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邴原泣學》原文翻譯
在學習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文言文吧?文言文就是白話文的提煉跟升華。相信還是有很多人看不懂文言文,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邴原泣學》原文翻譯,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邴原泣學》
邴原少孤,數歲時,過書舍而泣。師曰:“童子何以泣?”原曰:“孤者易傷,貧者易感。夫書者,凡得學者,有親也。一則愿其不孤,二則羨其得學,中心感傷,故泣耳。”師惻然曰:“欲書可耳!”原曰:“無錢資。”師曰:“童子茍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資也。”于是遂就書。一冬之間,誦《孝經》《論語》。
注釋:
1.少孤:幼時喪父。
2.書舍:書塾。
3.泣:小聲哭。
4.何:為什么。
5.孤:幼年喪失父親。
6..傷:悲哀。
7.感:傷感。
8.親:父母。
9.羨:羨慕。
10.其:他們,指代書舍里的學生。
11.得:能夠。
12.中心:內心里。
13.故:所以。
14.惻然:憂傷的樣子。惻:憂傷。
15.茍:如果,要是。
16.徒:白白的,此處指不收費。
17.資:費用。
18遂:就。
19.就書:上書塾(讀書)。就:靠近,此處指就書,即上學。書:讀書。
20.誦:背誦。
翻譯:
邴原幼時喪父,幾歲時,路過書塾,(聽見瑯瑯的書聲)忍不住哭了。(書塾的)老師對此感到詫異,問邴原說:“孩子,你為什么哭泣?”邴原回答說:“失去親人的人容易悲哀,貧窮的人容易傷感。那些讀書的人,凡是能夠學習的人,必然都是有親人(的孩子)。(我)一來羨慕他們有親人,二來羨慕他們能夠上學。內心感傷,因此而哭泣。"老師憐憫地說:“(你)想要讀書,就去讀吧!”邴原說:“(我)沒有錢交學費。”老師說:“你如果有志讀書,我可以做你的老師教你,不收一分錢。”于是邴原就開始學習。只過了一個冬天,就能背誦《孝經》和《論語》。
啟示 :
我們應該向邴原學習他貧不喪志,立志求學的精神和他在學習上刻苦勤奮的精神。書塾中的老師值得我們敬佩的是他免收邴原的學費,為下一代無私奉獻的精神魅力。我們要好學,并且珍惜我們來之不易的讀書機會。也應向文中老師學習,無私給予別人求學的幫助,尊重愛學習、有志向的人。
人物簡介
邴(bǐng)原,東漢末官吏。字根矩,號一龍,北海朱虛(今山東臨朐東部)人。家貧、早孤。初為北海相孔融所舉。曹操為司空,任邴原為東閣祭酒。建安十五年(210),任為丞相征事,后又代涼茂為五官將長史,閉門自守,非公事不出。隨曹操征吳,卒。
少與管寧俱以操尚稱,州府辟命皆不就。黃巾起,原將家屬入海,住郁洲山中。時孔融為北海相,舉原有道。原以黃巾方盛,遂至遼東,與同郡劉政俱有勇略雄氣。
后得歸,太祖辟為司空掾。原女早亡,時太祖愛子倉舒亦沒,太祖欲求合葬,原辭曰:“合葬,非禮也。原之所以自容於明公,公之所以待原者,以能守訓典而不易也。若聽明公之命,則是凡庸也,明公焉以為哉?”太祖乃止,徙署丞相徵事。
漢建安十五年[公元二一零年]初置徵事二人,原與平原王烈俱以選補。代涼茂為五官將長史,閉門自守,非公事不出。太祖征吳,原從行,卒。邴原是三國時人,是當時著名的學者與名士,與管寧、華歆等稱“遼東三杰”。
解讀
本文用順敘的記敘方式,把邴原幼小家貧,泣而求學;得到上學機會后,勤學苦讀,僅用一個冬天,就能熟練背誦兩本經書的事交代得清清楚楚,一個立志求學而且成績顯著的幼童形象活靈活現地站立在我們面前。文中采用讓人動容的對話描寫,著重記敘了邴原泣學的經過。全文不枝不蔓,言簡意賅。
【《邴原泣學》原文翻譯】相關文章:
《邴原泣學》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6-04
邴原泣學文原文翻譯06-11
《邴原泣學》文言文及翻譯10-25
孫權勸學和邴原泣學翻譯10-21
《邴原泣學》閱讀答案06-23
邴原泣學閱讀答案參考10-16
《邴原泣學》閱讀習題及答案01-05
邴原泣學文言文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8-20
《原毀》原文及翻譯05-24