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于丹論語的心得范文
曾經粗略地讀過《論語》,但總是懵懵懂懂,不勝其意。最近,受單位閱覽室之惠,讀了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看了她對《論語》的解讀,使我有一種“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而且于丹教授那神閑氣定,娓娓道來,古今中外,信手拈來的講解風采,誠可謂妙趣天成,觀之可以忘憂,思之可以解惑。
讀罷此書,掩卷長思,仿佛一位長者坐于眼前,用智者的從容與平和與你談古論今,它傳遞著每個人心中有而口中無的簡單真理,我覺得受益匪淺,聯系現實生活略總結了幾點感悟:
悟點一 平和的心態
每個人都想過得幸福快樂,但幸福快樂到底是什么,到底又在哪里呢?我們周圍有許多人在別人看來是十分幸福的,但自己內心卻時常感到痛苦不堪;同樣有不少人在別人看來是艱難困苦的,然而他們自己心中卻時常充滿快樂。千帆過盡,驀然回首,“其實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而與內心相連。”這就需要我們有一個好的心態,并能夠時常用好的心態來對待一切,因為無論人生給予我們什么,決定我們生存狀態的永遠是心態。
我們應該經常捫心自問,到底以什么樣的心態度過一生。生活本身并不完美,社會分工千差萬別,人的素質、能力和機遇也各不相同,誰都會遇到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沮喪。但不論碰到什么,我們都要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的付出和收獲,不必喜形于色,不必急功近利,更不必在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悲觀失望。要知道,決定一個人成功的不是命運的垂青,而在于他是否能夠在任何情況下都始終不忘陶冶自己高尚的情操,始終保持不懈的精神追求,始終保持輕松、自在、灑脫的良好心態。
用《菜根譚》里的一句頗有感觸的話來說吧,“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照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有些必須面對,甚至必須處理,當然也必須穿越,事情來了,用心去作,最短時間內做完,事情過去了,心里,還應該是一片海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