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學年度上學期六年級數學科教案
主備人:王貞
第 七 單 元
教學目標:
1、了解“雞兔同籠”的問題,感受我國古代數學問題的趣味性,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2、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讓學生體會代數方法的優(yōu)越性。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使學生體會代數方法的優(yōu)越性。
2、難點:在解決問題時培養(yǎng)學生推理能力。
教學過程:
(–)故事引入。
教師:在我國古代流傳著很多有趣的問題,“雞兔同籠”就是其中之一。這個問題早在1500多年前人們就已經開始探討了。
出示題目: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只?(籠子里有若干只雞和兔。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只腳。雞和兔各有幾只?)
師: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雞兔同籠”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先從簡單的問題入手。
(二)新授課程。
1、教學例1:籠子里有若干只雞和兔。從上面數,有8個頭,從下面數,有26只腳。雞和兔各有幾只?
讓學生以兩人為一小組討論。
匯報討論的結果。
(1)列表:
雞 8 7 6 5 4 3
兔 0 1 2 3 4 5
腳 16 18 20 22 24 26
(2)假設法:假設籠子里都是雞,那么就有8×2=16只腳,這樣就比題目多26-16=10(只)腳。
因為剛才是把兔子當成雞,一只兔子少算兩只,那么多出的10只腳就是兔子的只數10÷2=5(只)兔子
因此,雞就有8-5=3(只)
(3)用方程解:
解;設雞有x只,兔有(8-x)只。
根據雞兔共有26只腳來列方程式
2x+(8-x)×4=26
2x+8×4x=26
32x-26=4x-2x
2x=6
X=3
8-3=5(只)
2,小結解題方法:新課標第一網
3,延伸與應用:
師:其實生活中有許多類似“雞兔同籠”的問題,下面分
組研究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六年級38名少先隊員劃船活動,租了8條船,每條船都坐滿人,大船能乘6人,小船能乘4人。這次活動租大船、小船個幾條?(“做一做第2題”)
(學生分組或獨立完成后匯報交流)
師: 經過大家的一番努力,這個“租船”問題轉化成了一道‘‘雞兔同籠”問題。
4,暢談收獲,全課結束。
師:今天的學習有趣嗎?大家有哪些收獲?
師:希望你們能用今天學到的方法去解決更多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