的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程序順序是時間順序的一種)、空間順序、邏輯順序。說明文的順序,根據說明的目的和對象,可以以一種順序為主,兼用其他順序。
(四)、說明文的閱讀還要注意結構。
說明文的結構常見的形式有:“總(概說)——分(具體)”式、“總——分——總”式、“分——總”式、并列式、遞進式等。
(五)、說明語言的準確性,是說明文語言的先決條件。
準確性和多樣性、靈活性并不矛盾,有的以平實見長,有的以生動活潑見長。由于說明對象和作者語言風格的不同,說明的語言也是多種多樣的。或概括、或具體、或簡潔、或豐腴、或精練、或詳盡;或平易樸實,或幽默風趣。總之不拘一格
【議論文閱讀答題技巧】
㈠論點(證明什么)
論點應該是明確的判斷,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個完整的句子。論點一般是用判斷句的形式表達的。
1.中心論點1個(統帥分論點) ⑴明確:分論點n個(補充和證明中心論點)] ⑵方法①從位置上找:Ⅰ標題;Ⅱ開篇;Ⅲ中間;Ⅳ結尾。 ②分析文章的論據。(可用于檢驗預想的論點是否恰當)
③摘錄法(只有分論點,而無中心論點)
2.分析論點是怎樣提出的
①擺事實講道理后歸結論點; ②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 ③針對生活中存在的現象,提出論題,通過分析論述,歸結出中心論點; ④敘述作者的一段經歷后,歸結出中心論點; ⑤作者從故事中提出問題,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論,最后得出結論,提出中心論點。
㈡論據(用什么證明)
⑴論據的類型:①事實論據(舉例后要總結,概述論據要緊扣論點);②道理論據(引用名言要分析)。
⑵論據要真實、可靠,典型(學科、國別、古今等)。
⑶次序安排(照應論點); ⑷判斷論據能否證明論點; ⑸補充論據(要能證明論點)。
㈢論證(怎樣證明) ⑴論證方法①舉例論證(例證法)事實論據記敘②道理論證(引證法和說理)道理論據議論③對比論證(其本身也可以是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 ④喻證法比喻
⑵分析論證過程
①論點是怎樣提出的; ②論點是怎樣被證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實,是否有正反兩面的分析說理);③聯系全文的結構,是否有總結。
⑶論證的完整性(答:使論證更加全面完整,避免產生誤解)
⑷分析論證的作用:證明該段的論點。
議論文的結構⑴一般形式:①引論(提出問題);②本論(分析問題);③結論(解決問題)。
⑵類型①并列式:Ⅰ總分總;Ⅱ總分;Ⅲ分總。 ②遞進式。
㈤議論文的語言
⑴嚴密(修飾性、限制性的語言的運用);
⑵生動(成語、各種修辭手法的運用);
⑶詞序(從生活邏輯和上下文的照應上判斷);
⑷句序(關聯詞語的使用,特別要注意遞進關系)。
㈥駁論文的閱讀
⑴作者要批駁的錯誤觀點是什么?
⑵作者是怎樣進行批駁的,用了那些道理和論據;
⑶由此,作者樹立的正確的觀點是什么?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必學解題技巧】相關文章: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02-07
初中語文離騷閱讀理解解題技巧08-11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離騷賞析10-08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離騷賞析的解題技巧09-14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的解題技巧之離騷主旨09-20
關于雨巷的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08-31
離騷寫作特點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11-30
琵琶行初中語文閱讀理解及解題技巧08-24
[精華]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完整版07-20
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