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能聯系上下文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過程與方法:
1、在品味居里夫人跨越百年的美麗中,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和深刻理解句子含義的能力。
2、讀、悟結合,體會居里夫人堅定執著、為科學獻身淡泊名利的精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真正理解“美麗”的內涵,引發學生對人生意義的思考。
教學重點:能聯系上下文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居里夫人為科學獻身的精神。
教學難點:讀懂居里夫人的事跡,從具體的事例中領悟“跨越百年的美麗”就是居里夫人所體現的科學精神,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美麗。
教學過程:
一、引疑激趣,關注美麗
出示居里年輕與年老的照片切入本課。
曾記得泰戈爾說過:"你可以以外表之美來評論一朵花,一只蝴蝶,但你不能這樣評論一個人"。美麗的外表無法延續百年,那么她跨越百年的美麗表現在哪些地方?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繼續走進居里,體會她內在的美麗。
【設計意圖:這樣導入,首先視覺上吸引學生,對居里夫人容貌變化產生疑問,激發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產生主動需要。】
二、走近居里,感受美麗
請大家快速閱讀課文三--六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到底是什么樣的美能跨越百年而永恒不變呢?請從文中畫出有關語句,讀一讀,想一想,在旁邊寫上自己的感受。待會兒我們交流。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了尊重學生的個性意識,拓展了學生的學習空間。】
三、解讀居里,探究美麗
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抓住句子中的重點詞語去理解、感悟居里夫人的內在美、人格美和精神美。
隨機交流:引導學生從以下句子交流。
1、感受堅定執著的美
①“就像是在海灘上撿到一個貝殼,別人也許僅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卻要研究一下這貝殼是怎樣生、怎樣長、怎樣沖到海灘上來的。別人摸瓜她尋藤,別人摘葉她問根。”
② “為了提煉純凈的鐳,居里夫婦搞到一噸可能含鐳的工業廢渣。他們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鍋,一鍋一鍋地進行冶煉,然后再送到化驗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驗室只是一個廢棄的破棚子,瑪麗終日在煙熏火燎中攪拌著鍋里的礦渣。她衣裙上,雙手上,留下了酸堿的點點燒痕。”
師:在這么艱苦的環境中,做著如此危險的工作,她放棄了沒有?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支撐著她付出?(對科學事業的執著追求)
讓我們慢慢地讀這句話,深深地感悟這份執著吧!
③“經過三年又九個月,他們終于從成噸的礦渣中提煉出了0.1克鐳。”
從句子中感受時間的漫長,數字的對比感受煉鐳的不容易。
師:我們了解到居里夫人的艱辛,為她對科學事業的堅定信念和執著追求精神感動,這種信念和追求是美麗的。正如文中所說:這點美麗的淡藍色的熒光,融入了一個女子美麗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什么也不用多說,就把我們對居里夫人的尊敬、贊嘆、崇敬統統融入課文,用讀來表達吧!(齊讀第3自然段)
2、感受獻身科學的美
居里夫人的“美麗”的還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①“ 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時,鐳射線也在無聲地侵蝕著她的肌體。她美麗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隱退,逐漸變得眼花耳鳴,渾身乏力。”
她把外在的美麗變成了什么?
她從一個漂亮的小姑娘,一個端莊堅毅的女學者,變成科學教科書里的新名詞“放射線”,變成物理學的一個新的計量單位“居里”,變成一條條科學定律,她變成了科學史上一塊永遠的里程碑。
師生合作讀這句話。
這句話中連用四個“變成”, 這種變成,不是一般的變成,而是人生價值的提升,是生命境界的飛躍。四個變成,概括了居里夫人奮斗的一生的不朽的功績。充分地展示了她在科學上的成就和貢獻,所以這不是一般的“變成”,而是居里夫人人生價值的提升。
帶著我們深深的的敬意,再讀這句話。(指導朗讀)
②“皮埃爾不幸早逝,社會對女性的歧視,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負擔。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
改為“她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讓學生練習說話。
③“她一如既往,埋頭工作到67歲離開人世,離開心愛的實驗室。直到她死后40年,她用過的筆記本里,還有射線在不停地釋放。”
在此處補充資料:鐳是一種有劇毒的物質,居里夫人在長期提煉鐳的過程中,慢性中毒換上白血病,與1934年7月4日與世長辭,經醫生證明,奪去居里夫人生命的罪人就是鐳。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對重點句段的朗讀品味,有效地培養了學生對語言的感受能力和初步審美能力,進一步感受了居里夫人崇高的人格魅力和對科學的巨大貢獻。抓住文中的空白,發揮學生的想象力,練習說話,加深對文中主人公的理解。資料的引用,更能體現出居里夫人為科學獻身的精神。】
3、感受淡泊名利的美
居里夫人以最美的外貌,在最佳的年齡,成就了最了不起的事業,真是千古絕唱了!看來文章自里行間都是美。還有潛藏的美嗎?
“同學們,居里夫人用她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換來了10項獎金、16種獎章、107個名譽頭銜,獲得了兩次諾貝爾獎。但是(依次指名學生說)
--她視名利如糞土;
--她將獎金捐贈給科研事業和戰爭中的法國;
--她將那些獎章送給6歲的小女兒當玩具;
--她一如既往,埋頭工作到67歲離開人世,離開心愛的實驗室。
難怪愛因斯坦說:“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當中,瑪麗?居里是唯一沒有被盛名寵壞的人。”是的,對居里夫人來說,人活著不是為了追求名利,而是對人類有所貢獻,所以作者說“瑪麗居里幾乎……對人生意義的發現。”
帶著對居里夫人深深地敬意朗讀第5、6自然段。
【設計意圖:學習這一部分內容,教師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探究學習,讓學生充分的朗讀,感悟,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通過抓住文中兩處巨大反差的內容,進而讓學生更清楚的感受“跨越百年的美麗”不僅是居里夫人的美麗端莊,更重要的是她的科學精神和人生態度。】
同學們,我想我們都被這份美麗深深地感動著,這份美麗中不僅包含著居里夫人對科學的執著追求,為科學獻身的精神以及她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還包含了居里夫人對人生意義的深刻理解,就在紀念鐳發射25周年的紀念日上,居里夫人這樣講道:(出示視頻)
是的,只有這樣的人生才有意義,即便青春容顏不在,即便金錢名利不在,居里夫人認為,美麗的人生就是在不懈的追求中找到的那份幸福,以及為人類做出的貢獻。
四、回歸課題,拓展美麗
1、回顧全文,你們對課題有了什么新的理解?(生交流)
2、說說生活中“美麗”的人。
板書設計:
18、跨越百年的美麗
執著追求
容貌美(隱退) 獻身科學 永恒
淡泊名利
[《跨越百年的美麗》教學設計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4.夸越百年的美麗讀后感
6.百變折紙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