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踐表明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滿著數學,讓數學從生活中走來,有目的地將數學問題提煉出來,再將數學知識回歸生活,既能讓學生感受到生活化的數學,用數學的眼光看待周圍的生活,增強學生生活中的數學意識,又有利于發掘每個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這無疑是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的活力源泉。
1、生活中充滿數學。平時能讓學生把身邊的實例融入到數學課堂,讓教與學跳出教本,走到現實生活中,使數學課堂大起來,超市的價格標簽,銀行的利率,校園面積的估計及食堂菜譜的調查統計表等等,都可以成為學習數學的源素材,這樣的學習無疑是極大的激發學生求知欲的內驅力,使所要學習的數學問題具體化、形象化、生活化。
2、數學問題回歸生活。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對小學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識,經驗是他們學習數學的基礎。因此我們要創設運用數學知識的條件給學生以活動的機會,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加深對新知識的鞏固理解。比如要教學完《相遇問題》例題后,教師問:“現實生活中只有例題這一種情況嗎?”在教師的引導啟發下,學生列舉出了現實生活中一些合情合理的實際情況后,教師可讓學生將提出的問題重新編成應用題,自己探究解決;又如《元、角、分》教學中,開展模擬購物活動,給你10元錢最多可以買幾樣文具?只有真正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的問題,讓學生既對數學內容進行了拓寬,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才能達到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
總而言之,新課改背景的小學數學課堂不再是封閉的知識集中訓練營,不再是單純的知識遞延,而是折射出“高智慧學習”方式和能力的一面鏡子,讓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思維得以飛揚,靈感得到激發,使我們的課堂越加變得春光燦爛,精彩紛呈,難道這不是我們一直在追求的課堂魅力嗎?
【教師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11-29
新課標數學培訓心得體會12-28
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02-20
小學數學新課標培訓的心得體會06-23
小學數學新課標解讀培訓心得體會02-20
小學數學新課標培訓方案02-02
新課標培訓教師心得體會09-26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新課標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