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學習的一些心得
有效,就是有效益,有效果。現今社會,一切行業都得講求效益,效率。我們也同樣要求有效的課堂。那么,如何使得我們的課堂有效呢?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 引人入勝的導入
在一堂課中導入這一階段往往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是新課標的一個重要理念。新教材最大的特點和優點之一就是許多知識的引入和問題的提出、解決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開的。因此,精心創設情境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一項重要教學策略。然而,為了設計“引人入勝”的“問題情境”,往往會將課上成口語交際課,失去了課的“味道”。這種現象若任其自然發展,不僅影響教學質量,還會導致教師形成新的錯誤的教學觀念。那么有效的教學究竟需要怎樣的情境,又該怎樣去創設呢?所以,我們的情境創設應目的明確,情境內容應從學生的生活和現實背景中提出,教學情境應具有時代性、新穎性,情境的形式要有所變化。只有這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才能被充分的調動起來。
二、 注重實踐
以往的英語課堂總是老師講,學生記。新課標要求我們注重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所以我們的課堂應有所改觀,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
老師只是一個引導者,輔助人。學習英語的最終結果是要讓學生學會說英語,而不是停留在“啞巴英語”階段。以往的課堂模式只會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沒有說英語的能力。所以課堂上我們要盡可能的多讓學生說,讓說英語成為他們的習慣。如果有一天,在課堂之外,我們的學生已經很自然地開始用英語來進行交流,那么我們的課堂有效性就真正起到作用了。
三、 有效的作業
課堂是教學的中心,但是作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有效的教學應該包括有效的作業。那么,什么樣的'作業叫做有效的作業呢?
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深有體會,有時布置作業,只是為了布置而布置,并沒有明確的目的性,學生做了也沒有多大意思。這樣的作業就是無效的。我們要布置的作業不一定要多,但一定要精。要針對學生當天學習中的重難點,要讓學生一下明白自己的不足之處。有效的作業,要求目標明確,難易搭配。如果所有題目都很難,學生會有挫敗感,從而失去學習、挑戰的興趣。但是如果太簡單,就有失去了做的意義。所以難易搭配很重要,我們在安排試題時可以由簡入難,由易入煩。甚至可以讓基礎較差的學生放棄一部分的難題,掌握基礎就可以了。
以上是我學習“有效課堂”的一些心得和體會。
【學習的一些心得】相關文章:
一些有關學習的心得分享06-12
一些生字的學習教案10-02
個人學習英語的一些心得體會08-25
學習方法的一些名言04-30
家長的一些教育心得06-13
一些練習聽力的心得06-14
一些心得-情感散文05-02
學習一些流言祝福語06-12
學習的一些名人名言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