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暑節氣心得感悟范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總有一些事或人讓我們感觸頗深,這個時候,文字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記憶這些感悟。但是,你知道要怎么寫感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暑節氣心得感悟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暑節氣心得感悟范文1
7月7日,是小暑。大暑小暑,上蒸下煮,大地上不再有一絲涼意,彌漫著熱氣,酷熱難熬的夏天來了。
你聽—郁郁蔥蔥的樹林中,朵朵野花時隱時現,就像穿了花裙子的小仙女;知了們熱的哇哇大叫,“知知知”叫個不停;晚上,蟋蟀們熱了一天也出來活動活動筋骨了,它們一邊唱著歌,一邊彈著吉他。夏天的音樂真美妙啊!
你看—“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池塘里挨挨擠擠著大小不一的荷葉,圓圓的,就像一個綠盤子,上面有幾個小水滴,就像一顆顆綠寶石。那亭亭玉立的荷花,在太陽的照耀下,變得更加嬌艷。有的低著頭,好像在思考問題,有的只開了兩三瓣,好像害羞的小姑娘,有的兩朵擠挨著,好像在說悄悄話……深吸一口氣,一陣陣沁人心脾的芳香飄來。夏天真是令人陶醉啊!
你瞧—小孩們在樹蔭下乘涼,他們一邊搖著扇子,一邊吃著甜津津的.西瓜。路上的行人被“熱浪”嚇跑了,紛紛躲在家里,只有來來往往穿梭的車輛。天氣真是說變就變,原本還陽光燦爛呢,可不知是誰惹怒了天公,突然就烏云密布,下起了傾盆大雨。夏天真是個多變的季節啊!
“小暑熱,果定結;小暑不熱,五谷不結!毙∈顏砹耍⑾牡搅耍@真是一個讓人既喜歡又難熬的季節啊!
小暑節氣心得感悟范文2
今天是小暑。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它意味著酷熱天氣即將到來,是炎熱前的“公告”。
媽媽講,小暑各地會有一些習俗,比如有些地方人們會品嘗鮮美多汁的餃子來開胃解饞,另一些地方的人們則會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小暑的另一個習俗是“曬霉”。曬霉在我們南方尤為普遍。經歷綿長多雨的梅季,空氣非常潮濕,衣物和書本容易霉變,這個時候拿出家中的這些東西晾曬,有助于除霉防變。
我們家處于房屋的低層,所以每年梅雨季節,家里的器具和衣服常要受霉。恰巧今天是小暑,又是個難得的好天氣,媽媽提議今天曬衣除霉,應個景。我立即踴躍報名:“我來當幫手!”話音剛落,我和媽媽開始分頭行動起來。媽媽去樓上陽臺搭曬衣架,我翻箱倒柜,把自己的冬衣和秋衣一批批搬至陽臺。在陽臺上,我們先檢查衣服上有沒有霉斑,如果有就在清水中清洗一遍晾曬,如果沒有則把衣服一件一件放置在事先搭好的曬衣架上平鋪曬,等半個小時以后,再把衣服翻個面暴曬,如此反復。
小暑天氣,已經有“上蒸下煮”的感覺,空氣中的一股悶熱籠罩著我們,我們戴著帽子防曬,但也熱得汗流浹背。衣服曬到一半,我就手腳遲鈍,不想再干了。我開始發呆,不經意間想到《憫農》中“鋤禾日當午,汗滴流下土”的詩句。從來都沒有深刻的'體會,但在今天,我深深體會到勞苦大眾的艱辛。農民伯伯在酷暑天還要辛苦勞作,用汗水換回那僅有的一點收成。與之一比,我的這點小熱又算得了什么呢?我的干勁又迸發了,堅持幫媽媽曬完了所有的衣服。當收衣時聞到那一件件衣服散發出的特有陽光味時,我的內心油然而生一絲絲的成就感。
這個小暑,我過得頗有意義。
小暑節氣心得感悟范文3
小暑是一年之中的第十一個節氣,”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是小熱,意思是說熱天來臨,但還未達到一年之中最熱的時候,正如諺語所說的“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
周末的早晨,只聽一聲大喊“起床了,起床了”。我睜開朦朧的睡眼一看,原來是爸爸,我問到:“干啥呀?”爸爸說:“快起床,再不起床就晚了”!敖裉旒炔簧蠈W,又不上輔導班,干嘛起那么早啊?”我不情愿地說道。爸爸說:“今天咱們全家一起去騎單車!蔽乙宦犘睦锇底越锌,說:“老爸,你這是想害死我和哥哥嗎?天氣這么熱!卑职帧霸幃悺钡匦α诵Γf:“出去騎車可以消暑,保你不熱!
騎車還可以消暑,我頓時來了興趣,想看看老爸究竟葫蘆里賣的什么藥。吃完早餐,我們一家四口浩浩蕩蕩向大運公園出發了。哥哥向來都是一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架勢,一馬當先,爸爸緊接其后,媽媽第三,我在后面擺尾。我們就像一列火車一樣,一節跟著一節。
沒過多久,我們就滿頭大汗了,太陽好像要我們嘗嘗它的厲害,反而加大了威力,千萬根金線射了下來,炙烤著大地。
過了一會兒,我有氣無力地對哥哥說:“哥哥,我覺得我已經是一塊肉餅了。”哥哥也氣喘吁吁地說:“我也覺得我頭上燙得能煎一塊雞蛋了!
一旁的媽媽聽了哈哈大笑,倒也覺得沒那么熱了。
我問爸爸:“你不是說騎車能消暑嗎?”爸爸不緊不慢地說,到了終點你就知道了。
我們繼續向前騎,為了不被哥哥看扁,我堅持不下車,碰到上坡,掙扎著騎各種s形路線也不下來。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于騎了上去,心情一下子就變得輕松了起來。下坡的時候我們騎得飛快,涼風撲面而來,所有的炎熱和不適都在這一刻煙消云散了。
到了終點,我們在樹邊找了個地方坐了下來,喝著水,聊著天,講著笑話,雖然額頭上還有未干的汗珠,但感覺一點都不熱了,爸爸問我:“還熱不?”我笑著搖搖頭,爸爸說:“這就是我說的'消暑的秘訣!
我的“小詩仙”哥哥慢悠悠地說道:“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在哥哥抑揚頓挫的朗誦中,我仿佛感到了一陣一陣的清涼。
小暑節氣心得感悟范文4
小暑時節,天氣開始變得酷熱。
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
這世界有時候會帶著一點小惡意。覺得天氣已經熱得不行的時候,后面還有一個大暑在等著我們。這和人生中某些沒有盼頭的時刻極為相像,真是讓渾身的每一個毛孔都難受。
躲在商場里吹冷氣,過街時咬一根含著會化的'冰棍,一口冰汽水會舒服到不行,可有些書上說,女孩子最好不要吃太冰的東西,真是剝奪了人生許多的樂趣。
樹蔭下會多出一群坐在藤椅上下象棋的老爺爺,他們穿著白背心搖著蒲扇含著茶壺嘴,總愛和老友瞪眼睛,把日子過得又擰巴又有樂趣。如果再有一兩個調皮的小孩在一邊搗蛋,那日子別提有多生動。
而我總愛在傍晚的時候抬頭看一看天,我總能看到天邊一道火燒云,飛機劃過的長長的白色軌跡,我期待著一場雨的降臨,好讓氣溫變得涼快一點兒。
可是那雨,久盼未至,真是好掃興。
小暑節氣心得感悟范文5
過去民間有小暑“食新”習俗,即在小暑過后嘗新米,農民將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飯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嘗新酒等。據說“吃新”乃“吃辛”,是小暑節后第一個辛日。城市一般買少量新米與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所以,民間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說。
伏天民諺有“頭伏蘿卜二伏菜,三伏還能種蕎麥”,“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
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伏日人們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山東有的.'地方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雞蛋,不吃別的食物。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稱為“吃伏羊”,這種習俗可上溯到堯舜時期,在民間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之說法。徐州人對吃伏羊的喜愛莫過于當地民謠“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餅羊肉湯”。
伏日吃面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這里的湯餅就是熱湯面!肚G楚歲時記》中說:“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蔽逶率菒涸,六月亦沾惡月的邊兒,故也應“辟惡”。伏天還可吃過水面、炒面。所謂炒面是用鍋將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著吃,這種吃法漢代已有唐宋時更為普遍,不過那時是先炒熟麥粒,然后再磨面食之。唐代醫學家蘇恭說,炒面可解煩熱,止泄,實大腸。另外,山東臨沂地區有給牛改善飲食的習俗,伏日煮麥仁湯給牛喝,據說牛喝了身子壯,能干活,不淌汗。民謠:春牛鞭,舐牛漢(公牛),麥仁湯,舐牛飯,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小暑節氣心得感悟】相關文章:
小暑節氣_送給客戶的小暑節氣祝詞01-11
小暑節氣祝福句子_小暑節氣祝福句子09-10
節氣小暑的詩句07-10
小暑節氣文案12-24
小暑節氣說說07-04
小暑節氣的習俗06-30
小暑節氣的諺語09-22
小暑節氣的詩詞11-18
小暑節氣詩句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