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包餃子活動的新聞稿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越來越多地方需要用到新聞稿,新聞稿是公司/機構/政府/學校等單位發送予傳媒的通信渠道,用來公布有新聞價值的消息。你還在為寫新聞稿而苦惱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冬至包餃子活動的新聞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冬至包餃子活動的新聞稿1
俗話說“冬至大如年”。隨著冬至臨近,為關懷轄區老年人,12月17日下午,獅山街道南美社區開展“情暖冬至關愛老人 ”包餃子活動,為老人們送上冬至的祝福。
社區工作人員早早便將材料準備好,組織社區居家養老站的老人聚在一起熱熱鬧鬧地包餃子,大家臉上掛著燦爛的笑容,你搟皮,我包餡,笑語不斷,情緒高漲,臉上寫滿了快樂和幸福。大家用自己拿手的方式包著各式各樣的餃子,現場洋溢著“家”的味道、“家”的溫馨,大家都沉浸在冬至的節日氛圍中。不一會,桌子上擺滿了包好的餃子,之后,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把熱騰騰、香噴噴的餃子打包分好,送到轄區獨居老人和空巢老人手里�!斑@餃子吃起來就是香,都是滿滿的愛啊!”空巢老人李叔說道。
此次活動不僅增進了鄰里感情,促進了居民交流,更弘揚了敬老愛老之風,讓轄區的老人體會到家庭的溫暖和節日的熱鬧。
冬至包餃子活動的新聞稿2
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12月17日上午,晶遠社區黨委、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轄區黨員開展了“和愛晶遠,情暖冬至”手工包餃子活動,讓轄區居民黨員感受冬日溫暖的同時,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品味民俗節日。
活動現場,在溫馨的社區大廚房里,40余名居民黨員“廚師”個個動作嫻熟,一手拿起餃子皮,一手填餡,雙手合攏一捏,一個個形態各異的餃子就成型了,一雙雙靈巧的手把濃濃的冬至情通通包進了圓鼓鼓的餃子里。
隨著熱騰騰的新鮮餃子出鍋,大家圍坐在一起,品嘗著香氣四溢、湯汁鮮美的餃子,“味道好,這是我今年吃的最好吃的餃子!”一位老黨員感嘆到,溫馨的氛圍充滿在活動現場久久縈繞。
此次活動,讓轄區居民黨員體會到傳統節日習俗,感受冬日里的溫情,同時鼓勵大家爭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實踐者。
南站路社區一一喜迎冬至,大家一起包餃子咯!
冬至包餃子活動的新聞稿3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促進校園精神文明建設,12月21日下午,當涂縣實驗學校(北校區)開展了“熱騰騰的餃子,暖洋洋的心”為主題的包餃子活動。
室外寒氣襲人,北校區食堂大廳內其樂融融,家長、教師、同學們齊聚一堂,大家一起動手,分工合作,配合默契。一盤盤香氣四溢的餃子,被端上了餐桌,大家品嘗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沉浸在幸福與喜悅之中。
隨后,同學們把熱氣騰騰的餃子分裝好,送至學校的保潔阿姨、保安爺爺手中。黨員教師們還走出校園,為街頭執勤交警、環衛工人以及社區老人們送上了親切的慰問和祝福,讓他們在寒冬中收獲了一份暖意。
一枚小小的餃子,傳遞著實驗學校全體師生濃濃的愛心。此次活動的開展,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營造了和諧友愛的校園氛圍,增強了學生的感恩奉獻意識。
冬至包餃子活動的新聞稿4
12月21日,冬至到了。為了豐富師生的校園文化生活,更好地繼承和弘揚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增強同學們的動手能力,四川衡實高補學校開展了“迎冬至·包餃子·創和諧·樹美德”的實踐活動。
本次活動由學校德育主任李彩霞老師策劃和組織,在黨政辦公室各位老師和食堂的后勤人員等配合協調下共同完成了這次重要的德育活動。
食堂人員提前調好餃子餡,準備好餃子皮等素材。老師們在下午第八、九節課便開始在食堂幫忙包餃子,大家忙得不亦樂乎。在過程中,老師們一邊暢聊,一邊談著包餃子的經驗,各種樣式的餃子形狀不一,各具特色。
下午第九節課課間由各班班主任帶領所有的同學先在食堂外清洗雙手,然后有序進入食堂開始包餃子活動,學生們熱情高漲,紛紛卷起袖子,爭先恐后,大顯身手。
大家分工明確,有包餡、捏邊、擺造型,大家各司其職,忙得不亦樂乎。同學們在參與中都非常興奮,場面溫馨感人,其樂融融,在一片熱鬧中度過了美好時光。
經過一個小時的忙碌,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十指翻飛之間,一只只精巧的餃子便誕生了,有大有小、有圓有扁,月牙餃、元寶餃、波紋餃、小籠包等造型相繼出現。很多同學是第一次包餃子,雖然動作略顯笨拙,但包出的餃子還是有模有樣!
最后評選出三位包餃子小能手,分別為文苑1班-李佳鈺同學,理實1班-程麥然同學和勵志班-肖陽同學;
就餐時間,經過廚師的蒸煮,熱氣騰騰、香氣四溢的餃子便端上了桌,豐盛的冬至餃子宴開始啦!
吃著自己包的餃子,同學們的臉上都洋溢著興奮和自豪,在同學們開懷的笑容里,寒冷的冬日也開始逐漸升溫,變得無比溫暖。
在慶祝傳統節日中感受家的溫暖、集體的溫馨,通過親自動手包餃子比拼,讓同學們更真切的去感受中國傳統節日與新時代的交融下產生別樣的樂趣,發揚傳統文化,繼承傳統習俗;讓老師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增強了老師們的歸屬感和學校的凝聚力,感受四川衡實大家庭的溫暖和關懷!
冬至包餃子活動的新聞稿5
曉云舒瑞,寒影初回長日至。又一年的冬至悄然來臨,“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冬至到了,年味也越來越濃,本該是一個熱鬧的節日,卻因突如其來的疫情擾亂了師生們的心情,12月21日上午,我校全體教職工走進班級,與學生一起包水餃,用最家常的煙火氣撫慰人心。
上午九點,老師們準時走進各個班級。精心調制的餃子餡、標致有型的餃子皮等準備就緒。
“大廚們”紛紛挽起袖子,投入包餃子大軍中,有月牙餃、有大肚餃、有元寶餃,形態不一,手法不同。
師生們動作嫻熟,有條不紊,一邊忙碌著一邊交流著包餃子的經驗,一個個小巧精致的餃子不一會就擺滿了托盤,等待下鍋。
俗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熱氣騰騰的餃子剛從鍋里撈出,就進入饞了許久的盤子中。
大家聚在一起紛紛品嘗起來,討論著自己最愛吃的餡,談笑著包餃子過程中的趣事,“家”的味道洋溢在整個校園。
“四方之食,不過一碗人間煙火”,餐桌上那一碗碗熱氣騰騰的水餃,吃到的不僅僅是食材本身的美味,還有“水餃”所蘊含的特殊意味,有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有對美好生活的寄托,更有踏實日子里的平凡滋味。
冬至包餃子活動的新聞稿6
古來就有“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之說,冬至又被稱為小年,到了冬至也就意味著即將進入“數九寒天”,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會吃湯圓、餃子等,寓意著新的一年開始也寓意著團團圓圓。深圳市福田區福田街道皇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于12月20日下午,在社區黨群活動室開展了“情暖冬至——皇崗社區包餃子活動”。
活動現場老人們開心地圍在一起包餃子,相互傳授包餃子經驗,包的餃子各式各樣都有像元寶的、月牙的、還有阿姨直接用餃皮包了一個包子......人多力量大,不一會兒包好的餃子擺滿了桌,活動現場熱鬧非凡,老人們看著自己包的餃子時,大家臉上都洋溢興奮與滿足感。
在一片歡聲笑語中,餃子下了鍋。經過短暫的等待,熱氣騰騰的餃子出鍋了,大家吃著熱呼呼的`餃子,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現場氣氛其樂融融。通過此次活動,為老人送上節日的問候,讓老人們感受到社區大家庭的溫暖和關懷。老人們紛紛表示,希望社區以后能夠多舉辦這種活動,讓他們不再孤單,可以感受濃烈的節日氛圍。
冬至包餃子活動的新聞稿7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是我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大家吃餃子的傳統節日。為弘揚民俗文化,讓社區居民感受濃濃的節日氛圍,同時促進社工站與社區居民之間的親密聯系和相互交流,12月21日,王舍人街道社工站聯合恒大城社區居委會舉辦了“迎冬至送餃子 憶傳統暖人心”活動。
在社區烘焙室內,社工與阿姨們開始緊鑼密鼓的行動,分成多個小組分工協作,有的洗菜,有的和面,有的調餡,有的包餃子......大家熱情高漲,互幫互教,不一會兒一排排形態各異的餃子就排滿了桌面,現場氣氛和諧、笑語不斷。
兩個小時后,一屜屜包好的餃子下鍋了。阿姨們負責煮餃子,社工負責把打包盒擺整齊,出鍋后社工就把熱騰騰、香噴噴的餃子打包分好,送到社區獨居老人和空巢老人的手中。老人們都非常開心:“過節還惦記著我們,真是太有心了!”
此次冬至包餃子送溫暖活動,不僅弘揚了傳統節日文化,營造了濃厚的節日氛圍,更是一次助老敬老的舉措,讓社區的獨居老人和空巢老人在寒冷的冬日里感受到了來自社工站濃濃的關懷和社區大家庭的溫暖。
冬至包餃子活動的新聞稿8
熱乎的餃子,暖暖的心。12月21日是冬至,喀什大學團學黨支部結合“三進兩聯一交友”“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組織師生們在大學生活動中心包餃子,豐富了喀大師生的冬日生活,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情誼。
和面、搟餃子皮,為包餃子做準備。
買菜、摘菜、洗菜、剁陷、和面……宿舍管理中心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們,從前一天下午就開始忙活了。
冬至當天,活動現場變成一個包餃子大型教學現場。師生們在桌子旁圍成一個圈,不管會不會包餃子,大家都踴躍參與。左手托著餃子皮,右手用筷子夾餡,再用手捏褶子,每個人捏出了不同風格的餃子。師生們一邊包餃子,一邊分享自己和冬至、和餃子的故事,現場既熱鬧又溫馨。
餃子包好了,下鍋煮熟,師生們盛起熱騰騰的餃子,配上辣椒和醋,輕輕咬上一口,滿口都是幸福的味道。大家一邊吃,一邊笑著討論形狀各異的餃子出自誰手,臉上洋溢著笑容。
師生在吃美味的餃子。
這個冬至的午后,室外寒氣逼人,室內師生被溫暖包圍,吃著可口的餃子,大家沉浸在快樂的氛圍中。
體育學院學生朱桂蒙說:“這個冬至很難忘,老師們包餃子,我煮餃子,在一起吃著熱騰騰的餃子,像一家人一樣,太溫暖了!”
冬至包餃子活動的新聞稿9
12月21日,正逢中國傳統節日——冬至,武昌區中南路街道長春社區,為老人舉辦了“品味傳統,溫情冬至”特色關愛主題活動,吸引了眾多老年居民的參與。
一大早,志愿者已準備好了材料,開始為餃子忙得不亦樂乎,不少老年人參與其中,大家一起搟皮、填餡、包餃子,很是熱鬧;與此同時,活動還邀請到非遺糖畫傳承人現場與居民互動體驗糖畫的制作,燒糖制糖,彌漫著一股股甜甜的香氣;一個個可愛的“福”字及動物糖畫,吸引眾人爭相拍照、品嘗;社區工作者把準備好的平安掛飾分發給現場的居民們,精美火紅的平安掛飾為現場增添了溫暖熱情的活動氛圍。
社區負責人稱,通過此次關愛活動,提高了社區與居民們之間的熟識度,增進了大家的感情,在社區營造了濃烈的節日氛圍,此次活動也受到了廣大居民們的一致好評,既滋潤了老人的胃,也溫暖了老人的心,增強了社區居民的歸屬感。
同樣,在冬至日的這天,武漢市江漢區唐家墩街道八古墩社區,開展了“冬至送溫暖 鄰里話家�!被顒樱撋鐓^工作人員、星火相傳志愿服務隊志愿者們、居民等50余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上午9點,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們就開始忙碌了,大家分組、協作,和面、洗香菇、剁肉餡,包起餃子來,經過一上午的努力,他們包的餃子擺滿了盤子。隨后,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們又將餃子送到轄區獨居老人和老弱病殘的居民家中,并為居民煮好餃子,看著受關愛的居民吃上熱氣騰騰的餃子,志愿者們個個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
冬至包餃子活動的新聞稿10
俗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冬至將至,為了秉承中華民族優良節日傳統,豐富轄區居民的文化生活,促進鄰里關系的提升。20xx年12月20日上午,由望城區行政審批局、岳麓區統戰部、月亮島街道桃花井社區聯合主辦,長沙市望城區正星社會組織承辦的“弘揚傳統文化、喜迎冬至佳節”包餃子志愿服務活動在社區二樓舉行�,F場特邀轄區獨居老人、離退休老黨員、抗美援朝老黨員等40余名轄區居民朋友一同參與,現場氣氛溫馨十足。
舞蹈《茉莉花》為活動拉開了帷幕,婉轉的旋律,柔美的舞姿,將茉莉花的芬芳化作了蹁躚舞步,把我們帶到了充滿詩情畫意的溫暖意境里�;顒右潦�,為了增添在場居民們包餃子的干勁和樂趣,本次活動設置了誰是主“餃”、煮“餃”行動、不倒“餃”色、“餃”出好運等有趣環節�?简炤爡^居民們的包餃子的速度、手藝和運氣,整個活動現場里充滿了濃濃的節日氣氛,笑聲不斷。
“李大姐,你不會包嗎?沒關系我教你,拿點肉餡,皮上沾點水,合上,像這樣一捏花邊,有了�!睙嵝牡耐醢⒁淘诮滩粫木用癜溩�,大家一學便輕輕松松上手了。看!他們各顯身手,包的餃子有模有樣,造型各異,每個動作都不含糊�,F場熱鬧一片,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餃子香味兒,遠處也能聽到大家的陣陣歡笑聲......
“好吃!真不錯”、“自己包的果然吃起來要香一些”清水飄芙蓉,元寶落玉盤,當熱氣騰騰的餃子端上來時,為獨居老人、離退休老黨員、抗美援朝老黨員獻上香噴噴的餃子和冬至的節日祝福。大家一片歡呼聲,一起品嘗著美食,分享著快樂。暖場游戲不到“餃”色更是將氛圍推向了高潮。
餃子象征著團圓,此次活動不僅給社區獨居老人、老黨員送去了冬日的溫暖和心靈的慰藉,也增進了居民與社區的感情,弘揚了尊老敬老的社會風尚。讓大家感受到了來自社區這個大家庭的冬日溫暖。
冬至包餃子活動的新聞稿11
12月21日,冬至將至,武陵源區孝行天下中心敬老院組織開展“情滿冬至日,溫暖老人心”包餃子活動,工作人員和老人們一起喜迎冬至。
中心敬老院的廚房里,已經熱熱鬧鬧的忙活起來了,工作人員和老人們分工有序,剁餡兒、包餃子,各盡其責,忙得不亦樂乎。在活動中心,老人們換上新裝,載歌載舞,現場一片歡聲笑語。經過一上午的忙碌,熱氣騰騰的餃子新鮮出鍋了,工作人員為老人們端上熱乎乎的餃子,大家吃得津津有味。
“這次活動組織的非常好,讓我們敬老院的氣氛特別熱鬧�!敝行木蠢显豪先嗣辆諏Υ舜位顒舆B連稱贊道。
孝行天下敬老院副院長王國燕表示:“我們養老院很多都是孤寡老人,我想通過這種活動,讓老人和工作人員多一些互動,讓他們感受到我們敬老院這個大家庭的溫暖和幸福�!�
小小餃子凝結著中心敬老院大家庭的冬日溫暖與關懷,不僅讓老人們感受到了包餃子的樂趣,更讓老人們感受到了濃濃的節日氣氛。
冬至包餃子活動的新聞稿12
作為中華傳統美食,“餃子”一直以來都被賦予了豐富文化意涵,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逢年過節、迎親待友,很多美好的時刻都有它的存在。作為中華傳統節日,“冬至”兼具了自然和人文兩大內涵,承載著人們的自然崇拜和文化追求,冬至吃餃子則是重要的民俗活動。作為學院集體活動的“重頭戲”,每年冬至前夕,學院分工會都會組織教職工集體生日會,老師們一起包餃子、一起過冬至、一起慶生辰。今年的活動于12月18日在西校區中德樓如期舉行,我院黨委書記林涵,副院長、分工會主席龔利以及數十位教職工參加。
活動現場,氣氛熱烈而融洽,老師們積極參與、分工協作、樂在其中。和面、伴餡、搟皮、包褶,手法嫻熟、配合默契。餃子皮的顏色有取自火龍果的“玫瑰紅”、有取自菠菜的“圣誕綠”,各種顏色組合疊加、別出心裁。餃子的形狀也創意無限,有精致的元寶形、柳葉形、花瓣形等,形態不一、各具特色。忙碌過后,大家吃上了熱氣騰騰的餃子,老師們贊不絕口:“大家自己動手包的餃子就是格外香”。品嘗美味之余,老師們圍坐在一起,追憶往昔、共話家常、交流工作、其樂融融,溫暖歡快的氣氛驅散了冬日嚴寒。
此次活動使得老師們體會到了自己動手包餃子的樂趣,增進了彼此之間的情誼,感受到了集體的溫暖和關懷。大家對此次活動給予充分的認可,認為活動放松了心情,為緊張的教學科研工作補充了能量、提供了動力。“好吃不過餃子,溫暖不過集體,這個冬天有點暖”。
冬至教職工集體生日會是學院分工會精心打造的傳統特色品牌活動之一,是分工會“家文化”建設和學院凝聚力建設的重要內容和具體手段,活動廣受認可與贊譽。近年來,在學院黨委領導下,學院行政參與下,學院分工會配合下,學院逐步形成了黨政工一體化工作新格局,使得學院凝聚力、創新力、執行力不斷加強,各項事業發展呈現出欣欣向榮、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今后,學院分工會將進一步凝練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履行工作職責,不遺余力服務好學院發展大局,配合好學院高質量內涵式發展。
冬至包餃子活動的新聞稿13
12月21日,冬至日。冬至是我國傳統節氣,當天吃餃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之一。盡管天氣寒冷,但在商丘市睢陽區多個社區、鄉鎮,正在舉行的餃子宴讓一股股暖流流進群眾心里,溫暖著大家。
上午10時許,在睢陽區文化街道辦事處教育新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一場“我們的節日——冬至”暖心過冬至包餃子活動正在舉行。大廳里社區工作人員、志愿者、物業人員等一起忙活起來,搟皮,包餡,大家分工有序,忙而不亂。在大家的配合下,不一會兒功夫,一個個元寶形、麥穗形玲瓏剔透、皮薄餡大的餃子就呈現在大家面前。而老人們圍桌而坐,有說有笑,現場氣氛溫情融洽。
“好吃!真不錯”熱騰騰的餃子出鍋后,志愿者第一時間為環衛工和老人獻上香噴噴的餃子,老人們贊不絕口。
此次活動不僅為轄區內因為工作而不能回家吃餃子的環衛工、物業人員等提供了熱氣騰騰的美食,也為大家送去了冬日的溫暖和心靈的慰藉,增進了居民與社區的感情,弘揚了尊老敬老的社會風尚。
這樣熱鬧溫馨的場景同樣發生在睢陽區路河鎮。
為了關懷村內高齡老人,當日在路河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燕莊村、謝營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的精心籌備下,聯合睢陽區統戰部在燕莊、謝營幸福大食堂舉辦了“情暖冬至 關愛老人”為主題的志愿服務活動。
10多名村內愛心志愿者與統戰部的同志一起忙著包餃子;20多名老人坐在一起聊家常,唱黨歌,笑聲不斷。志愿者們還不忘為老人們理發、剪指甲。
“熱氣騰騰的餃子出鍋嘍……”“好吃,太好吃了,非常感謝你們,讓我們感受到了黨的溫暖!”“這是第三次孩子們給咱們這些老人過冬至了,只要過節,總少不了咱們這些老年人�!薄先藗兂灾銍娍煽诘娘溩樱阋谎晕乙徽Z紛紛表達著內心的喜悅與感謝。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舉辦餃子宴活動有利于培樹良好家風、文明鄉風、淳樸民風,通過此次活動,將尊老、敬老、愛老、助老落到實處,以實際行動踐行“敬老”二字,不僅為老年人送上了一份關愛,更為他們的身心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持續增強廣大老年人的獲得感、成就感、幸福感。
冬至包餃子活動的新聞稿14
12月21日上午,南站路社區銀興城中花園小區內熱鬧非凡,原來是南站路社區黨委組織大家開展“餃子飄香迎冬至”主題活動。
活動現場,大家擺好長桌,有序分工,圍在一起開始“大顯身手”,大家有說有笑,一邊包餃子一邊聊著天,開心極了。不一會兒,一個個漂亮的餃子出爐了。
工作人員把一盤盤的餃子放進鍋里煮,很快,熱騰騰的餃子就出鍋了,社區工作人員把餃子盛在碗里,再端給居民,大家吃著自己親手包的餃子,都豎起了大拇指夸到:“今天的餃子真香,真好吃�!�
大家在歡聲笑語中品嘗著美食,分享著快樂,本次活動不僅弘揚了傳統節日文化,營造了濃厚的節日氛圍,增添了一份冬至節日的氣息,拉進了鄰里之間的距離,讓鄰里之情在熱騰騰的餃子中不斷傳遞。
冬至包餃子活動的新聞稿15
冬至是一個溫情的節日,它以特有的方式和言語,釋放著它的韻味:“冬至陽來復,草木漸滋蔭”,在20xx年12月21日冬至到來的今天,養和康樂老年服務中心迎來了這祥和、溫暖的節日,濃濃的節日氛圍在中心內上演著。
為了弘揚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讓老人們在冬至這天能感受到中心的關懷,今天,養和康樂老年服務中心特地邀請了志愿者及老人親屬們和老人們一起包餃子。
餐廳里,大家齊心協力、精誠合作,一片片餃子皮,一團團餃子餡兒,在大伙的巧手中,變成一個個美味的餃子。老人們一邊吃著熱騰騰的餃子一邊聊著家常,一陣陣溫馨和快樂隨著餃子的飄香彌漫開來。
【冬至包餃子活動的新聞稿】相關文章:
冬至包餃子新聞稿12-21
學生冬至包餃子新聞稿12-17
師生冬至包餃子新聞稿12-18
關于冬至包餃子活動新聞稿(精選8篇)12-15
冬至包餃子活動新聞稿范文(精選23篇)12-16
大學冬至包餃子活動新聞稿(精選5篇)12-15
冬至包餃子活動的新聞稿(通用5篇)12-15
冬至包餃子活動新聞稿范文(精選8篇)12-19
“冬至包餃子”活動總結11-30
冬至包餃子活動的文案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